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百四十三章 燒周年

100023819第八百四十三章燒周年

曹佳氏拉著曹穎的量了,見她除了略帶清減,淨勝還算爽利,才放下心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學網她拉曹穎在炕邊坐了,又招呼旁邊的曹頤︰「三妹妹也坐,難得咱們姊妹聚聚,也體己話。」

曹頤跟著坐了,曹穎雖惦記著規矩。但是見屋子里留著侍候的都是曹佳氏的身邊人,就沒有鬧那些虛的破壞氣氛。

再過幾日,就是曹寅的周年。曹佳氏使人接了姊妹過來,就是為父親燒周之事。

曹穎是佷女,已經月兌孝。曹佳氏同曹穎為親女、養女,要燒周後才

月兌。

說起這個,姊妹幾個少不得感傷幾句,就是曹穎,也暫時顧不得孫家的齷齪事兒,心中只有大伯在世時的慈愛。

曹佳氏同曹鎮姊妹,則更加感傷,默默垂淚。

還是曹佳氏,先擦了淚,對兩人道︰「瞧瞧,都怨我,請大姐姐同三妹妹來,原是要燒甩上墳的事兒,這正事沒說,倒是掉上金珠了。」

曹頤也擦了淚,道︰「二姐姐可有什麼安排?妹妹想著要不尋座大寺。為父親做幾場法事。若是二姐姐有其他安排,妹妹跟著也是一樣的。」

曹佳氏點頭道︰「除了正日子給父親上墳,我也想著給父親在崇福寺做幾場法事,點上幾盞長明燈,正打算使人往崇福寺送了香油錢。若是大姐姐同三妹妹願意,就一起在崇福寺做了吧。」

崇福寺是京城年代最久遠的古剎。是有名的大寺之一,里面有不少的到高僧,鮮少接外頭的法事。

也只有曹佳氏,有宗室福晉的身份,才能順心如願。

曹頤、曹穎這邊自然無話,曹頤道︰「到是借了二姐姐的光,也能讓毒們盡盡孝心。」

曹穎也跟著說道︰「是啊,听說崇福寺祈福極靈驗,若是能為大伯祈得一二,就好了。」

曹佳氏的意思,是讓姊妹跟著掛名,做法事的銀錢由王府這邊出。曹頤同曹穎卻是不肯,最後議定王府這邊掏三百兩;曹頤減等,二百四十兩;曹穎再減等,一百八十兩。

因想著曹穎不富裕,她的那份曹佳氏姊妹原要替她出的,她卻是不干,也想著的盡盡自己的孝心。曹佳氏同曹頤不好再攔,只好依她。

說完正事兒。曹佳氏想起日子漸冷x對曹穎道︰「眼看立冬了,我使人收拾出些皮子,趕明送到大姐姐宅子,大姐姐同外甥兒們添衣服穿吧。」

曹穎听了,連聲道︰「心意領了,又不少穿的,還是二妹妹留著自用。要不孝敬伯娘也是好的。」

曹佳氏見她如此見外,搖頭道︰「大姐姐也真是,我已听三妹妹說了,大姐姐稍微入眼的皮毛衣裳都讓孫瑟當了。三妹妹能給大姐姐贖首飾,我也是做妹妹的,就不能為大姐姐盡盡心?再說,我這府里是不缺皮子的。年年圍獵,都有我們府里的分例,今年我們爺不在,內務府也沒有短了我們,反而領了皇上恩典,與了我們雙份。都是好皮子,送外人還舍不得,網好自家人用。太太同二太太那邊,我都使人留了。大姐姐只管放心用就是。」

