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百六十八章 倉廩

一差事要緊,曹嗣叫初瑜收拾幾套換除衣服,次日天明就隙哥前往通州。

至于被褥等物,則有管家曹元使人趕馬車送到通州。

曹枷並不是頭一次來通州官倉。但是不過是走馬觀花,今日才算見識到京倉的氣派。

通州官倉,分西、中、南三倉。倉康總督衙門通州駐地在中倉,所以先從中倉清查。一眼望不到邊的倉麻,還有露天囤放的米石。

進入官倉,就是一股白石灰的味道。

曹頤隨著四阿哥一道,隨著倉場總督阿錫翼、張伯行兩個,查看了幾個倉麻。

到了巳初(上午九點),被點名協辦的各位王公大臣也都到抵通州。就連先前告假的戶部緣郎孫渣齊也不例外。

想來是皿阿哥先前已有計較,見眾人都到了,就將差事分開指派下去。

國公延信、戶部尚書孫渣齊與漕運總督張大有勘察中倉,恆親王世子弘升、兵部侍郎查弼納、戶部侍郎曹顆勘察西倉;四阿哥同九門提督隆科多與內閣學士吳爾台勘察南倉。

從明日算起,五日之內勘察完畢。

任務有些繁重,曹曬心里想著早晨同四阿哥看到的賬冊。這通州倉總計倉麻數將近四百,露囤將近五百圍。

五日之內勘察完畢,日子就有些緊。

四阿哥分派下差事後,眾人就沒有耽擱,各自散去。

弘升與曹顆早在上書房時就認識。他是五阿哥府庶長子,因五阿哥沒有嫡子,以長子身傷得封為親王府世子。

五阿哥向來清心寡欲,雖為寵妃之子,又打小養在太後宮,但是資質有限,很是有自知之明,從不摻合權勢之爭。因此,五阿哥與同樣淡泊的七阿哥向來投緣,比照其他皇子府往來要多些,兩家的子弟也比較親近。

加上弘升同弘曙交好,對曹顆這個堂姐夫也就少了幾分生疏。

兵部侍郎查弼納老姓完顏氏。是永慶的堂叔,今年才四十年,算是六部堂官中的少壯派,同曹頗也早就認識。

三人既都是舊相識,這一路同行,就少了幾分冷清。

等到了西倉之時,已經是下午。將近飯時。

官倉附近,有碼頭,有駐軍。商業依附而生,少不得客棧酒家。

弘升叫人尋了個干淨的館子,直接帶著曹顆與查弼納去用飯。他很是慷慨,除了三人的包間外,又在外頭置了幾席,安排其他隨從之人。

「通州的燒鰓魚可走出了名的,兩位可得好好嘗嘗。」待酒菜上來。弘升笑著對兩人招呼道。

查弼納世家子弟出身。也是個吃喝玩樂的主兒。

听了弘升的話,他拿筷子夾了兩筷子魚肉,送到口中品了品,正經說出個三六九來。听得弘升眼楮亮。全然是得遇知己的表情。

曹顆不動神色,心里卻是佩服不已。

這個查弼納,是滑而不油,官場人精子樣。他是滿州勛爵之後,康熙四十七年恩蔭出世,授吏部郎中。起點同曹顆差不多。而後十幾年。三次升遷為兵部侍郎。正五品到正二品侍郎,升了五級。

一頓飯吃得是賓主盡歡,酒菜撤去。弘升還同查弼納的侃而談,堪稱是眉飛色舞。期間,他還不忘同曹顆說上兩句,讓人不覺得怠慢。

有些跑題了,這弘升還是有些不穩當,曹顆在旁,心中思量著。

五日的功夫本來就緊張,今日這半日正該好好商量籌劃才是。

弘升到底年輕,就算想要交際。也要先擺出能干的姿態來才是。那樣的話,就算而後偷懶,旁人也不會覺得什麼;現下,第一日就懈怠了。而後再勤勉,給人的印象也是懶散。

以弘升的身份來說,他對查弼納有些熱絡得過頭了。

到底是何原因?

