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七章 匯合呂布

天色大亮的時候,硝煙逐漸散去。♀鮮卑人大營中的戰斗在朝陽初升的時候,落下了帷幕。

敖烈如同標槍般站立在大營中間,等待著麾下眾將向他匯報此戰的得失。在敖烈身前,原本是一萬人的血殺軍,經過一夜的戰斗之後,出現了數百人的傷亡,剩余的九千多人手握計都斬馬刀,看押著數倍于己的鮮卑俘虜。粗略一看,這些跪在地上的鮮卑俘虜,至少也有四五萬人。

馬蹄聲動,趙雲帶著部下將士又押著近萬的鮮卑人走了過來,指揮著部下把俘獲的鮮卑人歸納入血殺軍的看押範圍,又命令軍士協同血殺軍布下兩層防御,防止被俘虜的鮮卑人兵變之後,趙雲這才策馬來到敖烈面前,翻下跳下馬,趙雲帶著大勝後的欣喜之色對敖烈說道︰「師兄,經此一戰,東部鮮卑大多數青壯被俘,怕是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

敖烈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東部鮮卑是所有的三部鮮卑中,野心最大、實力最強的一部,除掉了東部鮮卑,就等于是除掉了北疆一半的威脅了。

時間不長,馬超也帶著人馬趕過來了,與趙雲不同,趙雲深知人口的重要性,所以在作戰的時候,對鮮卑人能不殺就不殺;可是馬超是個急性子,一旦殺得興起,他才不會考慮那麼多的事情,恨不得殺光眼前所有的鮮卑人才合他的心意。所以,在馬超的隊列中,只有可憐的兩三千鮮卑俘虜,其余的鮮卑人,不用問,從馬超渾身浴血的樣子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定是被他殺掉了。

稍後,龐德也率隊趕了過來。他俘獲的鮮卑俘虜,既沒有趙雲那麼多,卻也不似馬超那麼少,大約在五千人左右。♀

經過一個時辰的清點,諸葛亮和徐庶來到敖烈面前,逐條向敖烈匯報此戰的得失。敖烈的習慣,一向是先听自己部隊的損失,然後才听戰果。諸葛亮和徐庶自然知道敖烈愛兵如子的性格,所以上來就報出了戰損。

此一戰,一萬血殺軍精銳戰死四百余人。另有五百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趙雲、馬超和龐德三人所部的三萬軍士,共計戰死三千多人,另有將近七千人受傷,其中有兩千多人的傷殘程度,已經不足以繼續在軍中效力了。這個戰損情況,還是比較讓敖烈滿意的。自從沙縣一戰遭到袁紹等人的伏擊,麾下精銳損失大半之後,重組軍隊的時候,敖烈對麾下將士的要求就更嚴格了。從最基本的身體強度,到單兵作戰技巧,再到大規模作戰時的應變能力,最後還對戰陣的結成和變化。敖烈都做出了最為嚴格的要求。正是因為敖烈的嚴格要求,平時

鮮卑大軍方面,被斬殺的人數達到了恐怖的四萬多人,另有一兩萬人逃跑了。剩余的都被擒拿,成為了俘虜。俘虜的數量,佔據了鮮卑大軍的半數之多。足有六萬人之眾。除去人數方面的數據之外,此戰還繳獲了東部鮮卑所有的糧草,可惜的是,在敖烈率軍突入鮮卑大營之初,四下放火以制造混亂,有許多糧草都在大火中被燒毀了,而且鮮卑人的糧草本就不多,所以繳獲的糧草,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的很,不過也總算是聊勝于無了。

相比于為數不多的糧食,武器衣甲就堪稱海量數字了。將近十萬把戰刀,還有三萬根長槍,弓箭更是不計其數;衣甲方面,繳獲了鐵甲兩萬副、皮甲八萬多副,旌旗、帳篷等物資更是不計其數。說實話,以鮮卑人的鑄造工藝,這些武器衣甲,根本就入不了敖烈的法眼,但是沒關系,敖烈有王渾、馬均這兩大匠學大師呢,讓他們率領燕京學府匠學科學員,把這些武器鐵甲進行改良,或者回爐重造制作出制式的魚鱗甲和斬馬刀,都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不管怎麼說,能收獲這麼多鐵器,絕對值得敖烈驚喜了。鮮卑人不事生產,能拿出這麼多的鐵器,可見這次軻比能是動真格的了,這些鐵制武器和衣甲,幾乎是整個東部鮮卑所有的鐵器了,經歷過這次慘敗之後,別說東部鮮卑青壯精銳被敖烈一網打盡,就算還有可以上戰場的青壯,他們也沒有趁手的武器了。十年之內,東部鮮卑是再也沒有南侵的資本了。

