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皇家小地主 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營生

二妮兒有些不明白覃初柳的意思,呆怔了一下,就這麼一下,元娘逮住了機會,把她扒開了。

把二妮兒推搡出門,元娘狠勁地關上大門,隔著門還對二妮兒喊道,「若是只有遇到了這等腌事才想起我們來,你干脆也別來了!」

不知道二妮兒是琢磨明白覃初柳的話了,還是安貴和崔氏攆她了,她們母女在安家村待了三天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再听說她們的消息,已經是年後了,消息沒有多好,卻也不是壞消息。

在趙家太太的默許之下,趙長松納了兩個妾室。那兩個妾室也爭氣,進門三個月不到就先後有了身孕。

二妮兒也沒有哭鬧,回去之後就踏踏實實地照顧孩子,不管那兩個妾室如何折騰,趙家最受寵的還是二妮兒生出的兒子,連帶著,她和趙蘭三姐妹的情況也不差。

听梅婆子和元娘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覃初柳正在合計著擴大兔子養殖規模的事情。

年前鄭掌櫃拉回去十幾只兔子,永盛酒樓的大師傅們研究了幾個菜,賣的只比酸菜差一些。

太平鎮這地方,獵戶不多,所以各個酒樓除了豬肉魚肉以及雞鴨等禽類的肉以外,很少供其他的肉食,就是有供,也都是踫巧哪一天有貨了才供。

像永盛酒樓這樣一直能上單的還真不多見。

除了兔肉做的菜賣的好外,鄭掌櫃還提議覃初柳用兔皮兔毛做衣裳,定然也是個好營生。

覃初柳知道鄭掌櫃的意思,他是想讓覃初柳自己做這件事情,但是覃初柳實在沒有經商的天分,還是讓鄭掌櫃聯系了百里氏在太平鎮的成衣鋪子,把兔皮兔毛賣到那里。

銷路都談好了,可是這貨源還沒個著落,只靠現在家里這些兔子是指定不夠的。必須要擴大規模。

想了幾天,覃初柳決定在老房子的前院養兔子。

說干就干,趁著還沒到春忙的時候,她要把養兔子的一應事宜都處理好。

她先是請了幾個木匠。在前院打了六排兔籠,每排都有十多米長,分上下兩層,中間隔開一定的距離,用來漏兔子的糞便。

一排兔籠還要隔成半米多長的小籠子,里面打上食槽和水槽。

一個小兔籠里面養兩到三只兔子,這樣算下來,整個前院最多能養三四百只的兔子,加上兔子的繁殖能力比較強,這樣的規模。已經完全夠百里氏在附近幾個鎮子里的酒樓需要了。

籠子有了,兔子隼和谷良還在往回抓,且家里的兔子也暫時不打算往外賣,養一段時間,數量也自然就上去了。

養兔子的人手又成了問題。家里這幾口人種地都忙不過來,根本騰不出手來養這麼多兔子。

于是,覃初柳決定請長工!長工住的地方也有,就在老房里住就成,舊家具、鍋灶都還能用,只要簡單的收拾一下就好了。

依著覃初柳的想法,她是想請別的地方的長工的。不過,念著二祖爺爺最後那番話,她最後還是決定先在村里招人,若是村里沒人願意干,再出去請長工。

覃初柳找安冬青把要請人的事情說了,安冬青想了想。問道,「若是找村里的,那晚上可是要在你家老房子里住?」

「那是當然!白天喂兔子,收拾兔窩,晚上還要看著兔子。別讓黃鼠狼子禍害,別讓賊人偷了去。」覃初柳道。

安冬青又想了一會兒,有些為難地道,「我倒是有個人選,就怕柳柳你不同意。」

「是誰?」覃初柳疑惑地問道,「你說來听听。」

「安福大叔。」

安福!

