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3章 這東西有一個傳說

第233章這東西有一個傳說

產業園里轉完了一圈,王志剛滿意的點點頭︰「晶晶,我們回家,晚上想吃什麼,買回家讓嬸子為我們做。7*」

付晶晶又輕輕干嘔了一下,用手絹擦了擦嘴道︰「王志剛,我已經告訴你了,不辦理手續,我的家門你不要進,這是我的原則,你必須尊重,如果不尊重,我明天就搬回樂平。」

王志剛暗暗咬了咬牙,抬頭擠了個笑臉道︰「好,誰的原則我都可以打破,只有我家晶晶的原則,我無條件遵守。現在我們回家,把你放到門口我就走。」

付媽媽站在客廳的窗前向下張望,看著下班回家的女兒。她已經養成了習慣,這樣看著女兒三個多月了,看不到女兒回來,他心里總有些失落感。

汽車喇叭一響,女兒鑽出了車子,頭也不回的進了樓道。王志剛也鑽出汽車,站在車邊看著付晶晶消失在樓道中。

「王記,快到家里坐一坐,吃了飯再走!」付媽媽打開窗子,對王志剛喊道。

「不了嬸子,我還有事情要忙,改天,我先走了。」王志剛微微一笑,沖窗口揮揮手,鑽進車子跑遠了。

「你和王志剛到底怎麼了,他怎麼不到家里來了?」見女兒走進屋子,付媽媽急忙問道。

「沒事,他當大官了不是,工作很忙的,不來很正常。」付晶晶換上拖鞋說道︰「我爸回來了沒有,什麼時候吃飯啊,我早就餓了,媽。」

「你爸今天夜班,不回來了,當個門衛也挺辛苦的,快點吃飯。聖堂最新章節」付媽媽端出做好的飯菜,拿來了兩雙筷子。

「媽,你知道罌粟嗎?」付晶晶拿起筷子,邊吃飯邊問道。

付媽媽也吃起了飯,邊吃邊回答道︰「當然知道了,我以前在屋後也種過幾株,用果實和睫葉可以煮成湯,有個頭痛腦熱的,就喝上兩口,可以去痛,後來政府禁止種植,我就不再種了。」

「這種植物不是好東西,是不是林則徐禁的那種大煙?」

付媽媽咬了一口餅道︰「應該是的,這東西還有一個傳說呢。」

「什麼傳說,媽,快給我講一講。」付晶晶來了好奇心。

「據說,從前在鼓山坳里,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村里有一個排行第三的少年,人稱三郎。三郎自幼和一個叫英淑的姑娘要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三郎彈得一手好琴,英淑姑娘長得聰明伶俐,特別喜歡听琴,只要一听三郎的琴聲,就如醉如痴。當她長到十七八歲的時候,三郎和英淑就私訂了終身。」

「英淑成人後的一天,媒人來到她家,為鄰村一戶有錢的富家子弟提親。英淑的父親貪圖錢財,一口應允下來。英淑姑娘知道後誓死不從,媒人跑得非常急,英淑的父母看管也非常嚴,相逼成婚。眼看婚期臨近,在一個漆黑的夜里,英淑趁家里人不備,在院里的大樹上上吊死了。英淑的父親後悔莫及,只好把短命女兒葬在一塊山地上。」

「三郎聞听英淑的死訊,心里難過至極,趴在英淑的墓前哭得死去活來。正當他痛哭的時候,忽然看到新墳上破土冒出一枝鮮花,紅花綠葉,水靈靈的,粉嘟嘟的花朵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三郎小心冀冀的把這枝花挖下來帶回家中,栽在花盆里,放在從此,他每天晚上閉門不出,對花彈琴,寄托對英淑的思念之情。有一天夜里,三郎的琴聲一響,只見英淑姑娘從花朵上走下來,伴著他的琴聲開始跳舞,房里立刻充滿了歡聲笑語。此後,每當夜深人靜時,英淑和三郎便在房內互相傾吐著生離死別的情思。」

「後來,三郎的兩個嫂子偷看到花朵上走下來的漂亮女子,與三郎非常親熱,有說有笑。以為他著了魔,妖怪纏身,便借著三郎去姥爺家拜壽的時機,把那朵花撕得枝離葉碎,花瓣滿地。三郎拜完壽回家一看,滿屋的花瓣七零八落。他跪在地上,邊流淚邊用唾沫把花葉花瓣一片片沾好,說來也怪,那花兒又恢復原來的樣子。三郎又高興地把琴彈起來,但不管琴彈得怎樣好,英淑姑娘的影子再也沒有出現,只見花蕊里結出一個圓球形狀的小果實,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罌粟。」

