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百一十二章 懿旨(上)

門內,大江胡同,董宅。

董素芯如今在這邊待嫁,日子過得甚是單調,每日里不是做針線,就是同嫂子、妹妹們閑話。這不,炕上支了繡屏,上面是繡了一半的富貴花開圖。

素芯捏著竹針,望著繡屏呆,絲毫沒有覺有人在門口看半晌了。

素芯的堂嫂,也就是她的表姐尚氏見她這清減的模樣,也有些不忍心,笑著說道︰「听說姑娘打早忙到現下,也當歇歇。」

素芯聞言,這才現有人進來,忙站起身來,道︰「大嫂子。」

尚氏從身後丫鬟手中親自接過一個青花蓋碗,撂在炕桌上,道︰「這是剛熬好的冰糖燕窩,姑娘快趁熱吃了。都說這個東西滋補,多吃些總是好的。」

這番盛情,卻使得董素芯有些不好意思,遲了一下,道︰「嫂子,明兒還是別熬了。家里長輩多,妹妹又身康體健的,怎麼好日日用這個?還是留給長輩們用吧。」

尚氏撂下碗,在炕邊坐了,拉著素芯的手,笑著說道︰「多金貴的東西,又不是吃不起。別說是一盅,就算每天是十盅,咱們家也供得起。」說到這里,拍了拍她的手,道︰「姑娘就放心吧,是老太爺交代下來的,要給你出閣前,給你好生滋補滋補。就算別人眼饞,也不會挑出錯來。因怕姑娘心思重,才沒告訴你這個。」

董素芯聞言,已經是紅了眼圈,低頭不語。

說起同曹家這門親事,尚氏心里是不樂意的。新姑爺是曹家子弟不假,卻是隔房的,年齡又相差太多,身上又沒有什麼功名。

曹家長房除了曹,雖然還有個兒子,還在襁褓之中。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聯姻到二房那邊。

其實,董家就算想要同曹家結親,也不應該是素芯這頭。這年頭,女大男小的婚姻也有,但是大五歲地就少之又少了。素芯有幾個堂妹,都是豆蔻年華,說起來才同曹年紀相當。

但是,董殿邦念及孫女是宮里當過差地,同李氏婆媳也相投,所以還是定了長孫女。

看著繡了半拉的繡屏,尚氏心里嘆了口氣,面上仍笑道︰「還沒同妹妹說呢,二叔來了,現下正跟老太爺在前廳吃茶。一會兒,說不定也要見妹妹。」

她口中的二叔,就是廣儲司郎中尚志舜。

素芯聞言,抬起頭來,道︰「二舅來了?」

尚氏點點頭,笑著說道︰「是啊,听說老太爺叫帳房過去了,我估模著,是商定姑娘的嫁妝。曹家二房雖平平,前頭進門的女乃女乃都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妝奩豐盈。咱們雖是尋常人家,比不得她們,也不好太過寒酸。要不然,往後妯娌之間,也不好相處。」

听提及這個,卻不是董素芯好相問地,只能緘默听了……

*

前院,客廳。

尚志舜坐在椅子上,手中正拿著一冊顏色黃的賬簿翻看。待翻看完畢,他將賬目擱在桌子上,抬頭對坐在對面地董殿邦道︰「親家老爺,舍妹昔日出嫁時,兄長同晚輩雖盡心籌劃,但是多是家慈舊物。當年還好,現下有些都太過陳舊,用不得了。」

董殿邦點點頭,道︰「老朽也是這般想的,這半年也使人添置了些物什,親家二爺瞧瞧,可有需要添減之處?」說著,從袖子里掏出個紙折,遞給尚志舜。

尚志舜接到手里看了,上面從家具擺設,到綾羅綢緞,到四季衣裳,到珠寶飾,一應俱全。

尚志舜「咳」了一聲,道︰「前兩年富察家同侍郎府的陪嫁,晚輩是親見的,端的體面。家兄的意思,是我們這些做舅舅的,也要為甥女添些嫁妝,省得她到婆家難做。」說話間,從袖子里掏出兩張紙來,送到董殿邦跟前。

原來是兩張房契,一張是三進的宅子,一張是隆福寺那邊地一處鋪面。這宅子就是西城,同曹府隔了兩條街。

董殿邦面上沒什麼,心里卻是有些不自在。

雖說是好重地禮,孫女多了兩處房產做陪嫁也體面,但是曹是幼子,上頭有兄長,往後指定要分家的。待到那個時候,若是去陪嫁的這處房產住,那這姑爺到底算是董家地姑爺,還是尚家的姑爺?