曹穎聞言,眼圈泛紅,低頭垂淚道︰「都是我沒用,叫妹妹們看笑話了。」

曹佳氏喝嘆一聲,道︰「骨肉至親。說這些作甚,且看以後。」

姊妹三人,用了下晌飯才散。從王府出來,曹頤拉著曹穎坐了一輛馬車,說起枝仙姊妹之事。

如今孫瑟已經走了,這兩個孫家婢妾也沒必要在躲著,總不好一直在城外莊子住。畢竟是兩個嬌滴滴的美人,擱在外頭久了,鬧出點別的來。也有礙名聲。

曹穎心里倒是有些躊躇,倒不是她心眼小,丈夫不在了,就容不下枝仙姊妹,而是想起那對雙生子。

她原是顧及庶子,愛惜名聲。才沒有听丈夫的安排,將枝仙姊妹賣掉。

听到丈夫對婆婆、四叔斬釘截鐵說得著雙生庶子已經「病故」曹穎就算隱隱曉得些內情,也不知當如何對這姊妹分說。

曹穎將心比心,自是能體諒枝仙的失子之痛。若是枝仙姊妹兩個不知好歹,為此怨恨孫家,曹穎將她們留在身邊,不是給兒女招災麼?

見曹穎躊躇,曹頤道︰「若是姐姐有所顧忌,就使人牙子遠遠地賣了就是,要是心軟,舍些銀錢,安置了就是。她們走出妾,年歲本就不大,也不必就守在孫家過一輩子。」

「哎!說到底,都是苦命人。三妹妹還是使人送回來吧,我問問她們姊妹的意思再說。」曹穎道。

這本是曹穎家事,曹頤也不好說什麼,點頭應了。

次日,王府管事就送了兩車皮子到孫宅。

待請了制皮衣裳的裁縫過來。看了這些皮子也是咋舌,說這些皮子的市價怎麼也得千、八百兩銀子。

曹穎心里,只能紅了眼圈,感慨一番。

除了曹頤幫贖的首飾,曹佳氏送來的皮毛,前些日子曹頤還使人送了兩車古董擺設來,都是曹穎的嫁妝,是曹頤使人從京城各大當鋪中贖買回來的,,

來不及感傷,國公府送人的馬卓到了,枝仙姊妹帶了圍帽,進了孫宅。

屋子里丫鬟都打發下去,只留下梁

「「曹穎同枝仙姊妹低語一番,確認了雙生子的真實身份。枝仙還好。葉仙已經跪到在地,想要得知兒子的下落。

曹穎哪里會說「病故」這樣的話,掂量著說道︰「若不是有人找來。爺也不會想起追究此事。他們是被接去享福了,縱然是母子不得相見,只想好處吧。那家比孫家富貴,這一房又沒有其他子嗣,上面只有祖父、祖母,沒有嫡母嫡兄。他們兄弟只會過的更好,不會受委屈的。」

她話中沒有言明,可枝仙姊妹本就是李家婢,自然曉得她話中所指。

即便兒子萬般富貴,骨肉相隔,又哪里能歡喜起來,葉仙少不得又哭了一場。

還是枝仙,怕曹穎不耐煩,勸住了妹子。

曹穎沒有提自己詳情,只說了句孫孫離京的話。她沒有留枝仙、葉仙姊妹,而是還了她們的身契。每人又給了二十兩銀子還有一包姊妹倆的舊衣服。

「我不好留你們,要不然大爺同那家人曉得,也是給你們埋禍。你們姊妹要麼投親靠友,要不尋妥當人家嫁了吧,到底還年輕。」曹穎說道。

枝仙、葉仙曉得大戶人家為了陰私,打死個婢妾並不算什麼,倒是慶幸自己能逃過一劫,哪里還會埋怨曹穎。

姊妹兩個給曹穎磕了三個頭,拿著身契銀物,出了孫宅。

曹穎到底不放心,使人悄悄盯了兩日,得了消息,姊妹兩個上了南下的船,看來是往蘇州尋子去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曹穎到是佩服枝仙姊妹兩個的魄力。雖有些不放心,但是想到枝仙素來是個圓滑懂事的,有她在,姊妹兩個當不會直接傻乎乎地上李家要兒子,此事就拋開不提,,

