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65章 另有心思

且說朱皇帝回到北辰宮,卻一改殿上的驚慌和憂慮,反倒顯得有幾分輕松和歡喜,連腳步也輕快無數。他沒有馬上回到後宮,而是徑直去了往常批改奏章的武德殿。進了大門,對隨後跟進來的宦官高靜跟道︰「快跟我說說,你派去的人怎麼說?」

高靜對身邊幾個小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小太監門全退出了門外。高靜獻媚的道︰「陛下,我派去的人回來說了,楊師厚好像已經快不行了,藥石無效,就等死了!」

朱友貞眼楮里閃動著光芒,似乎努力抑制著內心的激動︰「可看真了?」

高靜道︰「那是體己人,他還去特意找了好幾個給楊將軍看病的郎中,確實已經病入膏肓,說是連說話都已經不行了!」

朱友貞啪的一拍桌子道︰「好!賞!賞!那個派去的人,要好好給我賞!」

朱友貞幾乎興奮的在屋子里走來走去,高靜殷勤的將剛沏的參茶端上。

朱友貞白了高靜一眼道︰「好真沒眼力見,今時今日,還喝什麼茶啊,給寡人拿酒,最好的酒!寡人要好好的喝上幾杯!」

高靜道︰「可是皇上,那河西入侵的事情」

朱友貞道︰「管他娘的!寡人現在不關心什麼河西,就算是李瞎子跑到東京來,有能咋樣?這和寡人何干?寡人關心的是楊師厚這老家伙竟然快死了!哈哈哈!這是老天憐我!」

這就真是見鬼了,大戰在即,名將將死,有何可笑的,應該哭才是。這豬油真,是不是真是豬油吃多了!是不是瘋了?糊涂了?為何不擔心外敵,卻為了自己的一員將軍之將死而歡喜若狂?

內中有何緣由?當然說來話就長了!

先說說這河西李氏是何人吧,也就是這位朱皇帝嘴里的李瞎子?

李瞎子也就是李克用,原本姓朱邪名赤心,听名字就知道,是異族人,準確說是沙陀族人。至于沙陀是什麼人,這待以後再細說,此處暫不詳述。

李克用自幼驍勇善戰,跟隨其父征戰殺場,後來被唐僖宗賜封李姓,從此改名李克用。因為李克用很早就因為作戰中受傷而瞎一只眼楮,所以又得了個渾名叫獨眼龍李鴉兒!

李克用和梁太祖朱溫,也就是眼前這位朱友貞皇帝的父親,原本是同朝為臣,但也是宿敵!

朱溫被封梁王之時,李克用被封晉王。兩人同是滅黃巢起家。李可用生性狂暴,目中無人,喝酒之時當眾辱罵朱溫。當時朱溫已經權傾朝野,雖然還沒有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但是已經位極人臣,哪里肯受得了李克用的羞辱。

當夜朱溫帶兵包圍館驛,李可用在部下掩護下倉皇而逃,三百親兵盡數被滅。

從此後,結下了冤仇。彼此是針鋒相對。後來一個據有河西稱王,一個據河東稱帝,就開始彼此征戰不休。就是朱友貞即位以來,也是多次騷擾。

再說說另一個,楊師厚何人也?

楊師厚就是一直為朱梁拒河西之敵的虎將。現如今位居魏州節度使。

這真是奇怪了,如此忠臣為何反而會引起朱友貞的反感呢,他如此的嫉恨有功之臣,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嗎?

說起來,楊師厚算是朱溫皇帝的寵將,手中握有強兵,驍勇善戰,數次大破敵軍,就連朱溫都不得不稱贊他。

但是稱贊是一回事,帝王內心怎麼想,不是凡人所能揣測!

歷來帝王最怕的不是將不強官不賢,他最怕的是功高蓋主!

想當年秦朝的宰相李斯,漢代武將衛青,不都有曾經被罷黜吃癟的經歷嗎?原因就是功高蓋主!

朱溫這人為人不咋地,但也算是一代梟雄。雖不能比擬三國的曹操,卻幾乎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並得到了政權。這樣的人,自然是識才的。朱溫的計劃想利用楊師厚來平定天下,然後來個鳥盡弓藏,最後收回權柄。

可惜的是,他的這個如意算盤卻被他的兒子打亂了。朱友圭這賊子殺父稱帝,結果大把的軍權落入楊師厚的手中。

當年,朱友圭曾經想將楊師厚騙到東京殺掉,但是楊師厚卻狡猾的很,帶著重兵來見!逼迫朱友圭封其魏州節度使。

楊師厚治軍還是很有一套的,他麾下的天雄軍,還有銀槍騎也算是當時最為強大的軍隊。令對手聞風喪膽。在如今的歲月,這樣的強軍可不容易。

那朱友圭和他父親朱溫比,那能力可差老鼻子了!在楊師厚眼里,他更是一個雛兒。

他楊師厚不來謀奪你朱阿斗,已經夠給豬瘟面子了,你這小豬崽子倒生出害虎之心?真是笑話!