尚家沒出幾個銀子,卻是得了體面。

「真是勞煩親家兩位老爺費心了,老朽這就使人喚素芯出來,讓她給親家二爺請安。」董殿邦露出幾分感激,說道。

尚志舜擺擺手,道︰「今兒還有些俗務,要抽身去辦,今兒就不見了。內子這兩日正張羅著接甥女回去住幾日,也好骨肉團圓團圓,到時候再見吧。」說話間,起身拱手告辭。

董殿邦親自送到門外,見尚志舜上馬走了,才收起笑臉。

回到廳上,他拿著那兩張地契看了許久,叫小廝去將管家與帳房喚來。

「西城是有座宅子,三進地,如今三爺住的就是。」管家俯身回道︰「挨著西直門了,有些老舊,前些年三老爺搬過去前,修繕過一遭。」

董家子孫眾多,雖沒有分家,但是這邊宅子住不開,行三、行五地兩個庶子就挪到外頭住去了。

「太遠了。」董殿邦搖搖頭,對管家吩咐道︰「使人出去打听打听,在曹家附近,有沒有要出出售的房產,三進的宅子。實是沒有,四進的也好。」

管家俯身應了,董殿邦又對帳房道︰「府里的銀庫里還有多少銀子?前兩日叫你支些銀錢來,去錢莊換些金子,如何了?」

「老爺,如今世面上少金子。官兌比例雖還是十兩黃金兌一兩銀子,黑市里已經漲到十二兩。小的已經使人四處打听,看能不能尋個便宜的地方。」帳房回道。

董殿邦聞言,心里「哼」了一聲。

雖不曉得宗人府籌集那些金子做什麼買賣,但是能獲利幾何?若是囤積在手中,現下放下來,就是一兩成的利。

不過只是想想罷了,黑市里兌換個十兩八兩金子還成,若是真多了,那些錢莊里地大爺能眼看著?加上他們背後地主子,還不定要尋個什麼罪過,將這買賣給斷了……

*

曹府,蘭院。

曹寅、曹父子換了常服,坐在屋子里閑話。李氏坐在炕邊,眼楮則是看

的長生。長生快滿周歲,已經開始能站著了,只是

李氏怕摔疼兒子,使人在炕上鋪了兩層炕氈。饒是如此,她眼楮也是離不開。

初瑜這邊,則是親手給公婆與丈夫倒茶,送上,隨後陪著婆婆在一旁說話。

今兒是二房曹碩遺月復子天護抓周的日子,天護一手抓了毛筆,一手抓了硯台。曹寅見了,想起逝去的佷兒,也是唏噓不已。

天護是十月初二生的,長生是十月二十五。

李氏想著今兒天護抓周時情景,低聲對媳婦道︰「小孩子都貪嘴,要是長生什麼也不抓,就去抓餑餑的話,豈不是叫人笑話?」

原來,小兒地抓周儀式上,除了放著文房四寶、經書與代表著各行各業的小物件外,還要在旁邊擱上兩盤子糕點。

初瑜听到婆婆相問,猶豫了一下,道︰「那太太說如何好?」

「是不是也讓長生先認認這些東西,瞧瞧到底稀罕什麼。」李氏說道。

曹寅听到妻子所說,轉過頭來,道︰「抓周是要考校兒子往後地志向,弄虛作假的話,那不是蒙人,是蒙自己個兒。不曉得孩子天性喜好,如何能因材施教?」

丈夫這麼一說,李氏越擔心了。

萬一兒子抓個胭脂、針線的話,豈不是要被老子看成不務正業?

