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霍家隊 1、投奔

1、投奔

黃昏時,胡高台里的偽軍們懶洋洋的撤下崗哨,走在一起回到鎮子上,準備開始晚飯。

在鎮內的一間院子里,偽軍副營長王拓可吃不下飯,他一個人坐在房里愁眉不展的喝著悶酒。

副營長王拓,原屬東北軍22旅,後該旅降日作了漢奸,被日軍編成偽軍,王拓也就隨之跟著日軍出哈爾濱在黑龍江東奔四跑的打各路義勇軍。

在平東隊打勝胡高台伏擊戰以後,日偽軍本打算派兵圍剿之,可苦于兵力不足,分身乏術,加之對平東隊的去向也是無從追起。

所以只得派出王拓帶領一個加強偽軍步兵連進駐胡高台,一方面警戒周圍,一方面也是為了模清平東隊的動向。這個任務听上去簡單,作起來仿佛也輕松。

但王拓心里最明白,他這一連多人馬簡直就是人家嘴邊的肉。

平東隊在胡高台伏擊戰中一舉擊敗由2個偽軍連和1個日軍小隊組成的討伐隊,在當時中國東北,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聞日軍即色變,而以一只民間武裝力量初戰就大敗日軍,並幾乎消滅掉日偽軍討伐隊的70%兵力,這在當時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震憾人心的效果。

瘦小精干的王拓原來是個排長,隨大部隊降日以後,日軍為了籠絡人心,宣布舊有軍官一律官升三級,是這樣,他才混上了副營長的位置,曾經有段時間,他確實有些志得意滿,可現在,當他在胡高台呆了兩天後,弄清了周圍所處的時局,他頓時心里緊巴巴得像扎上了刺。

公路上上百具尸體還橫在路上,平東隊能一口氣打垮2個多連,對付王拓這點人馬,又何足掛齒。

這一陣子,從胡高台到周圍的屯子,到處人心如潮,大家都在議論著平東隊的戰斗,一時間,普通民眾把平東隊當成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戰力非凡的隊伍,關于平東隊的各種傳說四處流傳。

而對待王拓手下這幫偽軍,除了像高吉人這些鄉紳顯得畢恭畢敬以外,其它的大部分老百姓可沒一個好眼色對他們。

「媽的個巴子,搞煩了老子把隊伍拉出去。」王拓用力把酒杯砸在地上,這年頭,有兵有槍就是草頭王,雖說日本人現在勢大,可現在天下大亂,究竟鹿死誰手,還指不定

此時,在整個東三省的大環境下,也確實可以說是天下大亂了,從1931年至1932年上旬,各地的義勇軍以及和種反日民間武裝正是風起雲涌,達到了一個反日救國的發展高潮期,在這個高峰時期全東北所有反日力量有30萬人之眾。

這些反日武裝力量的主要人員構成為︰1、原東北軍沒有撤出東北的部分力量,如馬佔山,蘇炳文、馮佔海、張作相等部,這些人曾經是舊東北軍軍官,他們在原部的基礎上,迅速擴充力量;2、原東北政府官員及警察勢力組成的;3、民間因受日寇壓迫而自發起兵而成的反日力量,典型就是平東隊這樣的;4、民間的胡子、秘密會社等力量,如民間的紅槍會、大刀會等

這些反日力量依各自背景不同,主官不同,以及組成人員的不同,打了各種各樣旗號,喊出各種各樣的口號,諸如「吉林自衛軍」、「東北民眾救國軍」、「東北自衛軍」等等。

這時,在東三省東北遍地反日力量大展鴻圖的大好背景下,這些反日武裝不由自主的把舊軍閥、土匪的作風作派帶到行軍作戰中。結果在對日作戰中,各部義勇軍互相之間,不能團結一致,合力御侮,甚至互相掣肘,摩擦沖突。

