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百五十二章 龍虎斗(下)

內務府倉庫,拍賣會場。「甲申」包間。

十三阿哥端著茶盞,飲了一口,對曹道︰「你才從內務府出來三年,就沒人認得你,這般滋味如何?」

曹陪坐在下首,道︰「內務府筆帖式多,更換的又勤。就是臣在內務府當差時,也就認識本堂那些。」

十三阿哥看似在感嘆曹,實際是感嘆自己。堂堂一個皇子阿哥,沉寂十來年,難得出來一次,也沒有幾個人記得。

十三阿哥牢騷一句,自己也覺得沒滋味,岔開話不提。

曹看著手中的單子,並沒有戶部那價值幾十萬兩銀子的絹帛。之前,他沒想參合這個,就沒有仔細打听,看來十六阿哥是另有安排。

今兒,他是被十三阿哥臨拉叫來的。

十三阿哥大病初愈,氣喘吁吁地過來,除了是想要看熱鬧。還想幫襯下王魯生。

沒錯,正是山東日照王家家主王七爺。

王魯生剛好昨日進京,原本到曹家拜會的,但是曹剛好不在家,兩下里就沒踫到。隨後,他就往十三阿哥府請安。

因內務府南洋商道之事,十三阿哥府也算是他的半個靠山。

剛好鄭沃雪來這邊,向十三福晉報賬。曉得外子的族叔來來,就到前頭請安。

十三阿哥提及銀行拍賣之事,他這邊也是有請帖的,但是沒有人門來求,十三阿哥原也沒打算去。

看到王魯生,十三阿哥才改了主意,不說別的,就是戶部壓在銀行的絹帛,也只有像王魯生這樣的商賈大戶才能吃得下。又有南洋商道這一條,不愁銷路。

要是解決了絹帛問題,也算是幫十六阿哥一把。

王魯生自然無話,他這次進京,就是想要做些人情往來,好在南洋商道權限期滿後繼續掛名內務府經商。

絹帛錦緞這些,賣到南洋東洋,利潤都很豐厚。更不要說,這銀行是內務府名下的產業。

于是,十三阿哥次日就直接帶王魯生逮了曹,一起過會場這邊。因不耐煩見旁人,故意壓著時間。過了巳初午九點,等眾人都見了包廂後,他們幾個才姍姍來遲。

外頭唱標,已經唱了好一會。這標的賣價從幾百,已經到萬兩銀子。

若是房宅田產這些,不算什麼,換做是古董珍玩這些,連王魯生這個山東首富也跟著乍舌,嘆道︰「到底是皇親國戚,用一萬多兩銀子買個小玩意兒,也只有京里才有人舍得。」

「典房質地的多,用這些古董珍玩做質押的也多。這才一萬多兩,後邊還有底價兩萬、三萬的……」曹拿起一張紙,對王魯生道。

王魯生雖是地方豪富,但是看著半點不顯,沒有像那些暴發戶似的,滿手的金鎦子,瓖嵌個金牙什麼的。

進京之前,他在廣州待了半年,面色微黑,加穿得樸實。看著就像山間的農夫。

十三阿哥抬頭看了他一眼,在看看穿著細步衣服的曹,商人不像商人,伯爺不像伯爺,倒是求個自在。

一時間,他倒是想開許多。

都被皇父晾了十多年了,怎麼還沉不住氣?何必在乎旁人怎麼看,還是要自己心里舒坦才好。

會場,唱標的筆帖式因高聲半晌的緣故,嗓子已經有些沙啞,停頓了一下,又有個大嗓門的比帖式接。

「燕王鼎?這個東西還拍?」十三阿哥听了,有些意外,不解地望向曹。

曹稍加思索,道︰「十六阿哥向來行事謹慎,既然他認為能拍的,許是請示了意,許是非國器。」

曹不愛古董,但是居于權貴之家,多少也曉得些。

畢竟是王權統治時代,皇家對于璽、鼎這些有皇權寓意的東西都很敏感。有什麼好稀罕的,鼎是做過禮器,可是做過餐具。

如今世面流通的古董,多是各地的盜墓賊手中流出來的,曹更是興不起趣味來。

要是宗室人家,當曉得這個規矩,就算偶爾得了鼎器,也多是往宮里獻的多。

一萬八買一只燕王鼎,這般手筆的。宗室里沒有幾個,其他權貴之人,就有點不好猜了。

這邊屋子倒是安靜,也不見有人招呼筆帖式遞帖子。

按照規矩,要是看到自己的中標數,就能交帖子給筆帖式安排交銀子。

另外一間包間內,已經有人捧著請帖,跟著筆帖式出去辦手續。

少一時,那人就捧了紅緞子面絨盒進來,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

面對簾子的椅子,坐著一個穿著寶藍色老者,容長臉,面容有些消瘦。他左手坐著個青年人,二十五、六的年紀,留著短須,看著甚是穩重;他右手,坐著是個少年,十五、六歲,長眉細眼,看著文雅不失英氣。

