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身份

對方的手臂仍緊箍著她,絲毫沒有放手之意,致使徐青綾放開的雙手尷尬地不知放置何處,只能無力的垂于身體兩側。

她方才沒來得及看清救了她的那人是誰,不過,這些對她來說都不重要了。自五官敏銳後,她是頭一次覺得這反而對她來說是一種負擔。耳中充斥著那人強有力的心跳聲以及那略顯濃重的呼吸聲,鼻尖頂著那人厚實的胸膛,縈繞著他獨有的氣息,莫名有些窒息。雙目所至,連他所穿衣裳的繁復紋路都是一清二楚。

徐青綾扭了扭身子,試圖掙開他的鉗制,卻是半分不動,無奈,只得低喊出聲,「快放開我」感覺他微微頓了一下,半晌才松開雙臂,放她離開。

少了牽制,徐青綾不由得往後退了一步,心底卻泛起一股澀意,悵然若失。

韓大公子垂首凝視著空空如也的雙手,心底冒出一絲異樣。甩袖,雙臂向外劃出極大的弧度,狀似自然地將雙手交握于背後,以滅殺心底的那股異樣。

抬起螓首,向前望去,徐青綾萬萬想不到第二次救她的還是韓大公子。半日的功夫,他竟是一連救了她兩次。

望著徐青綾略顯詫異的眼神,韓大公子皺了皺眉頭,少頃,便恢復了以往的冷面,「來人,把他給我帶下去」

不帶任何感情的冰冷聲音,讓亭中人一個激靈,頓時,清醒過來,眾人這才將視線凝在亭下那未見動彈的青年男子。半晌過後,仍是沒有任何動靜,竟是被踢暈了過去可見,方才那一腳的威力之大。

眾人呆滯了那麼一會兒,反應過來後,小心翼翼地望了一眼韓大公子,又迅速地將視線重新放在了亭下。

而方才韓大公子的一聲令下後,幾個帶刀侍衛便立刻消無聲息地從慈雲亭四周冒了出來。所有人這才發現,身邊竟還有這麼一群人,外沿有幾個膽小的忙竄到里邊,硬是將里頭的人擠了出去。

侍衛們行至台階之下,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是,主子。」行禮過後,見主子點頭,便起身,將被踢暈在地的青年男子頗為粗魯地拖了下去。

徐青綾不覺輕蹙了蹙眉,回身望見韓大公子的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忙閉了下眼,後又睜開眼望去,韓大公子已是面色正常地俯視著亭下。徐青綾暗道,果然是她看錯了,哪有人會認為手下將人慘無人道地拖下去是正確的做法,甚至感到滿意

混亂過後,亭里亭外時有人小聲議論著方才之事,不過,大多人都恢復了正常,仿佛方才根本沒有發生任何事般,只不過,時不時地將眼瞟向徐青綾他們,卻是泄漏了他們的心聲。

「你隨我入亭吧」徐青綾的耳邊傳來韓大公子略顯冷淡的聲音。

徐青綾淺笑著行了一禮,「方才,多謝您的救命之恩。」否則,她如今必然不會安好地站在他的面前,「您的恩情我定會銘記在心,以後,若有機會必然重謝。至于入亭之事,多謝您的好意相邀。只不過,我還有一事待解,就暫不入亭了,還請您別見怪」說完,又福了福身子。

韓大公子望著一臉倔強的徐青綾,嘴巴一張一合想說些什麼,最終卻是一句未說,只是甩袖轉身,徑自走回了原先的座椅上坐下,硬是將堅硬如磐的椅子弄出幾分聲響。

徐青綾微微一怔,覺得有些莫名,回憶方才所說之話,似乎並沒有得罪他的地方,微撇了撇嘴,不再理會。

亭中的其他人,見韓大公子坐下,也各歸各處。

只剩下韓逸與陸明軒仍站在徐青綾她們身旁,韓逸拍了拍胸脯,一臉驚嚇道︰「幸好,你沒發生甚麼事兒剛才真是嚇了我一跳」說完,又低聲嘀咕了句,「那小子,等我回去,由得他好瞧了」

徐青綾知道他指的是那青年男子,「只不過是讀書人有些偏激罷了,你可莫再折騰他了相信他受過這次教訓,應會有所改觀。況且,你不是見了嗎?我好好的,又沒發生什麼事兒,就饒了他吧」也不知道那人會被關押在哪,看韓大公子那架勢,身份應是不低。

韓逸沒想到他的小聲嘀咕,竟會被徐青綾听了去,一張俊臉上頓時露出了傻笑,桃花眼眯成一條線,略帶討好的道︰「你說什麼便是什麼,我也就說說,也不知道我那表……我那堂哥會把那人關到哪……」似乎是想到了不好的地方,忙跳過,「只要你無事就好,我依舊幫你們佔著座,你可得快些」

