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世間授業有千百種,不獨缺陰陽家一門。

那麼陰陽師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呢?簡單說來,可以說是佔卜師,或是幻術師。他們不但懂得觀星宿、相人面,還會測方位、知災異,畫符念咒、施行幻術。對于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靈魂、鬼怪之事,也都深知原委,並具有支配這些神工鬼力的能力。因此,陰陽師可說是溝通人與靈界的存在者。

相傳在上古時期,軒轅黃帝大敗蚩尤,建立華夏之正統。世間帝王多貪生,于是就有了堪破世間萬物規律的授業者,稱「陰陽數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諸子形成——道、儒、法、墨、縱橫、農、雜、名、陰陽等九大派系,演變至戰國時期,百家中以陰陽家、道家、儒家、法家為首要學派。

「陰陽」的概念,最早見于《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于《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亂神時代)。中國古老的先人從萬物演變的規律中參透玄機,將五行之術與陰陽之術結合,形成一個代表學派——五行陰陽家,而後隨著秦始皇焚書坑儒、漢代罷黜百家的影響,五行陰陽之術漸漸消亡。相傳陰陽家徐福東渡扶桑之後,在扶桑創立了陰陽學派,至日本平安京時代,形成「陰陽師」一職,相傳千年。而中原陰陽家一派則隨著歷史潮流並入儒家、道家兩派,僅在中原大地上極少的地區還保留著「五行陰陽家」的後人。

作為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東瀛平安京時代的安倍晴明可稱為陰陽學派的衣缽繼承者,相傳安倍晴明為遣唐使安倍仲麻呂的後人,因此在陰陽之術方面有深厚造詣,被尊稱為平安京時代斬妖除魔的英雄,直到今日仍被後人景仰。

陰陽師利用天地人和、萬物之靈作為參照和力量,尋求著萬物的平衡和發展,卻被民間謬稱為「術士」,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原大地已少見陰陽師的存在,殊不知,在東瀛赫赫有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則是師從華夏。從唐末陰陽之術傳入東瀛,已有一千年有余。

據傳陰陽家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鄒衍可利用草紙剪人以為己用,亦可以利用陰陽之術佔卜天機、安撫冤魂;發展至戰國末年,陰陽家一派已從單一的學派演變為集佔卜、除妖、觀星、測位、相面、幻術、祭祀、歷法等復雜技術的學派,列為諸子之首。(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鄒衍小傳記載)

陰陽師在中原被稱為「五行陰陽師」,意味掌握了五行力量的陰陽家後人,他們可以剪紙成人、撒豆成兵,並且幫助皇室化解戾氣、營造和諧;如遇冤魂索命,陰陽師則可以利用符咒化解危機。發展到鼎盛時期,更是可以讓日月同輝、星光黯淡。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發展,最初的鄒氏陰陽師已經在華夏大陸銷聲匿跡,但熟悉這一學派的人們都知道,他們並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而是選擇隱居山林、修生養性,鄒氏一脈,是否真實存在,也是許多歷史學家所關注的焦點。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鬼怪、亂神、怪力等已經被視為迷信的一部分,但隨著人類認識的越來越廣泛,許多科學不能解釋的事件也漸漸進入了現時社會。

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古代五行陰陽學派依照五行分為五派,而五行則統稱為「五德」,在漢初的清洗中,五派逐漸瓦解,最終合並為三派,分別為分金道、陰陽道和銀魂道。

分金道,創始人物相傳為壤,姓氏不詳,後在戰國末年由呂不韋一系發揚光大。顧名思義,此類陰陽師以分金為宗旨,迷信符咒力量,藐視權威,並以金錢為最終奮斗目標,是為最殘忍一系,秦初分金道在焚書之後銷聲匿跡,相傳後人逃往南洋。亦有人傳言分金道為南洋邪術的創始者,但史料不足無法考證。

陰陽道,創始人為管仲,原本為五行陰陽家中最大一派,後因漢初罷黜百家,其後人逐漸淡出歷史舞台,後經盛唐東渡扶桑,為扶桑陰陽道之正宗創始者,安倍仲麻呂的後人繼承了陰陽道並發揚光大,在東瀛曾權傾一時。相傳此派擅長操控式神(侍神),亦熟知幻術。

銀魂道,創始人為齊國人鄒衍,為五行陰陽家中集大成者,貫通五行之力、通曉陰陽之術,在漢初消失在中原,有傳言說此派隱居山林不問世事,亦有人說此派已經絕跡。銀魂道得名原因不詳,但熟知萬物之理,對鬼怪、神力等亦有獨到的見解,操控式神之術則是亦趨完美。

在蒙昧的科學洪荒時代,為了避免災厄的降臨,人們總是希望能預先得知天地變遷的異動,「陰陽五行說」的出現將這一冀望變成了現實。由于它解析、說明了一般平民百姓所無法理解的事物,同時對時間的推移、自然的變化以及人生的各種際遇都能進行較為精確的推算,因此大受歡迎,成為一時顯學。其代表典籍就是至周朝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易經》!

世間萬物,以能量為基礎運轉,五行陰陽師則是通曉此類能量的術人,古人之精妙,豈是今人所能臆測。但陰陽家的後人,卻在華夏大陸繁衍生息,一直到現今。

主張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稱之為陰陽家,當時以齊國人鄒衍、鄒爽為主要代表。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這正是老子所說構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隨著世界的復雜多變,當一切事物二分法的簡單思考方式,已經無法解釋眼前發生的現象。遂衍生出新的思考模式,像「八卦」是用來表示陰陽的移動與變化,代表著各種自然現象,可以用在推算時間的推移、自然的變化以及人生的各種際遇,充滿智慧的古人于是將這些現象的詮釋整理成「易」,至周朝流傳至今的參考典籍就是《易經》。五行說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不斷循環並從而變化的理論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觀念。研究陰陽五行說,能從天體的運行的計算來制訂歷法,掌握世間萬象。到後來,發展出專門研究天體的天文家、研究歷法的歷數家以及五行家。

為了消除天、地、人、鬼間的矛盾,「陰陽師」們大顯身手。他們借包羅萬象的卦卜和神秘莫測的咒語,驅邪除魔、斬妖滅怪,成為上至皇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的有力庇護者!不過陰陽師的飯碗可不是好捧的,在爾虞我詐的宮廷中生存,他們必須熟稔一切風雅事,和歌、漢詩、琵琶、笛,還有香道或者茶道,樣樣都要涉獵。

此外,還必須有看穿人心的本事及不泄密的職業道德。所以能成為陰陽師的,俱是當時一等一的俊彥之才。姜子牙、諸葛亮或是劉伯溫都是曠世奇才,讓人敬且畏。百家爭鳴之下陰陽師的人生也變得更加多采多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