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八十八章 奸情(下)

家,東府,內堂。超速更新最新小說章節

看著炕上雙眼緊閉、人事不知的兆佳氏,李氏臉上露出幾分擔憂之色。她近前兩步,在炕邊低聲喚了兩聲,兆佳氏這邊卻是半點反應都沒有。

初瑜站在靜惠身邊,看著眼前的情景,心里也是納罕。

昨兒兆佳氏還過去串門,說起月底往將軍府下大定之事。還說要早些完婚,爭取在中秋節後就將喜事辦了。

畢竟是送嫁,從京城到河南府還有一頓路程,怎麼這說病就病了?

李氏見了這樣的兆佳氏,不禁皺眉。

待退到外屋,她看著靜惠道︰「怎麼好好的,二太太就氣著了?」

原來,兆佳氏被曹一席話,氣得昏厥過去後,靜惠與曹兩個嚇得手足無措,偏生曹頌又在宮里當差,不在家中。

叔嫂兩個,只得一邊使人太醫,一邊使人請了李氏過來。

听到李氏問,靜惠看了眼旁邊訕訕的小叔子,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氏順著靜惠地視線望過去。見曹帶著幾分慌張。心中生疑。道︰「是小五不听話。氣著了你母親了?」

「大伯娘……」曹見李氏有怪罪之意。心下覺得委屈。紅著眼圈道︰「不干佷兒地事。是母親給四哥說得那門親事不妥當。母親還蒙在骨子里。張羅著月底前要下聘。佷兒將外頭地難听話回來學了。母親就氣倒了……」

剛開始他還能理直氣壯。說得最後。自己也有些沒臉辯白。聲音越來越小。

李氏听這其中還有別地緣故。忙擺擺手。將屋子里侍立地丫鬟全都打下去。隨後才道︰「這說地是什麼話?怎麼又扯到親家身上了?」

猶豫了一下。曹還是將從同窗那邊听來地關于將軍府雲格格地傳聞。給李氏講了一遍。

李氏听了。臉色蒼白。身子已經是直打晃。

初瑜上前一步,扶著婆婆在炕邊坐了。

「竟有此事?」李氏撫了撫胸口,看著曹,仍是難以置信。

「佷兒還能編瞎話不成?」曹道︰「佷兒的同窗里,有個馬佳家的明泰,是永全地姑表兄弟,前兩年也同將軍府那邊提過親。永全嫌他們家敗落了,也不念及親戚情分,回絕了這門親事。他也是不忿,才告訴我這些的,就是瞧不慣永全遮掩丑事騙親。」

李氏白著臉,還是醒不過來神,就听廊下有丫鬟稟告,道是大爺與太醫來了。

曹原在書房說話,听說東府來人,將母親與妻子都請過來了,心里不放心,過來瞅瞅,沒想到正好看到陳太醫的馬車到了,便一起結伴進來。

李氏這邊,忙請陳太醫進來,給兆佳氏診了脈。

不外乎急怒攻心、痰迷心竅這些,陳太醫給開了兩個去火消痰的方子,交代醫囑時,面帶幾分躊躇,道︰「得靜養,不能再氣著。要不然眼看入秋,節氣變換,耽擱下來,阻礙氣血,怕是會有不妥當。」

李氏這邊點頭應了,吩咐靜惠給包了銀封,叫管家送陳太醫回去。

曹這邊,瞅著眾人神色有異,也察覺出不對來,低聲問了初瑜緣由。

初瑜猶豫了一下,低聲將雲格格的傳聞簡單說了。

原來,這個雲格格年紀不大,卻是很有主意之人。加上自小沒了阿瑪,剩下老母與兄嫂嬌慣,養成無法無天的性子。稍大了些,便同女乃兄有了私情,上個月兩人私奔,被將軍府的人從房山追了回來。

