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情顯(淚奔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情顯(淚奔求月票)

過了兩日,宮里才有消息傳出來,說今年的選秀初選,皇後交給熹妃同裕嬪主持。

自打年貴妃病故,熹妃已成為後宮第二人。她有子傍身,又性子溫順,得皇後倚重,向來參贊宮務。

裕嬪雖不如熹妃體面,可是因育有皇子,也是嬪中首位,現下在宮里的位置,僅次于皇後、熹妃、齊妃。

可八旗選秀是大事,為宗室拴婚,也能昭顯太後或皇後的仁德。

沒想到,皇後卻將這個體面給了熹妃同裕嬪。

不過腦子活絡的,隨即也明白緣故。

四皇子弘歷與五皇子弘晝,今年都十六,身邊雖已經有人侍候,都是品級不高的侍妾格格,還沒有正側福晉。

家中有女兒,立時活絡起來。

弘晝還好,弘歷可是儲君人選,若是女兒能指到弘歷身邊,即便位份低些,終有身份貴重之時。

曹家四姐長相端莊,並無殊色,兆佳氏當然不會有著攀附皇子之意。因有十三福晉答應幫忙照應,她也不擔心女兒會被隨意指到哪個府上當偏房妾室。

倒是曹夫婦,少不得要傷傷腦筋。

不為旁人,就為從直隸帶回京城的那個黃小乙。

原以為弘歷隨手救人,為美色所誘,日子久了即便不能放到腦後,也不會再那麼上心。沒想到,曹家夫婦才到京,弘歷便打發人過來,明面上是賀喜天佑中舉之事,實際上卻另有「懇求」。

即便黃小乙今年不能入宮,也要記檔。那樣的話,只要留了牌子,等她孝滿,便能直接請幾位後宮之主賜人到阿哥所。

曹與初瑜商量一番,只好在自己佐領下找了一戶姓黃的人家,將黃小乙的戶籍落在黃家,使得她有了記檔的資格,又報了病,並不用參加今年的候選。

弘歷知道後,開始還覺得那黃家只是尋常旗丁,門戶太低,後來覺得這樣也好。皇子身邊侍候的女子,不能說追查祖宗八代也差不多了,黃氏的真實身份壓根就瞞不住。

沒有外家支持,不過是美艷過人,即便實是漢女,也不會太讓宮里長輩們關注,對黃氏來說,也是保全之法。

自打桂榜放榜後,曹家一直賀客盈門。

除了問問天佑、天慧親事的,便是想要打探的曹下一步去什麼衙門。

他雖掛著兵部尚書的餃,可兵部如今兩個尚書滿員,實沒有動窩的意思。

沒兩日,便有旨意下來,戶部尚書孫渣齊為工部尚書,曹為戶部尚書。

正趕上曹家即將為三小中舉之事宴客,原本想著可去可不去的那些,都使人加重了禮物,親自前往。

戶部尚書,雖排班排在禮部、吏部後,可手握財政大權,重要性幾乎能與掌管人事的吏部尚書持平。

不管任京官,還是外放地方,哪個衙門能離開戶部的財政支持?

曹這個新出爐的戶部尚書,自然赤手可熱起來。

客人竟出乎意料地多,使得曹元忙得不行。連帶著李氏與初瑜,也是一波一波地見到來的女客。

寧太太雖只是名不見經傳地小京官的嫡母,可因她是左住、左成兄弟的祖母,李氏與初瑜也頗為禮遇。

有同初瑜熟些的官眷,少不得打听一番,這被太夫人另有相待的半老婦人,到底是何人。

左住、左成兄弟雖認祖歸宗,可不過是章佳氏一族曉得,並沒有對外宣告。

借此機會,初瑜便為左住、左成正名道︰「她是我們府的干親,元松、元柏的祖母。」

早年有親戚猜測左住兄弟是曹的私生子,這些年左住兄弟長大,面容並無同曹半點相似的地方,謠言才漸漸散去。

听初瑜這般說,自是有人好奇追問,為何有祖母在堂,元松兄弟卻養在曹家。

寧春家的那樁公案,自是不好拿出來說嘴,初瑜便就著當初拿出來的借口,半真半假道︰「寧太太只是元松兄弟的繼祖母,名下早也過繼嗣子。元松、元柏是遺月復子,我們爺的老師莊先生憐惜外甥女,便接到身邊照看,後來他們兩個認了我們夫妻為義父義母,當然更不放心他們孤兒寡母地出去過日子。」

