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三十一章 人參(下)

曉得了「人參案」後,曹原還擔心李家涉及太深,牽連到曹家,回去同父親與莊先生兩人講了。[閱讀文字版,請上]

兩人的反應,卻是大出曹意外。

先不說偷采人參的是什麼人,東北駐扎重兵,封山封林,並不像關里這樣道路縱橫、交通便宜,而是層層關卡。

能在東北販運,要是沒有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奉天將軍等人的庇護,那這幾千斤人參是怎麼運出來的?

東北人參的采摘與販賣,本就是歸內務府管轄,得到的銀錢是要入內庫的。

這就是為什麼御筆親批要嚴查的緣故,這是相當于從皇帝口袋里掏銀子,實是膽大妄為。

有膽子、有能耐去東北「偷采人參」的,豈是尋常人家?

只是敢如此做的,也絕對不會是一家兩家,要不然早就有人眼紅爆了出來。畢竟從「偷采」到「販運」這其中牽扯的多了,誰有那個本事只手遮天?

去東北「偷采人參」,是不少王府貝勒府貼補家用的法子之一,說起來並不稀奇。

曹听了,實是無語。

既是眾所周之的事兒,那康熙還鬧這一出做什麼?

還是刑部六位堂官齊審,難道他是想借由子發作宗親王爺?要不就是想通過這個法子,斷了「八爺黨」的財源根?同樣不解的,還有九阿哥。

這不過兩天功夫,他卻是真有些上火了,心里也有些忐忑。這次在盛京被收繳的這三十石人參,正是他指示親信太監何玉柱弄的。

不想卻是中了暗算。人參運到盛京後,就出了狀況。

幸好何玉柱精靈,沒有被逮住,月兌身回到京城。要不然的話,還能有他地好?

「偷采人參」擱在別人身上是從重判處,落到皇子阿哥身上,雖不能說是死刑,但是這貝子的爵位怕也要保不住。

革爵倒不怕,過兩年事情消了,重新再封也不算難事。

他生母宜妃是後宮說的上話的人。還有個同母兄長是被皇太後撫養大的和碩親王,內援外援都有,不會落成十三阿哥那般的閑散宗室。

怕只怕,還會影響到八阿哥這邊。

雖說現下八阿哥遭了呵斥,又停了銀米,門庭冷落。敢直接登門的人少了,但是私下里觀風的也不在少數。

都是傷筋不動骨的處置,廢太子還有「復立」的時候,八阿哥這停了銀米算什麼?

要是九阿哥也受了懲處,並且斷了財源,那意義就不一樣。

怕是那些還在觀望地官員,見了「八爺黨」的幾位阿哥接連受挫,也要再仔細掂量掂量。九阿哥不耐煩這番朝野關系。滿心思都在撈錢上。

不過.畢竟是皇宮里長大的,人精一般,想來喜歡揣測人心,自然也就知道眼下自己實在背不得這個罪名。

想到此處,他卻是有些坐不住了,起身喚人預備轎子。

他走到庭院,尚未出府,便見十四阿哥大踏步地走進來。

見了九阿哥。十四阿哥上前兩步見過,笑著問道︰「九哥這是要出去?那弟弟來得倒是不巧了。」

九阿哥見他滿面春光地模樣,「嘿嘿」笑了兩聲,道︰「也沒什麼事兒,不過是想出去活動活動筋骨。十四弟是大忙人啊,這怎麼想起來瞧哥哥,莫不是太陽打西邊升起來?」說著。還轉過頭往西邊瞅瞅。

最近一些日子。兵部那邊正忙著歸化城的駐軍換防,十四阿哥已經忙了好些日子。所以九阿哥這麼說。

十四阿哥笑了兩聲,面上隱隱地露出幾分得意來。

九阿哥只覺得甚是刺眼,想到被停了銀米、在府里「養病」的八阿哥,心里對十四阿哥的戒備越深。[閱讀文字版,請上]

不管心里如何,九阿哥面上卻是不顯,笑了兩聲,將他請到客廳說話。

賓主落座,使人上了茶。

九阿哥想起「斃鷹事件」,心里不由地一激靈。他忙端起茶盞,掩飾自己地失態,心里卻是狐疑不已。

這從東北運人參,並不是一年兩年了。=小說首發==

這些年來,都沒有出過差池,偏偏如今八阿哥那邊正走背字,這就出了紕漏。

要是沒有人捅出來,就刑部那幾個老貨,敢插手此事?

