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卷 清平樂 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鍋

州,道台衙門,書房。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去歲民間余糧,是被山東倉收進的。不止是州地區,就是周邊幾個州府,民間糧食也不多,亦是山東倉收入。布政衙門並沒有出多少收購銀錢,有點提前納糧之意。

「怎麼會這樣?」曹得到這個消息,有些想不通︰「雖不知詳細數目,但是單單州的大致糧食數,就已經是不老少!既然這些新糧入倉,那山東倉里歷年的陳糧呢?」

莊先生微微皺眉,一時也想不通源由,原本想著不是民間蓄糧就好,但是這里明顯還有其他的貓膩,是大家模不透的。

曹與莊先生還在琢磨官倉那些「陳糧」的去向,這其中的道道,多多少少也能夠猜出幾分,想必是賤賣了,銀子由大小官員瓜分了。因去年北方大旱,他們怕朝廷怕動用官倉的糧食,就臨時四處收進。讓人無法確定的是,既然去年已經收糧平倉,那杜家這出戲是不是就與他們沒干系了?

這時,就听曹方在外求見。他是小滿之父,現下是這邊的管家,平日很少到前衙來。

曹揚聲道︰「進來吧!」

曹方先是給曹與莊先生見禮,隨後方道︰「大爺,日照王魯生打發人來送信,直接找到小的,說是要面呈大爺的!」

「日照王魯生!」曹記得這人,北方第一養珠大戶的當家人。受到珍珠會拖累差點喪命揚州地那個中年漢子

莊先生並不知當年之事,見曹有要隨口應下之意。忙勸道︰「孚若稍安勿燥,還是叫人仔細盤問盤,問清楚再說!」

曹略一沉吟,問曹方道︰「來送信的是什麼人,可有表明身份地憑證?」其實。他心里已經信了八分,因為當年救人之事也算機密,這樣問話,只是為了安撫莊先生。

王魯生既然能夠成為當家人,自然不會是傻瓜,揚州這些個陣勢,牽扯進去那些人,就算當時想不到。過後也能夠思量出點什麼。為了保住性命,他應不會肆意宣揚此事。

曹方道︰「回大爺話,正是王魯生身邊的那個忠心小廝,如今已經成了王家義子!」

曹點點頭,對王魯生這個山東漢子的好感又多了幾分。知恩圖報。沒有為了所謂的「免除後患」殺了那小廝滅口,是個有擔當的男人。

曹擺擺手,說︰「既然要面呈地,就帶他過來見我!」說到這里,頓了頓︰「既然他沒直接從前衙求見,想必有所顧慮,那你就帶他從內堂過來!」

曹方應聲下去,曹將王魯生之事簡單對莊先生說了。其中,只提了珍珠方子與綁架援手之事。隱下李家的參合與望鳳莊的交鋒。

不是有意偏幫李家,只是曹自認現下所作所為,沒有什麼陰私之處,就算莊先生都報了康熙老爺子。他也坦坦蕩蕩。當初揚州之事。卻不盡然,雖然李家無恥算計在前。畢竟還要顧忌到李氏,就算懶得維護李家,他亦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這還不到兩年,當初那個毛頭小廝就成了個壯小伙子,身量比曹還高些,進門來看到曹,立時跪倒,滿臉的感激,待見到屋子里還有旁人,便道︰「小人郭全有見過大人!」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來,雙手奉上︰「這是義父命小人面呈給大人的!」

曹一邊叫起,一邊示意曹方接信。

待拆了信,曹略略看過,而後方對侍立在旁的郭全有道︰「你們東家……你義父可還有其他話?」

郭全有回道︰「義父自打听說大人要來經營州,便早晚盼著,原想親自過來給大人請安的,但是因親戚族人的緣故,不好冒然過來,怕給大人這邊添麻煩。義父說了,但凡大人有需要用他地地方,只要給個信兒,他定竭盡全力!」

曹點點頭,打發曹方帶他下去安置。

王魯生的信,前半拉看著只是閑話家常,東一句、西一句的,筆跡歪歪扭扭不說,也沒有什麼頭緒。上一句是「魯有好酒,定當與恩公飲」,下一句就是什麼「山東鍋燒,不亞山西,想必恩公在直隸也喝過」,再有就是「不知恩公酒量怎樣,與蒙古漢子相比又如何」,這翻來覆去,說得盡是這些宴請喝酒之事。

第二頁卻只有兩句話︰「恩公,老七嗦了,俺只想叫恩公心里有個警醒,這山東燒鍋不能踫,糧食也是,恩公要仔細留心,莫要被牽連進去!切記!切記!」

燒鍋,釀酒的作坊。看了第二頁再回頭看前面,曹就曉得王魯生為何告誡自己山東燒鍋不能踫了。

因釀酒損耗糧食,滿清入關後,一直有禁令。康熙朝,則是在直隸、山海關、盛京有酒禁。直隸是京畿,又是屯兵之地,糧食儲備至關重要。除了有官府許可的燒鍋莊子,其他私開燒鍋地一經發現,都要嚴懲。

直隸既然有酒令,那到山東來釀酒也說得過去了,至于銷售蒙古,除了皇商外,民間走私又怎麼有這些大的需求?

