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 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意(上)

江寧,清涼寺,方丈室。

方寸之間,黑白縱橫,已經收到終局。慧空大笑一聲,將手中的白子放下︰「曹施主今日勢如破竹、銳不可擋,老衲認輸了。」

盤腿坐在棋局另一側的,正是穿著青布夾衣的曹寅。他也「哈哈」兩聲,道︰「老和尚倒是乖巧,往後想要再贏你一局,卻是難事了!」

慧空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曹施主行程已定?」

曹寅一邊收攏棋子,一邊含笑應道︰「繼任那位大人原在江南,這次卻不用久候。今日,曹某就是來同大和尚辭行。已經定了十月十八北上,怕是那之前不得空兒來尋大和尚下棋了。」

慧空掃了一眼,棋盤上剩下的半局棋,道︰「曹施主如今胸有成竹,神明清爽。此去山高水長,惟願佛祖保佑曹施主逍遙自在、不失本心。」說到最後,神情鄭重許多,露出幾分森嚴佛像來。

曹寅亦收斂了笑意,伸腿下地,雙手合十道︰「謝過大和尚吉言!」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兩人雖說一個是方外,一個是方內,這些年下來,也算是半個至交。

饒是平素最通透的慧空,今日也不禁有些著相,將曹寅親自送出山門。曹寅已經是將甲子的人,兩人這一別,怕是再無相見之期。走到山門,曹寅轉過身來,望了望遠處的香煙了了。沖慧空擺了擺手。

慧空雙手合十,口宣佛號,目送曹寅遠去。

曹寅打清涼寺出來,回到織造府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他沒有直接回內院,而是到了東路的花院子。

雖說已經是入冬,但是江寧地氣溫仍很暖和,織造府花園里的樹上還盡是綠意。

曹寅佇足樹下,伸手模了模粗糙的樹干。想著在這里生活二十余年期間的點點滴滴,心中也帶著幾分感觸。

原本真以為要在這邊終老,能這般抽身,也算是得了善終。為子孫積福,就是他如今心里最大的念想。

真是不服老不行,昔日的豪情壯志已消磨殆盡。就是「忠君愛國」四字,想起來也不如過去那般沉重。

終于要回京了。

這邊府里的私產,早已收拾妥當,現下就等著啟程。要是路上天氣好,不耽擱。到十一月中下旬就能到京。

曹寅已經寫信給兒子了,如今總算是要團圓。

因花園太大,曹寅走了一會兒,便有些乏了。看著天色擦黑,他便沒有多留,使勁地伸伸胳膊,從園子里溜達出來。

園子門口,已經有人肅手等著,正是柳衡。見曹寅出來,他上前一步。俯首道︰「老爺!」

「齊觀,你這是專程等老夫?」曹寅問道。

「是,老爺,小人听大管事說老爺太太已定下北上之期……」說到這里,他卻是帶了幾分猶豫,道︰「小人是飄零之人。得大爺庇護。得老爺收留,心中感恩戴德,情願孝犬馬之力。只是小人從京中逃亡出來,要是再隨老爺太太進京,說不得要給老爺同大爺惹禍。要是老爺抬舉小人,小人寧願往豐潤,做一守墓之僕。」

柳衡同簡親王府的恩怨,並沒有瞞曹寅。曹寅也是曉得的。如何安置柳衡。他也思慮再三。

他並不是只看出身地迂腐之人,對于戲子也不會心存鄙薄之意。兩人相處兩年。整理了不少曲子,算是半個忘年之交。

听柳衡這般說,曹寅模了模胡子,沉吟道︰「你老實本分,不願惹是非是好事,只是以你之才,怎好為下僕?老夫有一舅兄在蘇州,他也是個愛好絲竹之人,老夫想要薦你去他府上當差,你可情願?」

柳衡自請守墓,實也是無奈下策。

他自幼只會彈唱,不通生計,要是離開宅門,也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廢人。只是感念曹家大恩,不願自己給曹家帶來麻煩禍患,所以才想著做一守墓人。

既是曹寅惦記,已經給他尋了去處,那他只有感激的,躬身謝過曹寅。

不過,想到自己名義上的妻室許氏,柳衡又道︰「老爺,許氏不過是擔個虛名兒,如今既在這邊侍候少爺,便別讓她隨小的漂泊了。小的情願奉上休書,往後在太太身邊當差也好,由太太做主聘嫁也罷,全是老爺太太的恩典。」

曹寅道︰「虛名兒也是名,這個是你們兩口子自己的干系,你問過許氏那邊。她年紀尚輕,想要再走一步也不算什麼。她要是真有這個意思,你便求太太那邊做主好了。」

「是,小的記下了!」柳衡恭聲應了。

天色已晚,曹寅同他說了兩句,便回開陽院去了。

屋子里已經掌燈,李氏不見丈夫回來,正想要使人去前邊探問。見曹寅進來,李氏同天佑兩個都迎上去。

「老爺才打山上下來?妾身原還擔心關城門呢!」李氏笑著問道。

曹寅已經彎下腰,將天佑抱在懷里,一邊捏了捏他的小臉兒,一邊回道︰「回來一會兒了,在園子里溜達溜達。住了二十多年了,這想著要搬家,心里也有些不對味兒。」

李氏吩咐丫鬟端來熱水,親自投了毛巾,侍候曹寅淨面。

听到曹寅話中地不舍之意,李氏也道︰「是啊,這兩天妾身也是各個院子的轉悠。住了半輩子,原還不覺得什麼,這將要走了,倒是有幾分舍不得。幸好京里有兒子媳婦他們,一半的牽掛,不舍之心也淡了幾分。要不然的話。還不知該多難受。」