除了莊先生與田氏的關系之外,這些話沒有一句是假話。只不過將寧太太擋在頭里,將寧家橫生變故那一茬隱下。

听了這一番話,有幾個自詡聰明的,便覺得豁然開朗。

怪不得曹家這兩個義子,能同官宦人家結親,若真是父母不祥的,就算有曹府出面,正經人家也未必樂意許親。

酒宴過後沒幾日,同曹府有所往來的人家,便多曉得左住、左成兄弟的「真實身世」。滿洲老姓章佳氏,漢姓寧,父祖都是官身。

就在這時,田氏帶著左住、左成兄弟搬離曹府,入住已經收拾好的新宅子。

受邀暖宅的人家,除了曹家東府、西府與寧家族人外,就是左住、左成兄弟的同窗好友。

在離開曹府的前一晚,田氏帶著左住、左成,去了梧桐苑。

「曹爺,郡主,妾身出身寒微,不會說那些好听的。沒有曹爺與郡主這些多年的照拂,妾身一個無知婦人,哪里會教養孩兒?這些,還請受妾身一拜。」田氏含淚說著,身子已經插蠟似的拜下。

見她要行大禮,初瑜忙伸手扶住,道︰「田嫂子切莫如此,松哥、柏哥兒能這般出息,也是他們兄弟兩個勤勉苦讀的結果。我們是他們兄弟的義父義母,愛護子佷本就是應當的,說這些反而外道。」

田氏想要再拜,卻被初瑜拖住不能,只好左住、左成道︰「禮不可廢,就有你們兄弟兩個替我謝吧。」

不等曹與初瑜反應過來,左住、左成兩個已經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對著曹與初瑜,「砰砰砰」地磕了三個頭。

曹心情也有些酸澀,雖說兄弟兩個的宅子距離曹家不過一刻鐘的距離,可打小養在身邊,這就要分出去,胸口還是有些發堵。

「起來吧。」他克制住自己的異樣,輕聲道。

左住、左成兄弟卻搖搖頭,又對著曹與初瑜磕了三個頭,看來是代田氏行禮。

初瑜暗嘆一聲,拉著田氏,到一旁坐下。

「孩兒與弟弟雖要離府……卻舍不得義父與義母的慈愛……」兄弟兩個行完禮,並沒有立時起身,左住哽咽出聲,才說了一句,便說不下去,不知不覺,已經淚流滿面。

左成則膝行上前,扶著曹的腿,撕心裂肺地哭道︰「義父,義父,孩子不想出府,舍不得老太太,舍不得義父、義母,舍不得七叔與小姑姑,舍不得大哥同兩位弟弟……」

他雖打小身體病弱,不如曹府其他幾個孩子康健,可卻是兄弟之中最聰明之人。向來內斂懂事,罕有這般失態的時候。

初瑜在旁受不住,已經放下田氏的手,默默拭淚。

曹伸出手去,模著左成的頭頂,也被這哭聲扯得胸口發疼,道︰「又不是生死離別,因何做這小兒女態?不過是換個院子住,出了這個府,我就不是你的義父了?」

話雖如此,可曹與左住、左成兄弟都曉得,到底不同。

即便依舊在曹府的庇護下,可是也代表他們不再是稚子,而是要長成支撐門戶的男子漢。

左成扒著曹膝上,帶著哭腔道︰「孩兒定同哥哥好好的,絕不丟義父義母的臉,義父也要答應孩兒一事,孩兒才能走的心安。」

這般帶了孩子氣的講條件,倒是打破屋子里淒楚的氣氛。

曹哭笑不得,敲了下左成的腦袋,道︰「說」

左成抬起頭,用袖子擦了一把淚,方仰視曹,正色道︰「義父這幾年操心政事,早生華發,氣色也不如前兩年……孩兒並無他求,只盼著義父多愛惜身體,活到九十九,等著孩兒們出息了,盡盡孝心。」

前半拉,曹听著還頗為感動;最後一句,听著卻是不像。

他瞥了左成一眼,道︰「照著這話說,我非要八、九十歲才能等到你們出息?不可如此懈怠。為父可是惦記不惑之年就要告老的,到時你們怎麼也要混個樣子出來,才算是最大的孝心。」

左成訕笑兩聲,點了點頭,大聲道︰「孩兒得令」

左住跪在不遠處,也挺了挺胸脯,道︰「謹遵義父教導……」

離別愁緒,因這一打岔,也化去不少。

廊下,听著屋子里傳來笑聲,天佑低下頭,拭去臉上的眼淚,轉身離開,心里盤算著,今兒要預備些酒來,去左住兄弟的院子里,大家不醉不休。

見不得孩子們久跪,曹吩咐他們兩個起身,又就當家理事什麼的教導了幾句。田氏見他有話要說,便同初瑜告罪,先行一步離開。

等離開梧桐苑時,左住拍了拍左成的肩膀,道︰「二弟也別太難過,我們常過來請安就是。」

「嗯」左成點了點頭,低聲道︰「說起來,我倒是真羨慕恆生」

「啊?」這沒頭沒尾的一句,左住听了,很是納悶。

左成卻是岔開話,道︰「去給老太太磕頭吧,娘還吩咐咱們要去看看田爺爺。」

左住點頭,心里卻想著方才那一句,心里嘆了口氣……

歷史分類第八了,小九哭死,~~~~》_《~~~~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