之前思而不得的答案出來了。

*

京城,崇文門內,十三阿哥府。

十三阿哥坐在廊下的木台子上,望著園子里的牡丹叢發呆。身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就算不用回頭,他也知道是福晉兆佳氏來了。

十三阿哥沒有回頭,懶洋洋地問道︰「四哥那邊的賀禮都準備齊當了?」

兆佳氏一邊回話,一邊側身在十三阿哥身邊坐下︰「嗯,特意去咱們府庫選的,幾樣精致的首飾與幾匹大紅五彩富貴長春妝緞地料子。這離二格

還有半年,大婚的禮咱們隨後再準備也來得及!」說不住稍稍抱怨道︰「只是二格格才授了個郡君,雖然是側福晉所出。但較其他幾個王府地格格想比,封號有些低了!」

昨日,康熙下旨,授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禛側福晉李氏所出的二格格為郡君,指婚給納喇星德。十三阿哥與兆佳氏現下準備地。就是給二格格地受封賀禮。

二格格雖是次女,但是因雍親王長女早夭,她算是實際的長女,又比弟弟們大,這門親事是雍親王府地頭一遭婚嫁喜事。

十三阿哥听了兆佳氏的抱怨,笑笑說︰「都是一樣的皇孫女,皇阿瑪心中有數。這不是離婚期還有半年嗎?他老人家說不定正等著四哥的反應,看著向來不爭的四哥會不會為愛女求個晉封。若是四哥去了。郡君就變成郡主;若是四哥沒去,這郡君也會變成郡主。」

兆佳氏見他心情似乎好些,雖然隱隱明白些緣故,但是為了故意引他多說話,還是做出不解的模樣︰「那豈不是不管四哥去不是。二格格這個郡主的封還是跑不了嗎?既然如此,皇阿瑪何必這般費事?雖說郡君與郡主只差一等,但是嫁妝物什的備份卻有所不同,總歸是有些不方便!」

十三阿哥沒有回答兆佳氏地話,只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皇阿瑪老了!」

兆佳氏見他如此,不知怎麼接話才能使他寬懷,唯有默默坐了。

十三阿哥轉頭問兆佳氏道︰「昨日听弘昌額娘抱怨。說是下季的新衣裳除了幾個小的沒變動,各院連主子帶下人都減了多半,這是府里銀錢不夠使了?」

因十三阿哥素日不喜歡問這些瑣事,對賬面上也知曉得不大清楚。

兆佳氏沒想到他會問起這個。臉色有些僵硬。低頭,用手指纏著帕子說不出話來。

十三阿哥想起去年給曹的銀錢。以為兆佳氏為這個的緣故才手頭緊些,笑著說︰「不過可以打內務府領嗎?就算賬目上銀錢不足,按照人口領些米糧料子等物……」說到這里,他慢慢止了笑,正色問道︰「內務府那邊,停了咱們府地供應了?」

雖然沒有明令規定,但是按照以往的規矩,皇子分府後三年,依然可以在內務府按照人口品級領取錢糧,算是額外的補貼。

見兆佳氏點頭,十三阿哥神色木然,好一會兒,方問道︰「這是什麼時候開始停的?」

兆佳氏小聲回道︰「去年十月!爺也不必惱,這幾年戶部銀錢吃緊,想來內庫亦有所不足,咱們府上人口又少!」

十三阿哥自嘲地搖搖頭︰「內庫不足?這幾年賞賜給哥哥們修園子的銀錢還少了,偏到了我這里,就銀錢不足了?」

兆佳氏看他這個樣子,心里很難過,面上仍擠出笑來,勸慰道︰「皇阿瑪他老人家那麼忙,哪里會注意到這些小事,不過是那些奴才們勢利,私下拿的主意罷了!咱們何苦同那些小人計較,就算鬧開來,也好像咱們眼皮子淺,分了府還要佔皇阿瑪的便宜,倒讓人笑話!曹離京前不是提過,道是南邊的珍珠生意還好,這今年就能夠送些銀錢進京。再說,等到了秋,莊子那邊還有進項!」

兆佳氏身邊穿著件七成新的寶藍色旗裝,十三阿哥仔細瞧瞧,想起這還是去年春天制地。原本沒留意,現下想起來,打去年秋天,兆佳氏就沒添過新衣。

十三阿哥很是愧疚,自己向來不理家務,全靠兆佳氏張羅。他拉住兆佳氏的手,許久也沒說出話來。

兆佳氏想到一事,笑道︰「爺,瞧瞧我可不是糊涂,倒忘記了個大進項。去年不是打發人到山東辦燒鍋嗎?這也將近半年了,明兒使人去信催催。好幾家王府在那邊或多或少都有些營生,雖然遮遮掩掩的,但是都知道那個是頂賺錢的。咱們府雖然去得晚,但保不齊眼下就有了利錢!」

十三阿哥見兆佳氏提到銀錢兩眼發亮,雖然心酸,但還是忍不住笑了。

兆佳氏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道︰「爺笑什麼?」

十三阿哥道︰「笑我自己個兒呢,實在是有福氣,娶了個既賢惠、又能干地好福晉!」

因兆佳氏提到要打發人往山東去,十三阿哥想起曹來,不禁罵了兩句︰「這個臭小子,估模著是將我忘到腦後了!听說淳平王府都打發人往山東送禮呢,那臭小子要當爹了!你瞧瞧,你瞧瞧,難道除了淳王府與平王府,咱們這邊就不能沾沾他地喜氣?」

兆佳氏想著曹素來是穩當的,這樣地緣故怕也是知道這邊府里銀錢不富裕,心下有些感動,但是這些話卻不好當著十三阿哥說,便笑道︰「爺這理可有點歪了,誰家這孩子還沒生,就四處報信道喜的?大格格是頭一次有身子,曹家長房又單單曹這一個,兩邊家人格外看重也是有的!咱們若是這個時候參合進去,可不是讓人笑話?爺只管厚厚地備份禮,等孩子落地,不管是從母親論起,還是從父親論起,爺同我這做長輩的,說不定得備雙份呢!」

十三阿哥想了想,道︰「還是準備些,既是打發人去山東,跑次州又不費大事,挑些個地方沒有的東西送去,藥材啊、吃食什麼的,多少是個意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