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四十六章 “骨肉”

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所料不錯,四月十六日,康熙便下了旨意,在口外右位八旗駐防的歸化城準備西路兵。

除了歸化右衛八旗中抽調出三千兵丁外,還有蒙古八旗察哈爾、厄魯特、巴爾虎每部選千名,也往歸化城。另外這個,還有蒙古鄂爾多斯兵丁兩千,阿拉善貝勒阿寶兵五百,土默特兩旗兵一千名。

以上兵馬,除了三千滿洲兵是將軍費揚古親率外,其他的都有各部出身的八旗蒙古都統與蒙古王公統帥。

已經被革了領侍衛內大臣的三等公傅爾丹,身上還有正白旗蒙古都統的職,這次正好是領兵的將領之一。

除了傅爾丹,阿拉善阿寶貝勒曹也是認識的。

前年夏天奉了聖命,往外蒙古接了「宕桑旺波」後,最後安置的地方就是阿拉善阿寶貝勒的家廟熱格蘇木關布。

阿寶的兒子阿旺多爾濟拜在宕桑旺波門下修行佛法,不知道算不算是他的福祉。

右衛滿洲兵與察哈兵,由兵部給調撥六月食米錢糧。

另外,康熙還下旨,八旗牧場的出廠馬匹駱駝,分交八旗佐領栓養,照常發給錢糧。

這卻是一副備戰的姿態了,因為聖旨里提到,雖說現在覺煩難,但是後來有益,「如有行動,則從此騎馬前去,一到口外,彼處之馬又到,諸凡便益。」

曹還是不得閑,帶著車駕司的諸位主事、筆帖式,將八旗牧場今年能出廠之馬統計出來。

待到日暮。將賬冊中地各種水分擠去。得出地數目字是馬匹一萬四千九百一十四匹。駱駝七百九十一只。

按照八旗佐領數目。每佐領下添馬十七匹。駱駝數量有限。沒有辦法發到各旗佐領下。就由八旗喂養。

佐領。是滿文牛錄章京地漢稱。牛錄。是八旗地基本戶口軍事編制單位。早在努爾哈赤時定三百丁為一牛錄。

駐京八旗。佐領地官職位于參領下;駐防八旗。則是位于協領下。都是正四品。多為世襲。平時掌管戶籍、兵籍、訴訟諸事。戰時則是領兵官。

曹家從曹曾祖開始。就有包衣佐領地世職。後傳給曹祖父曹璽。再後傳給曹寅。

康熙四十八年。曹家從正白旗包衣抬旗到正白旗上。早先地世職便收歸內務府。

滿洲旗這邊,佐領都是世襲。即便是在職者犯了過失,革職。也由兄弟族人補上。曹家想要介入,也不是容易事

佐領世職之事,就這樣拖了下來。

直到曹寅上京,康熙才使人從正白旗滋生人口中抽調出三百丁,單獨為一牛錄,由曹寅擔任了佐領。

曹忙完這些數目字,想起十三阿哥昨日的堅決,心中也有些擔心。十四阿哥與訥爾蘇等人,提起這在歸化城待命的將軍費揚固。都是滿臉艷羨。

雖說讀音差不多,但是這位費揚固,並不是康熙朝威名遠播的那個撫遠大將軍,也不是曾任過內大臣的那個費揚古。

那兩位費揚古,前者姓董鄂,是三等伯鄂碩子,順治寵妃董鄂氏幼弟,康熙四十年病故;後者姓烏拉那拉,四阿哥地老丈人。康熙三十七年去世。

這次奉命帶領右衛八旗與蒙古兵援馳哈密的費揚固,是宗室,早年為閑散宗室,康熙五十一年封為輔國公。

早年任護軍都統,在平定噶爾丹時,他曾為軍事參贊,隨同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征戰。

喚作是其他人還好,一個黃帶子國公,這般受到器重。獨領一軍。怎麼不使得十四阿哥與訥爾蘇這些熱衷于兵事的顯貴眼熱?

