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相

陽春三月,柳綠花紅,出城踏春賞花的女眷絡繹不覺,一派京城繁華景象。[閱讀文字版,請上]

茶館酒樓,市井之間,說的最多的,不是才過的萬壽節,而是三月十五晚的月蝕。雖說心有顧忌,沒有人敢高談闊論,但是私下竊竊私語,說的多是此事。

有消息靈通的,則會悄悄地添上一句,本月不只是月蝕,初一的時候還有日蝕。只是京城的人不得見,南邊省份的人瞧得真切。

這旬月之內,異相橫生,如何能不使人心生疑慮?

如今太平盛世,這日蝕月蝕齊聚,莫非是什麼不好的征兆?言談之中,就有不少人揣測開來。

百姓無知,不曉得天地變化之理,見了異相,心存畏懼。只是要維持生計,過後便丟在一旁,誰有那個功夫去琢磨天上的事兒。

官員士子,卻是同尋常百姓不同。對于天現異相,格外留

天無二日,日自然是寓意至高無上的帝王。

雖說並沒有明確消息證明二月末三月初萬歲爺重病,但是過後的蛛絲馬跡,仍是讓宗室同文武百官嗅到味道。

只是,這「日蝕」寓意的是這春疾,還是……

看過萬壽節大朝會上氣勢迫人的帝王,那些心里盼著「改天換地」的,便也都斷了念頭。月與日相對。屬陰,對應地是母儀天下的中宮。

今上刑名克妻,雖先後冊封了三位皇後,都年壽不久,如今仍是鰥夫。*後宮之中,有鳳位之尊的,是先帝之後、康熙嫡母——母後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

太後性子豁達,又虔心禮佛,早年身子還算康健。前年親妹妹淑惠太妃薨後。太後哀思過度,已經是臥床不起,頭發差不多全白了,牙齒也掉了好幾顆。

時年,正好太後七十三歲。

按照民間的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太後看著自己的落齒。【要找最新章節?就上】郁郁寡歡,以為自己年壽將近。

還是康熙勸慰,道︰「皇額娘聖壽已逾七旬,孫及曾孫殆及百余。且皇額娘之孫,皆已須發將白而牙齒將落,何況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輩,常言老人牙齒月兌落。于子孫有益,此正皇額娘慈闈福澤綿長之嘉兆。」

