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百零二章 失勢(上)

頌已經交了差事到家,曹也從會豐堂宴飲回來。

因中秋後,天氣轉冷,兆佳氏犯了頭疼病,所以靜惠這邊,一直是初瑜帶著人照看。從頭晌開始陣痛,折騰到晚上子初二刻晚上十一點半,靜惠終于平安誕喜愛一女。

曹頌初為人父,喜不勝收。兆佳氏這邊,心里還是盼著長房長孫的,但是旗人家,姑娘也尊貴,也是笑著叫人看賞。

曹同初瑜回府時,已經是子正時分晚上十二點。

雖臉上難掩疲憊,但是初瑜仍為靜惠母女平安高興,道︰「算日子,早了半月,六斤重,看著結結實實的。」

「順產就好。熬到半夜,小二已經唬得不行了。要是弟妹再拖上個把個時辰,就怕小二那邊也熬不住。」曹說道。

蘭院這邊,燈火還亮著。

夫妻兩個見了,曉氏還等著,就到這邊來。

听說順產生了個丫頭,李氏直念「阿彌陀佛」。

夜深了,初瑜又在東府忙了一日,李氏問了兩句,便催兒子、媳婦回去休息……

因曹家東府這位長孫女出生在八月十八。正是錢塘潮之日。所以曹頌就給女兒起了乳名弄潮。兆佳氏雖嫌咬口。但是見兒子歡喜。不願掃其興致。就沒有多嘴。

天氣越來越冷了。但是京城習俗。不到十月是不燒炕地。

家里孩子多。受不得凍。初瑜就叫人預備了火盆。早晚冷地時候。各處就都點火取暖。

曹現下。願意逛海子邊了。

有時候衙門里差事完得早。出來沒有什麼事兒。曹就從海子邊繞一圈。才回家。

雖說他進京多年。但是精神始終繃得緊緊地。難得這般有閑情逸致。

京城如今,風起雲涌。

奪嫡風波未息,只因聖駕不在京城,多方避諱,所以才顯得太平些。等到聖駕回京,還不曉得會鬧出什麼動靜。到時候,想要清閑,怕也不能。

曹正是曉得這個,才讓自己悠哉兩日。他只是隨心度日,卻是讓人模不著頭腦。

十四阿哥日益得意,慢慢收攏「八爺黨」,已經有月兌穎而出之勢。不過,他心里也曉得,想要成大業,沒有銀子不成。九阿哥那邊,卻是八阿哥的死忠,對他始終不陰不陽。

他雖不喜歡曹,但是能指望的,除了曹,還有誰呢?

平郡王府,校場內。

十四阿哥手中執弓,看著五十步外的靶子,轉過頭,笑著對訥爾蘇道︰「既是來了興致,咱們好好比比,總要出些彩頭才好。」

訥爾蘇笑道︰「十四叔既有興致,佷兒自打奉陪。才得了個玉爪海冬青,要是十四叔贏了佷兒,佷兒就孝敬給十四叔。」

十四阿哥聞言,心下一動,揚了揚眉,道︰「海冬青雖好,也不過是個玩意兒,爺還真不稀罕。要是爺贏了,你就應允爺一件事兒,如何?」

這幾年,見著十四阿哥風生水起,訥爾蘇不無心動。但是有曹告誡在先,又有大阿哥、八阿哥、十三阿哥諸位阿哥前車之鑒,使得他也警醒不少。

見十四阿哥如此說,他心中已經有了提防,陪笑道︰「十四叔,誰不曉得您是百步穿楊的本事,佷兒哪有能耐同十四叔比?但犯罪佷兒能做到地,自是听十四叔吩咐;要是佷兒能力不及之處,也請十四叔體諒佷兒。」

十四阿哥听他說得圓滑,冷哼一聲,手中的箭支已經射了出去。正中紅心,只見箭翎在顫抖。

十四阿哥隨後將手中的弓箭撂在一邊,看著訥爾蘇,道︰「早年在宮里時,瞧著你也是個有血性的,怎麼越活越回去了?又跟那些老頭子似的,開始會推太極。」說到這里,上下打量訥爾蘇兩眼,道︰「怎麼,鐵帽子王爺當的,連弓箭都拿不起了?沒等同爺比試,就輸了士氣?咱們愛新覺羅家地爺們,可沒有死在女人肚皮上的。」

