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卷 清平樂 第一百七十六章 相求

府諸人的生活,漸漸恢復平靜。曹與曹頌都是清的當差,上學的上學;初瑜與紫晶則是每天說說家常,商量商量家務;莊先生仍是每日出來溜達溜達,茶館喝喝茶,琉璃廠淘換個小物件。

魏黑的右眼因箭傷瞎了,這是曹最愧疚之事。魏黑卻不放在心上,只是怕自己這副樣子影響曹的體面,便想要像在南邊時那般,暗中保護。

曹沒有同意,魏家兄弟為了他,早年就過了數年暗人的日子,如今他怎麼忍心?

因福建前些日子饑民暴動,聖命戶部左侍郎張世爵同一等侍衛巴、三等侍衛賴希等去福建招安。原安徽巡撫葉九思,又升為戶部左侍郎。

曹到戶部還不到一年,這尚書、侍郎的換了好幾波,如今都沒什麼感覺了。反正他又不打算在戶部熬,只要做好自己的差事就是。

司里諸人,心里也敞亮,曉得自己這位年輕上司怕又要高升了。這跟著四阿哥防疫,可是不小的功勞。又因曹前些日子不在時,將司里差事托付給傅顯功與彭鑄,因此大家就當他們兩個是郎中的熱門人選。就算不是郎中那個,若是有曹舉薦,怕也能謀個員外郎。這一下子就要空出兩個主事的缺來,司里那些筆貼式怎能不躍躍欲試?

傅顯功與彭鑄兩個,眼界要寬些,曹再有功勞,年齡在那里放著。最多賞賜爵位或者莊子什麼的,若是再提拔,京官中四品地缺可不多。他二人原都是一級級做上來的,素來不屑于鑽營,如今雖適合曹走的近,卻也斷不肯依附曹而升官,因此還都是踏踏實實做自己事的。

曹沒想那麼多,眼下聖駕不在京,有什麼心思也只能先歇歇。不管外放能不能如願。還要等康熙回京後才能見分曉。

*

雍親王府,書房。

四阿哥望著御筆批示後發回的請安折子,心里一陣焦躁。六月末,康熙曾有過旨意。命在京城的這幾個阿哥帶著家眷兒女,輪番赴熱河避暑。

京城有五個阿哥在,因御筆沒有點名誰去誰不去,再與三阿哥商議後。四阿哥與三阿哥兩個便上了折子,道是三阿哥與十阿哥一班,四阿哥與十三阿哥一班,兩班誰去。「立候皇父旨定」,剩下的一班明年隨扈。

上這個折子,是三阿哥與四阿哥都存了私心。三阿哥因提防九阿哥。不想讓他去熱河匯合八阿哥;四阿哥則是想為十三阿哥爭取個機會。緩和父子之間的關系。

御筆朱批是︰皇太後在此。則準五阿哥留此,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回。換四阿哥、九阿哥來此,三阿哥不必來,可明年來。

對于十阿哥與十三阿哥,康熙提都沒提。

四阿哥當然不會操心十阿哥,只是替十三阿哥難受,心里不禁自責,若不是自己請他出來幫忙,也不會有後面的那些變故。

這些事情,他向來是不避心月復幕僚戴錦地,因此戴錦也知道些。

從前在諸位皇子阿哥中,除了皇太子外,康熙向來對十三阿哥最為寵愛,從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前,但凡離開京城,康熙都會帶著十三阿哥。除了皇太子外,十三阿哥是在康熙身邊時間最長的阿哥。可如今,卻是由極寵愛轉為極冷淡。

戴錦思度許久,心中仍有疑惑,不禁開口問道︰「依四爺見,這旨意除了是為了安撫宗室、消弭十三阿哥城門殺人的影響外,這其中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緣故?」