轉眼,到了九月十二,曹寅故去周年。

大清早,曹府門前就排了一溜馬車,曹家︰姊妹都回來,隨著曹顆等人,前往海澱曹家墓地。

祭席、祭酒,各種繁瑣禮節下來。直鬧騰到中午才完。

早在墓地附近的一座寺定了卑齋,中午大家伙就一起到這邊暫歇。

過了今日,除了李氏同曹顆、長生還需要守孝外,其他人都除孝。

禪室中,曹頤見到了一襲青衣的顧納。

顧納大曹頤四歲,今年整三十。嘴上蓄了短須,模樣清瘦,倒是真有幾分兩袖清風、飄飄欲仙的做派。

見了曹頤,他已是跪拜下去︰「表叔!」

曹顆忙上前扶起,道︰「好不容易見上一面,得空說上幾句話,還費功夫鬧著虛禮做什麼?」

仔細打量顧納片玄,彼此落座。他皺眉道︰「怎麼又瘦了?如今你的頂頭上司是你的岳父,他向來器重你,怎麼就不知照拂一二?」

如今顧納在督察院當差,時任督察院左督御史的,就是擔任康熙四十四只江南鄉試主考官的蔡升元。

他不僅是顧納的座師,還是顧納的岳父。

顧納苦笑道︰「岳父為人方正。最怕人說絢私。雖說本朝官場上親族回避,只避「父子、伯叔、兄弟」不避外姻親,但是我進督察院。也引得不少人說嘴。我原想回避,被岳父攔下,如今只能苦熬完這一任。」

現下大清官場執行的回避制度。是順治朝制定的,親族回避這塊。規定的並不繁雜,除了規定現任三品以上京官子弟不得考選科道官。就是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共事。還有就是康熙五十五年補充的,「凡大學士之子弟不得任內閣學士」。

自然,這「大學士」是指在朝的大學士,畢竟本朝父子雙學士、叔佷雙學士的人家,不是一二。

郝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皇帝的喜好,就是這天下最大的規矩。要不然,按照規矩。前兩年曹頤也不能任戶部給事中。

在「欽點」二字面前,規矩就是擺設。

見顧納如此,向來督察院衙門也難熬,曹融想了想,道︰「許是不用熬那麼久,听說禮部尚書陳銑入秋以來身體不太爽利,如今已經以老病乞休。若是禮部尚書出缺,你岳父說不定就要轉禮部。他本是閣臣。又想來得聖心,如今滿漢大學士都出缺。若是皇上想要提拔他,禮部衙門是要走個過場的。」

顧納聞言,大喜,道︰「果真如此。就是萬幸。岳父為人網直,這兩年我日夜為他憂心,能早日離開督察院,也能早日平安。」

曹顆想起即將要回京的九阿哥。為顧納的仕途發愁。

誰都曉得,顧納是九阿哥的門人。等到四阿哥上台,清算的人中,少不得就要有顧納的名字。

「京城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听我一言,還是謀上一任外任,在外頭歷練幾年,倒是風平浪靜。才是你展才之時。」曹顆思量一遭。勸道︰「就是九阿哥那邊,也不好再親近,能疏遠就疏遠些。九阿哥生性張揚,不知收斂,早已埋禍。往後怕是不知累己,還要累人。」

顧納嘆了口氣,道︰「佷兒也曉的這個道理,只是岳父科舉出仕,朝中沒有內援外應,這些年來全賴我自污,暗中周旋,才保全這份太平。倘若離了九阿哥,或是被九阿哥所嫉恨,岳父晚年也難以消停,佷兒如何能忍心?」

京官就是如此,越在顯位,就越是凶險。顧納所說,也不是無的放矢。

「你要想好了,倘若再這麼下去。固然能保你岳父幾年太平,你的仕途就要斷送了。」曹靦嘆息一聲,說道。

顧納聞言,神色變幻,半晌方道︰「並非佷兒留戀官場,貪慕富貴。只是這些年下來,佷兒也明白些道理。想要大自在,就要不自在。若是沒有權勢支撐,就是鄉下隱居種田,也不是容易之事。還請表叔教我。」

人生就是這麼無奈,他是通透之人,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自己能從官場全身而退。

「九阿哥那邊,即便不斷,也不能太親近。不可在斂才,否則的話。外人眼中,你只是九阿哥門下的一條狗。既走到了要緊的衙門,就好好露幾手,不要怕得罪人,到了顯本領的時候,會有人看著。」曹頗想了想四阿哥是惜才之人,顧納雖是九阿哥的門人,但是位低名聲不顯,並沒有借著九阿哥的名頭做過壞事,只要在四阿哥心中留下「能吏」的印象,總是好的。