曹歌有些好奇,少不得多打量查弼納兩眼

南倉,場地囤倉外。

雖說下來勘察,但是四阿哥並不是尋常官員,帶來堂主事與王府屬官數蒼,都是老成持眾之人。四阿哥交代下去,只叫吳爾台帶著眾人下去,他自己反而不用親自一處處勘察。

「查弼納?兩江總督?怎麼會是他,長鼎怎麼了?」四阿哥听了隆科多的話,詫異出聲,低聲問道。

兩人所站之處,正位于空場之間,到是說話的好地界。

「像是被皇上抓了什麼把柄。江南重地,皇上向來重視。新總督在六部里挑。查弼納雖不是最適合的人選,但是他年輕,又沒有經過外任。」隆科多說道。

年輕,就少了威望,沒有根基。沒有經過外任,所有人際脈絡都在京中,能查個一清二楚。

四阿哥想起一事兒,道︰「這查弼納好像同舅舅有些交情?」

隆科多倒是不避諱,直言道︰「他早年曾拜在接敘門下,

四阿哥听了,心里就有些不自在。但是眼前這位「舅舅。」早年也做過「八爺黨」再說下去,讓他多心反而不好。

四阿哥就岔開話,問了幾句南苑行圍之事。

隆科多一一答了,兩人雖只是名分上的舅甥,並不是骨肉至親,但是彼此表現都很切合身份。

四阿哥絲毫沒有親王皇子的架子,完全是晚輩的信賴與親近;隆科多也不再像是在御前一樣謹言慎行。囑咐了好幾句,話里話外都是對晚輩的呵護之意。

不過,對于勘察倉糧之事,隆科多興趣缺缺,揉了揉眉心道︰「你小舅母病了,這兩日身子正不大好,我委實有些不放心。」

四阿哥听了,心中不快,面上卻是不顯。

隆科多話中的小舅母」就是隆科多的寵妾四兒。這個四兒,就是隆科多的逆鱗。為了這個四兒,這些年來隆科多私德多受詬病。

四兒雖不是命婦,但是卻是執掌國舅府內務。大前面隆科多老父病故時,四兒以「子婦」身份,料理喪事,還引得御史彈劾,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因這件事,氣的隆科多老母不行。沒到半年就跟著去了。

此後,再也無人轄制,這個四兒就以終氏女主人的身份,往來京城命婦之中,誰也不敢小瞧。

「福晉才得了些靈芝,難得的紫芝,改日給舅舅送去。」四阿哥說道。

隆科多听了,頓時來了興趣。

四兒跟著他三十多年,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紅顏不再。雖說隆科多並沒有因色弛而愛衰,但是這女人哪有不愛美的?對于靈芝烏這些養顏之物,向來是京城貴婦的稀罕之物。

四阿哥見他說起私寵,全無避諱之意,很是無語。

一時之間,他竟覺得眼前這人陌生起來。

人多是如此,嚴于律人,寬以待人。自身能犯下行為道德錯誤,對于旁人的,多少會有些不屑,,

五日後,曹融煩著黑眼圈,隨同弘升與查弼納回到中倉。

這五日,弘升學著四阿哥,叫三人分頭行事,勘察西倉的一百多處倉麻。

一處倉麻,就十幾間屋子佔地。儲糧萬石左右。一萬石是什麼概念。按照後世的算法,是六百噸,裝貨車的話,能裝五十輛,裝火車的話。能裝一列。

每處倉麻都要勤察到,是否滿倉,是否是新米,陳米是否霉變蟲蛀。

如此下來,一個白天下來,能走十來處就不錯了。

露天囤放的糧倉,勤察起來更瑣碎,更累人。

曹顆雖帶了主事過來,但是卻不能撒手不理。

誰讓他上面是四阿哥,曹顆「勤勉」了這些年,這回在四阿哥身邊當差,斷沒有自毀形象的道理。

于是,他老老實實地,一處處的勤察下去。

白日里的時間不夠用,晚上也騰出時間,又因防火的緣故,晚上不能檢查倉激,只能檢查廣場的臨時糧倉。

這樣實打實的忙了五日,連南苑牧場的圍獵也沒功夫去想,他終于在第五日完成了差事。

兩位堂主事,跟在曹顆身後,看向曹頤的目光,已經從巴結到敬佩。

弘升都有些看不過眼,勸了他一遭,只道不必「事必躬親」什麼的。

曹顆雖身上乏,但是心里踏實。

不用站隊,就憑自己「勤勉當差」這一條。落在四阿哥眼中也添了些許分量。

而後,就各處糧倉整里出來的樣米,就霉變米、陳米等如何處置。眾人在通州又滯留三日。

這期間,曹頗卻是一反在西倉時的積極,少說少做,一副從大流的模樣,並沒有什麼真知灼見。

多數的時候,他在養神。養尊處優慣了,忙了幾日,精神還真有些吃不消。

回到住處,他也閉門不出,只走到頭便睡。

以他的身份與品級,在眾人中實在排不上數,這個時候出風頭,才是傻子。

曹顆想得明白,之前的「勤勉」只為四阿哥一人。如今,已達至目的,自不會徒生事端。

十月十六,眾人算是完成差事。從通州返回京城。

這時的曹融,精神飽滿。氣定神閑,已經恢復了出京時的從容。

十月十七,四阿哥上了折子。將此次勘察的結果稟到御前。

十月十八,曹融到了戶部衙門,便得了個消息,兩江總督長鼎「以病退」兵部侍郎查弼納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曹弈,蘭苑。

初瑜看著手中的燻香帖子,皺眉道︰「她怎麼想起送帖子過來?」

「誰呀?」將到李氏壽辰,最近親戚往來往壽禮的多,卻第一次見初瑜這個模樣,李氏有些好奇。

「終府那位大名鼎鼎的如夫人。」初瑜回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