這話說得刻薄,訥爾蘇滿臉通紅,道︰「不是膽怯,而是佷兒有自知自明。說起騎射功夫,宗室里誰又能超過十四叔去?」

這馬屁卻是拍到點子上,十四阿哥臉色兒這才好些。

他拍了拍訥爾蘇的肩膀,道︰「我能靠的,還有誰?往後,少不得還有求你之時,到時候你給爺幾分面子,爺就要謝你了。」說話間,瞧著訥爾蘇的反應。

訥爾蘇也是人精子,沒有半分猶,笑著應道︰「能為十四叔效勞,佷兒歡喜還來不及。」

十四阿哥見他沒有推月兌之意,心情大好。

今兒還有其他事兒,不過是路過平郡王府,想著拉拉交情罷了。所以十四阿哥沒有久留,說了兩句,就先回去了。

訥爾蘇親自送到大門外,侍衛將十四阿哥的座騎牽來。十四阿哥卻沒有立時接韁繩,而是橫著眼,笑眯眯地看著訥爾蘇。

訥爾蘇心里已經添了惱意,但是面上仍帶笑,趨前兩步,從侍衛手中接過韁繩,服侍著十四阿哥上了馬。

十四阿哥帶著侍衛遠去,訥爾蘇在門外恭立,神色不變。

直到回了內宅,訥爾蘇才露出怒意,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

曹佳氏見丈夫回內宅,原還想問三子「抓周宴」之事。見他神色不對,將要問的話咽下,服侍他換了衣裳,又上了一盞暖茶。

見妻子這般

貼,訥爾蘇的心氣才消些,神色稍緩。

十四阿哥來訪之事,曹佳氏在內院已經得了消息。心里大概有數,曉許有什麼不如丈夫意的地方。

但是她乖覺,訥爾蘇不說,也不主動開口相問。

還是訥爾蘇這邊,平素什麼都當妻子說的,今兒便也沒瞞她,將十四阿哥方才那番做作講述一遍。

曹佳氏听了前頭,還沒什麼,听到後頭,不由橫眉豎目,道︰「十四阿哥憑什麼拿大?按照輩分,喚他一聲十四叔不假;但是爺地身份爵位在這里擺著,就是八阿哥在時,還不是對爺客客氣氣的。」

見妻子著惱,訥爾蘇反而看開了,喝了兩口茶,道︰「如今京城有些詭異,海澱休養那位徹底遭皇上厭棄,儲位無望,往十四阿哥身邊湊合的人不少。他雖得意,怕是心里也沒底,要不然也會鬧這一出。想听我表忠心,還想著要收服我。」

曹佳氏把著茶壺,給丈夫斟了半盞茶,道︰「這自古拉攏人,有使利的,有使名的。像爺這樣地身份,名利都不圖的,十四阿哥要是聰明,就該說些軟話,才好拉交情。哪有這樣的,上門來充大爺?這也太不會來事兒了。」