那個膽大包天的女乃兄,當場就被永全使人杖斃了。雲格格被抓回府,等著出嫁。

外頭也有些風聲,都讓永全他們家給辯解過去了。

因明泰與永全家是至親,跟那邊的管家也熟,才影影綽綽地听了這些。

曹不是個老古板,只是世風如此,不比幾百年後,男男女女分分合合地。雲格格真若是帶著這「光輝偉績」嫁入曹家,那曹家就要成為京城人茶余飯後的笑資。

曹還在沉思,李氏已經望向兒子。

如今,曹寅不在京里,曹頌行事又向來莽撞,要是曉得緣故,還不曉得會鬧成什麼樣,李氏能指望的,就只有曹了。

「早些知道,也是好事兒。母親不必太多憂心,還沒有下大定,等二嬸醒了問問其中詳情再說。」曹見李氏憂心,勸慰道。

李氏還能有什麼法子,一邊催人去熬藥,一邊還得吩咐靜惠別累著。靜惠已經七個月的身子,行動已經笨拙,也怕有個閃失……

*

回到梧桐苑,曹與初瑜想起此事,仍是帶著幾分唏噓。

「早先听說要訂了這門親事,就覺得太過倉促,怕有些不妥當。偏生是二太太娘家那邊的親戚給做地,也不好隨意插口。」初瑜嘆了口氣,道。

「不是還沒進門麼?沒什麼可擔心的。到底是他們理虧,有欺瞞在前。說起來,老四年歲也不大,本不用這般急著說親。」曹說道。

「是啊,只是五叔那邊,董姑娘到底年紀大了,那邊的意思,也是希望年底前將親事操辦了。」初瑜說道。

「小四的親事,這個雲格格要是不妥當,你同母親瞧瞧親戚家有沒有年齡相當的女孩。出身嫁妝這些都別挑,只要人品模樣好就成。二太太那邊,就算好了,經了這一遭,怕也沒有精神頭想這些。」曹說道。

「誰說不是呢。」初瑜應著,道︰「左右也不著急這幾日,看看二叔那邊什麼意思再說。」

曹頌當天值的是申初到戌初的班,交班後已經落了宮門,次日天亮,才從宮里出來。

兆佳氏已經醒過來,因心里有火,不過一夜的功夫,腮幫子已經腫了老高。見了兒子,嘴里「哼哼啊」的,也說不出來話。

曹頌听妻子說了緣由,真是火冒三丈,再也忍不住,轉身就要往永全府上理論。

靜惠身子笨,追不上他;曹這邊,被曹頌扒拉到一邊,罵了一句,就敢上前。

幸好曹這邊曉他的性子,在去衙門前,先到東府這邊瞧瞧,正好將曹頌堵在門口。

「哥哥,這般羞辱如何能受著?我就這過去,非要給他家伙點教訓不可。」曹頌難掩激憤,帶著怒氣說道,腳下卻不遲疑,還想往前走。

曹見了,喝

站住!空口白牙、沒憑沒據地,怎麼教訓?」

曹頌攥著拳頭,漲紅著臉,道︰「都鬧得滿城風雨了?還要捉奸在床不成?」

「你這樣殺上門去,對方就能老實認了大了,不曉得的也曉得的了,還是咱們丟人。再說,也不能听風就是雨。小五也說了,那個明泰因親事被拒,同將軍府那邊有私怨。要是他存心污蔑,你這般不明不白地鬧開來,豈不是讓人笑話。」曹皺眉,道。

曹頌听得一愣一愣的,喃喃道︰「哥哥,那應當怎麼辦?」

曹稍加沉吟,道︰「等兩天,我已經吩咐下去,叫人仔細打探那邊地事兒。不管是明泰污蔑,還是真有不妥當的事兒,也得查個清楚,才能說出三六九來,要不然一鬧騰,有理也變得沒理了。」

這番勸說,喚作是別人說,曹頌怕是听不進去;但是打小最信賴的兄長說的,他的暴躁也去了幾分,悶悶地應了。

「當前關鍵,是要好生開解二嬸,別的都是次要地,你要曉得輕重緩急。」曹又囑咐了兩句,見曹頌听進去了,才出來騎馬去了衙門。

進了宮,到了內務府本堂衙門,曹就看到董殿邦背著手,站在院子里。

曹見了,忙上前兩步,道︰「大人來得好早,這是有事兒尋在下?」

董殿邦拱拱手,道︰「曹大人,皇上有旨意下來,對十七阿哥的病甚是關注。曹大人您看,若是無事,咱們是不是往阿哥所那邊瞧瞧。」

「十七爺還沒好?」曹這幾日沒有過去,听到此處,不禁生問。

董殿邦搖搖頭,道︰「昨日問過太醫院那邊,許是將要立秋,節氣結交,病情就拖延下來,如今還養著。」

十七阿哥之前「病著」,不過是給那些克扣阿哥所的人些顏色兒瞧瞧,這些日子都沒好,曹也有些不放心了。

到了阿哥所,讓內侍通稟後,曹便同董殿邦兩個進去探病。

同曹前幾日相比,十七阿哥清減了一圈,雙頰潮紅,眼圈烏黑,看著就叫人擔心。

明明前幾日來,這「病」是有蹊蹺地,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子?

