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68章 萬變戰場誰能料

塵揚馬嘶的戰場當中,雙方人馬迅速接近,並在各自的將官指揮催促下,一頭扎入對方陣營當中。如同兩條奔騰的河流,突然間交匯到一起,並迅速扎堆,成為一攤急旋的湖泊。

馬蹄聲急,人吶喊,馬長嘶,如林的兵刃,沖天的殺意,兩條相搏的巨龍,血肉翻飛,人命似草。

「保護殿下。」一名禁衛顧不得說漏嘴,揚刀一喝,指揮身邊的隋兵將楊侗圍護起來。其實說不說都沒什麼區別,密軍不是傻子。但此刻,戰爭的天秤正向隋軍傾斜,楊侗周圍程知節的密軍,正一個接一個倒在隋軍的聯手扼殺之下。

逐漸失去理智的密軍內募,正朝楊侗所處之地發起最後的瘋狂反撲。

程知節亦被黃桃樹壓制。此時的他僅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楊侗提刀騎在馬上,異常冷靜地瞧著眼前源源不斷向他發動沖擊,卻又連續倒在隋軍兵刃之下的密軍內募。

這股密軍雖說帶給他的傷亡也很大,但此刻快完了。在隋軍裝備面前,簡陋的密軍吃了極大的虧,他清楚地見到一名密軍的兵器被己方士兵砍斷,繼而命喪在他手中。密軍內募,戰力不凡,但形成時間仍然不長,仍然缺乏有效地訓練和血戰之後的錘煉,更是缺少精致的裝甲和兵器。李密雖然接受了不少隋將的投降,但為了安撫人心,並沒有收繳這些降卒的裝備,在被攻下的幾座城池當中,隋軍為了避免裝備落入李密手中,都是在城破之際一把火燒了庫倉。

李密除了得到一座洛口倉,有了吃不完的糧食,以及聞風而來的農民,所獲算不上什麼豐盛。這亦正是歷史上李密無法長久稱雄的原因之一。

程知節帶來的這股密軍,在作出最後瘋狂地反撲無果之後,兵敗如山倒,隋軍在奉三郎指揮下,奮勇沖殺,密軍節節敗退,已經組織不起象樣的反擊。

程知節被黃桃樹牢牢壓制,就算他有心去重組進攻,亦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他甚至想要月兌離黃桃樹的攻擊亦都難。他狂嘶怒吼,眼睜睜瞧著一個又一個的密軍內募倒在血泊之中。

黃桃樹趁著他心神不穩之際,再施辣手,一拳轟在他胸膛,將他的護心鏡震得粉碎,同時令他狂噴鮮血,身子如斷線的風箏一般,飛跌開去。

黃桃樹正要飛上去結果程知節,突然之間,一條馬槊在空中帶起一股尖嘯,以流星趕月之姿朝黃桃樹擲來。同時一人縱馬飛奔而來,狂嘶怒吼,大叫道︰「休傷我兄弟,單雄信來也。」

黃桃樹倒縱後躍,以比奔馬還快的速度,避開這雷霆一般擲來的馬槊。

「轟。」

馬槊插入一塊泥土當中,沒入地中一半,並濺起無數的碎泥。

單雄信沖到程知節身邊,單臂探去,將他提到馬背,叫道︰「程老弟,醒醒。」程知節微微睜眼,咧嘴一笑,看著他道︰「你來啦!」說完,雙眼一閉,再也支持不住,昏死過去。

黃桃樹一拳可開山裂石,力道何等之大,這樣一拳卻沒有打死程知節,亦可想而知,程知節何等強撼。畢竟這天下,只有一個黃桃樹,能與之爭鋒的,虯髯客一人而已。

單雄信對著黃桃樹一聲怒吼,隨即拔轉馬頭,朝己方陣後沖去,將其交到一名屬下手中,令將程知節盡速送回金墉城療傷,而後,又搶過一根馬槊,重新殺到前面。

戰爭已是越趨激烈化和殘酷。

黃桃樹飛到楊侗身邊,震聲道︰「殿下沒有受驚吧!」楊侗大聲道︰「黃將軍,本王無恙,你即刻去壓制那單雄信,此子武技高絕,有‘飛將’之稱,並不在方才那人之下。」楊侗還不知道剛才被黃桃樹擊敗的就是程知節。黃桃樹道︰「微臣這就去,林、黃、白、鄭,四名禁衛,急速護送殿下回城。」

這四名禁衛原來各姓林、黃、白、鄭,一直跟隨黃桃樹,自然對他惟命是從,聞言齊聲道︰「屬下遵命。」

楊侗卻是搖首,長聲道︰「數千大隋將士在此,我楊侗豈能輕退,本王誓與諸君共進退。」

他聲音雖然作不到洪亮如鐘,並略帶錐氣,但這句話說來,卻是鏗鏘有力,堅決無比。

黃桃樹知他心意已決,沒有相勸,而是對四名禁衛道︰「殿下若有閃失,爾等死一萬次亦不夠贖罪。」

四禁衛齊道︰「我等誓保殿下。」

黃桃樹朝楊侗有力點點頭,身子突然拔起,右手探出,地上數根無主的長矛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飛到黃桃樹手中,只見他在空中施力,一揚手臂,將這數根長矛盡數擲向正在隋軍陣營中廝殺的單雄信。

長矛帶起的尖嘯,以超過單雄信剛才擲馬槊時數倍的音量飛掠而去。正是以牙還牙。單雄信立時感到危險,右掌在馬背上一拍,馬兒吃痛,向前猛竄,而他的身子卻已騰空而起,長矛劃破長空,厲嘯而過,堪堪從他腳底下掠過,撲入單雄信後面的密軍陣營中,頓時殺傷一大片。

單雄信落地之後,便遭到了隋兵四面八方的攻擊。他已失戰馬,只得施展地上功夫與隋兵廝殺。

而距他不遠,王伯當亦正率領著密軍陷在隋軍的戰圈之中拼命砍殺。

戰陣之中,隋軍明顯佔據著人數優勢,密軍因為戰馬的關系,而沒有那麼多騎兵,所以先趕到戰場的士兵人數只有一千騎,而隋軍騎兵卻在三千左右。雖然王伯當、單雄信身後仍有急速趕來的數千步兵,但局部劣勢,卻是必然形成。

隋軍之所以能有這麼多戰馬,主要是因為以前西苑是羽林軍的地盤,而羽林軍正是騎兵。西苑之地,有一大片馬場,圈養了上萬匹好馬,楊侗要在這里圍殲程知節,不出動足夠的騎兵怎麼行。更何況東都城門郎將一听外面是楊侗,哪還不盡提部眾而來。

戰爭的發展,總是難以以個人的意志來左右。從楊侗最初的探陣,小規模試探,到身份暴露,引起密軍的追擊,進而發展到中等規模的大戰。

戰場瞬息萬變,楊侗在歷經此戰之後,便會認真體悟到這一點,從而給他以後的決策帶來幫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