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丫頭追問李爾平時家中還常常供奉什麼神靈?

李爾笑呵呵的說︰

有啊,請到家里最多的神就是送子諸神了。

送子神,是主宰並賜佑民間生育子嗣、繁衍後代的神靈。時至今日,民間崇尚多子多福,重視傳宗接代,把有無子嗣繼承家業看作一個家庭興衰的標志,因此對送子神靈格外信奉。

民間除了向天後娘娘祈求子嗣外,還創造了為其分勞的泰山娘娘、子孫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百子娘娘、送生娘娘、催生郎君、送子觀音、張仙等眾多的可滿足人們求子保幼願望的神靈形象。

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傳說她是泰山上的女神,為東岳大帝的女兒,能「滋生萬物」,所以民間視其為主生的送子娘娘。另有認為泰山娘娘是漢代民女石玉葉入泰山修道,為觀世音菩薩轉世。

子孫娘娘,是民間認為能給人間帶來子孫的最靈驗的一位神靈。舊時,民間的「拴女圭女圭」求子習俗就是無子嗣的女性或其母親、婆婆為她在子孫娘娘神像前「偷」走一個小泥女圭女圭回家後而使其懷孕的風俗。人們在塑造送子神靈時,大都將其與孩子形象一同塑造,使人一目了然就能分辨出她們的職能。子孫娘娘的形象是手抱小兒,身背口袋,袋內裝滿小孩。

千子娘娘、百子娘娘的形象都是渾身上下爬滿小孩。

引母娘娘是以手領小孩的形象出現。

催生郎君的形象是身披布袋,袋中裝滿小孩,背上亦爬滿小孩。

送子觀音也是手托小孩的形象。

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日時,無子嗣的婦女均要求送子觀音,進香,施長明燈油,或供長幅,以保安康,求得子嗣。

得子後向觀音寄名,以保佑子女健康成長。

送生娘娘被塑成兩面人,前面善臉,慈眉笑目。背面是惡臉,凶惡駭人。傳說這位娘娘把小孩送生到人世間時,惟恐孩子留戀不舍,所以在送生時,先是善面,然後又回過頭來,露出惡臉,孩子一害怕就降生了。

說起張仙,你們可能沒听說吧?

張仙,是位傳說頗多的神靈。

民間認為其前身是花蕊夫人的丈夫——五代後蜀皇帝孟昶。

後蜀被宋太祖趙匡胤滅後,孟昶的愛妃花蕊夫人也被送到汴京皇宮歸新帝所有。

花蕊夫人不忘故主,時時懷念前夫恩愛,就畫了一張孟昶挾弓射獵的畫像,掛在寢室牆壁上。

一天,趙匡胤見到此畫,詢問其故,花蕊夫人詭稱其為「我蜀中的送子張仙神」。

後來,傳到民間,求子的人紛紛供奉起張仙來。

還有認為張仙為五代時期的道教仙人,名張遠霄,四川眉山人,游青城山成道。因其形象是持弓彈形象,故被視為祈子和保生之神。

民間還認為張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稱他為「張仙爺」。

供奉張仙,廟宇里一般都給他建單獨的張仙閣,閣內供奉張仙神像,其神姿與一般神仙不同,一身華麗的貴族打扮,面如敷粉,唇若涂朱,五綹長髯,飄灑胸前,是一位十足的美男子形象。

他左手張弓,右手執彈,作仰面直射狀。

若是神兒,右上角還常畫有一只天狗。

舊時,不少居民家中把張仙的神兒或畫像鏡框掛在臥室房山炕灶煙道出口處懸架的供板上,供上香碗、蠟燭。板上還要設一小瓷碟,內放四五個濕白面球,每日更換。

據說是喂天狗的,人們傳說因家里的煙囪沖著天,會有天狗順煙囪鑽進屋里,嚇唬小孩,傳染天花,張仙爺守住了煙囪口,天狗就不敢進屋了,可保佑孩子一年平安。

此外,人們還認為生男孩要懸弧矢,就是弓箭,張仙所夾「彈」與「誕」字諧音,暗含「誕生」之意,因此人們將張仙爺奉為專管人間送子之事的「誕生之神」。

舊時,人們一到節日就到廟堂里求拜這些神靈,平日里就請個排位在家里供奉,祈求神靈保佑全家人丁興旺,祛病消災,健康長壽。

民間關于這些神靈的靈跡傳說很多,這都和人們的美好願望相結合,故信奉者極為虔誠。

李爾講完,看著我和丫頭,說︰「養鬼也好,信神也罷,新社會不提倡,我個人的觀點是最好多學科學文化,用知識來改變命運,你們說對不對?」

我和丫頭連連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