不曉得從何處得來的風聲,道是康熙還要從東北調八旗兵。充當第三路軍。

這也不算是無稽之談,早年噶爾丹叛亂時,今上御駕親政,除了親率的中路軍外,就是還有黑龍江將軍東路出兵,費揚古西路出兵,三路出師。

這樣一來,十四阿哥與訥爾蘇等人都坐不住了,都寫了請戰的折子,往暢春園去了。

之前在曹的勸說下,訥爾蘇不著痕跡地疏遠了十四阿哥。這如今因戰事的緣故,兩人同進同出,關系看著倒是比過去還要親厚幾分。

曹看著眼里,心里也暗自著急。

不過衙門里人多眼扎,也不是能說話的地方,看來還要往平郡王府走一遭。

要是被歸成了「十四黨」,那卻是要吃半輩子地苦頭。

曹記得十四阿哥與宗室諸王諸阿哥,都是平定西藏之亂時出征的,這次卻不曉得康熙會如何安排。

不過,指定不是十三阿哥就是,否則的話十三阿哥也不會沉寂到四阿哥上台。

曹料得不錯,康熙卻是不能體恤十三阿哥地赤子之心。

康熙手中拿著十三阿哥使人送進來的請戰折子,嘴角生出絲冷笑。

他眯著眼楮,想起當年御駕親政,帶著皇子們征討噶爾丹之事。

大阿哥為先鋒官,帶領八旗火器營與八旗前鋒營等先行,三阿哥執掌瓖紅旗大營,四阿哥執掌正紅旗大營、五阿哥執掌正黃旗大營、七阿哥執掌瓖黃旗大營、八阿哥執掌正藍旗大營。

他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們如雛鷹展翅,各展手腳,真真是士氣如虹。

當初他還得意萬分,自認為教子有道。

有史以來,皇家多出紈褲。帝王諸子,一代人中多是賢庸不齊。

像他這般,兒子們各個成才的帝王,這世間能有幾個?

不過,隨後的斷糧之危,使得他察覺出索額圖的算計之心。許是才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對二阿哥生出忌憚之心。

他雖然安慰自己,二阿哥誠孝,不干二阿哥之事,多是小人自作主張,但是猜忌的種子卻深深種在心里。

經過風吹雨淋。終是長成參天大樹。

一手教的太子,秘密聯系駐京八旗武官,難逃「逼宮」嫌疑;曾引以為傲的兒子們,為了那把椅子,都急赤白臉、面目可憎起來。

十三阿哥地這封請戰折子,寫得熱血,但是看在康熙眼中,這卻是如同戰書一般。

那些逆子們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再次鬧騰起來麼?

康熙地面色陰沉。將十三阿哥的折子重重地摔在御案上。

魏珠剛好進來回事兒,听到「拍」的一聲,心里不由地一哆嗦。止了腳步躬身道︰「啟稟萬歲爺,四阿哥奉命候見,十四阿哥與平郡王則是遞了牌子請見。」

康熙聞言,不由皺眉,隨後點點頭道︰「宣四阿哥進來!」

「!」魏珠應著,躬著身子,倒退出去。

少一時,四阿哥隨著魏珠進來,在御案前幾步外站定。挑了前襟,跪了下去,口稱︰「兒臣胤奉旨見駕,皇阿瑪吉祥。」

康熙沒有立時叫起,眼楮掃了掃御案上十三阿哥的折子,稍作思量,道︰「老十三使人上了折子了,你可知曉?」

四阿哥不卑不亢,神色坦然道︰「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卻是曉得。今早得地消息,滿腔熱血,雖說有些魯莽,到底是一分忠君愛國之心。」

康熙冷笑一聲,將御案上的折子拿起,擲到四阿哥跟前,皺眉道︰「傳朕的口諭給他,讓他安心養病,這還不到關系社稷江山安危地時候。輪不到他來表忠心……」說到這里。看到御案上有塊松石硯,示意侍立在旁的魏珠遞給四阿哥。

四阿哥接了硯台。還有些不解其意,就听五康熙道︰「這個御硯是朕賜的,你對老十三說,就說我說的,讓他先將《孝經》抄上百遍,看看什麼是為人子的本份。」

這話說得甚重,四阿哥握著拳頭,俯首應了,心里卻不似滋味兒。

這樣的旨意傳出去,十三阿哥就要被定成「不忠不孝」之人。原本就艱難地處境,怕往後會更加難過。

康熙說了這般刻薄的話,自己也有些覺得沒意思,擺擺手,沉聲道︰「跪安吧!」

四阿哥應了,捧著方才賜下的松石硯與十三阿哥地折子,退了出去。

十四阿哥與訥爾蘇侯在書屋外,臉上滿是幾分雀躍。

見四阿哥捧著東西出來,十四阿哥挑挑眉毛,視線落到四阿哥手中地折子上,道︰「四哥,這是要搬家不成?看著到是好硯。」

四阿哥笑笑,沒有應答,轉過身來,瞅了瞅訥爾蘇,道︰「許久沒見你了,听說你如今正忙?」

訥爾蘇只覺得四阿哥的目光分外陰冷,使人不禁生出畏懼之

訥爾蘇想起曹地告誡,再想想自己這幾日的言行,不由警醒。

「佷兒給四叔請安,佷兒也盼著能學著祖輩浴血疆場,這兩日就有些手忙腳亂。也曉得四叔差事忙,要不早當過去請安。」訥爾蘇恭恭敬敬地回道。

四阿哥見訥爾蘇神態恭敬,心里的不快去了幾分,看著他也覺得親切,神態溫煦,道︰「有這個心思就好,都忙,不在乎這些虛禮。」

十四阿哥在一旁,瞧著兩人的對答,心里頗為古怪,不由地皺眉,低聲「咳」了一聲。

四阿哥沖十四阿哥點了點頭,大步流星地離去。

十四阿哥盯著四阿哥的背影,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才見魏珠出來回道︰「萬歲爺說了,今兒有些乏了,先收了折子,請兩位爺先回去。」

真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十四阿哥想要早些見到康熙,便沒有回宮,而是直接留在園子里。

訥爾蘇自己個兒,帶著貼身侍衛長隨。匆匆返回城里。

自己莫不是同十四阿哥走的太近了?