太後聞言,不勝歡喜,道︰「皇帝此語,凡我老嫗輩。皆當聞之而生歡喜。」

這以後太後的病情雖是漸漸好起來,卻畢竟是上了年歲,大不如前。

太醫院的御醫們,都是提心吊膽。真要是遇到日月之變,太醫院這邊的御醫,誰曉得會不會牽連進去。

歷朝歷代,因日月之變被遷怒斬首的御醫。都不在少數。

對這官場中流傳地「日月之說」,太僕寺這邊的官員也曉得。經過月初的流言,這次反而沒有人關注了。

曹這些日子,倒是比之前要忙碌。

他做了前年同唐執玉制定的牧場瘟疫預防政策的施行匯總,圈點其中的不足之處;去南苑牧場咨詢專長之人,使之進一步完善。

除了這個,他還針對這次牧場暴雪損耗嚴重提出的「牧草儲備」計劃。以及能增加母馬繁殖率的「圈養舍飼」之法。

以上總總。曹都一一列好。

听了十六阿哥地話後,曹的心里早已做好被降職的準備。但是至今仍沒有消息傳來。

曹心里原還尋思,是不是康熙怒氣消了,不想折騰他了。

不過待到三月十五月蝕,曹便曉得,自己就算是舍不得這份輕閑,怕頂戴也要保不住了。

前朝各代,各種天災異相,都是由宰相背負失德之名,或是降職,或是流放。

有清一代,徹底結束了相權制約皇權的歷史,大學士雖有「相國」之名,卻無相國之權。因這個緣故,踫到天現異相時,皇帝也不好拿這些大學士頂缸了。

六部九卿之中,能跳出茬的,這個時候就要倒霉。

曹想到這些,不由覺得好笑。看來自己也不算常人,這日月星辰的變化,也有自己的一分「效力」在里頭。

在太僕寺衙門兩年,多數時候曹都是隨波逐流,享受著冷衙門地自在與悠閑。\如今想著自己許是要離開,他心里也想要做些成績,也算是不白當這太僕寺卿一回。

上行下效,既是曹這位主官埋首案牘,其他官員也不好簡慢,也都分外精心起來。

掌管太僕寺衙門這兩年,曹雖然待人溫煦,但是涉及到公務上,要求也甚是嚴厲。

不許瀆職,不許貪污,不許以權謀私。

否則的話,他這個主官,就要在太僕寺屬官年度考評冊子上添個「劣」、「不堪用」等評語。其中不知悔改著,曹則是直接停了差事。

當初眾人欺他年輕,還當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顧忌他權勢,不願做出頭鳥。

消停了些時日後,見曹沒有後續動作,難免有人原形畢露。該貪的貪,該拖差事的拖差事,整個衙門的風氣暮氣沉沉。

曹不是多話之人,直接停了幾個人地差事,而後保舉了幾個品行端正之人升補了那幾個缺。

眾人這才曉得曹是動真格的,曹之前的行事手段也被打探地清楚。

在地方上的不算,單說在京城,做侍衛時,曹敢跟上三旗權貴子弟打架斗狠地;任司官時。協助雍親王在京城防時疫,敢帶人圍了阿哥府。

最後,大家不得不承認,他們這位主官只是看著和氣罷了,實不好招惹。*

眾人小心應承差事,除了怕曹酸臉外,也存了點兒上進的念頭。曹在戶部的屬下,都是經他保舉升上去地;太僕寺這邊,新升補的這幾個。就是使人眼紅的先例。

如此一來,大家倒是兢兢業業的,一改舊日風氣。

這太僕寺的差事本就輕閑,將手續繁雜、辦事拖沓這些毛病修正後尤為明顯。

不少官員,都學著曹,上午進了衙門,便將手上差事盡數了結。

而後端著茶壺,溜達溜達。說說閑話,翻翻閑書,倒是比過去輕松自在。

如今,曹是為了被罷官做準備,想要為後人留下點有用的東西。其他人,手上也沒有那麼多差事。

不到半天功夫,便有人坐不住。私下里請唐執玉向曹探探底兒,瞧瞧大人到底要忙什麼,對他們這些下屬地要求又是什麼。

不管什麼,盡管吩咐,有個活盯著。總比大家裝模作樣熬功夫省心。

唐執玉心里也甚是好奇,曹地認真模樣,可是前所未有地。因此,這位耿直君子便到了曹跟前,恭聲請問了。

曹正在為「圈養舍飼」這一條為難,這本是後世為了保護環境提出的。除了母馬,要是其他地馬群也能漸漸地推行這個的話.不知行不行?

他有的,不過是理論,閱歷與認知還多有不足。

見唐執玉相問,曹心下一動,讓他轉告眾屬官,要大家自己比照著這兩年的差事,總結自己在各自本職差事地成就。有什麼肯定之處。不足之處,有何提議。等等。

儒家教育下,仕人性子都是含蓄的、清高的,想要他們承認自己的不足,難,想要他們夸自己個兒兩句,也難。

到時,怕是花團錦簇一段文字下來,肯定與不足都瞧不出來。曹想到這個,便叮囑一句,文字要精簡干練。

直至此時,曹方時醒悟過來。

他不只是個體的太僕寺卿,還是這衙門中的一份子。因為有眾人各司其職,才有他這兩年的輕閑自在。

就算他想要在被降職或者罷免前,做些有益于衙門之事兒,也不該忽略了上下是一體。

听了唐執玉地傳話,眾人皆是面面相覷,卻是想什麼的,都有了。不少人都心潮澎湃,尋思是不是衙門里要有變動,每個人便用心許多。

衙門里,除了王景曾名義上同曹平級,不需寫這個「總結」外,其他人都寫了,伊都立也在其中。

雖不曉得曹如此這般目的為何,但伊都立與其共事兩年,曉得他待公務上甚是嚴謹,不會兒戲視之。

兩三日的功夫,眾人的「總結」都遞上了。

曹仔細翻看,有地人妙筆生花,將自己的成績贊了又贊;有的人三言兩語,點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後邊則是各種各樣的提議。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曹心里不由地生出自責與悔意。

要是兩年前想起讓大家寫這個,在他的職責範圍內,他會支持這其中一些好的建議,使得眾人能達成心願。

如今,時不待我,卻是不得不讓人遺憾。

感慨一番後,曹再次提筆,根據眾人地小結,比照衙門里現有的章程,進行添減,好使得後來人能有章可循,少走彎路。

對于那些肯定其自身成就的屬官,曹則是核對這兩年衙門里的相關紀錄,情實的,挑了卓異的幾個,以長官的名義寫了薦書。

就算他被降職或者罷官,也不過是為了替朝廷承擔責任罷了。

曹家在,他和碩額駙地身份未變,「勢」便沒有消,這舉薦地分量,吏部那些老油子就要掂量掂量。

對于那些能明確指出自身缺點不足的屬官,曹是打心里敬佩他們不為自己地庸碌辯白與掩飾的勇氣。

能夠自省其身,不自以為是,也是一種德行,一種值得敬重的德行。

曹提起筆來,寫在後邊的,或是贊賞肯定之語,或是撥雲見日解惑之言。

將這些屬官的文書都處理完,已經是萬壽節後,曹將文書發還給諸位,就沒了下文。

伊都立按捺不住,旁敲側擊了數次,曹只是笑而不答。

不過是盡了太僕寺長官的職責罷了,曹的心里甚是輕松。

他就是這樣性子的人,面上雖是大大咧咧,心里卻希望自己能做的好些。不求別人交口稱贊,只求問心無愧,使人挑不出錯處來。

他卻是沒有留意到,這無心之舉,也在為自己積攢人脈。

「同僚」與「同年」、「同鄉」一樣,往後在官場上,就是相互扶持、相互依托的關系。

曹這邊有條不紊,康熙卻是不禁要氣急敗壞了。子,面沉如水,眼里已經多了份厲色。雖說竭力克制,但他仍有心驚肉跳之感。

兩位御前奏事的大學士都是俯首不敢言,心里也都是沒底。

這「日月之變」引發的流言尚未散去,又出了長江決口之事,湖廣監利等縣十三處江堤沖決。

如今才三月,水勢便已經如此凶險,到了盛夏,卻是不曉得會出什麼紕漏。

真真是「日月變色」、「山河動蕩」,實不是好兆頭,卻不曉得印證在何處……

煙塵彌漫,鐵蹄聲聲,一個身材高壯地中年男子,瞧著眼前的幾個寨子,臉上露出笑意,站在烏壓壓地隊伍前面,揚起頭,揮動了自己手中的蒙古刀……現在,改了又改,淚奔,今晚小九趕早,現在睡覺去,拜求票票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