「瑪法,這就是燕王鼎了?」看到紅盒子,那少年帶著幾分好奇,問道。

那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前幾日才從暢春園回宮的康熙。听十六阿哥前幾日稟告銀行拍賣之事,有了興致,帶著兩個孫兒過來溜達。因微服出來,這稱呼中就去了「皇」字,只做尋常旗人人家稱呼。

坐在他左手的,就是皇長孫弘皙;右手的,是十四阿哥嫡子弘明。這兩個孫兒,是皇孫中的得意之人。

听了孫兒發問,康熙點了點,命邊侍立的魏珠打開盒子。

巴掌大小的鼎,墨玉所制。雕工古樸,周身刻著鼎文。

康熙拿起鼎,一邊看著,一邊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兩個孫兒。

弘皙看似恭謹,但是看到得這鼎時,眼神還是有些波動;弘明則稍顯木訥,只看了一眼就移開視線,支愣著耳朵听外頭的唱標。

「這是今兒淘換到的第一個好物件,你們兄弟兩個誰要?」康熙摩挲著燕王鼎,對兩個孫兒問道。

弘明听了,望向弘皙,兄弟兩個皆起身。

就听弘皙回道︰「阿瑪慈愛之心,孫兒們盡知。既是瑪法看的心愛之物,孫兒們怎敢奪瑪法所愛?」

康熙望著他,看不出喜怒,轉頭望向弘明,弘明躬身回道︰「瑪法,這個東西貴重,孫兒們怎麼受得起?要是瑪法要賞孫兒,孫兒寧願直接求銀子,多買些獾油,送到西北去,省得阿瑪遭罪。」

听提到十四阿哥,康熙擺擺手,叫兩人坐下,道︰「難為有這份心,你們都是好孩子。」

弘皙面沒什麼,袖子里的拳頭已經攥得死死的。有心的怕是弘明,才十五歲,就曉得在皇瑪法跟前賣乖,更因十四阿哥領兵的緣故,早已取代弘皙的位置,隱隱成為皇孫中第一人。

屋子里一時有些沉悶,康熙听著外頭的唱標。當唱到他拍的那幅唐畫時的編號時,康熙留神靜听,結果唱出的價錢。並不是他所標的兩萬三千兩銀子,而是兩萬五千兩銀子。

他寫標時,弘皙同弘明是看見的。如今听到不是祖父,他們兩個也甚是意外。

康熙心里雖有些失望,但是也沒有太放在心。畢竟拍賣而來的銀子,出去銀行的本銀利銀,剩下的半數要入內庫。

當時十六阿哥同他提這個法子時,還帶著幾分炫耀提到,看著像是便宜了,實際這些東西拍賣下來,會比賣給外頭還賺銀子。

康熙還笑罵十六阿哥不成體統,帶了銅臭之氣。今日一看,果不其然。

就說那副字畫,古玩師傅給出世面的估價兩萬兩,卻賣出個兩萬五千兩銀子的高價。

不過,當他投的第三件、第四件東西也沒拍後,他還是有些掃興。

這三樣東西,總價五萬多兩銀子,康熙並不是肆意揮霍,而是想著十六阿哥支撐銀行不易,他這做老子的,不僅幫不,還跟著添亂,允許戶部從銀行支銀子。所以,才拍下幾件底價高、不容易賣出的珍玩,給兒子捧個場。

沒想到,宗親權貴中卻有闊綽之人,想到空蕩蕩的國庫,還有一堆虧空賬冊。康熙的眼神有些冷了。

這皇室宗親,沒有從戶部借庫銀的有幾個?

要說今兒的拍賣,底價超過一萬兩銀子的不少,多是田產。如今京外良田價高,二十頃的莊子就要一萬多兩銀子。

買房置地,花萬八兩不算什麼。這把玩之物,就幾萬兩銀子,讓康熙如何不惱?

