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同鄉

按照曹的本意,是想停靈七七四十九天的。

現下是臘月,要是停四十九天,要趕上正月里出殯。到時候,各種應酬不對,也怕殯儀上有所疏忽。

上面還有康熙看著,就算是招投標的事兒由十六阿哥接了,曹也不好做甩手掌櫃。

另外,絡繹不絕的吊客,往廣化寺而來。

除了曹家有往來的親朋故舊,那些打著內務府招投標主意的豪商巨賈,也都陸續地模上門來。

曹已是身心具疲,實是熬不下去了。

臘月二十二,小年前一天,是莊先生的「三七」,大出殯。

莊先生父母之墓,就在房山,這次他的墓穴修建在其父母家人身旁。他發妻病逝時,他還用著席姓,妻子遺骸並未入土,而是寄放在城外的寺廟里。

直到康熙四十八年,莊席進京,才在父母的墓地附近開穴,營葬了妻子。

這次,莊席與妻子合葬在這個墓穴里。

墓碑上的落款,是「弟子曹」。

待安葬完莊先生。曹如同在大病一場似地。精神萎靡得不行。

回到家里。來不及更衣。他倒頭便睡……

聖駕是臘月十三移駕小湯山行宮地。因明天是小年了。所以轉回來。

皇太後宮。李氏與初瑜婆媳品級裝扮。前來謝恩。

之前地賞賜。在長生滿月後。李氏已經來過一遭。這次是為年節所賜進宮謝恩地。

太後這邊賜下地年貨中。除了皮毛綢緞這些穿地。就是銀魚、鹿肉、鱘鰉魚、科爾沁進貢地女乃食。

太後賜東西給曹寅之妻。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兒。除了有些有心人外,其他人早已不講這個當成新聞待的。

李氏這邊,卻是半點禮數不敢少,每次賞賜過後,少不得進宮謝恩。

她已經跟著烏恩,學了幾句蒙古話。不過。到底是上了年歲,只會最簡單的,難些的就忘地快。

偏生太後還願意拉著李氏閑話家常,李氏這邊卻听不懂,兩人要比劃半天,才能粗解其意。

後來,實是沒法子,李氏就帶著烏恩入宮,由烏恩擔當翻譯。

太後瞧出烏恩長相有異。听說是蒙古來的女奴,早年被曹所救,;臉上就添加了慈愛。

如今。卻是誰都曉得,李氏是太後宮的紅人了。

加上御前當用的宮女,如今奉了太後遺旨,在曹府侍候李氏,真真是震懾了一批人。

尤其是九阿哥這樣,同曹家有利益沖突,骨子里講曹當成是敵人一般。

那個招投標的事情一搞出來,感覺火冒三丈的,就是九阿哥。

這內務府把錢地衙門。早年為了八阿哥的大業,補得都是九阿哥這邊的銀錢。沒想到,這次曹卻佔著名分,將這團稀泥直接擱水里。

眼看就要黑白涇渭分明,而且失去既得利益者的地位,

九阿哥在十六阿哥那邊試探了一回,卻是被打了個太極,沒有探到實底,心里如何能甘?

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這個招投標真的是怎麼回事

莫非,就沒有其他法子,任由曹為所欲為?還是相信十六所說的,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仍是自己。沉得多︰「顧納,你去曹家了,曹寅與曹他們父子。待你如何?」

地上。躬身站著一位身材高挑,容顏清瘦的年輕人。正是任了兩次外任的顧納。

顧納任了兩次外任後,原是繼續謀求外任地,九阿哥對曹家找不到插入的法子,去年借著曹頌親事的幾個間,也沒起到作用。

因此,他就想到了顧納,在吏部那邊打點,要給顧納補個京官。

顧納地臉上早已褪去少年的青澀,屏氣凝神,有些官派兒了。

听了九阿哥的問話,顧納躬身回道︰「回九爺的話,曹寅那邊待小的甚厚,問及小的前程,還想要進援手之力。曹那邊……那邊則忙著其西席的喪事,暫時顧不得其他的。」

這喪事沸沸揚揚的大半個月,九阿哥不禁有些煩了。听了這個,他立時擺擺手,道︰「什麼尊師重道,不過是障眼法罷了。這個曹,兩面三刀地家伙,不過是借個幌子,避開這段日子的不滿與叫囂罷了。」

