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百八十三章升轉

9oo773819第八百八十三章升轉拜求保底月票

數雖說听十二阿哥說起咸安宮的變故,但是曹嗣沒有多想心

即便是康熙手把手教導,即便是康熙都忌諱的嫡子身份,二阿哥廢立兩遭,不是廢人,也是廢人,同曹家更是扯不上關系。

唯一需要忌憚的,就是弘哲。

後世曹家二次抄家,就是因為牽扯進「弘暫忤逆案」就算是乾隆忌憚其「嫡孫」身份,有心作;若是弘暫真安分了,也不會牽扯進去一批宗室同勛貴。

眼下儲位未定,弘哲就算有精力,也不會閑著往曹顆身上使。

想到這些,曹頤有點惦記起四阿哥府的弘歷。這弘歷做皇帝後,凡事像康熙學習,也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

中國的衰落,由此而始,實叫人嘆惋。

不知不覺,到了十月末,李氏壽辰。

雖沒有操辦,但是平郡王府、國公府都使人送來壽禮,外頭的壽禮,也是不斷。

曹頤即將起復,老母幼子。以康熙對曹家素幕的恩典,應不會外放。留在京城,八成就是今年輕的京堂,有點關系的,誰不想了賣好?

曹項兄弟也出城給伯母拜壽。曹項還帶來個消息,他被點為河南學政,十日內就要離京,往河南去。

所謂學政,跟三年一派的鄉試主考官類似,是下到地方主持院試的。

院試,非會試之年的春李舉行,錄取者為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入府、縣官學讀書。

雖說只是學政官,臨時委官。任滿後仍回原職,不涉及地方軍政,但走向來是清貴的缺。

曹項年紀輕輕,就能得了這個缺,說明他這三年沒白在翰林院熬。

「也不能總在翰林院編書。河南好,離京城不遠,你早年又去過。」曹頤听了這個消息,為堂弟真心高興。

前面趙熊詔的例子擺著,曹顆不希望堂弟能不受家族所累,有自己的事業同前程。

「只是地方科舉舞弊營私。向來不少見,你要警醒,省得惹禍上身。」想到河南雖不比江南,也是儒學大省,曹靦少不得仔細叮囑幾。

曹項肅手听了,躬身應下。

曹煩在旁,羨慕不已,道︰「四哥明年就要做主考老師,我卻還要下場應試。同樣是讀書,為何差距這麼大?」

曹頰同曹項听了,都側目。曹顆似笑非笑道︰小五曉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曹煩有些不好意思道︰「弟弟只是羞愧而已,庸庸碌碌小一事無

說話聲中,已是帶了幾分不安與愕悵。

听他這樣說,曹頤與曹項對視一眼,都有些憂心。

曹煩打小聰明,原本有些傲氣,初次會試落第後,打擊就很大;如今二次會試沒幾日,他不免有些怯場。

「說起這學問,這當世儒林大家,有幾個。走進士出身的?說起當安,說句不好听的,在翰林院里編書學的東西多,還是在六部看案宗賬冊學的東西多?所謂「功名」對尋常百姓來說,是改變前程,得進仕途;對于我們這樣的人家,不過是錦上添花。」曹顆斟酌了一下,說道。

「是啊,大哥說得極是。在翰林院三年。整日里與,前面還算新鮮,後來日復一日的,就跟混日子似的虛度光陰。說起來,還真不若早年在河南時有干勁。」曹項跟著說道。

哦若落第,豈不是給咱們曹家丟臉?」曹慎支吾了半晌,漲紅了臉說道。

曹頤听了,曉得這都是有個探花哥哥鬧得,道︰「有什麼好丟人的?在八旗人家中,十五歲就中舉的,也是數得過來的。舉人同進士,區別就在一場會試罷了,並不差旁的。不管你這科中不中,到時候就十九了,可不容你再偷懶。考上了,一切好說;落第了,就去考筆帖試,給家里添進項。」