曹寅把天佑放下,接過毛巾,擦了臉,道︰「樹挪死,人挪活,早些年兒便勸了我多遭,起先還沒放在心上。如今不舍歸不舍,心里卻是松快多了。往後啊,到了京城。我帶你出去轉轉。你自幼在南邊,每次進京也是匆匆忙忙。說句實在話,除了冬天天氣冷些,春天風大些,北邊地日子過起來,也有幾分意思。什麼廟會、香會,都是江寧沒有的。到時讓媳婦陪著你,去湊湊熱鬧。」

李氏听了曹寅這話,臉上添了幾分笑模樣,道︰「瞧老爺說的。誰家老婆婆整日帶著媳婦溜達的?只要能守著兒子媳婦,能看著孫子孫女,妾身便別無他求了!」

曹寅放下毛巾,點了點頭,道︰「兩個大佷子眼看就要成家,等到什麼時候,兩個小的也娶親生子,二弟那邊我也算是能交代了。往後啊,什麼也不圖,就圖兒孫平安……」房。

明兒十四,就是往富察家下定的日子,所以晚飯後曹同初瑜都到這邊來。曹頌、曹碩、曹項他們兄弟也在座。

「鵝籠」、「酒海」、「魚池」什麼地都已經預備好,只有如意匣這塊兒,兆佳氏還沒有拿定主意。

往富察家的下定日子是明日。往侍郎府下定的日子是本月二十四。各色聘禮。都是一式雙份,倒是也省心。

除了「鵝籠」、「酒海」這些需要現預備地不算,其他的如「綢緞尺頭」、「金銀首飾」,還有合歡被、褥的里、面以及里面裝地棉花,都是兆佳氏多年前就預備齊地。

早在曹頌十來歲時,她跟曹荃兩個便念叨著什麼時候能娶媳婦。等到家里有什麼好的綢緞料子,都特意留著,尋思給兒子下聘用。

這十來年過去了。終于熬到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兆佳氏的心里。也是酸甜苦辣,什麼滋味兒都全了。

如意匣。是聘禮中的重要物什。

除了《通書龍鳳貼》同《過禮大貼》這兩樣,第一抬聘禮上放得就是如意匣。

旗人下大定,最重視的就是這「如意匣」了。如意象征著吉祥如意,所以是聘禮上必不可缺地。

根據家境不同,用的如意也不同。就算是尋常百姓之家,也要用岫岩石、錦川石地如意,以全禮數。

權貴之家,多用全玉地如意;次等的,用三瓖點翠或瑪瑙、珊瑚瓖嵌地如意。

如今,兆佳氏眼前,就擺放著兩柄如意。雖說都是全玉的,但是一個是漢白玉如意,一個卻是和田青玉如意。

一個名貴,一個通透,看著都不錯,但是身價卻相差了數倍。

曹頌是嫡長子,按理來說,自是可著這一房媳婦撿好的來。只是靜惠是那個身世,次子這邊聘的又是自己的親佷女,兆佳氏心中委實有些猶豫。

兩個如意匣擺在一邊,兆佳氏模了模這邊地如意,又看看那邊的,就有些拿不定主意。

曹項已經入學,如今在國子監讀書;曹碩這邊,曹也尋了人在八旗學堂那邊說了,明年正月便能入學。

兄弟幾個,坐在椅子上,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男人家粗心,就是曹自己個兒,見兆佳氏坐在炕上挑如意,也沒多想。因為那兩柄如意表面上看著,都是精致的物件,瞧不出太大區別來。

初瑜坐在炕桌另一邊,卻是能瞧出不同來。那柄漢白玉如意的尾部,有內務府的標識,這是御賜之物。用這個做聘禮,不僅名貴,還體面。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給長媳,自是無話說。

畢竟對于一個過日子人家來說,長媳就是未來的女主人,自然聘禮要從重。

要是兆佳氏將其中地漢白玉如意給了侍郎府下聘,心中地偏頗之意則一覽無余。那樣的話,靜惠進門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曹頌同曹碩兄弟兩個都是兆佳氏嫡出,但是兩個媳婦,一個是她自己挑的,一個是被蒙騙著定下的,心中有所偏頗也不奇怪。

兆佳氏的選擇卻讓初瑜有些意外,她仔細地模索了那兩柄如意,將其中漢白玉如意裝了如意匣,另外一柄用絨布包好,放回原來的匣子里,喊了綠菊捧下去。

看來,就算是心中不喜,也曉得給長媳留些臉面。

初瑜心里不禁暗嘆,曹頌這場折騰也不曉得是好是歹。

現下看來,兆佳氏的性子倒是柔和多了,這樣下去,往後婆媳相處也能安生些。

座鐘響起,已經是戌正(晚上八點)時分。

曹同初瑜見時辰不早了,便起身同兆佳氏別過,回府去了。曹頌他們三個見母親打了哈欠,也都隨著兄嫂出來,回各自院子安置不提。

忙了一天,兆佳氏也有些乏了,想要早點歇著。她伸出手去,模了模炕頭,卻是有些發燙,便對紫蘭和綠菊道︰「被窩鋪炕梢,前面烙得慌。」

兩人應了,綠菊服侍兆佳氏放下頭發,去了鐲子、素簪等首飾;紫蘭跪在炕上,展鋪蓋。

兆佳氏卻是煙癮犯了,從炕桌上模了煙鍋在手上。

綠菊將首飾往梳妝盒里放好,見兆佳氏拿煙鍋,忙從一邊取了煙口袋,裝好了煙絲,又取了火鐮子點上。

兆佳氏吃了一口煙,臉上卻有些陰郁,嘀咕道︰「好好地一柄白玉如意,怎麼就磕了?嘖嘖,多好地東西,真是可惜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