最讓敖烈感到驚喜的,不是繳獲來的鐵制武器和衣甲,而是戰馬。鮮卑人縱橫北疆,靠的就是優良的戰馬。和匈奴人差不多,鮮卑是游牧民族,鮮卑人每個成年男子,拿上一把馬刀,跨上戰馬就是一名合格的戰士,由此可見鮮卑人對戰馬的倚重。因此,鮮卑人養出來的戰馬,都是耐力極強,善于長途奔跑的良馬,而且這些戰馬耐寒性極強,在天降大雪,大量牛羊被凍死的同時,這些戰馬卻都完好無損的活了下來,其品種之優良,也就可見一斑了。經過精確的清算,此一戰,敖烈大軍共計繳獲了這樣的良馬五萬多匹,靠著這些戰馬,敖烈完全可以在組建一直重裝騎兵了。

清點完戰利品之後,接下來,就是對鮮卑俘虜的處置了。如果是以前,敖烈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把俘虜來的六萬鮮卑人斬盡殺絕,以絕後患。可是在經過昨夜的戰斗之後,敖烈想明白了很多的問題,首先,鮮卑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支,是後世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次,安逸的漢人,需要鮮卑人的戰斗天性,來喚醒他們沉睡在心底的斗志和激情;再次,從個人角度來講,敖烈也願意為民族融合做出一些促進的作用。

因此,敖烈並沒有下令殺掉鮮卑俘虜,而是從其中挑選出兩萬精銳,由血殺軍負責看押著,一路押回燕京,接受賈詡、黃忠等人的訓練和改造。至于其余的四萬多人,很簡單,全部釋放。既然東部鮮卑短期內已經沒有了南侵的實力,敖烈也樂的大方,放這些人回去繼續從事游牧。其實敖烈這樣做也是逼不得已,他當然想把所有的鮮卑人遷居到幽並境內,和漢人雜居在一起,可問題是,敖烈根本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來供養戰俘。也有一些鮮卑人,因向往大漢的文明和生活,自願跟隨敖烈大軍回到幽並境內,對此,敖烈也不加阻攔,而是表示歡迎,並給每一個願意到幽並居住的鮮卑人,發放了一定的錢糧。有暗影成員遍布幽並各地,敖烈也不擔心這些南遷的鮮卑人,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安排好了戰俘之後,敖烈讓趙雲率領兩萬人繼續北上,一舉平定東部鮮卑的所有地盤。現在的東部鮮卑就像是沒牙的老虎,沒有了青壯和武器,派去兩萬人,足夠平定東部鮮卑了。更何況,人心都是肉長的,被釋放回去的四萬鮮卑精壯,有感于敖烈的不殺之恩,一定會幫助趙雲迅速穩定住局勢的。鮮卑人崇尚武力,在見識到了敖烈大軍的悍勇之後,從內心中產生了敬畏之情,也就興不起抵抗的心思了。少數民族往往就是這樣簡單直接,你比我強,我就服從你;我比你強,你就必須臣服于我,全然沒有漢人那種兩面三刀的嘴臉。

趙雲率軍北上、血殺軍看押著兩萬鮮卑精銳返回燕京之後,敖烈立即帶領其余的一萬大軍趕赴幽並交界,呂布的曖昧態度,始終是纏繞在敖烈心頭的一個疑問。不盡快把這個謎團解開,敖烈感到十分難受。于公,呂布是並州牧,是幽並大都督敖烈的屬下,敖烈不希望看到部下出現背叛的情況;于私,呂布是敖烈的結拜大哥,兩人十年來患難與共,數次共同經歷生死一線的局面,敖烈不相信呂布會背叛這份兄弟情義。可是呂布竟然暗中放水,縱容和連所部的中部鮮卑入侵幽並,這就讓人十分難以理解了,所以,敖烈需要盡快知道呂布的真實想法,和呂布進行一次長談,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幽並交界的呂布大營中,陳宮拿著戰報,贊嘆著說道︰「非常之人必定行非常之事,冠軍侯當真是天縱奇才。竟然利用泥土混作糧草,尋到這樣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一夜之間擊敗了軻比能所部十余萬鮮卑大軍,可敬,可嘆也!」

呂布連看一眼戰報的興趣都欠奉,淡然的笑道︰「某早就說過,墨寒是不世出的奇才,軻比能戰敗身亡,根本就不足為奇。如果戰敗的是墨寒,那才叫奇怪呢。」

看到呂布對敖烈引以為傲,陳宮會心的一笑,低聲說道︰「溫侯,陳宮有些明白你為何會放和連所部進入幽並了,冠軍侯雄才大略,確實值得君侯如此煞費苦心……」

就在兩人談話之際,一名小校進帳稟報︰「稟溫侯,主公率軍已經趕到了大營三十里之外,請溫侯定奪。」在並州軍中,所有的將士沿襲了舊日的習慣,稱呂布為溫侯,但卻在呂布的嚴令之下,稱敖烈為主公。

呂布低頭思索了一下,猛然抬起頭,洪亮的說道︰「告知主公,如果相信呂布,就只身前來!」小校領命而去。呂布轉頭看向陳宮,低聲說道︰「公台,勞煩你去把和連還有王允的使者請過來吧,這場戲,也該收尾了……」(未完待續……)l3l4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