雖說曉得東府如今有幾個莊子的出息,實不差幾個錢,但是曹顆瞧出堂弟的擔憂,故意這般說道。

曹煩听了,不覺得為難,反而眼楮一亮,心里踏實許多。

曹項在旁,瞧著堂兄看似嚴厲。實際上安撫縱容,心中頗為復雜。

長兄如父,說得莫過于是。

他們東府兄弟,委實受了堂兄太多照拂」獨木難支,他們也當努力才行…

少一時,初瑜使人請他們兄弟過去,壽宴開始」

安定門內,雍親王府。

今日也是四阿哥的生辰。雖沒有大肆操辦,但是上門賀壽的人也。

十六阿哥養了半月傷,還是挨打後頭一回在眾人前露面。

這些皇子阿哥,都過了年輕氣盛的時候,剩下的都是沉穩老辣,看著是一片兄友弟恭,其樂融融。

至于這頓生日宴的滋味兒如何,只能大家心里有數。

十六阿哥不過是借這個由子出宮透透氣,應酬完畢,忙不迭地拉了十七阿哥從雍親王府出來。

「走,十七弟,琉璃廠逛逛去」十六阿哥帶了幾分雀躍道。

十七阿哥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十六哥,您怎麼這麼早打四哥府上出來?今日雖不是大生日。兄弟團聚團聚也好。」

「兄弟?」十六阿哥挑了挑嘴角,耷拉下臉,道︰「咱們又不是戲子,非把戲碼場全了。大家都過來,不過是應付個場面,除了十三哥,有幾個真正盼著四哥長壽的?」

十七阿哥被噎得無話,半晌方道︰「我也盼著四哥好。」

十六阿哥點點頭,道︰「我曉得,你念著四哥的照看,只是皇阿瑪素來忌諱這個。有十三哥一個人跟在四哥身後,就行了,再添上你我,就成了礙眼。」說到最後,壓低了音量。

十七阿哥曉得十六阿哥說的是實,覺得有些沒滋味兒,訕訕地抬頭來,看了看天色兒,道︰「陰天了。許是要下雪,十六哥咱們早去早回吧。」說著,從長隨手中接過馬韁,同十六阿哥一道往琉璃廠溜

暢春園,清溪書屋。

屋子里有些清冷,魏珠站在門口,猶豫了半晌,想著利底要不要多嘴加兩個炭盆,但是這邊供給。都是有定例在。

皇上又是不服老的,不會應允添炭盆。

可是,今兒天陰,冷得邪乎,要是皇上身1用了,到時候受罪的也是他們泣此做奴才的

魏珠眼觀鼻、鼻觀心。費了不少精神,相出個法乎乎,忙喚了兩個小太監,低聲吩咐了幾句。

屋子里,康熙身上披著個氅衣,坐在炕上。幾位大學士,也都是有年紀的人,賜坐了小凳子。听康熙說起科道官選授轉升之事。

科道官,多是由六部司官選授,而後內升為轉。科道品級雖不高,但是清貴,升遷快,有的入科道一年,就內升外轉。

更有甚至,這內升有直接升為京堂的。

若是人才卓越,擢也便罷了;要是人才平平,就越次用,也是不妥當。

康熙下令諸位大學士,往後科道官內升外轉,要查科道前的品級。若是郎中補授科道的,兩年後準其開列升轉;員外郎補授的三年,主事補授的四只。

幾位大學士听得稀里糊涂,心里已經在嘀咕,為何皇上今兒大張旗鼓地說這個。

科道是什麼?是天子侍臣,皇上監控天下百官的利器。

這「擢」不「擢」的。還不是皇上一個人說了算。不管是放到地方為布政使與按察使,還是內升為京堂,都是皇上的恩典。

如今,皇帝巴巴地說起這個,所謂何來?

難道這升轉限制,真能干涉皇上的恩旨不成?