他微微皺眉,吩咐魏珠道︰「出去打听打听,這幾樣是誰拍下的。」

魏珠應聲去了,心里還在琢磨,怎麼個打听法兒。都是包間,也不好尋人問。要是去找十六阿哥,聖駕駕臨的消息就瞞不住。

他正猶豫,就見前面有個包間出來的兩個健僕跟著筆帖式而行。

魏珠前兩步,記下了包間掛著的天干地支牌子,尋思下一步該如何行事。這時,包間中傳來爽朗的笑聲,道︰「本王今兒開運,除了那個燕王鼎,其他三件都拍到手了……小程啊,讓你破費了……」

魏珠在御前當差十多年,對宗室諸王也都熟悉,听了這聲音,就轉回身去,退回包間,低聲稟道︰「主子爺,方才那三件古董,是莊親王拍得了。」

「博果鐸?」康熙听了,想起前兩個月的御史彈劾,臉色更黑。

戶部缺銀子,都得從內庫這邊打主意,這個莊親王卻是當沒看見似的,該貪還貪。雖有個不開眼的小郎中掃了他的興致,但是他畢竟是和碩親王,桿子奉承的人還是不少。

想到今日博果鐸的闊綽,都是這幾年從戶部貪來的,康熙就跟吃了只蒼蠅似的惡心。

都說莊親王府的銀庫堆滿了金銀,除了王府早年的田莊,他們在直隸還有數個百頃的莊子。從富足來說,是宗室諸王之首。

想到朝廷的窘迫,再看博果鐸,康熙對這個同輩堂兄,感覺變得古怪。想到其古稀之年無嗣,幾個佷兒為奪嗣之時鬧得不安生,他不禁有些幸災樂禍。

無嗣……康熙想到此處,心中冷哼了一聲……

弘皙與弘明兩個,也察覺出不對,都加了幾分小心。

康熙已經沒了來時的興致,只覺得有些暈眩,撫著額,道︰「回宮……」

剛起身,就听到外頭有人喊道︰「底價二十二萬兩!」

二十二萬兩?那就是戶部的絹帛同染料了,康熙又坐回座位。

曹這邊,直到唱標完畢,才開始留心外頭。

重頭戲,這個時候才演。

果不其然,唱標完畢,就有筆帖式出來,說的就是戶部三庫出來的絹帛同染料。

底價二十二萬兩銀子,仍是暗標,參與投標的直接寫價格,而後交給各自包間外的筆帖式。

王魯生將心思都放在絹帛,對染料興致不大。

說完染料,就是絹帛。

絹帛分了兩塊,一塊是等綢緞絹帛細料,一塊是平綢粗布,前者底價五十萬兩,後者八萬兩。

王魯生是要走南洋貿易的,自然是要好料子。

只是寫價格時,他有些躊躇。他已經听說了,揚州程家也在京城。猶豫間,他抬頭望向十三阿哥同曹。

這兩位,只能愛莫能助。

誰曉得程家會多大的手筆,要是真因少寫了一兩萬兩,失了標,影響的利潤可不是萬八千兩。

「十三爺,曹爺,這次京,沒想到會遇到這個事兒。俺從京城能籌集的銀子,五十萬已經是頂天了……」王魯生帶著幾分為難,道。

別的曹幫不,這個卻能襄助一二,笑著說道︰「不要擔心這個,我哪里多了沒有,幾萬兩還是能湊出來的。」

十三阿哥也說道︰「這兩年南洋的利,爺都存銀行,也有三、五萬兩銀子。爺沒有使銀子的地方,若是你要用,明兒就叫人支出來。」

王魯生憨笑兩聲,對兩人抱拳道︰「如此一來,俺就心安了。妥當些,就算多花幾萬兩銀子,只當是孝敬朝廷,往後也能賺回來。」說完,他拿著毛筆在紙落筆。

「六十萬兩」,超過底價十萬。

就是曹,也只能贊一聲有魄力。

換做其他人,曉得會場多是宗親,商賈只有程家,怕只會添個幾萬兩。畢竟程家不知道他在,開出的價格不會比底價高多少。

看到這個數額,十三阿哥有些怔住。

少一時,他轉頭對曹道︰「孚若,那八萬兩的布,咱們也摻合一下?」

曹不解他的用意,但是見他這般鄭重,與平素截然不同,鬼使神差地點了點頭,道︰「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