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改元康乾

回到燕京之後,敖烈正式以攝政王的身份布告天下,改元為康乾,是年秋,即為康乾元年。敖烈改的這個年號,是希望大漢民能像後世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一樣,鼎盛近百年之久,另外,在敖烈的心,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清朝是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政權,敖烈改元康乾,同時也有警醒自己的意思,必須要注重民族的大融合,以少數民族,也就是現在燕國境內的異族血脈,來激發漢人的斗志,讓漢人和異族團結起來,共同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新的政權,以燕國為模板,把燕國的機構整個移植了過來,組成新的國家領導班,原有的燕國武官員,都按照原職,開始接手整個大漢的權責;而以鐘繇為首的朝廷舊有官員,共有八十一人通過了敖烈的親自考核,這些人將按照個人的專長,重新分配職位,補充到管理層,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的官階並沒有被敖烈降低,相反,像鐘繇這樣既有才能,又忠心的老臣,還得到了升遷,進入政務府,取代董和成為了首席執政官。

為了鼓勵大臣們專心治政,同時也為了確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獎懲制度,敖烈讓陳群擬定了一個新的官階劃分制度,廢除掉原有的三公卿制,開始施行品正制。陳群本來就在歷史上,首創了品制,再加上敖烈對他的啟發,他很快就創出了一套完整的、嚴謹的官階制度,比歷史上的品正制更加完善,敖烈看過陳群的草案之後十分滿意,立刻就把這套制度確定並推行了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和磨合,新的大漢逐步走上了正軌,這是一個政權高度集,大臣高度忠誠且各有才能,民高度自由的新國度。既保留了大漢的傳承,又融合進了敖烈治理燕國的理念,讓發展了四百多年,已經進入衰敗期的大漢,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在攝政王敖烈直接掌控的七個大州之內,經濟開始呈現出跳躍式增長的趨勢,本來就很繁華的幽州和冀州增長程度倒是並不太明顯,但是其余的幾個州,尤其是原本經濟十分落後的光、明、通三州,在各自州牧的治理下。已經逐漸追上了涼州,自己自足已經沒有任何的問題了,敖烈前期的投入,到現在,已經開始收到回報了,相信用不了幾年,這幾個落後的大州境內,也會出現一個個繁華的郡縣了。

就此,大漢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因為敖烈的新政區別于漢代歷史上以關和三輔地區為軍政心,而把軍政心北遷到了燕京,因此,人們遵照將西漢稱為漢。將東漢稱後漢的習慣,把敖烈執掌的大漢,稱作新漢。史學家們更是為了方便區分,把新漢稱作北漢。這樣方便區別于東、西兩漢。

改元之後,接下來就是無數瑣碎卻又不得不做的一系列事情,好在敖烈在吸收了朝廷舊有的八十一名官員之後。麾下更是人才濟濟,敖烈便心安理得的當起了甩手掌櫃,把這些事情一一分派下去,諸如讓誰誰去普查人口、讓誰誰去擴建燕王府改為皇宮、讓誰誰去招募並安置聞訊而來的流民等等,敖烈親手主抓的事情只有兩件,一件是派出大量的暗影成員繼續尋找劉協兩個兒的下落,另一件,就是將朝大臣們的嗣集起來,挑選其才德兼備的俊才,保送進燕京學府進行學習和深造。

敖烈清楚,自己這代人,無論再怎麼強,也只能保證北漢政權在數十年之內安然無虞的矗立在這個世界的頂峰,但要想讓北漢世代傳承下去,對後繼者們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後繼者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使他們杜絕一些不良嗜好,從而使國家不斷的補充進新鮮血液,維持國家的活力,不至于在短期內便走向腐朽。

這樣的命令,在此之前敖烈便已經發布過一次了,以姜維、郭淮和杜預等人為首青年俊才都已經接受過燕京學府的高等教育了,其郭淮已經學業有成,並且接替呂布出任了並州牧,這就給後繼者們樹立了一道標桿,只要在燕京學府成績優秀,就有可能直接進入國家管理架構,並且還有這一定的幾率做封疆大吏。而姜維雖然還沒有畢業,他也時常參與軍事部署,並且跟隨著趙雲參加過平定高麗國的戰役了,有了這兩個人的例,對新一批征召進燕京學府的後繼者們,起著不小的鞭策作用。

這次的學員,主要是以朝廷舊有官員的嗣為主,他們的人數佔據了全部學員的成還要多,另外的不到四成的學員,是敖烈根據民間的好評,從各地選拔來的寒門弟,敖烈這樣做,就是要告訴天下所有的人,在北漢,只要你有才,就可以做官,北漢的官員選拔,是只看品行和才能,不堪出身和門第的。