訥爾蘇心里對十四阿哥亦是月復誹不已,只是到底是男人,不願意嗦。听妻子這番話,正跟自己心里想得一樣,微微一笑,心境已是不同。

雖說皇子阿哥,是天家血脈,身份尊貴,狂傲些也情有可原。但是成大事,定有不俗之處。

除了排行靠後,不如前面的阿哥們有實力外,一個「驕」字,也使得十四阿哥落了下乘。

想到這里,訥爾蘇身子一歪,躺在床上,看著妻子,嘆了口氣,道︰「爺是不是老了?」

曹佳氏聞言,不禁莞爾,道︰「瞧爺說的,爺還不到而立之年,哪里就老了?」

「要是早兩年,不用十四阿哥拉攏我,怕我自己個兒就要動心思。現下,卻是懶得參合,願意做看戲地。冷眼旁觀,瞧著他們粉墨登場,倒是別有一番滋味兒。」訥爾蘇回道。

「這是爺豁達……」曹佳氏道︰「翻手雲覆手雨,這天下是皇上地,陰也好,晴也好,都有要由皇上說了算。旁人再蹦蹬,就同爺說的,也過是粉墨登場,一出丑戲……」

*

方家胡同,簡王府外宅。

楊子墨看著炕桌上的如意匣,不由皺眉。這是幾日前他送韓江氏的,今兒韓江氏使人送回來,其中用意,不言而明。

「哎!」想著韓江氏大好青春,就這樣度過,楊子墨重重地嘆了口氣。這時,就听門外有人道︰「這是怎麼了?唉聲嘆氣地?」

是雅爾江阿回來了。

楊子墨沒有起身,瞅了眼那匣子道︰「還能為什麼?請曹過來飲酒之事,爺不用安排了。那個傻丫頭,是個不開竅的。想要個外甥,怕是難了。」

雅爾江阿心里,對于借種生子這事兒,本來就覺得有些不妥當。只是見楊子墨張羅地歡實,不願掃他的興致。

現下,見他這般看重韓江氏,雅爾江阿心里有些不得勁,挑了挑嘴角,道︰「爺上次見韓江氏,三貞九烈地模樣,不像是有其他心腸的。倒是子墨,比韓江氏再在意孩子,是何緣故?」

楊子墨自幼在王府戲班長大,慣會看人臉色地,見雅爾江阿這般說,怕他心里存了芥蒂,笑道︰「還能為什麼?妹妹的容貌,在女子里也是出挑的,生出個粉雕玉琢的女圭女圭來,往後也能跟七格格一塊兒玩,多熱鬧。」

听了楊子墨這番話,看著楊子墨的丹鳳眼,雅爾江阿想起他少年時的模樣……

*

紫禁城,內務府本堂衙門。

曹坐在書案後,看著朝廷邸報。

各關監督,到了一年限滿更替之時。戶部已經上了折子,任滿監督因錢糧虧空、提請展限甚多,往後捏稱虧空提請的,請按溺職例革職。康熙已經披了折子,從戶部所題,明天下。

然而,折子是折子,限定是限定,蘇州李煦今年仍是繼續任兩淮鹽政,題請展限的原因,是「織造庫銀虧空」。

作為康熙向來優待的老臣,李煦身上還兼著戶部侍郎的餃兒。如今,又是油水最豐地兩淮鹽政。落在外頭人眼中,李家同曹家一樣,仍是屹然不倒。

曹看到這個消息,卻只有苦笑的份。

他去過李家兩遭,見識過李家地排場,日子過得甚至奢靡,銀子花得跟流水似的。

因曹寅在江南有才名,同當世名流都有往來;李煦那邊,亦不甘落後,待人極其「豪爽」。誰要是遇到難處,到李家走一遭,好生拜一拜,就能解決。

李煦的外號「李佛」,就是因此而來。若不使銀子堆著,李煦哪里還能「豪爽」起來?

兩淮鹽政地油水越大,怕是李家的窟窿越大。拆了東牆補西牆,等到朝廷這邊想起來作,李家就更沒有翻身地機會。

曹闔上邸報,凝神苦思。

外人看來,曹、李、孫三家連絡有親,一榮俱榮,一辱俱辱,這也是大問題。父親的回信中,對李上次來京所提之事並未做回復。到底如何想,曹還不得知。

今年是康熙五十五年了,到雍正朝為止,曹最大地危機,就是十四阿哥領兵西征。

同他扯上關系,引得四阿哥忌憚;還不能觸其鋒芒,

「還是以靜制動,要是十四阿哥逼迫,要不要先下手為強?」曹想到此處,用食指敲了敲桌子,思量道。

康熙上了年紀,如今心病越嚴重。交給十四阿哥領兵,未必是因相信兒子有什麼帥才,怕是不放心將十幾萬大軍交付到旁人手里。

要是十四阿哥不領兵,會如何?

這真是一個富有挑戰的設想,曹拍了拍腦門,有些膽怯。萬一歷史便道了,他就要兩眼一抹黑,能應付得來麼?

屋子里幽暗下來,曹掏出懷表,瞅了一眼,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經是申正二刻下午四點半。

這時,就見一個屬官進來稟道︰「大人,董總管來了。」

「哦?」曹原當董殿邦是豁達之人,但是也曉得身在仕途,有幾個能真能勢金錢利祿為糞土地。對他的籌劃,理解是理解,但是人心向背,誰願意自己被算計利用?