「其他緣故?」四阿哥不解︰「還能有什麼緣故?皇阿瑪地心思,實在是猜不得的。……都怨我,當時只忙著防疫,沒想那麼多,若是能夠考慮周全,也不至于這般拖累十三弟!」

戴錦稍作沉吟,道︰「四爺,十三阿哥這事雖然處理得魯莽了些,卻是功大于過,這點萬歲爺心中也當有數。您看,萬歲爺這般疏遠十三爺,未嘗不是變相保護!」

「保護?」四阿哥有些焦躁起來,「哪里有這般護著的?!十三弟連個爵位都沒有,府里人口又不比其他人家少,這眼下還好些,有著開府撥下的銀錢,可明年、後年又如何?就是閑散宗室那點銀錢,怎麼拉扯這一大家子人?就算還有個莊子,多少算是有些進項,卻也不寬敝!」

說到這里,四阿哥不由站起身來,背著手來回走了兩步,像是拿定了主意︰「不行,我不能讓十三弟因我受委屈,等到了熱河,我便向皇父求情。就算是不看在十三弟本人,看在去了地敏妃,看在死在草原上的兩位皇妹面子上,皇父也該對十三弟開恩才是。」

四阿哥說的兩位皇妹,指的是八公主和碩溫恪公主與十公主和碩敦公主,她們兩個與十三阿哥同母所出,先後下嫁蒙古各部,康熙四十八年先後病逝。

「四爺三思!」戴錦不禁

道︰「四爺且不可一時意氣用事,萬歲爺待十三爺冷離也罷,卻並沒有明旨責罰或者懲戒。四爺這般冒然求情,捅開了這層窗戶紙,怕反而不妙,那是逼著萬歲爺表態啊!聖心難測,若是有利于十三爺還好,否則,豈不是令‘親者痛、仇者快’嗎?而眼下,又是這儲位不穩,時局不清之時!四爺三思啊!」

四阿哥眉頭緊鎖︰「那怎麼辦?總不能就這般袖手旁觀,寒了十三弟地心!」

戴錦道︰「四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萬歲爺與十三爺的心結也不是朝夕就能夠化解的。四爺還需稍安勿躁,過了這兩個月,待時疫之事影響小些再為十三爺求情。或許更妥當。省得為十三爺求情不成,萬一被萬歲誤會成是挾功邀賞,那可實在是得不償失!」

四阿哥想了一回,心緒漸漸平靜下來,最終點了點頭。戴錦說得有道理,「聖心難測」,單這四個字便能夠讓他隨時警醒。被圈了地大阿哥,當年還是康熙最器中地長子,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如今又是什麼下場?若不是康熙為了削減皇太子地影響,遏制索尼家族的勢力,扶植起大阿哥地母族。怎麼會讓大阿哥一步步走到今天?

皇父皇父,先是皇,後才是父,若是忘記這點。那大阿哥怕就是前車之鑒。

*

雖然康熙並未下令十三阿哥禁足,但是那給京城幾位阿哥請安折子上「嚴管」的批示,卻是大家都見了。十三阿哥自那以後,便鮮少外出。而那些在十三阿哥初分府時還來走動的人家。也漸漸來的少了。

而或是因不打算留京,少了些許顧忌;或是因欣賞十三阿哥人品氣魄、不願意他因康熙的冷淡而消沉,曹如今卻成了十三府的常客。

這日。戶部差事完得早。曹便打發人快馬回府取了兩包南面剛送來地鐵觀音新茶還有一盒珍珠。

因曹這些日子常來。又是晚輩,十三阿哥便不同他客氣。直接請他到花園子來納涼。

到底是皇子阿哥,雖說因沒封爵位銀錢奉米很少,但是內務府的節令供應卻是樣樣不少的。這七月底,正是瓜果正豐的時節。

十三阿哥穿著件半舊地綢衫,正坐在花園的涼亭里,同嫡福晉兆佳氏下棋。

等曹過來,兩相見禮後,兆佳氏想要回避,被十三阿哥攔下︰「回避什麼,又不是外人?就算是不從淳王府的大格格那里論,他還要隨著曹頌喚你聲‘姨母’呢!」這樣說著,自己也笑了,沖曹道︰「我可還算是你‘姨夫’,今兒方想起這遭來!」

曹只是笑,該請安還請安,仍是「十三爺」、「福晉」的叫著。要知道,當初第一次見十三阿哥時,十三阿哥還是個少年,眼下年歲也不過和曹穿越前相當,曹心里能當他是長輩才怪?