能夠做到大學士位置的。無不是為宦半輩子,歷經沉浮的,雖心中疑惑著,面上也都是一副「皇上聖明」的樣子。

只有大學士蕭永藻,御並侍奉了十來年,曉得康熙不會平白提這。

他的心中,想起一人。

皇上看似限制科道越次擢升,但是未嘗不是為科道官擢升正名。

六品主事四只開列。從五品員外郎三年,五品郎中兩年,那正三品的總管內務府大臣轉科道。兩年擢升京堂更是名正言順。

老爺子今年七十多。垂著眼看自己的白胡子,看了看右側坐著的王殞齡,比自己還大幾歲,明年就滿八十。

他們這些人,已經老了

李氏這邊,是吃完壽宴。才听說佷兒外放的消息。

待佷子們走後,李氏就留了兒子說話,不過是不放心城里,想早些回府︰「東府一府婦孺,老四出京,就剩下小五,還是應試的,委實叫人不放心。加上今年天冷的厲害,就算在莊子里,也不敢叫孩子們老在外頭跑,生怕吹了風。孩子這麼多,真要有一個、兩個不舒坦的,也叫人糟心,還是早日回京吧。」

按照計劃」曹家諸人原打算在這邊住到冬至,在回城預備新年的。

曹顆想了想,母親說的也在理。

馬上就要出孝,他需要料理的事情也多,在莊子上信息閉塞,稍有不便。

三日後,曹家一行人,離開溫泉莊子回城。

鄭叟穿著厚厚的棉衣,騎在馬上,看著這眼前雪景,低吟道︰「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詩作灑月兌,到底是紅塵中人,未能免俗。

他是曹府西席,自然曉得曹家諸人提前回城的緣故,是曹家四爺外放為學政。

他就是參加完縣試、府試、院試的秀才,自然也見識過學政大人的威風。

想著曹項比自己小十來歲,卻是這般春風得意,就是平素豁達的鄭贊,心里也有些酸。

中進士,入翰林,讀書人最大的榮耀,莫過于此。

曹顆騎馬與鄭坐並行。哪里曉得他犯了讀書人的酸勁兒,听他隨口吟哦,真是佩服不已。

而且這詩作听起來。通俗上口,細細品味,又自有風骨,不負才子。

他心中已經開始盤算上。是不是給鄭變再添兩個書童,往後這真跡字畫,也多多益善地收集起來,傳到後世,都是銀子,

鄭叟還不知,自己這位看著儒雅的小師叔」正滿心銅臭地算計自己的真跡,還在想曹寅生前在江南也有才名,不知道自己這位小師叔」若是下場。情形會如何。

因為道理上積雪,馬車慢行,回到城里,已經是下晌。

兆佳氏得了消息,當即就帶了幾個丫鬟婆子,來尋李氏「訴苦」

雖說外放為官,不禁止帶女眷,但是曹項並沒有帶妻妾前往的意思。

這學政官清貴是清貴,但是也勞累,到時候要在省內每個府縣都要走到。帶著家屬,也不過是留在省府,夫妻小別。

因這個緣故,曹項就不想帶家眷赴任了。畢竟妻妾都年輕,兒子又小,跟著千里奔波,實是舍不得。

兆佳氏心里,卻不放心曹項不帶人下去。

原因無他,京城里誰家不知道,外放雖辛苦,卻是油水比京城豐厚

多。

學政官的品級不高。但是提督一省學政,這銀子主動送上門的還能。

兆佳氏存了私心,長子在西北,幼子還沒出仕,只有庶子得了外放的缺。

若是不使妥當的人跟著。撈銀子存做私房不交到公中,豈不是耳人白高興一場。

因這個緣故,她是極力主張讓綠菊跟著曹項赴任的,網好也能借此冷落春華幾年,省得她不知道為人媳婦的道理。

曹項卻不願如此,並非同綠菊感情淡了,而是因為她照看兒子,不願她跟著自己遭罪。還有就是,投桃報李之心,不願使春華難堪。

成親︰年,春華雖稚齡。但是性子溫和,並無跋扈之舉,待丈夫溫柔,待綠菊母子也寬厚。

作為將軍府嫡出的格格。身份比曹項這個庶子高貴許多,卻能如此顧全大局,曹項也只有心中感激瑰

曹項實不願鬧得妻妾不安。怎會任由兆佳氏給春華沒臉兒?

個都不帶;也省牟了。反正是當差去的。

「嫂子,您說說,我圖的什麼?一片好心,都當成了狼心狗肺。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這句話真真沒錯。」兆佳氏對曹項的婉拒,只當他是「懼內」惱得不行。

偏生曹項出京在即,忙得不住腳,兆佳氏想要罵他也逮不著,所以才跑到西府來抱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