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初一大早上的大朝拜,是蕭明瑜同魏太後一起主持的。最新更新:風雲小說網今兒魏家的人進宮,要找魏太後說話。既然周乾做了皇帝,作為皇帝的外祖家,魏家是不是也該得到點好處。總不能所有的好事情都讓韓家劉家和蕭家得了去吧。

魏太太就在魏太後耳邊吹風,順便詆毀一下蕭家。說蕭家那樣的破落戶,都能得到廣明帝的青煙,這實在是有些不合適。再一個,蕭家都行,為什麼魏家就不行。別忘了,皇帝還得叫魏家老爺一聲舅舅。

而且魏太太認為,魏家同蕭家比起來,不差一點,甚至還要強出不少。沒道理蕭家人能出頭,魏家的男人就要縮頭烏龜吧。莫非蕭明瑜的枕邊風果真有那麼厲害,廣明帝已經被蕭明瑜蠱惑了嗎?

魏太後其實很高興有娘家人進宮來,不過一見來的人是自己大嫂,魏太後就有些不高興了。魏太太的性子,魏太後知道一二。果不其然,這說的話真心難听的很。

魏太後的笑臉維持不下去,「夠了,不要再說了。整日里蕭家如何,魏家如何,比來比去,有多少意義?羨慕蕭家人出頭,那你們兩口子也用心點,將大郎二郎教導出來。要是這兄弟二人能成才,就算考不上進士,能中個舉人,哀家豁出臉面,也讓皇上對魏家多關照一點。可是你自個瞧瞧,大郎二郎像是成才的人嗎?還有哀家那大哥,像是能做事的人嗎?皇上初登大寶,一切都還不穩定,這個時候要緊的就是求穩。你只看到了蕭家人的風光,怎麼沒看到蕭家人承擔的風險。就說賑災的事情,這事情大哥能做嗎?能做得下來嗎?他有那威望,那有魄力嗎?哼,就他的德行,去了兩湖,只怕短短時日內,就被人給哄騙了去。誤了自己事小,若是誤了皇上的差事,你們有多少條命夠砍的?」

魏貴妃不屑的看了眼自家大嫂,「就說蕭家吧,蕭家大老爺,如今是個什麼下場,莫非你眼楮瞎了,沒看到?蕭茂林是皇後的親伯父,結果如何,還不是丟官去職,閉門思過,連家里大門都出不去。你若是不怕哀家的大哥落到這個地步的話,那你盡管讓他來找哀家。哀家作保,替他找一個差事來做,如何?」

魏太太很猶豫,「太後娘娘誤會臣妾。臣妾說蕭家,也是順口一提,並沒有別的意思。只不過蕭家這一年來的變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同樣是外戚,我們魏家,就生生的比蕭家差了些,所以心里頭才有些不平衡。不過太後娘娘盡管放心,以後臣妾再也不提蕭家的事情。蕭家那些事情,臣妾只當沒听見,沒看見。至于老爺的差事,太後娘娘,您看能不能給找個輕省一點,油水豐厚一點的。要不讓老爺去內務府。內務府如今管的產業多,來往銀錢也多。這事關銀錢的大事,還是需要自家人看著才能放心。」

魏太後似笑非笑的看著魏太太。魏太太一開始還信心滿滿,不過被魏太後這麼盯著看了一會後,就心虛起來。難道她又說錯話了嗎?魏太太尷尬的沖魏太後笑著。

魏太後冷哼一聲,「你也真敢說。也不看看那些都是什麼錢,你們模著就不怕燙手嗎?還是說,你覺著憑著魏家外戚的體面,就能讓皇上對你們網開一面,甚至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你們是不是將皇上想的太過懦弱了。莫非就因為朝臣們幾次三番的同皇上對著干,讓你們也生出了輕視之心?」

「不敢,不敢。臣妾萬萬不敢有輕視之心,還請太後明鑒。」魏太太知道厲害,趕緊表態。

魏太後不屑的瞥了眼對方,「沒有就最好。回去告訴魏家所有人,別仗著外戚的身份就囂張跋扈。犯了事情,哀家是不會站出來替你們說情的。至于差事的事情,內務府那邊你們就別想了,不過戶部那里,哀家倒是可以爭取一二。」