新一批的學員一共有一百零八人,其,敖烈最看好,也最重視的有三人,一個是老臣鐘繇的幼鐘會,另一個是鷹揚將軍欽的次鴦,最後一個,則是出身貧寒的鄧艾。這三個人可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以說三國的後期,基本就是他們幾個人的舞台,可是,這三個人最後也都死的極其悲慘,這和他們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敖烈現在讓他們進入燕京學府,是要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化素養,祛除掉他們性格上的弊端,同時也想讓他們在共同學習的過程,結交下深厚的友誼,他們再加上姜維和杜預,將會組成未來北漢的脊梁,支撐著北漢可以長久的生存下去。

這三人,以鄧艾的年紀最大,但也不過是二十多歲,鐘會和鴦更是只有十五歲的年紀,為了更好地塑造這三個人,敖烈讓諸葛亮擔任鐘會的老師,讓趙雲收鴦為徒,讓張遼收鄧艾做了弟,本來龐統也是見獵心喜,想要從三人討要一名弟的,可是先前他已經收了杜預為弟了,敖烈本著一師一弟的原則,便沒有讓龐統再收弟。平時的時候,這幾個小就有各自的師父教導,一旦開啟戰端,他們的師父忙碌起來,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會暫時充當起他們老師的角色,教授他們各種學問。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亟待敖烈去解決。自從踏平扶桑島之後,敖烈一直沒有選出適合到扶桑島去做太守的人,畢竟那里太遠了,讓心月復大臣過去,敖烈頗有些舍不得,可又不能隨隨便便就派個人過去,天高皇帝遠的,要是日後發生叛亂怎麼辦?所以,去扶桑做太守的人,一定要有遠見卓識,可以處理好扶桑島上的各種事情,還且還要對敖烈絕對的忠誠,按時運送朝貢過來,這樣的人,一時之間,敖烈卻是尋找不到。

不過,一件意外之喜,很快便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敖烈的母親敖夫人告訴敖烈,霜兒要成親了,夫君便是胡昭的弟蕭儒。霜兒是劉虞的義女,敖烈更是視之為親生姐姐對待,霜兒的婚事,敖烈怎麼可能不上心呢?所以,敖烈暫時拋開國事,一心為霜兒籌備起嫁妝來。

敖烈小時候,因為天生神力,在練武時經常將家的刀劍弄壞,那時候敖烈還小,劉虞家教極嚴,很少給他零花錢,每弄壞一柄武器,都是霜兒用她的私房錢來給敖烈買新的兵器;後來隨著敖烈逐漸成長起來,八歲從軍的時候,又是霜兒用所有的積蓄為敖烈置辦了一整套的鎧甲戰馬;再到敖烈起兵之初,因為缺少經費,霜兒又適時的弄出了金絲燻香來賣,為敖烈賺下了第一桶金;再後來,霜兒成為了萬通商會的首腦人物,給敖烈賺來大量的錢糧,讓他供養並訓練出了後來威震天下的血殺軍精銳……

總之,霜兒雖然是個女,但是對敖烈一步步走到今天所獲得的成就,當真是功不可沒,是實實在在的幕後英雄,前些年因為要照顧敖烈,霜兒也無心談婚論嫁,直到今年,才終于踫上了讓她心儀的蕭儒,霜兒有了心儀的夫君,敖烈自然高興得很,親自為她張羅了起來。

霜兒和蕭儒大婚之後,便離開了燕京,因為敖烈破格提拔了蕭儒,讓他出任第一任的扶桑太守。蕭儒是胡昭的弟,而胡昭是司馬懿的老師,能教導出司馬懿這樣的人物,可見胡昭是一位名師,而蕭儒的水平,先前已經通過了敖烈的親自考核,這才進入燕京學府學習的,由他來出任扶桑太守,正是在適合不過的事情了,蕭儒才能出眾,忠誠度又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又成了敖烈的姐夫,大家變成了一家人,就更沒有可擔憂的地方了。而且,有霜兒這位賢內助在身邊,敖烈相信,以後扶桑每年送來的朝貢,都將是一筆天數字。因為,霜兒就有這樣近乎點石成金的神奇本領,更何況,扶桑那邊並不缺少資源。

扶桑的事情處理好之後,敖烈終于可以放下心來,長長的出一口氣了,暗自為自己解決了後世華夏最頭疼的問題而高興。然而,敖烈的舒心僅僅維持了兩天,就被曹操一手打破了,這位絕世梟雄,繼劉備之後,趁著劉協剛剛去世、敖烈忙于各種事物的時機,布告天下自稱魏王,封底就在冀州唯一一個被他掌控在手的魏郡。(未完待續……)

ps︰ps︰蕭儒看到這一章肯定很高興吧,名利雙收還抱的美人歸,滿意了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