這兩年,康熙的身子不好,眾所周知。

大家沒有人敢明說,但是心里也都曉得,說不定什麼時候變天。

顧納听了曹頤的話,心里有數。只有自己做出功績。才會引起新君注目,不會因九阿哥的緣故斷送前程。

他起身做了長揖,道︰「佷兒謝表叔教導。」

曹顆擺擺手,道︰「教導談不上,誰也不能保準,不過只要盡力,做到「不悔,二字,往後就算真離了官場,心里也能舒坦些。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道︰「你早上去過墳地了,看到你留下的酒了。」

顧納點了點頭,道︰「佷兒去了,說起來,姑祖父與佷兒還有數年教養之恩,我本就當去的。只是人前多少避諱些,省得九阿哥那邊曉,的。又要借此生事。」

說起往事,曹頤心中亦是喘噓。

顧納在織造府生活了四只,同曹頤一起上學,一起練習騎射。說起來,他們的交情,比曹顆同永慶、寧春他們的更深厚一層。

若不是九阿哥當年多事,逼著顧納入了他的門下,這親戚往來也不至如此偷偷模模的。

「在熬幾年吧,九阿哥不會總這麼得勢。」曹顆帶著幾分愕悵道。

顧納听了,也只能點頭應和。

因是私下相見,顧納也不好眾目睽睽下給李氏請安,叔佷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顧納就跟著相熟的小沙彌悄悄地退了出去。

曹府眾人,也都用好了齋飯,啟程回城,,

戶部衙門,本堂。

李衛站在地上,低頭看著自己的靴子頭,心中月復誹不已。雖說他只是俗人,心中也有攀附權貴的心思,但是也得分人。

像眼前這位冷面王爺,他還真不敢生出攀附的心思。

只是,人到霉喝口涼水都塞牙。

自打得罪了莊親王,他的日子難熬。莊親王愛面子,就算真惱恨。但是李衛已經登門請罪,也不好直接收拾李衛。

但是架不住會看眼色的多,四方排擠之下,李衛的日子就不好過。

換做其他人,就算不戰戰兢兢嚇死。也得提心吊膽小心過日子。還好,李衛是心大之人,加上面皮厚。對于同僚的刁難玄薄,只做未見。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他心里卻是盤算,怎麼也要熬過一任,省得就這樣灰溜溜回鄉,在鄉親四鄰面前直不起腰來。

王爺又如何,這京城的王爺,兩個巴掌都數不完。

沒想到,他這份鎮定,倒是引起四阿哥的興趣。

如今,每隔個三、五日,就叫上李衛斥一次,成了四阿哥的樂趣。

開始時,還有司官揣摩上意,以為四阿哥青睞李衛,對他客氣三分;後來,听本堂兩個筆帖式傳出話來。才曉得李衛雖然被四阿哥「另眼相待」但是卻與器重無關。

如此一來,李衛所受的待遇,就是「外甥點燈照舅」

今兒,四阿哥捧著戶部庫房的一本賬冊,看著上面李衛歪歪扭扭的簽名,劈頭蓋臉地將李衛了一頓。

李衛嘴里請罪。心里卻是恨得牙癢癢。

怪不得外人都說這位爺刻薄。這嘴巴也太難听了,就算他李衛寫字難看些,也不能直接說是「狗爬」

他是捐官,又不走進士老爺。寫字難看些有什麼?

就他所知,不說別的衙門,就是戶部,還有兩個往來的滿郎中寫字還不如他。

四阿哥了一番,直覺得口話燥,心里才覺得爽利些。

抬頭再看李衛的麻子臉,也沒有那麼礙眼了,他揮了揮手,對李衛道︰「回去將《金網經》再抄十遍。好好靜靜心,練練字兒。」

李衛一听,立時變了臉色兒。

就他那點兒水平,能認識幾個字兒就不錯了,讓他抄書,不是要他半條命麼……

看著李衛苦著臉下去,四阿哥絲毫沒有同情心,反而很不厚道的笑了」

淚奔,掉到歷史第六了。x卜九拜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