魏太太有些不滿足,結果魏太後嗯了一聲,魏太太什麼不滿的話都不敢說了。滿臉笑容的表示很滿意,很好,她一定會將魏太後的意思帶回去,不會讓魏太後為魏家人操心。

就算魏太太答應得很好,可是不代表她心里頭就沒有一點怨氣。不僅有怨氣,氣性還挺大的。回到魏家後,魏太太就在魏老太太跟前嚼舌根子,不敢說魏太後的壞話,就一個勁的說蕭家如何,皇後如何。又自以為是的說,定是皇後娘娘將魏太後給哄住了,又說皇帝被皇後娘娘給蠱惑了。想想看,宮里面就皇後娘娘一個女的,至于那些宮女,估計都入不了皇帝的眼。如此情況下,皇帝豈能不被皇後蒙騙的。

再說了,皇後運氣好,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魏太後年齡大了,自然是喜歡孫子的。看在孫子的面上,也不會為難皇後。所以根本原因還是在皇後身上。只要能讓人分薄皇後的寵愛,說不定這種情況就會改變,屆時皇帝也會關注到魏家,會為魏家帶來更多的好處。

魏老太太還沒老糊涂,參與宮中事情,其中的風險究竟有多大,她還是知道的。先是將魏太太呵斥了一番,警告魏太太以後不準亂說。魏太太面上答應,心里頭卻不以為然。等自家老爺一回來,就繼續嚼舌根子,又是之前那一番話,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有蕭明瑜做皇後。為了魏家著想,為了魏家的榮華富貴,魏家很有必要同別的世家聯合起來,塞女人進宮,分薄蕭皇後的寵愛。

能不能送女人進宮,後續如何,暫且不表。

大年初一這一天,天下祥和。蕭明瑜在宮里面見了韓氏,韓老太太,還有兩位舅母。

韓氏于宮斗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對朝政也不怎麼關心,所以正兒八經的說,韓氏能給蕭明瑜的建議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韓氏最擔心的是蕭明瑜的身體,以及蕭明瑜同周乾的夫妻感情。外面的一些流言蜚語,韓氏也听說了一二,很是為蕭明瑜打抱不平。

反倒是蕭明瑜自己,一副不太想說,也不太在乎的樣子。

過後,蕭明瑜同韓老太太說話。韓老太太有些憂心,問了幾句,大致知道了蕭明瑜的心思,韓老太太就說道,「現在還不要緊,畢竟後宮只有你一人。老身唯獨擔心的是將來,朝臣們心思不一,但是有一點是統一的,不少世家大戶都想塞女兒進宮,為家族博個前程。這一點你要防備著。做皇後別的不怕,就怕皇上被別的女人迷惑住,失去了清晰的判斷,進而威脅到你的地位還有孩子們的地位。總歸,你要當心。最好將源頭堵住,一個都別放進來。你也別故作賢惠大度,那只會讓你難受。皇上那里已經頂了一年的壓力,後面這兩年,怕是越發艱難。若是皇上頂不住了,你可要頂住,必要的時候采取非常手段也沒關系。大不了我們韓家替你出頭抗下這個責任。」

蕭明瑜笑道,「多謝外祖母替本宮著想。這樣吧,外祖母可否給本宮一份名單,本宮就想看看,這些想送女兒進宮的人家,都是什麼樣子。更想看看,他們家的閨女何等的傾國傾城,竟然讓他們如此自信。」蕭明瑜露出一個志在必得的笑容來。

韓老太太先是微蹙眉頭,接著又是一笑,「說的是。你是做皇後的,就該有這等魄力。你是皇後,又有四個兒子,老身相信,這世上還沒睡能夠真正撼動你的地位。」

蕭明瑜笑道,「多謝外祖母,本宮定不會墮了韓家的名頭,更不會墮了本宮自己的名頭。」

「如此甚好。」

蕭明瑜又見了韓崔氏和韓霍氏。韓崔氏這些年心寬體胖,人豐滿了不少。不過瞧著倒是顯得年輕了些。至于韓霍氏,跟著韓士卿去了外地幾年,瞧著威嚴倒是更多了幾分。蕭明瑜同兩位舅母親切的交談,問起家中的事情,問起幾位表姐的情況。臨走的時候,蕭明瑜突然拉著韓霍氏的手,「大舅舅外放好些年,是時候做些要緊的事情了。還請大舅母回去同大舅舅說一聲。」