訥爾蘇想起之前曹地告誡,再想想四阿哥鋒利的眼神,心里甚是堵得慌。

回到府里,就有管事的上前稟道︰「爺,曹家舅爺來了。現下正在花廳候著,福晉主子陪著說話。」

訥爾蘇聞言,臉上不由添了笑意。真是說不上誰是長者,誰是弟弟?

從年齡上看,曹比他小三四歲,他的心中也是拿曹弟弟般寵的。

到了正經說起話來,曹卻是目光犀利、見解獨到,讓人不得不認真起來、

走到花廳門口,就听到曹佳氏爽朗的笑聲︰「怨不得母親要瞞著。瞧著父親地架勢,是當成大喜事的,怕是用不了幾日。就要宣揚得世人皆知……」

「什麼大喜事,說來听听?」訥爾蘇笑著問道。

曹佳氏遠是坐在炕上同弟弟說話,見丈夫回來,起身相迎道︰「爺不是使人說要晚些才回麼?用了晚飯沒有,弟也是才從衙門出來,才墊巴了兩口餑餑。」

曹也從座位上起身,看著訥爾蘇,一時不曉得說什麼好。

見識了十三阿哥的固執,曹對自己地說服能力真沒有太大信心。

曹佳氏已經是將近四個月的身子。有些顯懷了。訥爾蘇扶著妻子地肩膀,讓她在炕邊坐了,隨後對曹笑道︰「弟,坐下說話……」自送了出來,面上訕訕的,不曉得該說什麼。

曹碩跟在後頭,臉上卻是慘白。低著頭掩飾自己的疲態。

走到馬車跟前,兆佳氏止了腳步,轉過身來,對吳雅氏道︰「嫂子,他們小孩子胡鬧,咱們做父母的,卻是曉得輕重。這婚姻大事,豈能兒戲?那不是毀了兩個孩子的後半輩子麼?今兒我先回去,明兒我還來。就是哥哥嫂子怨我。我也厚著臉皮來接媳婦了……」

吳雅氏猶豫了一下,終是開口問道︰「姑女乃女乃。不是我多事,只是關系到如慧,少不得要問上一句。听說女婿屋里有個極愛的丫頭有了身子,不知她現下……」

兆佳氏聞言,瞪了邊上的曹碩一眼,而後才對吳雅氏道︰「什麼極愛不極愛地?她也配!不過是個歲數大了、有了心眼地賤蹄子罷了!好好地爺們,都叫她們這些臊蹄子給拐帶壞了,委實可恨。我已經使人都打發出去了,嫂子不用擱在心上。」

吳雅氏听了,微微地點了點頭,道︰「這才是大家行事,萬沒有叫下人爬到主子頭上地道理。我就說麼,女婿是個好性的,要是沒有人挑唆,小兩口也鬧不到今兒這般地步。」

「是啊,是啊,還是嫂子是明白人!」兆佳氏激動之下,伸出手去抓了吳雅氏地胳膊,道︰「哥哥卻是惱我了,還要嫂子替我說項才好。」

提到丈夫,吳雅氏有些尷尬,小聲道︰「他怕是三分怪姑女乃女乃,七分怪如慧呢。這些日子,行了家法,也沒少給如慧苦頭吃。」說話間,帶著幾分心疼。

兆佳氏神色一僵,道︰「如慧還小,有什麼可怪的,哥哥真是的。」

姑嫂兩個卻是一陣緘默,有些不曉得說什麼好。

兆佳氏看看天色,已經是不早,便對吳雅氏道︰「嫂子,那我先回去,明兒再來。」

吳雅氏想著女兒這兩天態度決絕,沒有絲毫改口之意,也怕逼迫太過,出什麼閃失,忙道︰「姑女乃女乃听我一言,不必見天來,總要讓孩子緩和兩天,我同你哥哥再好生規勸,過兩日有了消息,給給你那邊去信才妥當。」

兆佳氏猶豫了一下,也曉得別無他法,便笑著點點頭,道︰「既是如此,就勞煩嫂子了,那我就等嫂子的消息了。」

吳雅氏點點頭,兆佳氏扶了丫鬟的手,上了馬車。

曹碩在吳雅氏面前俯身別過,上馬護著兆佳氏的馬車回府。

吳雅氏看著他們的馬車漸行漸遠,這才轉身回府,臉上卻沒了笑容樣。

丈夫固執,女兒吃了秤砣似的,要想讓孩子們將斷了的姻緣續上,也委實不容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