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雲城名樓(二)

樓上樓以「斗茶」出名,「斗茶」在這個社會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最早是以游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斗茶」會的茶室一般為二層建築,當時稱作「茶樓」。客人先在樓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樓上樓的「台閣」斗茶。「台閣」四面有窗,可眺望戶外景色。室內的屏風上掛著名家的畫,屏風前的桌上鋪著識錦,上面放著香爐、花瓶和燭台。

樓上樓也是如此,他有特有的房間,里面堆滿奢華的獎品,勝者即可成為獎品的主人。最開始的「斗茶」采用「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抹茶,然後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斗茶」的趣味也逐漸大眾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禪有禪的茶道,道家有道家的茶道,不一而足。一句話,品賞茶的美感之道,各行其道,取決于各自的審美觀。

因為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所以「斗茶」結束後,就有一些比賽,包括謎底,詩歌,對聯及每月一題論時事。所有最終勝利者都有獎品,特別是每月的那一題,也就相當于策論,若你的解決方案或思想才華得到高位者的賞識,就可以入朝為官了。

我看著樓下的人都在那忙著答題,我不在意的看了一眼,然後就笑了。接著拿出從一品閣帶出的糕點品嘗著,邊吃邊喝著茶,這的卻實不錯,喝過後唇齒留香。

淩亦帶著不贊同的看著我,說到︰「你覺得這很好笑嗎?」

我斂去了笑容,正色的答道︰「不是好笑,只是覺得它並不能得到想要效果。說實話,這樣確實可以給學子一個交流獲得賞識的機會,可是它有他的弊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術業有專攻,不是會寫的會說的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我看了看眾人圍著的才華較好的幾人,接著說到︰「那些才子確實有那麼些才華,可以寫優美的詩,可是那詩少了那麼一絲魄力。你再看他們品茶,他們根本就沒有用心,沒有體會品茶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過于追求浮名,不腳踏實地,不了解民情,怎麼會是一個國家的棟梁之才呢?」

「《四庫提要》中提到,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臨財當事不能自克,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則無所不為矣。然事常至于敗而不能自己,故設心處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權智,百端補治,幸而得免,所損已多,不若初不為之為愈。與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當官處事之**,用力簡而見功多,無如此言者。人能思之,豈復有悔吝耶?」

淩亦及紅玉都看著我,我笑著說︰「一孔之見,不用理會的。」

淩亦嘆了一口氣說︰「雲染,我很好奇是怎樣的環境,怎樣的教育,怎講的雙親使你可以如此優秀。」

我嘲諷的笑了,爹娘,我的娘親早早離開人世,我那名義上父親何曾管過我的死活。要不是我,這世上早就沒墨染了。這些知識都是自己前生及今世所學的,那些付出是沒人能體會的。

苦,不必訴說的,這些都是今後的財富,自己多掌握一些知識是最好的。我始終相信,朋友家人,當你累的時候可以靠一下,但不是一生,自己的生活始終要自己過的,最終的依靠只能是自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