只是,在兒子媳婦面前,她也不好跟丈夫爭辯,便點點頭,柔聲道︰「老爺說的是。」

這時,將見長生晃晃悠悠地過來,小嘴里嘟囓著︰「娘……」

李氏這邊,已經是怔住了,連曹寅、曹都望過來。

長生這還是頭一次說話,李氏歡喜不已,一把將兒子抱過來,哄著道︰「長生乖,再喚一聲。」

長生卻是伸出小手來,要抓李氏的耳鉗子。

曹寅模了模胡子,道︰「日子過得真快,好像昨兒他才落地,轉眼就到了牙牙學語之時。」

雖說堂兄弟不少,但是同胞兄弟,只有這一個,曹也打心眼里稀罕長生。

雖說高門大戶里,生活條件好些,不像尋常百姓家那麼艱難,但是小孩子打落地,也叫人費心。周歲了,才算硬實些。

不管李氏如何哄勸,長生就是不肯再喊第二聲,嘴里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說什麼。他的小手往李氏胸前模來,小腦袋瓜子也不安分,使勁往李氏懷里鑽。

見李氏要避閃,長生小嘴一咧,哭出聲來。

李氏見狀哭笑不得,曉得兒子是餓了,抬頭吩咐丫鬟喚將長生抱下去喂女乃。

屋子里這才算安靜了,曹寅問初瑜道︰「明兒就是太後聖壽節,貢品都預備好了?」

初瑜站起身來,回道︰「都預備好了,除了一尊檀香佛、一尊象牙觀音外,還有太太親手縫制的中衣兩套。」

曹寅點點頭,看著李氏道︰「難為你有心,禮輕情意重,太後會喜歡地。」

李氏笑著說道︰「這兩年,得了太後她老人家太多賞賜,心里感激得緊。雖說按照之前地規矩,花大銀錢置辦的壽禮體面,但是太後她老人家也缺那個。春日里覲見時,就听太後念叨過一句喜歡我的針線,我便做這個了。雖比不得宮里內造地,但也選得最好的料子。軟乎服帖,老人家用著應該會舒坦。」

曹在旁,听著父母對答,想著太後對曹家地賞賜,心里有些沒底。

如今曹家父子同為京堂,已經是惹眼,太後會不會鬧出「認親」戲碼?

想到這里,他心里又否認。不管母親的身份是公主,還是郡主,都牽扯到皇家秘辛,以康熙那個愛名聲、愛面子地秉性,指定不會願意掀開皇室丑聞。

從熱河回來後,太後就一直住在暢春園,沒有回宮。今日,聖駕也移駐暢春園。

次日,聖壽節。

曹寅夫婦與曹夫婦都是半夜就起來了,按照品級裝扮,要趕在丑正凌晨兩點從西直門出城,往暢春園去賀壽。

不知何時,外頭已經紛紛揚揚地下起雪來。

李氏與初瑜兩個都有自己的馬車,裹著直毛披風,捧著手爐,也算是暖和。曹寅這邊,每次夜里出行,也都是乘車的。只有曹,是騎馬。

曹頌今兒並不是當值,但是因聖壽節的緣故,也要過去給太後賀壽,就過來跟伯父、堂兄同行。

曹寅抬頭看了看天,叫曹、曹頌兩個與自己同車。

將要到西直門時,就見前面已經堵了半條街,燈火通明,都是等著出城的命官誥命。

等了兩刻鐘,才到了開城門的時間;又挨過了半盞茶的功夫,曹家的馬車才出了城門。

曹頌本不是愛靜的性子,但是在大伯面前,就帶了幾分拘謹,老實許多。

曹見氣悶,開口問了幾句侍衛處那邊的事兒。曹頌這邊,一一答了,馬車里又是緘默。

到抵暢春園外時,天色已經蒙蒙亮。

王公貝勒與文武大臣都到箭廳等著傳召,外命婦們則有宮侍領著到二宮門那邊待命去了。

曹往宗室那邊看了一眼,還是不見九阿哥。不曉得他是真病得厲害,還是怨憤太大,竟然沒有來。

等了半個時辰,將近辰初早上七點,在響鞭開道後,聖駕才至。

隨後,康熙率領宗室、百官、侍衛等,往太後宮外行禮。

少一時,有太後的懿旨傳下來,停止筵席,省下的銀兩,捐到幾處皇家寺院廟宇,做香火之資。

康熙率領百官們叩完畢,只留下幾位大學士御前對答,其他的臣子就退出了園子。

隨後,才是貴妃佳氏帶著內命婦到太後宮行禮,賀壽。最後,才是在二宮門外候著的外命婦到太後宮。

太後盛裝裝扮,穿著吉服,只是因入秋病了幾個月的緣故,清減許多,不如原來瞅著富態。

看著雍容華貴的後宮,又看看跪在另一側的外命婦,太後的眼楮掃過人群,滿滿地落在李氏身上……

*

下一更,C點前後,淚奔求月票,大家點點吧,說不定第二張月票出來了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