能熬到侍郎尚書這個位置,都是老油子,有幾個糊涂人。

越想越疑,九阿哥瞄向十四阿哥的眼神就有些陰冷,莫不是老十四使壞?

隨即又覺得不能,十四阿哥雖說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但是他序齒排行在這里,除了喜歡同兵部那些粗人高談闊論外,其他的才能並不顯。

就算心里惦記那個位置,單憑十四阿哥一人之力,無異于痴人說夢。就算八阿哥再有賢名,還得借助九阿哥的財力與十阿哥的勢。

就算十四阿哥能陰八阿哥,不過是想取而代之罷了,完全沒有斷了九阿哥財路的必要。

十四阿哥似乎想要說什麼,但是猶豫了一下,又止住了。

兩人都不吭聲,在屋子里的氣氛就有些古怪。

九阿哥已是去了猜疑之人,帶著幾分笑意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十四弟,今兒過尋哥哥,可是要幫襯幫襯哥哥?」

十四阿哥擺擺手,道︰「九哥盡說笑,這不是折殺弟弟了。是這麼回事兒,老三過幾天生辰,雖說懶得應酬,但是總要走一遭。該預備什麼禮,兄弟這邊卻是沒有章程。\還要問問九哥這邊地安排。【要找最新章節?就上】」

九阿哥聞言,使勁地往地上吐了口涂抹,道︰「這個老三,不曉得是得了哪個地指點,開始玩這套兄友弟恭了。每個府的禮都不拉,他倒是不心疼銀子。」說到這里,卻是不由地心中一動。

說起這采人參來,三阿哥那邊也是大戶。

不只如此,就是自己這邊的買賣,也有兩個鐵帽子王府地份子。自己倒是有些驚弓之鳥了。這事兒就算自己不操心,也有人操心的。

畢竟鬧出來,誰也不干淨,皇阿瑪就算再心疼錢,還能因幾株人參,將京里的王爺貝勒都罰了?

鬧到最後。不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出個倒霉蛋頂缸,圓了朝廷的顏面罷了。

想到此處,九阿哥的心里就踏實了。

還是那句老話,就算有人拿八阿哥開刀,也未必有人敢打他地主意。

想到這里,九阿哥琢磨著。明兒是不是進宮給額娘請安。有母妃在宮里做後盾。他的日子才能這樣悠哉啊。

听九阿哥提到三阿哥的「兄友弟恭」,十四阿哥挑了挑眉毛,笑著說道︰「老大圈了,老二廢了,老三怕是將自己個兒當長子了。這立長立賢……八哥現下是這麼個狀況,自然老三要得意了。」

九阿哥搖搖頭,道︰「就憑他那德行,也不怕撒泡尿好生照照。文不成。武不就,不過是掛著名編了幾年的書,就真當自己是經世之才了。皇阿哥要是能立他,那才是奇了怪了……」

十四阿哥笑著听了,心里同九阿哥一般,也是瞧不起又酸又腐的三阿哥,臉上不由露出幾分輕蔑來。

兄弟兩個又聊了兩句。十四阿哥就起身告辭。

九阿哥倒是比之前顯得親近。親自將十四阿哥送到府外。看到十四阿哥騎著馬帶著隨從漸行漸遠,九阿哥不由地皺眉。模了模下巴道︰「這老十四,到底是為何而來?」

十四阿哥地性子,高興不高興的,都愛擺在臉上,並不像能藏住事兒地人。九阿哥不由有些困惑,這老十四是演戲演得好,還是自己疑錯了他?

