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呂布的抉擇

十幾天之後,敖烈率領麾下精兵悍將經過一路急行,已經踏入了司隸和並州的交界處。再有兩三天的快馬疾馳,就能趕到洛陽了。

此次行軍,敖烈特意選擇了走並州至司隸的路線,為的就是想在和董卓交兵前,能親眼見一見昔日的大哥呂布。不管出于什麼原因,呂布在歷史上確實投靠了董卓這是沒有錯的,雖然敖烈說什麼也不能相信,呂布投效董卓僅僅是為了一匹赤兔馬。

可惜一路走來,敖烈始終沒有見到呂布,經過多方打听消息,才知道丁原因不滿董卓的行徑,已經先一步帶兵去找董卓要說法了,呂布作為丁原手下的頭號大將,自然也跟去了洛陽。

雖然和呂布失之交臂,但是在打探呂布消息的同時,血殺營精銳還探听回來其他的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首先,和歷史上一樣,董卓脅迫朝中百官,認可他自封太師的官職,現在的董卓,已經位極人臣,比之敖烈的驃騎大將軍、冠軍侯也是毫不遜色了,甚至嚴格說起來,起官職還要在敖烈之上。因為敖烈的官職位列三公,也就是和三公平級,而董卓太師的職位,則是在三公之上。不過因為敖烈先後受到劉宏父子的一再升遷,各種殊榮加身,在聲望和身份上,倒也不輸于董卓。更何況,敖烈的官職是兩代天子親自冊封的,而董卓的官職是脅迫百官自封的,孰優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另一條消息,是關于曹操的。早年間的曹操,縱然有一些野心,但也只是想為大漢江山建功立業而已,就現階段來說,曹操還是比較正直的,和梟雄還扯不上什麼關系。所以,曹操借著獻刀的名義,刺殺董卓的事情,還是和歷史上一樣發生了,只不過曹操還沒有來得及下手,就被董卓覺察出了不妙,曹操連忙把手中的七星刀趁勢獻給了董卓,然後找了個借口出了太師府,頭也不回地跑出了洛陽城,回到陳留招兵買馬去了,意圖召集人馬征討董卓。

還有一條消息,也引起了敖烈的注意。袁紹回到了冀州舊地之後,借著家族四世三公的名聲,大肆招兵買馬、擴充部屬。♀而董卓似乎是不想讓袁紹惹出什麼麻煩來,索性封給了袁紹一個渤海太守的頭餃,試圖用封官的方式,來彌補彼此之間的怨恨。董卓授予的官職,袁紹大方的收下了,但是對董卓的態度卻沒什麼好轉,時刻操練軍隊,隨時準備殺回洛陽的意圖,在明顯不過了。

三日之後,敖烈率軍來到了洛陽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和並州軍大營遙遙相望。因為董卓進入洛陽的時間還短,只能控制住洛陽,在加上兵力並不是十分充足,所以對洛陽周邊地域的控制就力有未逮了,這就讓敖烈率軍輕易靠近了洛陽。安排人馬暫時休整之後,敖烈只帶著許褚、典韋和三十名血殺營精銳進入了並州軍大營中,拜會並州刺史丁原。

走進並州軍大營沒多遠,敖烈就看到一位威風凜凜的中年將軍快步迎了出來,看樣子,應該就是丁原了。讓敖烈真正激動的,是他看見了丁原身後一位虎將的身影。剛毅的臉龐、雄偉的身材,背後還斜斜背著一柄方天畫戟,正是敖烈多年未見的結拜大哥呂布。此刻,呂布面帶微笑,跟在丁原的身後,正目不轉楮的端詳著敖烈,仿佛是想通過眼神,來了解分別這麼多年來,敖烈身上的所有變化。

「哈哈,驃騎大將軍大駕光臨,丁原有失遠迎啊。」來人果然是丁原,看到敖烈之後,丁原立刻熱情的打著招呼。

敖烈拱手回禮道︰「丁刺史太客氣了,怎敢勞動丁刺史親自出迎?」

丁原一把拉住了敖烈的手臂,眼光在敖烈的身上,上下看了兩眼,爽朗的笑道︰「久聞驃騎大將軍、冠軍侯之威名,今日一見,果然是少年英雄、人中矯龍啊。快,大帳內落座。」

在丁原的熱情指引下,敖烈只好跟著丁原亦步亦趨的向大帳中走去,同時回頭遞給呂布一個眼色,示意呂布稍後在另行相聚。呂布和敖烈雖然多年未見,但是彼此兄弟之間心意相通,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進入大帳之後,兩邊分賓主落座。坐定之後,丁原開門見山的問道︰「未知君侯此來,有何指教?」

敖烈謙遜的笑了笑,說道︰「指教是萬萬不敢的,某前來,是有一事相求。據聞,丁刺史對董卓霍亂京師之事十分不滿,意欲舉兵討伐董卓,可有此事?」

一說到董卓,丁原原本歡笑的面容,立刻沉了下來︰「哼!董賊欺君罔上,竟然脅迫百官自封太師,當真欺辱我等沒有硬骨頭麼?沒錯!本刺史確有這個打算,不是董賊伏誅,就是本刺史以身殉國,沒有第三種可能!」