當然朱友圭為保自己的皇位,只得同意了楊師厚做魏州節度使。統轄魏、相、博、衛、州、澶六州四十三郡。

朱友貞沒他哥哥那麼傻,好歹他還是裝了回傻。當時他在殺兄謀位之前,就跑去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楊師厚相助,才求得他的支持。

楊師厚當然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從此後,在魏州他楊氏就是不帶王冠的王。

只要他願意,他可以不奉詔。

整個魏州幾乎成了他的獨立王國,不但如此,還要錢要糧,要犒賞。

一點點的榨取著後梁微薄的國力。也敲打著豬油真的心!朱皇帝當然日夜期盼著楊師厚早點死呢。

如今听到楊師厚病重將亡,他如何不喜?

其實他今天在殿上,根本就是故作姿態!已經是十分克制了。但是他心里卻是早與有了另一番盤算。

幾口美酒下肚,朱皇帝還真有些飄飄了,自從稱帝以來,他可很少如此舒坦的喝過酒。當然他還是保持著幾許的清醒。

「高靜,你看這個趙敬如何?」

這已經是朱皇帝第二次詢問高靜關于趙敬的話題了。

但是這一次他想要得到的答案和上次完全不同。

作為高靜他當然十分清楚朱皇帝心中所指。

「陛下,請恕奴婢無罪,奴婢才敢回答!」

朱友貞將大袖一揮,借著幾分酒意道︰「恕你無罪,你盡管說!不過要講真話!你清楚我不喜歡听假話!」

高靜道︰「陛下,依奴才想法,陛下不宜讓趙敬去魏州,至少不能他一人前去!」

朱友貞一愣,繼而若有所思道︰「為何?你不是夸他忠勇可嘉嗎?」

高靜道︰「這忠勇之人,必有愚昧之處。他不會權變。陛下此次出征,其實並非完全為了抗拒河西來敵,而是要整合收編魏州兵馬。就算不能完全收回,也要分化他,徹底掃除楊氏之患。」

朱友貞笑道︰「高靜,你好大膽,楊將軍忠于我後梁,乃是有功之臣,如何成患了?」雖然言詞是斥責之意,但是語氣卻帶著一種勝利的調凱。

高靜如何不知,平定的說道︰「奴婢該死,奴婢怎麼敢詆毀楊將軍的功德,只是楊將軍佣兵一方,對于朝廷財政實在是壓力。他自有六州四十三郡,卻揮霍無度,不但顆粒無貢,還要向朝廷伸手。實非百姓之福啊!」

朱友貞卻不予他細說下去,問道︰「那你說,派誰去合適?」

高靜道︰「依照奴才愚見,既然是用兵,就得講究兵略。派一人既能被魏州楊氏相容,又足以代表朝廷的武將去才行。此人至少能夠向魏州借的雄兵用以御敵,而且還能做的天衣無縫!讓楊氏諸將心甘情願。」

朱友貞大為意外,隨之笑罵道︰「好你個高靜,你真是好大膽,你一個宦官,你懂什麼兵略,在這里妄談!」但是朱友貞卻不得不承認,高靜所言說到他心坎里去了!

朱友貞道︰「那你說,如此睿智的人是誰?」

「其實陛下早已經洞若觀火,但是既然要奴婢代你說,奴婢就說,此人非王景仁將軍莫屬。」

朱友貞心中明白。的確,今天這份差事,滿朝文武,能有誰比馬步軍右指揮使王景仁更合適?

王景仁是誰?這里簡單做點介紹。

王景仁原名王茂章。早年在淮南節度使楊行愍帳下,深得重用。

有一年,朱溫派朱友寧攻平盧節度使王師範之,王師範自知不敵,向楊行愍求援。楊行愍派了王茂章領七千眾支援。

王茂章深有謀略,建議王師範將營地分成兩營,等著朱友寧來攻。

朱友寧果然夜攻一營,破營之後再回頭攻另一營。

王茂章一看,對方已經力竭,突然發起攻襲,致使朱友寧大敗,被王景仁陣前斬殺。

朱溫聞訊大怒,整兵二十萬來攻打。王景仁卻做出膽怯的樣子,緊閉營門免戰。朱溫一看他示弱,也就松懈了。

結果他卻忽然自毀營寨,沖了出來,速戰速逃,吃了點小便宜馬上就跑,然後跑不動了,就坐下來喝酒。追兵看他不跑,也停下休息,這家伙等你休息了,他回過頭來砍殺一通,然後又繼續跑。弄得追兵無可奈何,被他拖得精疲力竭。

朱溫當時感嘆︰「天下竟然會有這樣的將領,我若能得到他,何愁天下不平!」

後來,朱溫派楊師厚來追,本意卻是想要勸降,所謂英雄相惜,楊師厚也對王茂章是大為贊賞。

沒想到,王茂章這家伙實在是狡猾,乘朱溫有意勸降,便虛與委蛇,卻派部下分兵突圍,最終因為部下抵死掩護,王茂章才順利的安全撤離。

楊行愍死後,其子楊渥掌權,和王茂章不太對付,一次,王茂章竟然在宴席上大罵楊渥。然後深夜投奔錢塘錢繆。

朱溫得知,派楊師厚寫信讓他來投。果然王茂章投效了朱溫。朱溫大喜給他賜名景仁,視同義子。

自此後,王景仁和楊師厚也結下了友誼。雖然各有升遷,但是在楊氏門中和部下的眼中,王景仁是友非敵。

【深夜碼字,今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