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少室山少林寺,千年古剎,武林中泰山北斗,遠遠走近,只听得誦經聲,習武呼喝聲不絕于耳,而此時寺內羅漢堂後一間僧侶臥室中,卻一片吵嚷聲不可開交,少林僧人一向修憚練性,如此叫嚷,不犯嗔戒嗎?

只听一名胖胖僧人大叫道︰「師叔,你說我犯嗔戒也好,妄動肝火也好,今日如不將這小猴子逐出寺門,我就告到方丈那里,說你偏幫弟子,戲弄同門。」

那僧人面前一位垂眉低目,面容枯瘦的老僧端坐在蒲團上不住勸道︰「莫急,莫急,有話慢慢說,慢慢說。」

胖大僧人道︰「昨日那小猴子好生可惡,竟然將茅房踏板上的釘子拔掉,害得我……」

那胖大僧人似乎不好意思說下去,只漲紅著臉,氣得要死,他身後一陣轟笑,想必眾僧人都猜到這胖僧人必是掉入糞桶中了。

這時又一位清秀僧人越眾而出道︰「還有啊,小猴子于前天在我飯菜中放了塊薰肉,害得我師父發現後說我不守清規,罰我跪了一整個晚上。」

又一名僧人叫道︰「他還將水缸上敲一個小洞,弄得我的水怎麼挑也挑不滿。」

一時眾僧人眾僧人七嘴八舌,都是歷數這個「小猴子」的罪行,有的說小猴子偷吃廚房作給外客的菜肴,有的說他在自己被窩中放蛇,一時小猴子成千夫所指,眾僧聲討不絕。

那老僧人听眾人講了好一陣,待眾人平靜下來,不再群情激憤後問道︰「你們都說這是猴子干的,可有憑據?」

胖僧人道︰「有人看他進過茅房。」

老僧笑道︰「難道其他人就不進茅房了嗎?」

胖僧人道︰「以前少林寺平平靜靜的,就是這個月他來以後,怪事連連,悟明師叔,難道這還用證據嗎?」

法號悟明的老僧道︰「這樣吧,待會我帶猴子面見執法僧悟圓師弟,若查明是他所為,我便將它交由悟圓處理,再不干涉。」

眾僧人面面相覷,羅漢堂執事悟圓大師一向處事公正,眾僧人人心服。悟明大師這麼安排,倒令人無話可說,眾僧低語一陣後,又在悟明面前責難了猴子幾句,各自散去了,那老僧待得眾僧走後,忽然閉目喝道︰「你還不出來嗎?」

只見梁上伸出一個光頭,是一個面目俊朗的小和尚,約十五六歲,一雙眼楮溜溜直轉,他一翻身抱住屋柱,沙沙滑下來,跪在老僧面前低聲喊道︰「師父……」

老僧悟明睜開雙眼看了小和尚半晌,苦笑著搖頭道︰「方丈給你取個法號叫猴子,真是有先見之明,你打的是猴拳,愛吃的是生果,調皮搗亂還比真猴子還厲害,你說,你怎麼就那麼喜歡惡作劇呢?」

那叫猴子的小和尚急道︰「不是我喜歡啊,那個挑水的止性每次去挑水都欺負新入門弟子,要他們挑上山再挑進去,誰告他他還打人。那吃肉的止明就冤枉他了嗎?我親眼看到在山後的小溪中撈魚,他還威脅我不準我說出去。那胖子就更可惡了,一天到晚凶巴巴的,拿了化來的銀錢向自己口袋里裝,別的人不說是怕他是方丈的徒弟,我可不怕,讓他摔茅坑里,算是便宜他了。」

悟明道︰「就算眾僧有錯,你可以稟報你悟圓師伯,交由羅漢堂處理,你怎麼可以不顧寺規,胡亂作為?」

猴子道︰「這段時間悟圓師伯因為青衣樓的事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管這些小事,再說他們犯寺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悟圓師叔不管就由我來替天行道好了!」

「好一個替天行道!」忽然門外傳來一聲斷喝,猴子一回頭,看見一個雙眉如鉤,面目威嚴的僧人從門外走了進來。猴子連忙低頭道︰「悟圓師伯。」

悟明見悟圓進來,道︰「師弟來得正好,你看這小猴子該如何處置。」

悟圓坐下後嘆口氣道︰「這段時間因為青衣樓的事搞得焦頭爛額,疏于整頓寺規,以至寺里一些不自覺的僧人胡作非為。怎麼處置這小猴子,我也真有點為難,雖說他有些胡來,倒也甚合我心意,罰輕了,眾心難服,罰重了,又有點于心不忍。」