十三阿哥指了指對面地石凳,叫曹坐了。在他心中,當曹這種不願意叫阿哥們「伯父」、「叔父」的緣故是風骨所致,不願意攀附權貴。這實打實說起來,他既然娶了七阿哥的長女,與諸位皇子阿哥是實在親戚,可貴的是他還同先前一般低調本分。除了岳父淳王府與姐夫平王府兩家至今外,其他皇子府都是不鑽營地。

看到曹手中之物,十三阿哥眼楮一亮︰「可是新茶到了?」

曹笑著點了點頭,將茶包推到十三阿哥面前,裝珍珠的木盒推到兆佳氏那面︰「都是南面送來的,昨兒方到,想著十三爺好這口,今兒便送來!」

十三阿哥一邊笑著道謝,一邊高聲喚人馬上去煮茶。

兆佳氏看著木盒古樸,笑著問︰「怎麼,除了我們爺地,我也有份?春天送來地莉花茶還有呢,這次卻是換了盒子裝!」說著,打開盒子,卻是一愣。

這個盒子外表平平,里面卻貼了絨緞,分了好幾個大小不一地格子,每個格子里都是珍珠。像小拇指蓋大小的珠子就佔了半盒,其余幾個小些地格子,就要再小一些。

「確是好珠子!」兆佳氏笑著贊了一句,隨後卻將盒子又推回到曹面前︰「只是這太貴重了,無功不受祿,我們哪里好收?沒得佔晚輩便宜的道理!」說到這里,她看了看十三阿哥︰「爺,我說得在理不在理?」

十三阿哥沖兆佳氏點了點頭,臉上滿是「有妻如此、夫復何求」的驕傲,看的兆佳氏不禁紅了臉。

轉頭看向曹時,十三阿哥卻有些惱,皺著眉道︰「弄這些做什麼?趕緊收起來,你家方還了虧空多久,就這般大手大腳?這些個物件,不頂吃喝,要知道生計艱難,就算是手頭上有了銀子,也要攢些!」

這一番話說出來,十三阿哥倒是找到做長輩的感覺了,當下又「嘖嘖」了兩聲,繼續訓導道︰「到底是沒父母在眼前,放任得你這般。往後我

哥好好說說,也該束著你些!」

曹哭笑不得,忙擺手︰「誤會,誤會,十三爺可千萬別驚動我岳父那邊!」倒不是畏懼七阿哥,而是明明不大的年紀,卻次次用老氣橫秋地口氣提點他,這滋味實在不太好受。

十三阿哥見曹像是顧及七阿哥,便笑著對兆佳氏道︰「瞧瞧。可見有他怕的!想必在府里,在大格格面前也帶著小心!」

兆佳氏怕曹不自在,笑著推了十三阿哥一把,道︰「爺也沒個做長輩的樣子。哪里有這般打趣佷女婿的?」

十三阿哥笑道︰「打趣他幾句又能怎樣?還沒叫七哥七嫂酬謝四哥與我呢,若是沒有我們兩個,他們哪里還有這個好女婿?」

兆佳氏只知道曹與十三阿哥關系親近,並不曉得其中緣故。原本還以為是因為十六阿哥,兩人才開始有了往來的,還道而後曹送的蛇油精都是由此而來呢。這會兒乍听到這話,她滿是好奇。不禁問道︰「看來,這是有典故了,卻沒听爺提過!」

