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百四十六章 京察

上「大計」後。聖駕回京,就輪到「京察」

曹頤那位遠方表叔孫郎中,就敗在「京察」上。

所謂「京察」就是對京官的考核,曹頤也未能幸免。只是孫郎中是五品官,有順天府衙門負責考校;曹頤這個二品侍郎,則是直接參加吏部與督察院的考試。

沒錯,這京察的主要手段就是「列題引見」與「會核」

列題是關于朝政撰寫條陳;引見是由吏部開具履歷單引見給皇上;會核則是衙門長官對下屬的考語。

這考核標準,並不是憑借長官主觀,而是有標準。

以「四格六法」為考核標準。所謂「四格」就是指「才守政年」

「才」是才干。分為長、平、短,曹頤是長;「守」是操守,分為廉、平、貪。曹頗得了個「廉」;「政」是政務,分勤、平、怠,曹頤是勤;「年」是年齡,分青、中、老,曹頤是青。

「六法」則是指六個方面的缺失,「不謹罷軟無為」「才力不足浮躁年老有疾」有了這六個方面的確實,分別要革職、降級、勒令致仕。

「京察」成績分三等。「稱職勤職供職」

這「四格」曹頗考核都是上,「六法」又半點不沾,所以即便他這兩年在戶部沒有什麼顯著功績。京察成績很是惹眼,就是京官中的第一等「稱職」

曹頤三年任滿,即有資格升轉。

曹頤成績驕人,李衛的考核卻是慘不忍睹。

他是捐官。又是土財主出身,自不如科班出身的同僚的眼。加上他執掌庫務幾年,太過勤勉,使得旁人少了不少油水,就惹了人嫉恨。

李衛歸到四阿哥門下,並沒有大張旗鼓,所以戶部這邊真沒有誰給李衛面子。

等到「京察四格」中,李衛是「平、平、平、中」任誰看了這份考評。都會認定他是碌碌無為之官。

「六法」中,李衛佔了三條,「不謹才力不足浮躁」前一當罷官,後兩條應降職。

他到戶部任上三年,正是升轉的關鍵時刻,這「京察」一番下來,怕是連任都成奢望。

看到蓋了戶部尚書印鑒的這份「京察」折子,四阿哥勃然大怒,幾乎要拍案而起。

李衛是他看重的人,留意了好幾年,自然曉得李衛狀況。李衛不過是因捐安的緣故,才學有些不足,若說政務,甚是勤勉,操守上也能當一個「廉」

實打實的說,李衛的考評,就算比不上曹頤,也能是中上的「勤職」

四阿哥沒想著放李衛出京,打算讓他在戶部在干上一任,磨磨性子,以後好大用。

沒想到,這「京察」下來,好好一個能吏成了庸官,四阿哥如何能不氣得仰脖。

要是他不認識李衛,不知李衛這幾年所為,單單看這「京察」折子,那就要使明珠蒙塵。

這份認知,使得四阿哥暗暗心驚。

如今大學士有宰相之名,沒有宰相之權,帝王權威至高無上。這又能如何?若是耳不順、眼不明,還是會被臣子蒙蔽。

四阿哥雖向來行事隱忍,但是骨子里及其護短。

他認定了李衛當用,如何肯讓旁人說李衛不好。就在這份「京察」折子上,他洋洋灑灑寫了半頁考評,都是褒贊李衛的,連當初莊親王與李衛糾紛,也都位列其上。

雖說李衛是他的門人,但是他寫得理直氣壯。

直到撂下筆,他才吐了口胸中濁氣,暢快了許多。

待到這份折子。送到御前,不僅看折子的康熙異色,連正在代筆的張廷玉也跟著吃驚。

因為,康熙笑了︰「這個李衛倒是有趣,四阿哥舉賢不避親,命四阿哥引見。」說罷,將折子丟給旁邊侍立的魏珠。

魏珠躬身接過。轉身遞給張廷玉。

張廷玉匆匆掃過折子,手執朱砂御筆,代筆批了折子。

能得四阿哥褒贊如此的,不知是什麼人物,卻是官職不高,名聲不顯。張廷玉心中,萌生出幾許好奇。

因為這批得折子上,有「」二字,所以次日,張廷玉就見到了這位倍受四阿哥褒贊的李衛。

雖說不當以貌取人,但是張廷玉心中還是有些失望。

這跪著的人高馬大的壯漢,抬起頭來,就是滿臉的麻坑,長得像個,粗鄙武夫,實看不出哪里賢能來。

倒是康熙。從第一眼的失望起,到是多了幾分思量。他曉得兒子的脾氣,冷冷淡淡的,實際上心高氣傲得很。

能入了四阿哥眼的人,定不會是考核折子上所描述的庸官。

李衛還是在捐官出仕之初,隨著不少人,由吏部官員領著陛見一次。

如此單獨引見。還是頭一遭,他就有些緊張。

二月中旬。春寒未消,他跪二」。片刻功夫,就出了腦門子汗。