悟明道︰「若是如此,交由方丈發落好了。」

悟圓道︰「那也不必,方丈最近事務繁忙,這些小事,不必打擾他了,師兄,你是從哪收來這麼個怪徒弟呀?」

悟明道︰「兩年前我雲游至洞庭湖釁,見這孩子與一幫惡少打斗,因寡不敵眾奄奄一息,老僧一時憐憫,逐退惡少,一問旁人方知這幫惡少調戲民女,這少年挺身而出,卻因勢單力薄反遭毒打,我幫他醫好傷後,他想拜我為師,說是無父無母,自願隨我出家為僧,我當時本來給他取個法號叫止惡,誰知他隨我雲游兩年返寺後方丈卻作主替他改法號為猴子。」

悟圓听到這里揮手對猴子道︰「你且退下,我與你師父有事相商。」

猴子應聲退出,悟圓轉頭對悟明道︰「方丈為他取此法號,這其中深意想必你也猜到了吧。」

悟明沉吟一陣,道︰「方丈慧眼,早已看出來了。」

悟圓道︰「你第一天帶歸寺時,我就覺這孩子像極一個人,當時你收他為徒,是不是也因為這少年相貌與他相似。」

悟明道︰「當時我只是懷疑,後來相處久了,發現這孩子相貌品性與那當年的鬼猴無一不似,愈發相信這孩子與鬼猴定有莫大淵源。」

悟圓道︰「如若他真是鬼猴的後人,那鬼猴必會來尋他,只是這孩子的母親是誰?」

悟明從懷中掏出一方手絹,道︰「這是猴子受傷時,我在他身上找到的,不過這猴子似乎並不珍惜這手絹。不知道這與他的身世是否有關聯,師弟你拿去參詳一下吧?」

悟圓接過手絹,見上面繡著一條金蛇在一片石林中行走,下有兩句詩︰莫道頑石平如砥,蜿蜓曲折任我行。

悟圓皺眉道︰「當年十二星相中,靈蛇是唯一的女性,而且與鬼猴一向交好,莫非……」

悟明道︰「我也曾這麼想,但七年前金面閻王在與古空空交手之前曾對我說十二星相似靈蛇最為年長,而當時鬼猴不過三十,算起來靈蛇當時至少五十多歲,猴子如今十五歲,鬼猴二十二歲正值年少英俊又怎會與大他十多歲的靈蛇,更莫提靈蛇當年因心痛病書生之死已決定終身不嫁了。」

悟圓道︰「江南四怪劍、醫、病、酒之中,唯病書生擅駐顏妙術,連六指神醫也自嘆不及,靈蛇雖年過不惑,但在病書生指點下,養顏有方,看起來依舊年輕貌美,而鬼猴一向自命風流,他若與靈蛇交往,也非不可能之事。」

悟明道︰「既然鬼猴風流成性,那這孩子的生母就更難猜了。」

這時一名僧人在門外叫道︰「二位師叔,方丈有請。」

悟明問道︰「何事傳召?」

僧人道︰「黃山逍遙莊古先生與蜀中唐冀中掌門拜山,方丈請二位過去有事相商。」

悟明轉身對悟圓道︰「每次古空空這位天下第一高手出現,江湖必有大事,這次不麼又是為何事而來的?」

悟圓道︰「恐怕又是為了青衣樓。」

二人起身出門,悟明心中卻泛起一個念頭︰「都說黃山逍遙莊七絕先生古空空武功天下第一,不知究竟高到如何境界?」

片刻功夫,二僧到了方丈的憚房,一位白衣老者與一藍衫大漢起身拱手道︰「二位大師有禮。」白衣老者身形碩長,鶴發童顏,形貌威武,乃武林公認的天下第一高手古空空,而那藍衫大漢則英氣勃勃,面目清秀,則是蜀中唐門掌教唐冀中。

正方口旁端坐一位白須飄飄的僧人,正是方丈悟真大師,二僧合十道︰「古先生,唐掌門有禮,方丈有禮。」

方丈悟真大師道︰「二位師弟坐吧,古先生唐掌門候爾等多時了。」

二僧坐空後,唐冀中抱拳道︰「幾位大師,我二人前來打擾。是想求證一件與青衣樓有關的事情。」

悟圓道︰「是不是青衣樓又作下了案子?」

唐冀中道︰「一個半月前,青衣樓殺手在昆侖山又殺了神弓電彈二兄弟,這件事不知幾位听說沒有。」

悟圓點頭道︰「這一年來,青衣樓高手頻頻出動,先後斃殺了幾十位武林名宿,而且動機不明,神弓電彈的事貧僧在十天前收到敦煌同門師弟的來信,這一年多來,本寺一直關注青衣樓動向,但對于他們為何四處殺人依然一頭霧水。」

