簡體版

第305章 倉促征兵

看著手下幾名牛人面帶微笑,信心百倍,大有一展才華的興奮勁,姜松自己也挺高興的。隋朝末期也算是英雄豪杰輩出的年代,名臣、名將涌現出一大批,能和這些牛人一起共事本身就是一種榮幸,何況此時大家走到一起,組成了一個利益集團。意味著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大家的目標、利益都是一致的,是一個共同體。

「好了,下一步大家都有事忙,還是先研究一下具體的事宜。咱們人手不多,事情不少,雖然暫時分成三塊,卻必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不能分彼此,充分發揮團體作戰的力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才能讓我們在朝廷中站穩腳跟。」

姜松目前手下這些人,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例外少了,都是當世的牛人,能力非常的強,有這幾人負責主持、協調各方面的事務應該不會有啥問題,這一點姜松相信。

在訓練士兵、帶兵作戰方面李靖絕對是當世最頂級的高手,雖然朝廷不認同李靖的能力,作為後世人的姜松非常清楚李靖的能力,只要放手讓其訓練、指揮作戰,姜松根本不用過多的擔心。

劉宏基、程咬金、羅士信都是大將之才,只要稍加鍛煉肯定是沖鋒陷陣的高手。在李靖這名帥才的領導下,一定能取得顯赫的成績。

房玄齡、杜如晦是當世人杰,在歷史上就有房謀杜斷的美稱,說明此二人在謀略方面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在治國方面更是當世難尋。魏征就更不用說了,是唐初的名相,在後世鼎鼎大名。杜淹、韋福嗣二牛人姜松雖然不知道他們都是歷史上的牛人,不過在二年的接觸中,其能力還是受到姜松的認可。虞世南更不用懷疑,本身就是才高八斗,不會比別人差。

「永年,琉球島的治理事務在年前可以暫時停下來,等年後再集中精力操作。海關總署也不用咱們多操心,魏征,魏玄成這二年來一直在海關總署處理事務,業務非常的熟,其主持海關總署算是輕車熟路。加上這次隨行到西洋的商家都會主動上交進口稅,基本不用花費精力,隨後的出口方面的事宜有老卡主持,稅收肯定是漏不了的。當務之急是征招士兵,年前如果能征招到足夠的士兵,年後才能開展系統的訓練。」

房玄齡的話也對,再過一個多月就過年,此時跑到琉球島上確實沒有什麼事可做,總不能在春節前還組織百姓遷移琉球島吧?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組織上無法展開,畢竟牽扯到好多地方和環節,不能操之過急。

海關總署暫時不會在其他地方籌建海關機構,正常的事務暫時不需要姜松考慮,有魏征一人主持能應負。雖上遠洋貿易方面有老卡具體主持,海關總署的稅收是有保障的,根本不用擔心。

「老大,玄齡兄的話是對的,目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征兵,在征兵的過程中同樣可以把咱們琉球島上準備實施的政策宣傳一下,有利于年後琉球島工作的全盤開展。」

李靖點點頭道︰「永年,玄齡、克明二人的話很對,當務之急就是征兵。咱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征招到足夠多的士兵,到時才能開展強化訓練,畢竟明年六月下旬就得出征,時間太緊張。關鍵是這些新招來的士兵必須進行訓練,要讓新兵在幾個月內成軍難度非常的大。要在最短時間內征招到足夠多的士兵,僅僅呆在一個地方征招是不成的,必須派出幾路人手,到晉陽、山東、長安、冀州等地同時招兵,這樣具能保重招到的士兵身體素質好,又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征兵任務。」

李靖話完後,大家都點頭同意,只有羅士信微笑著提出不同的看法︰「松哥,大家說的都對,只是有一件事必須馬上確定,就是征招士兵的標準,沒有標準怎麼征招,不能是什麼人都招進來,咱們要招士兵就得招身體素質強悍、過硬的,寧願少而精也不能降低標準。你不是一直告訴小弟說走精兵路線,不能因為時間緊而降低征招士兵的標準。」

姜松一直堅持精兵路線,姜松一直以為幾只狼絕對比一群綿羊更具殺傷力,寧願養幾只強悍無比的狼,也不能養一群綿羊。

呵呵!