徐青綾笑著應了,韓逸又掛上那妖嬈的笑容,轉身面向亭中人,向那一排座椅而去。

陸明軒等韓逸離去,躬身向徐青綾一禮,徐青綾也曲膝回了禮。

兩人見禮後,溫和地問道︰「徐小姐,真沒什麼事吧?不少字」

「謝陸公子關心,我真沒事」徐青綾淺笑著,略帶疏離地回道。

陸明軒臉色一暗,喃喃自語,「那便好,我就安心了」

徐青綾詫異地望著他,他察覺後,回她慣常的溫潤一笑。看來是她多慮了,她也對著他欠了欠身。

而已走至座椅旁的韓逸,後知後覺到,陸明軒並沒有跟著他一道回去,忙又折了回去,硬是將陸明軒拉回那排座椅旁,摁住坐下。

旁觀者清,唐蘇暗嘆道,這韓家兩位公子都是怪才,不過……思量至此,唐蘇望了眼徐青綾,又望向隔著幾個座的韓家兩位公子,無聲嘆息。

如此,入亭之處便只剩下徐青綾與唐蘇幾人,還有那方才阻攔他們的小廝,而另一小廝已是躲在了一旁。

徐青綾對著阻攔她們的小廝牲畜無害地一笑,而那小廝不覺間一趔趄,差點腿軟。

「你現今還不放我們進去嗎?」不跳字。徐青綾輕問出聲。

如此溫柔緩和的聲音,卻是在那小廝心中劃上了一刀,但是一想到自家小姐的狠勁,要是他違背了她的命令……他搖搖頭,他還是寧願得罪這位姑娘,堅持道︰「這位姑娘,我家小姐吩咐了,無帖不得入內。」聲音卻比方才軟了半分。

「哦,是嗎?」不跳字。徐青綾漫不經心地回著,卻將視線移向韓大公子與韓逸身上,「既然這次詩會的主辦人規定,需要持帖入內,那就是一視同仁的吧」

「那,那是自然。」小廝挺胸回道,卻見徐青綾並未說話,只是將視線絞在他的後方,而亭下的所有人又望向他,迫于壓力,不得不順著徐青綾的視線回望過去,竟是指向韓公子與韓大公子兩人。

那小廝略顯心虛,回身後,硬聲道︰「韓公子是 國公世子,小姐特意交代,若是他過來,自然是放行。至于那位公子,那位公子既然是韓公子的堂兄,身份自然也是不低,誰敢阻攔」

听那小廝一說,眾人皆是嘩然,有許多寒門子弟並不識得韓逸的身份,但卻是知曉 國公的大名。

封國建國之初,內憂外患。國內還沒從建國初始的戰亂中恢復過來,百廢待興。而周邊國家又時有舉兵侵犯。在現今的皇帝軒轅明登基之時,仍是多有騷擾,但幸好規模都不算大。

直至天寶七年,籌謀多時的寧國勾結其他周邊小國,與封國的內應,里應外合,發起一場封國建國歷史上最大的戰亂——沁水之戰,這次大戰差點使封國易了主,可見,規模之大,形勢之險。

天寶七年春,敵軍已是兵臨沁水城下,與沁水城只有一河之隔,那便是護城河沁水,故名,沁水之戰。

與敵軍開戰之時,少年天子軒轅明,便在朝廷中,徹查內奸。而當時還是個小小將領的 國公,率領韓家軍及皇家軍與敵軍拼死一戰,終于在犧牲泰半的韓家軍,與只是喪失一兵一卒皇家軍的情況下將敵軍趕至關外,獲得了大勝。

至此, 國公便成了封國百姓心中的大英雄,膾炙人口。皇上特封一等公—— 國公,寓意名聲顯赫。並于次年,宣與 國公相差十五歲的幼妹入宮,便是如今的韓貴妃。至此,一門顯赫。

韓貴妃育有一子,當今的三皇子——軒轅熠。不過,這位皇子很少在民間出入,故而,很少有人知曉。

 國公的名聲,三歲小兒皆知,至于他的子嗣難育之事,也是眾人皆知。 國公與韓夫人恩愛相知,並無妾室。而韓夫人一直未能替 國公生下子嗣,這一直是 國公的憾事。直到沁水之戰過後兩年,而此時的 國公已是過了而立之年,韓夫人這才誕下一子,那便是韓逸。自此,寵愛有加。

徐青綾有听過這段沁水之戰,只不過在封國簡史中少有記載,詳情一概不知。世人皆贊頌 國公的人多,她卻覺得攘外必先安內。當今皇上的策略才是使得這次大戰得以獲勝的根本。

而關于 國公的子嗣問題,倒時常有人提起,卻是不知韓逸便是那 國公老來所得之子。徐青綾帶著三分怒意,向韓逸看去一眼,而接到徐青綾遞來一眼的韓逸,嬉笑著回視她。

徐青綾撇過臉,便存了下次過府,便將他掃地出門的心思。又望向身邊的唐蘇,見她無訝異之色,想來是早就知曉韓逸的身份,看來,只有她一人被蒙在了鼓里。

(一更到,二更大約在六七點,三更在12點之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