例如東北著名的江橋之戰,馬佔山盯李、馮各部按兵不動;及至後來李、馮在哈爾濱和敵偽發生戰斗,馬佔山部只隔了一道江,卻也坐視不救。駐在海拉爾的蘇炳文部在抗戰一開始就首鼠兩端,即不降日,也不援軍抗日,等到最後各路義軍被日軍剿平,蘇炳文迫不得已起兵反日時,卻已成了孤軍奮斗的局面,很快就戰敗被擊潰。

而吉林的義勇軍劉萬奎部在撤退途中竟把李杜的旅長馬憲章擊斃,王德林和自己的副司令孔憲榮不和,一些將領互相鬧意見,到北平後還公開地互相攻訐。遼南、遼西各部亦有自相火並、大魚吃小魚的互相殘殺行動

與此同時,侵入中國東北的日軍雖然僅僅只有了幾個月就擊潰了東三省的舊東北軍勢力,控制了東三省的所有大城市和各重要交通線,但是由于東三省各地的反日運動如遍地野火般聚起,日本關東軍兵力不足的現像越來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駐扎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陷入了一種杯水車薪、疲于奔命的作戰態勢。

在1932年的春、夏季,日本關東軍由戰前的2萬余人,增至下屬2、8、10、14師團,混成第38旅團,騎兵第1旅團,偽軍31個旅又6個支隊,用這些兵力,對東北抗日部隊進攻的主要作戰方法包括,采用追剿、局部圍堵和反復掃蕩。因日軍兵力有限,東北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抗日部隊戰斗意志旺盛,又得到民眾的有力支援,作戰靈活,有進有退,因此,關東軍未能取得1932年夏季作戰的預定成果。各地的抗日部隊。不僅未被其消滅,而且還有了很大的發展。

關于東北反日武裝壯大的情報反應到日本軍部後,日軍統帥部對關東軍的作戰能力級為不滿,尤其指出關東軍現任司令官本莊繁大將作戰指導不力。

*****************************************************

整個平東隊在這個李家窩棚一連休整了十多天,這段時期內,平東隊周圍上百里內的環境可以說得上是風平浪靜。胡高台伏擊戰大勝,一時間平東隊聲名大震,威名遠楊,遠在通北縣、望奎、青岡等縣都听聞了傳說,各地民眾興奮不已,紛紛有人前來投靠平東隊旗下。

而在此期間,平東隊霍文也沒閑著,他派出喜旺帶人偵騎四出,一方面四處打探周圍的情報,另一方面也對周圍各屯大戶進行勒令,讓他們送槍送糧出來。

當時東北亂世,各屯都多少有些槍支彈藥用來護屯防匪,平東隊這次打了大勝仗,民眾中威望大升,于是各屯開始把各種槍支彈藥糧食等匯集過來。

不久,駐扎胡高台的一個偽軍步兵連在其副營長王拓的帶領下,也反正投奔了平東隊。這樣,平東隊在胡家窩棚休整期間,兵力零零落落的累計擴充了800余人,加上傷愈歸隊的傷員,整個平東隊的實力迅速擴大至1700余人,這次反正投誠的王拓部被編入海明隊,這樣海明隊充實到600余人,整編為4個連,成為平東隊人數最多,裝備最好的一個隊。

這時,加上王拓投誠帶來的2挺輕機槍、100多支步槍,平東隊全隊共計1000余支步槍,7挺輕機槍,一時間平東隊到是兵強馬壯。

而各地日偽軍經胡高台一戰,戰場上傳說出來的血腥戰斗讓各地偽軍們個個聞之膽寒,但從總體大局上看,此時附近日偽軍的主要注意力現在並不在平東隊身上。

在距胡家窩棚以西150多公里處,青岡、蘭西幾個縣城附近,東北義勇軍李海青、唐詔良(外號唐大榜)、張錫武等部已發展成數萬人馬之眾,開始四處攻略縣城,炸斷鐵路、破壞橋梁,兵鋒甚至威脅到了哈爾濱。相比之下,平東隊這千余人的力量,在戰斗中一戰即月兌,迅速月兌離了日偽軍的視野,讓附近日偽軍既不模平東隊的底細,也無暇關注他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