曹嘴了道「請」,站起身來。董殿邦已經進來,想來是一路疾行,額頭已經是滲出汗來。

「曹大人,八阿哥病了。八福晉使人進宮里請旨,延請太醫過去診治。

方才德妃娘娘傳下口諭,命內務府這邊請示了宗人府,再做定奪。」董殿邦心下著急,少了寒暄,開門見山道。

雖說八阿哥如今處境尷尬,但是畢竟是皇子之身,容不得什麼閃失。正如十七阿哥,平素並不聞達朝野,前兩個月地一場大病,也使得太醫院那邊兩位醫官掉了頂戴,內務府這邊亦是受到申斥。

有前車之鑒,董殿邦自然不敢輕忽。

曹倒是有些糊涂,既是讓請示宗人府,那就去尋宗令簡親王雅爾江阿才是,急沖沖地尋他做什麼?

「簡王爺沒有在內務府,王府那邊也有宗人府官員過去請示了,也沒有……」說到這里,董殿邦遲了一下,道︰「其他地方,屬官們也不敢去叨擾……」

這說的是雅爾江阿的外宅了,像九阿哥那樣的身份,自然敢登堂入室、無所顧忌。換了其他人,誰不得量掂量。

「大人,這可如何是好?八福晉使來的人還在太醫院候著,如今天黑的早,要是再耽擱下去,就要關城門了。」董殿邦帶著幾分憂心道。

雖同八阿哥疏離,但是一碼歸一碼,曹站起身來,道︰「既是如此,那就勞煩董大人同本官走一遭,到各處去尋尋簡王爺吧。」

董殿邦就是為了這個,才能尋曹的。九阿哥與曹的過節,京城誰不曉得?關于內務府招投標使得九阿哥損失眼中之事,董殿邦最是知根知底的。

八阿哥同九阿哥是一伙的,董殿邦原還擔心曹記仇,隨口推托。

見他應了,自是歡喜。

兩人從內務府衙門出來,曹吩咐趙同先快馬往方家胡同那邊去探問請安,自己同董殿邦這邊,也是騎了馬,往那邊過去。

雅爾江阿這邊,早就使人擺了席,同楊子墨兩個吃酒。

酒桌之上,雅爾江阿勸酒殷勤;楊子墨這邊,怕他出干醋,也是小意逢迎。

楊子墨雖戲子出身,但是早先風頭正勁時,也是雅爾江阿禁臠,並不出去應酬,也沒什麼酒量。

兩壺酒下去,他已經醉得人事不醒,趴在桌子上。

雅爾江阿看著他地樣,端起杯中酒,一飲而盡。他剛想開口喚人,就听廊下有人稟告,道是和碩額駙曹使人來請安,說有公務要請示,同內務府總管董殿邦一道往這邊來。

曹並不是信口開河之人,雅爾江阿聞言,起身喚了一個婆子,低聲吩咐了幾句,又看了楊子墨一眼,才出了屋子,往前院去了。

出來一見風,雅爾江阿也有些頭沉沉的。到了去前院客廳,還沒有叫人細問,管事就進來稟告︰「王爺,和碩額駙曹同內務府總管董殿邦來了,已經在門外下馬。」

雅爾江阿點點頭,道︰「叫他們進來。」

少一時,曹與董殿邦跟著管事,進了客廳。

見雅爾江阿做在堂上,兩人忙打千見禮。雅爾江阿身子虛,頭有些疼,擺了擺手,道︰「起吧,什麼了不得的公務,巴巴地追到這里來?」

曹起身,將八阿哥患病之事、八福晉奏請醫治之事,三言兩語簡單說了。

雅爾江阿聞言,不由冷笑,道︰「什麼時候,皇子府傳個太醫,還得宗人府做主了?」

德妃此舉,面上看著是慎重,實際上不過是干系推到宗人府這邊罷了。

雅爾江阿想到此處,自然火大,瞅著曹與董殿邦,也沒有好心氣,道︰「勞煩兩位總管,回稟德妃娘娘,就說干系重大,本王也做不得主。延請太醫之事,還是請娘娘做主……」

就這樣,白跑一趟。

回到宮里,已經是黃昏時分,董殿邦低聲道︰「大人,就是請示了娘娘,也到了關城門的時候了……」

曹心里,也是愕然。

這就是所謂「失勢」麼?縱然是皇子阿哥,又如何……

*

淚奔,月票緊張,求幾張月票支援。拜求……(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中文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