听到丁原這番話說的慷慨激昂,敖烈大聲喝彩了起來︰「好!丁刺史一腔熱血,某深為佩服。這樣吧,待某回營整頓兵馬,來日和丁刺史一起出兵討伐董卓!」

「哈哈哈,當今天下,義薄雲天者,舍君侯其誰!難怪先帝和當今天子對君侯青睞有加。」丁原听到敖烈要一起出兵之後,暢快的大笑了起來。

笑了笑,敖烈忽然說道︰「對了,久聞丁刺史帳下的中郎將呂布武勇過人,人稱?虎,未知某是否可以和呂將軍小聚片刻?」

丁原笑著向帳外一指,口中說道︰「站在帳外的就是奉先了。君侯有小霸王之稱,奉先則被稱作?虎,看起來,君侯與奉先,是英雄惜英雄了。也罷,今日就不用奉先值守了,君侯且去與奉先相聚吧。」

敖烈向著丁原拱了拱手,說了一聲多謝,然後轉身走出了大帳,來到了呂布的面前。

呂布臉上不帶任何表情的說道︰「請君侯到某帳中相聚吧。」

敖烈笑著點了點頭。

呂布也不再說話,轉身帶著敖烈向自己的營帳走去。呂布的營帳,離丁原的中軍大帳並不遠,走出幾十步,也就到了。敖烈回頭向許褚、典韋使了個顏色,示意二人守在帳外,不要讓人前來打擾。

進帳之後,呂布臉上目無表情的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關切之情。一雙虎目牢牢地盯著敖烈,呂布有些激動的開口問道︰「二弟這幾年過的好麼?」

敖烈剛想回答,卻看到呂布自嘲的笑著搖了搖頭,同時說道︰「看愚兄這話問的,現今二弟的大名天下皆知,又怎會過的不好呢。」

「大哥,你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某怎麼一點你的消息也沒有?」敖烈關切的問道。

呂布笑了一下,然後大概的把這幾年的經歷概括了一遍。原來這幾年以來,呂布從投效到丁原帳下開始,就一直在北疆和匈奴人作戰,直到半年前才因累積戰功升遷中郎將之職後被調回來,所以敖烈一直也沒有得到呂布的消息。

兄弟二人有說有笑的,簡單講述了一下這幾年來的經歷,都對對方這幾年的浴血奮戰唏噓不已。戰場上,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丟掉性命,今日兄弟二人能夠完好的相聚在一起,不得不令人感慨萬分。

重溫了兄弟情之後,敖烈感到呂布沒有什麼變化,還是以前那個豪邁、直爽,充滿雄心壯志的大哥。于是,敖烈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哥,你究竟和董卓有什麼關系?」

「嗯?你怎麼會知道?」呂布驚異的看著敖烈。顯然,敖烈猜中了,以敖烈對呂布的了解,呂布絕不像是歷史上記載的那樣反復無常、剛愎自用的小人,雖然敖烈不知道呂布為什麼投靠了董卓,但敖烈知道,這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敖烈認真的看著呂布說道︰「其實,某什麼都不知道。某只是在大哥的眼楮里看到了殺機,對丁刺史的殺機。眼下,董卓是丁刺史唯一的敵人,所以,某猜測,大哥和董卓之間,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呂布嘆了一口氣,道︰「終究是瞞不過二弟。不錯,愚兄確實有殺死丁原的心思。而且也確實和董卓有關。」

「瞞不過小弟,是因為小弟對大哥的習性太熟悉了。大哥,你願意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小弟麼?」敖烈輕輕地說道。

呂布看了敖烈一眼,緩緩地說出了他想殺丁原的道理。前文中提到過,呂布幼年無依無靠,是跟著狼群長大的,後來遇到了一伙匈奴人,當時匈奴人想殺幼年的呂布,踫巧被一位路過的壯士救了下來,並且遞給呂布一把刀,讓呂布殺光了那伙匈奴人。從那以後,呂布再也沒有見過那個救他一命的壯士,但是呂布卻深深的記得那個人的名字——董卓!

直到今天,不算敖烈在內的話,呂布的武勇已經冠絕天下,創下了戰神?虎的名號,但是卻一直再也沒有機會對當年救過他的董卓報恩。直到丁原率軍前來,意欲討伐董卓,呂布才打算刺殺丁原,報答當初董卓的救命之恩。

「原來是這樣。」敖烈終于明白了,為什麼在歷史上,呂布會為了一匹赤兔馬就殺死了待他如子的丁原了。那根本就和赤兔馬沒有關系,而是呂布要報答董卓的救命之恩,赤兔馬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大哥,丁原,你不能殺。」敖烈語氣堅定的說道。

呂布皺起了眉頭,有些不悅的說道︰「二弟,愚兄的秉性,你是知道的,有恩不報,不是某的性格。更何況是救命之恩,若當初沒有董卓出手,焉有今日的呂布?」

敖烈知道呂布一向恩仇分明,想要阻止呂布報恩,是很困難的事情,想了片刻,敖烈斟酌的說道︰「大哥,你換個角度想想,丁刺史待你,同樣是恩重如山,你若殺了他,豈非恩將仇報?他日還有什麼面目面對天下英雄?」呂布並沒有像演義中記載的那樣拜丁原為義父,敖烈不知道是歷史的記載有錯誤,還是因為自己的到來引起的效應。但是丁原對呂布的看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對待呂布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

呂布被敖烈說服了,為難的說道︰「二弟之言也有道理。」沉默了片刻,呂布下定了決心,十分堅決的對敖烈說道︰「二弟,愚兄知道你此次率軍前來,也是要討伐董卓。但是有愚兄在,就絕不容許你對董卓不利。至于丁原,某也不殺了,就當是還了丁原這些年來的知遇之恩。給愚兄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內,愚兄會守護在董卓身邊,保護他的周全。一年之後,愚兄到你的軍中負荊請罪,任你處置!」

ps:董卓救幼年呂布這件事,沒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證,是大琨杜撰出來的,只是為了增加情節的緊湊和曲折。書友們不要當真。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