「士信的話是對的,咱們征招士兵首先就是要考核應征者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是成為精銳士兵的最基本要求,這一點不能降低標準。另外就是弓箭的水平,這也是重點考核的項目,最後就是騎術,最好是會騎馬,那樣訓練時會省很多時間。」

冷兵器時代,士兵的身體素質太重要,沒有強悍的身體條件支撐別指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士兵,這是前提條件。其次就是弓箭的水平,射箭水平的好壞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必須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行。所以在古代優秀弓箭手都是軍隊中的寶貝,都是重點保護的對象,一般不會讓弓箭兵參加近身肉搏,弓箭的遠程攻擊能力很強大,在戰爭中起重要的作用。

中原一帶,會騎馬的人很少,只有邊境地區才會多,畢竟中原缺戰馬,普通的百姓那有錢購買馬匹來騎。馬術的好壞是評價騎兵實力高低的重要指標。所以這次征兵姜松是很頭疼的,原先以為能從左右衛中挑選出五千名騎兵出來,現在無指望了,只能靠自己訓練。在大草原上作戰,騎兵是關鍵的兵種,只有騎兵對能抵抗草原鐵騎,靠步兵抵抗代價太高,不劃算,不是姜松所想要的。

李靖搖頭苦笑道︰「永年,身體素質、弓箭水平、騎術三項皆達到標準的太少,估計咱們能招到一千名都是非常幸運了。」

羅士信反對道,「藥師兄,這不一定,此時已經深冬了,邊境地區肯定又會遭到草原鐵騎的騷擾和掠奪。正常情況下,這個時期邊境地區的百姓會向內地逃荒。如果咱們到邊境地區征招士兵的話,不僅能征到身體素質好的,還能招到會騎馬、會射箭的人,畢竟邊境地區的百姓很多都會騎馬,也會射箭,只是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

姜松听後有點迷惑不解,實施《殺胡令》後邊境地區受到草原民族騷擾的情況大大下降了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士信,《殺胡令》還在實行嗎?」

「松哥,你們離開中原時間太長了,情況不清楚,《殺胡令》已經在去年就取消了,听說是東突厥的啟民可汗派人來和朝廷勾通,朝中很多官員反對繼續實行《殺胡令》,說什麼太不仁義,是無恥的行為。」

靠!

「怎麼會這樣!」

「松哥,你也別激動,這事是有原因的,朝廷為了消滅契丹人,答應取消《殺胡令》的前提條件是東突厥的啟民可汗派鐵騎進攻契丹。這是以胡制胡的策略確實取到了作用,契丹人真的被啟民可汗消滅了。」

姜松听後嘆了口氣,搖頭苦笑道︰「士信,契丹消滅了,意味著東突厥啟民可汗的實力又增強了,契丹俘虜不都成了啟民可汗的手下的嗎?契丹的存在原本是可以牽制一下東突厥啟民可汗,現契丹滅亡了,東突厥再沒有後顧之憂。結果就是東突厥今後能專心對付、騷擾隋朝邊境地區,這是得不償失之策。」

房玄齡淡淡的道︰「永年,別生氣,朝廷中就是有這麼一波人,行事沒有大局觀,考慮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好處,沒有人真正為中原的百姓著想,這數千年都如此,你再急也沒用,事情都過了,已經成事實,無法挽救。咱們還是繼續研究征兵事宜,別生悶氣了。」

姜松想了想道︰「宏基帶上二名護衛到晉陽一帶征兵,晉陽城中留下征兵人,最好深入到馬邑一帶,那里應該會有不少被突厥鐵騎騷擾離家的百姓;士信帶二名護衛到燕趙之地征兵;義貞也帶二名護衛到山東一帶征兵;藥師兄到西涼一帶征兵,也帶著護衛上路。征兵時一定要注重考核身體素質,這一點不能降低標準。如果大家能在年前趕回來最好,最遲不得超過正月十五必須趕回大興城,咱們新兵的訓練基地就安排在那里。」

「老大,我們幾人呢?」

「克明,你這段時間負責和相關部門協調一下,把所需要的各種武器裝備、糧草、車輛等物資的手續提前辦好。姐夫到小弟家叫二名護衛負責在大興城征兵;執禮、老韋、大書法家都帶上護衛在洛陽城周邊地區征兵。我要趕回大興城一趟,和那里的匠作坊協調一下,看能否為咱們專門生產一批武器裝備,還有遠洋貿易方面的事要和老卡商量,錢莊的事也要商量,事情太多,忙完後會返回洛陽城和大家匯合。」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