曹心中不解,同董殿邦例行公事後,便尋了個由子,留在這邊沒走。

十七阿哥看出曹疑惑,擺擺手將屋子里人都打出去,才苦笑道︰「這回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個兒的腳了,真是自作自受。」說到最後,又俯身咳了起來。

曹見他連眼淚都咳出來,看著可憐兮兮地,起身去倒了半盞茶,送到十七阿哥手上。

踫到他手指的那刻,曹唬了一跳,忙伸手去探了探十七阿哥額頭,卻是滾燙滾燙地。

「怎麼燒成這樣?這樣下去,怕是要傷了身子?」曹帶著幾分關切說道。

十七阿哥喝了兩口茶,撂下茶盞,往炕上一倒,有氣無力地說道︰「還不是為了應付十四哥,不曉得他從哪里看出了馬腳,前幾日淨往我這兒跑。我實是沒法子,晚上就在被窩里擱了半盤子冰,沒想到就鬧成這樣。」

「太醫院那邊怎麼說?」曹問道︰「開了什麼退燒地方子沒有?也不能由你這般燒下去。」

「他們只求著不死人就成,能開什麼正經方子,不過說是火大,讓好好淨淨胃。」十七阿哥模了模肚子,苦著臉道︰「餓了好幾頓了,實是受不住了,給一碗白粥。」

曹听了,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道︰「也算是讓十七爺長點記性,省得往後再拿身體開玩笑。十四爺既來探病,十七爺‘痊愈’就是,還鬧這麼一出!」

十七阿哥臉上露出幾分不甘來,道︰「能為了什麼?還不是見不得她們母子得意!在皇阿瑪面前裝做什麼似地,背地里瞞上欺下那些事兒,我都懶得說。我就不信了,皇阿瑪是真瞎了、聾了不成,能受得他們的糊弄,看他們能得意到何時?」說到最後,已經是咬牙切齒。

曹見了,心中嘆息。

十七阿哥性子豁達,並不是愛計較之人。若是單單因阿哥所地膳食供應,也不會鬧到這個地步。

听著這意思,還是對德妃有所不滿,那緣由應是其生母身上,否則不會引起他這麼大的不滿。

前幾個月,初瑜病時,曹使人從燒鍋莊子專程買了烈酒。除了用去的,剩下的,都讓曹帶回京了,想著以備往後的不時之需。

眼下見十七阿哥燒得厲害,他便起身,道︰「我家里有些退燒的物什,我這就打人取來,十七爺這邊也當留心些。雖說年輕,但是身體也禁不起折騰,要是留下病根,可沒地方哭去。」

十七阿哥見曹要走,忙一把拉了他的袖子,帶著幾分祈求,道︰「若,不要退燒地,來點吃的成不成?餓死了。」

曹听了,道︰「往宮里帶吃的?還想神不知、鬼不覺的,十七爺您瞧著這有譜麼?再說了,高燒本就不能吃油膩的,多喝點稀粥對身子好。」

十七阿哥听罷,嘆了口氣,擺擺手,道︰「既是如此,那孚若就回去吧。明兒上衙門的時候,記得荷包里帶幾塊肉干來。總不能看著我饞死吧。」

曹笑著點點頭,道︰「曉得了,十七爺好好靜養,這個心願還是能滿足十七爺的。」

在十七阿哥面前,曹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出了阿哥所,卻收斂了臉上的笑意。

德妃沒有皇後之名,但是已經有皇後之實。

不管哪朝哪代,後宮與前朝都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就說京城百官,誰不多了一雙眼楮、多一對耳朵,關注後宮那邊。

十四阿哥兼職戶部,並沒有署理內務府的差事,但是因德妃娘娘執掌宮務,他已經三番兩次地插手內務府事務。

就是朝臣之中,也有不少人開始關注這位甚是受寵地十四阿哥。

西北戰事僵持,十四阿哥領兵出征的日子,怕就是不遠了。

想著到時候風光無二的大將軍王,加上十四阿哥這些日子明里暗里的拉攏,曹不由覺得頭疼……

*

打滾求月票、求推薦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