「原來還有這樣的動人故事,那罌粟花的味道是不是很香?」付晶晶听完母親一口氣的講述,急忙問道。

「是的,罌粟粉綠色,葉子長,呈橢圓形,夏季開花,在枝頭只開一朵,又大又艷,有紅、紫、白三種顏色,向上開放,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花落以後結一顆球形蒴果,內有細小而眾多種子。」付媽媽咬了一口餅說道。

「哦。」付晶晶若有所思,眼神有些呆滯,輕輕點了點頭。

「這孩子,你問這干什麼,在哪里發現罌粟了?」付媽媽很是納悶。

「沒什麼,到了這些東西,我不了解,就問一問嗎,吃飯,飯都涼了。」付晶晶喝了一口粥。

飯確實涼了,粥碗上已經結了薄薄的一層固體。

付晶晶有一種預感,這種預感不是很強烈,雖然說不出是什麼來,但是揮之不去,總佔領著腦海中的一席之地。

……

天山文化娛樂傳媒公司正式成立了。

王丁在冀東市租用了一個三層小樓,孟菲已經培訓完成,回到了冀東,沈大陽還派過來一名技術人員,專門指導傳媒公司的工作。

呂天非常高興,打了沈大陽的電話,表示了衷心的感謝。通過人才市場,傳媒公司招聘了16個人,成立了五個部門,然後點燃了幾掛鞭炮,算是掛牌營業了。

公司的成立很低調,一是公司的投資人田國際、闞中仁都沒有到場,兩人各出資2個億,呂天籌措了1個億,用于公司的發展,投資5個億的文化傳媒公司已經是屈指可數的大公司了。二是公司地點選在了冀東,呂天想低調一些,等影視城籌建完成後再弄一個盛大的開張儀式,現在的開業,只是前期籌備工作的準備,還沒有真正的投入運行。

影視城的選址定在了樂平港附近,比鄰三島旅游碼頭。佔公頃。

听說要建影視城,黃縣長雙手歡迎,高興得把嘴咧到了耳朵上。影視城建成以後,將是樂平縣的一大景點,即可以拍戲,又可以當作景點,與三島旅游景區合為一體,將大大提高樂平的知名度,對增加縣財政收入是大大的助力。

影視城的建設早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布局規劃早已就設計好,就是仿造被八國聯軍燒毀的園明圓。

清末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將園明圓一把火付之一炬,後人都沒有見到園明圓的樣子。有一位考古學家根本清理出來的古物,結合園明圓的殘跡,復原了園明圓的設計圖紙,但是國家的明令要求,嚴禁佔用耕地大修古跡。

樂平縣的這一項目已經申請了三年,始終沒有得到上級的批復,投資方也撤資而去。這一次縣委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將名字改為影視城,擺月兌了「復制古跡」這一敏感詞匯,最終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批復。

在常委會議室,當呂天與黃縣長在合同上分別簽完字,將合同互換後,兩人熱情的把手握在一起。黃縣長拍了拍呂天的肩膀,笑道︰「呂經理,我真的沒有看錯你,你為我縣上了如此大的項目,全縣人民都得感謝你啊。」

呂天呵呵一笑道︰「黃縣長,我也希望樂平縣有一個好前程不是,我也是樂平縣的一分子,簽字儀式我看就不要上電視了,我還是農業產業公司總經理,您的部下,這視頻播出去,好說不好看啊。」

黃縣長哈哈大笑道︰「好,听從呂經理的意見,祝願天山公司越來越興旺、越來越發達!」

圖紙有了,資金已經到位,什麼也不用說了,與縣土管局丈量了土地,王丁招來了一批人馬,按照現有的圖紙,立即開工興建、打樁奠基。

影視城建設沒有孟菲的事情,傳媒公司的運作她可是操心費力,壓力很不首先承接了樂平縣政府的宣傳片。宣傳片縣電視台也能夠做,不過也得去省市找大公司進行後期剪輯。黃縣長也是感激呂天對他工作的支持,便將這一工程交給了天山傳媒。

天山傳媒的第一項工作必須做好,孟菲帶著技術人員,扛著新購進的進口設備來到樂平縣,與縣委辦、宣傳部、電視台、發改局、文體局等部門分部采錄素材,然後按照要求進行數字處理。

進口設備確實不一般,四千多萬沒有白花,錄制的效果與電視台的錄制效果確實不一樣,還有沈大陽派來的技術指導陳女士,設計理念非常超前,孟菲從她身上學到了許多知識,汲取了豐富的經驗。

經過半個月的奮戰,宣傳片徹底完成。在縣委常委會議室內,孟菲與陳女士共同將宣傳片演示給各位縣級領導觀看,贏得了一片喝彩聲。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