顧納卻不曉得該如何接話,他前兩天去拜訪了曹府,當時只看到曹寅,曹還在廣化寺守靈,他又巴巴地去了廣化寺。

雖然與莊先生沒往來,但是瞧著曹無法掩飾的感傷,顧納還是很真摯地到佛前點了三炷香。

現下,听著九阿哥說曹在使障眼法,顧納不由心里喟嘆不已。

像九阿哥這種人,怕是一輩子只關注金銀,永遠不會為了別人而感傷了。

九阿哥見顧納沉默不語,眼楮一轉,笑著說道︰「你前兩任知縣的考評都是卓異,升正六品不算難事。要不然,就給你安排個內務府的主事當當,有些東西也正好便宜。」

這個結果,並不使人覺得意外。

早在九阿哥關注內務府開始後,顧納就有所察覺,自己怕是要被安排過去。原還存著一絲僥幸,畢竟內務府的缺,多是由包衣補,尋常人的缺有限。

九阿哥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顧納的神色。

顧納將其他的情緒掩去,只留下欣喜,立時躬身道︰「謝九爺提拔,小地感激不已。」

他是九阿哥的門人,是貝子府下的開戶人,也能補旗缺。卻是子子孫孫,都要奉貝子府為主了。

九阿哥點了點頭,想起一事兒,對顧納道︰「對了,听說你還沒有兒子,剛好福晉有個陪嫁。姿色雖平平,但是使人瞧過,卻是利于生養,爺賞給你做妾。」

顧納聞言,卻是不由怔然。

向來曉得九阿哥,就是顧納自己個兒,也曾經奉命,為九阿哥采買過姿色過重的佳麗。

如今,怎麼會賜人下來?耳目?

顧納躬身道謝。心里卻已經是思量了好幾遭。

李衛听到有人在尋自己,疾步出來來。卻是兩位舊相識,是徐州會館里見過的同鄉。

「哎呦,兩位東家!」李衛很是豪爽地抱抱拳,笑著說道︰「這眼看年節,兩位東家怎麼沒回鄉?還在京里發財?」

兩人都是徐州地巨賈,往來京城與南方,經營的貨物就雜了。

兩人見李衛抱拳,忙躬身回禮,嘴里的稱呼。已經由早年的「李衛」、「小李子」成了現下地「李爺」。

李衛听了,笑容一下子凝住,嘴角挑了挑,之前地熱絡已經是減了幾分。

「兩位東家,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李衛試探著問道。

那兩人已經上前,駕著李衛地胳膊,笑著說道︰「李爺,咱們是同鄉,情意最厚。李爺又是向來義氣地。走,有什麼,咱們東風樓邊喝邊說去。」

李衛卻站在穩穩當當的,動也沒有動,臉上帶著笑,說道︰「呵呵,我李衛也惦記著同鄉。不過如今身份所限,還望兩位體諒,有什麼話。請先進府說話。說不定大人那邊。還能使得兩位獲益良多。那樣,總比跟我這個粗人喝酒要來得好……」

那兩人原是想要走李衛的門路。沒想到李衛卻一下子將曹抬出來,不禁欣喜若狂。

其中一個,已經將一卷銀票塞進李衛手中,低聲道︰「到底是同鄉的情誼,夠義氣。這些請李爺吃茶,等過後我們真投到賺錢的買賣,自然不會讓李爺白忙。」

李衛出身鄉紳之家,生性豪爽,並不把錢財之物看得太重。

對于這兩位老鄉,他心里原是帶著幾分近親之意的,此刻卻也被這種**果的利誘給膩歪了。不過,他卻是沒有多言,將兩位直接引進了偏廳。

這兩位,之前也做過內務府的買賣,不過內務府地買賣多是由晉商把持的大頭,他們這些徽商反而只能跟在後頭揀剩兒。

之前,曹還曾專門提過一次,已經往江南那邊送信,就是希望打破目前這種晉商獨霸內務府貿易的局面。

所以,李衛心里膩歪是膩歪,還是和顏悅色地將兩位引進曹府。

待引著人進了客廳,奉了茶,李衛卻有些猶豫了。

曹清晨出去送殯,才回來沒多長時間。

不過,問過了蔣堅後,他還是請人往二門送信。

來地是兩個商人,又不僅僅代表兩個商人。

這些日子,曹忙于喪事,所有的公事都不理會,放羊似的。有些商人借著吊祭的名義上門,曹也沒心情應和,這一來二去的,也使得不少商人心里沒底。

能夠在京城做買賣的,誰背後沒有個靠山,要不然是個尋常商人的話,早就被人生吞活剝了。

要是不安撫這些商人,他們背後的那些王公權貴的府邸,也都是對內務府采購心里沒底地。

將十六阿哥拉出來,是使得人不敢輕舉妄動,卻也使得不少人心生疑慮,以為不過是權貴之間走個過場罷了。

雖不知這今兒登門這兩位身後依附于什麼府邸,但是瞧著他們在喪事完畢就上門,想來對曹府這邊也是始終關注的。

借著他們的口,正好好好說說所謂的內務府采購時什麼樣的,怎麼樣減少顧慮,已經新上任的總管曹的立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