雖說這幾年,參加大朝會時,遠遠地見過康熙身影。當時並不覺得什麼,只是覺得龍袍金燦燦的,看著惹眼。

如今,看著地上的金磚,听著康熙與四阿哥的對話,李衛神經繃得緊緊的,生怕出了砒漏。

這越擔心。越走出亂子,等到康熙親自問李衛時為何要向莊親王追債時,李衛立時直起身子,扯著大嗓門,道︰「回皇上的話,臣是依律行事,沒旁的緣故。」

魏珠在旁。听了李衛的話,嘴角都忍不住直抽抽。御前對答,規矩大著,做臣子的。自然要說得軟乎。

這個李衛長得丑不說,還是個愣頭青,怎麼就被四阿哥瞧上?

他這樣想著,就用眼角余光去瞧四阿哥。

四阿哥到是神色如常,絲毫不察覺李衛有什麼不對。

康熙如今耳重,平素召見其他官員時,都要仔細傾听,生怕讓人瞧出什麼。如今,這李衛的大嗓門,正好合了他的胃口。

康熙又隨口問了兩句戶部銀庫之事,李衛雖回答的直白,言辭不算文雅,但是也能瞧出他在差事上用心。

待打李衛跪安,康熙笑著對四阿哥道︰「確實不錯,沒枉費你夸他這一遭

四阿哥心中遲疑,要不然說出這次「京察」的弊端;猶豫片剪,終是沒說出口,,

御前溜達一圈。李衛的「京察」成績就成了「勤職」

一時之間。引的八方齊動。

那些在「大計京察。中難逃罷官降級的官員,就開始不死心,四處鑽營。惦記著托人陛見。

四阿哥對李衛的提挈,有目共睹。

曹頤曉得其中緣由後,倒是有些羨慕李衛。

史筆如刀,都說雍正是暴虐之君,但是曹顆曉得,這其中大有水分。不說旁人,就是李衛,按照歷史上的走向,遇到四阿哥之後,是一路飛黃騰達到底。

經由丈夫開導後,初瑜漸群從喪母之痛中走出來。

二月中旬有童子試的第一步,縣試,天估、恆生與左住、左成兄弟都下場。

這是科舉考試第一步,極其繁瑣。縣試通過後,還要參加四月里的府試、八月里的院試,院試合格後,才能得到「生員」資格,入官學讀書,或者參加鄉試。

其實,權貴人家子弟,直接納個監生,也能直接取得鄉試資格;但是,曹顆還是希望孩子們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考出來。

這考試結果出來,並不出人意料。天估在榜,左住、左成兄弟也榜上有名,恆生落第。

小家伙怕是羞惱了,耷拉著腦袋,好幾日沒緩過神來。還是曹頤出面,帶著兒子往西華門外的護軍營走了一遭,讓他見識下什麼是男兒如刀,但生才從失敗的打擊中緩過神來。

「做你愛做的。」說這句話時,曹顆並不坦然。因為他曉得,這五個字是什麼意思。他能允諾的,只有恆生成年前這幾年。

恆生仰著小腦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知道了,父親,兒子以後還是當將軍。」

他雖為自己才學不足懊惱。但是對于考試過關的哥哥們,並無半點相嫉之心。他不僅自己不再玩耍,多多的習武,還攔著哥哥們少玩游戲,催促他們多看書。

天估心中,已經後悔了。

不該跟著左住兄弟一起參加縣試,恆生背書都不利索,更不要說寫文章。就算自己去,也當攔著恆生,不讓他毒參加,省得不過傷心。

想到這些,他吩咐丫鬟小樓道︰「我去找二爺下棋,你去廚房要幾盤點心送到松院

小樓原本正在磨墨,遲疑了一下,應聲出去。

網好小謝進來。听到夭結的話,不贊因道︰「她雖放腳了,腿腳也不如旁人便利。大爺還老支使她。」

天佑道︰「就是有裹足之痛,才當多走走,才能早日恢復如常。要不然,就算是放了腳,也成了廢人。」

這個小樓。是李氏給夭結的。說起來,與曹府緣分不淺。

去年曹府買女孩兒,她就隨人牙子進過曹府。當時,她在那些女孩兒中也算出挑,說了「燕窩好吃。」不像尋常人家女兒,所以初瑜、妞妞、田氏都沒挑她。

網好曹元家的。要買兩個小丫鬟,一眼就看到小樓。

沒想到,卻是撿了個寶,這小丫頭的女紅十分出挑。

曹元家的教了半年,孝敬給李氏。

前些日子,恆生從蔡院搬走,兄弟兩個身邊侍候的人不多,初瑜將自己身邊的兩個大丫環指下來,李氏就挑了身邊四個小丫鬟給兩個孫。子。

這小樓就輾轉到了蔡院,她本姓高,這小樓的名字,是天佑起的,曉得她識字,就命她在書房侍候筆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