早前小崔氏被送去了縣衙,縣太爺還沒來得及審問她就死在了牢里,這樣更省事了,草席子一卷直接扔到了荒山野嶺,到最後連個墳都沒有。

自這之後,安福就絕少在村里走動了。

他那幾個兒子也老實,偏媳婦不省心。

知道安福把小崔氏留下的銀子都給了村里,一個個心里都不痛快,連帶著對安福也不大上心了,根本不管他死活,現下,安福的生活應該是極其窘迫的。

覃初柳知道安冬青為什麼怕她不答應,不就是因為早前往她家潑糞的事情嗎。

說實話,覃初柳心里還真有點兒膈應,不過,仔細想一下,這個安福還確實挺適合來養兔子的。

他家里沒啥牽掛,可以直接住到老房子那邊,他這人實誠沒主見,只要她對他稍好一點,他肯定掏心掏肺,干活也絕對不會偷懶。

這樣衡量一下,似乎請安福也不錯。

「若是二姥爺同意,我也沒有什麼意見。至于工錢……」

「工錢不著急,你直接和他商量就行!」安冬青直接替安福應承了下來。

當天,安福就找到了覃初柳,他十分緊張,坐在椅子上直搓手,也不敢抬頭看覃初柳。

覃初柳倒是自在,直接與安福道,「二姥爺,表舅舅指定與你說了我的一些要求,你若是沒啥意見,咱們就說說工錢的事兒。」

安福囁嚅了半晌,最後才小聲說道,「我不要工錢,給口飯吃就行。」

覃初柳哪能不給他工錢,「這樣,一個月給你六百個錢,若是干的好,還會漲工錢,一天三頓飯我們管,到了飯點兒就給你送過來,如何?」

安福連連點頭,眼淚啪嗒啪嗒地就掉了下來,一顆一顆砸到地上,覃初柳看著也不好受,便轉過了頭。

安福哭了好一會兒才止住了眼淚,這麼大歲數還在小姑娘面前哭他也怪不好意思的,與覃初柳說回去就把東西搬過來之後就走了。

覃初柳怕他一個人不好搬東西,便讓谷良過去幫忙。

等所以的兔子我都裝滿籠子的時候,已經是陽春三月了,正是農忙的時候。

覃初柳先是忙活完了自家的水田和旱地,又被幾戶改了水田的人家找去指導一些細節,覃初柳一一應了。

就在覃初柳忙的腳打後腦杓的時候,北遼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晚飯後,累了一天的覃初柳不想去學堂上課了,元娘也不勉強她,他們便坐在院子里閑聊,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北遼的時局。

北遼王駕崩,傳位于太子,四皇子身份尷尬,據守遼河郡讓新王如鯁在喉,正好借著遼河郡上次大戰沒有完全恢復,又連續兩年大旱的時機,再次發兵,討伐四皇子。

因為對那個四皇子有了猜測,所以覃初柳格外關注遼河郡的情況,而在這小小的安家村,沒有人比谷良更了解那邊的情況了。

這些時日,她也沒拘著谷良,只要他想去太平鎮,她都不會攔著,每次去,他都能帶回一些消息來。

恰巧今天谷良去了太平鎮,帶回了消息來,「遼河郡現下形勢十分危急,守郡的軍隊只有十幾萬,二北遼王派了二十萬大軍過來。」

兩倍的兵力,這樣看來,遼河郡似乎真的不大好。

「那遼河郡的百姓咋不跑?」元娘不解地問道。

上次大戰,遼河郡可跑過來不少百姓啊。

谷良的臉上露出得意之色,「我正想說,雖然遼河郡只有十萬軍隊,但是也不是全無勝算!現下,遼河郡全民皆兵,只要能上陣打仗的,全都分發了武器,打不了仗的,就留在家里種地!」

全民皆兵,能做到這樣得需要多大的號召力。

四皇子,是怎麼做到的?

還不等覃初柳問,谷良就給她解答了,「上次戰事,四皇子就身先士卒,在百姓中已經頗具威望,這兩年大旱,他又和百姓同吃同住,一起應對旱災,更是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北遼王派兵之初,四皇子已經放話,為了遼河郡的百姓,他願意投誠,保遼河郡一方安寧。

「誰成想遼河郡各地的百姓紛紛上萬民書,誓要與四皇子共存亡,四皇子這才全力應戰!」

谷良說的慷慨激昂,覃初柳卻直撇嘴,最後給谷良總結道,「那四皇子還真是個會收買人心的。他若是真的不想拖累遼河郡的百姓,何不直接了斷了自己,讓手下的人拿著他的腦袋給北遼王看,這樣豈不是徹底擺月兌了麻煩!」

谷良驚呆,悄悄擦去了額頭上的汗。主子和諸葛先生商量了好幾天的計謀,就這麼被識破了。

萬幸,遼河郡的百姓不若覃初柳這般聰明!

事實上,四皇子收買人心的手段十分的成功,就在遼河郡戰事最緊張的時候,也只有零星幾個遼河郡的百姓逃到太平鎮來。

不管遼河郡的戰事如何,安家村的生活依舊平靜,這樣的平靜一直持續到這一年的初秋——挖地環的時候。

今年覃初柳依然只收三天的地環,只要檢查合格,直接上稱給錢。

早先不信挖地環能賺錢的張氏和崔氏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只是她們太也霸道,天不亮就去了大河邊,劃了好大一塊地方,只說那塊地方是她們的,里面的地環只準她們挖。

這地環本來就是野生的,誰不能挖?張氏和崔氏這麼做也太霸道,一下子就惹了眾怒。

有那脾氣暴躁的婦人,當即就與張氏和崔氏撕扯起來。

不光如此,還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安冬青,安冬青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婦人之間的矛盾,于是,又找到了覃初柳!

ps︰

感謝美人一笑很傾城打賞的平安符,感謝只為種菜的粉紅票,感謝大家的訂閱支持,麼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