九阿哥想了想,還是叫了個心月復管事,指了指十四阿哥地方向,低聲吩咐道︰「你騎個快馬,跟過去瞧瞧,看是直接回宮,還是去別的府邸。」

那管事應聲去了,九阿哥思量了一回,改變了主意,沒有去八阿哥府……騎在馬背上地十四阿哥,卻是笑意全消,臉上掛霜了一般。

來九阿哥府,完全是習慣使然。兄弟之間這麼多年地相處下來,每逢遇到點兒什麼事兒,基本上都要問問九阿哥的意見。

不過,他也曉得,有些話卻不是現下就能對九阿哥說的。

雖說八阿哥失勢,但是瞧著九阿哥的意思,並不像已經死心的模樣。所以,他猶豫過後,還是將心里的話咽了下去。

想著自己連個能商量的人都沒有,十四阿哥不由地一陣浮躁,喃喃道︰「曹啊,曹家!」

到了路口,他勒住馬韁,沒有回宮,而是去了西城。

少一時,十四阿哥一行到了石駙馬大街,在平郡王府前下馬。

他前些年也是這邊府里的常客,管事們都是認得地,忙一邊使人往里報,一邊將十四阿哥迎到前廳……

曹去蘭院看過母親,陪著母親說說話,確定她卻是無大礙,才算是放下心來。

回到梧桐苑後,曹想想康熙這皇帝當得也甚是可憐。

就算是曉得皇家地東西被「偷」了,最後怕也要選「法不責眾」,畢竟做了一輩子「仁君」,要是拿宗親開刀的話,這後世還不曉得怎麼評判。也是如此,就算曉得是權貴們的手筆,卻也只能忍了。

曹嘆了口氣,倒是真有些期待日子早些過,見識見識雍正的「抄家」手段了。

康熙的「仁」,是對八旗權貴與朝野官員的。使得國庫空乏,貪官橫行。遇到些災荒年,連救濟糧食、救濟銀子都沒有。

與其這樣的人,還不若像雍正那樣的「爆」。

「火耗歸公」、「養廉銀」這兩項政策,雖說不能杜絕貪污,但是也起了一定地限制作用。

想到這個,曹心中對四阿哥的畏懼就減了幾分。

初瑜見曹嘆氣,以為他擔心李氏的身子,寬慰道︰「額駙放心,太醫說了,無礙的,不過是換季的緣故。」

曹點了點頭,想起兆佳氏那邊,也問了幾句。

初瑜將白天的情形都講了,曹听了,心里不由地納罕。瞧這兆佳氏的癥狀,怎麼這樣耳熟?

這時,就听初瑜又道︰「廣東那邊地洋貨到了,已經使人收到庫房。說這是往咱們府送地,鋪子里的貨,走地是水運,要再遲些日子到。」

曹听了,心中一動,好像四阿哥那邊,對洋貨也有些興趣的樣子。

想到此處,他對初瑜道︰「從其中先挑些好的來,預備著給雍親王府那邊送過去。」

初瑜卻是有些不解,道︰「這送得是什麼禮?要預備哪方面的?」

離四阿哥生辰還有大半年,離端午節也還有好幾個月,卻是自己有些急了。曹笑著拍了拍腦門,對初瑜道︰「不著急送,預備下,過些日子再送也使得。」

初瑜應了,笑道︰「對了,差點忘記同額駙說,打南邊送貨來的,是位女子,听說是鄭管事的親妹子。看著說話行事,確實像個見過世面的……」更,到手術時請假一周到兩周,跟編輯說,編輯不讓斷更,讓存稿。

今天開始單更,請大家體諒,盡量碼多字、劇情豐滿些。小聲拜托下訂閱與月票,地上畫圈圈,需要錢,需要獎金……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