唐冀中道︰「一年前青衣樓斃殺貴寺悟靜大師,不知貴寺對此案可有頭緒?」

悟圓低宣佛號︰「阿彌陀佛,慚愧慚愧,別說頭緒,到如今,貧僧仍然連青衣樓中任何一人的身份也未查出。」

唐冀中看看古先生,古先生道︰「我們懷疑青衣樓護法狼牙與貴寺有些淵源。」

一直未曾作聲的方丈悟真聞言一振,道︰「此話怎講。」

古先生道︰「青衣樓殺人從不留活口,因此無法得知他們武功路數,但這次在昆侖我親眼看到狼牙使出一招「禮敬如來」,招式深得精要,內力純正,若沒有名師指點,斷不能輕易破了雷大的「三龍取冠」。

古先生話音一落,悟真與悟性同時向悟明看去,悟明皺眉道︰「悟字輩僧人中唯有貧僧識得大須彌手,‘禮敬如來’這一招若內外功不至一定境界,單憑瞟學那是幾乎不可能,但老僧的弟子中尚無人能有這等修為使這一招,而這多年來,也未曾听說武林中有人練成大須彌手,本寺秘籍也曾泄露,那狼牙如何識得?」

唐冀中道︰「大師所言當真?」

悟明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逛語,貧僧句句屬實。」

古空空嘆道︰「這青衣樓端的了得,連屬下都如此厲害,真不知主事之人是個什麼人物?」

唐冀中道︰「幾位大師可記得,當年十二星相遭錦衣衛圍攻,戰死六人,另六人傷重跳入山崖,卻未見尸首,除了鬼猴曾重現江湖,另五人不知所蹤,近年來,東瀛出了一名刀客名叫斷龍,使的刀法正是當年狂龍的「修羅十方斬」,所以有人懷疑狂龍去了東瀛,另四個分別是金翅虎,哮天犬和司晨雞、鐵尾鼠,再看看青衣樓幾名護法的匪號分別是豹眼、狼牙、孔雀翎。豹與虎、狼與犬、雞與孔雀均屬同類,這不暗示著什麼嗎?再有,在昆侖山,我從那樊大先生口中得知,青衣樓內部好像有變亂,青衣樓護法狼牙在昆侖山追殺一名叛幫者名叫江浩,好像那江浩劫持了青衣樓一個尚是嬰孩的小主人,江浩在臨死時說他中了青衣樓主人的穿心錐,各位可曾記得當年鐵尾鼠的成名絕技「鐵尾穿心」?

古先生道;「但若真是十二星相有心隱瞞身份,就不應給下屬取如此明顯的匪號,‘穿心錐’原是大力鷹爪手中一記重手法,江湖上識得的人多不勝數,說它與‘鐵尾穿心’同源,未免牽強。」

這時悟真問道︰「剛才閣下提到的樊大先生是哪位?」

唐冀中道︰「是昆侖一位有名的相士,是他將不死鳥陳坤的信函從江浩身上帶給我。」說著唐冀中將懷中信函遞到方丈手中。

悟真大師一看之下,面色大變,道︰「想不到這件事鬧到天下皆知,這可如何是好?」

唐冀中道︰「我唐門弟子在替陳坤為古先生送信的半途被狼牙劫殺,奪去信函,幾經曲折信又回到我手中,我猜想這封信在青衣樓內部也引起不小的風波,不然不會出現江浩叛幫劫主的事,」

古空空接口道︰「如今青衣樓在武林掀起偌大風波,沿海又有倭寇作亂,不死鳥陳坤在食人又捅出這天大的婁子,天下只怕要大亂了,今日我二人前來,就是想到解鈴還須系鈴人,七年前我們因禁了金面閻王,如今也只有我們才能將他放出來,拯救蒼生,望方丈念在我佛慈悲,莫再避問世事,與在下二人同赴食人救人。」

悟真大師長嘆一聲,道︰「事到如今,誰還能置身事外呢?」繼爾轉身對悟明與悟圓道︰「你二人準備一下,我們明日出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