十三阿哥只是話趕話說了那麼一句。听了兆佳氏的問話。神色一僵。沒有應聲。卻是想起少年就跟著哥哥當差,走南闖北。而眼下二十多歲,卻只能閑賦在家。

曹也想到了這里,心中一嘆,笑著接過兆佳氏的話︰「十三爺所說不假,若是沒有四阿哥與十三阿哥當年的出手相救,別說我活著,怕是骨頭渣子都不剩下了!」

兆佳氏只是搖頭不信︰「若說是四爺,還有點譜;我們爺才大你幾歲,哪里就當得起恩人了?」她一邊說,一邊看十三阿哥,她也發現十三阿哥地異色,才故意這般說來,想引他反駁。

偏十三阿哥只是笑著听著,並不應聲。氣氛實在有些悶,曹只好又道︰「卻是真的,不敢說假話欺瞞福晉……」

為了轉移十三阿哥的注意力,曹就將當年被綁架之事詳細講述了一遭。這其中,有十三阿哥知道的,也有十三阿哥頭一次听聞地。

當听到他在學堂里,被人捂住嘴巴中了迷香。兆佳氏與十三阿哥就都轉移了注意力凝神听著。

曹又講了中了啞藥與軟骨藥的無助,先是被帶到蘇州,又被客棧老板伙計扔到馬路上;再到落到乞丐手中,被折斷了腿骨乞討;思量著逃跑時,又親眼目睹其他乞兒的慘死;一直到最後遇到四阿哥與十三阿哥,借著枚爛桃子,爬到兩人面前塞了那塊寫著血書的碎布。

听罷,兆佳氏已經是淚水漣漣,就連十三阿哥,也是頭一遭知道其中還有這麼多曲折。當初救下曹時,曹還啞著,他們又著急回京,所以等曹寅到杭州後便走了,並沒有詢問過詳情。

十三阿哥不由得一陣唏噓,也顧不得感傷自己,嘆了口氣,對曹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看來是不錯!雖是兒時經歷些波折,終究是過去了,眼下你這般不是很好?京里地勛貴世家,誰不羨慕你父親有你這個好兒子?不僅人品好,做差事也精心,哪里是那些紈褲子弟能夠比的!」

「十三爺過譽了!實在羞愧,不敢當!」曹忙搖頭,自己說這些,可不是為了要他夸獎自己個兒的,不過是變相地勸解十三阿哥不要只看眼前罷了。

兆佳氏擦了淚道︰「以為在娘家時,就听親戚們提到過你,都當你由祖母帶著,又是長子嫡孫,不知道會如何寵愛。沒想到,也吃過這般苦頭,遭過這般罪。怨不得你素日為人行事,與頌兒他們截然不同,沒有權貴子弟的浮躁,說話做事有時比我們爺還顯得穩重!」

曹被這兩口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指了指那裝珍珠地盒子,道︰「今兒除了送茶葉外,我還有事相求,就是同這珠子有關的!」

十三阿哥听了不解︰「求我?這倒稀奇,你也不是外人,我的情形也盡知地,哪里還能夠幫地上你什麼?」

曹微微皺眉,假意惱道︰「十三爺這話,卻是要袖手旁觀了?」

十三阿哥這方當真︰「瞧你樣子,倒是真遇到什麼難處了?那就說來听听,若是我能幫地,那自然不用廢話;若是我這里幫不上,你也不用著急,還有四哥那邊!」

「嗯!」曹點了點頭︰「就是沒同十三爺見外,才厚顏相求的!就是這珠子地事,南邊這兩年有養珠子的,想必十三爺也听過些。那養珠子的是我父親一位老友,前些年因受我家照拂,算是合伙弄了個珠場。如今我父親卸了不少差事,在南面不比以往說得上話,這合伙的生意也不好做了。近日家里來信,那人嚷嚷著要退股,我們家的情況,十三爺你又是知道了,哪里還能夠拿得出銀錢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