韓霍氏很驚疑,難道蕭明瑜得了消息?為何韓閣老一句話都沒透露。還是說這只是廣明帝周乾的主意。不管是什麼情況,韓霍氏都表示,一定會將這話帶到,讓蕭明瑜放心。

忙了一天,蕭明瑜總算能夠坐下來休息。將壯壯叫來,蕭明瑜開門見山的問道︰「昨兒晚上的宮宴,有大臣提議立太子。本來這事不該問你的,但是你身為嫡長子,遲早都要面對這些事情,所以母後也不同你兜圈子。母妃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父皇沒有同意朝臣的提議,你會不會有想法?」

壯壯面無表情的搖頭,「兒子沒有想法。父皇那麼做總是有理由的。」

蕭明瑜模模壯壯的頭,嘆氣一聲,「看來你還是有想法的。罷了,昨兒晚上你父皇同母後說了很多,其中就有關于你父皇不應朝臣的原因。你想听嗎?」

壯壯眼楮發亮,雖然沒表態,但是神情已經透露了他的想法,他是很想听的。昨兒晚上回去,一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就是在想父皇為什麼不同意立太子,難道是對他不滿意嗎?難道是他做的不好嗎?自我折磨了一晚上,今兒繼續自我折磨。這會蕭明瑜說要告訴他理由,壯壯頓時就來了精神。是的,他很想知道理由,他不想去猜測父皇的心思,因為皇帝的心思太難猜了。

蕭明瑜很嚴肅的對壯壯說道,「你父皇目前不立太子不是對你有不滿,相反你父皇對你很滿意。之所以不想答應朝臣,一來是你父皇年輕力壯,認為還沒到必須立太子的時候。二老,你父皇登基一年,根基還不牢固。這個時候若是立下太子,你極有可能成為朝臣的靶子,那些人會利用你來對付你父皇。你可有想過這個後果?屆時你同你父皇之間,還能如現在這樣親密無間嗎?說不定,你們父子會因為此事,越行越遠。等過個十年二十年,等你成年後,你想想看,會是什麼情況?」

壯壯冷汗頓時就下來了。

蕭明瑜則繼續說道,「三是你年齡太小,對太子這個位置的責任和本分,你還弄不清楚。再有,母後也不願意你這個小肩膀,小小年紀就承擔如此重擔。母後著實很擔心你承擔不起,最後結果就是我們做父母的害了你。同樣,母後也不想你小小年紀成為別人的靶子,成為朝臣們權力斗爭的犧牲品。被人利用,被人挑唆,同父皇離心,同兄弟反目,這是母後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也希望你能牢記今日母後同你說的話,時時反省自己,不要被權勢迷惑了雙眼,明白嗎?」

壯壯鄭重的同蕭明瑜說道,「母後,之前是兒子得了失心瘋,沒能理解母後同父皇的一片苦心,差點就中了那些朝臣的奸計。母後放心,兒子以後再也不會輕易被人挑唆,以後遇到事情,兒子一定會多思多想,不會輕易下結論。」

蕭明瑜很滿意的笑笑,「你這樣做就很好,母後很滿意。你要記住,你只需守著嫡長子的本分,友愛兄弟和妹妹,孝敬長輩,尊重師長,好好讀書,快樂長大,該是你的總歸會是你的。」

「嗯,兒子明白了。兒子一定謹遵母後教導,不會讓母後失望的。」

蕭明瑜滿意的笑了起來,「以後遇到事情,不要一個人胡思亂想。有解決不了的,就來告訴母後。母後畢竟見識多一點,你的難題,說不定在母後這里,不過是小事一樁。總歸,你這小肩膀還太孱弱,不要將擔子全都放在自己的身上。」

「嗯,兒子記住了。」

壯壯告退,蕭明瑜欣慰一笑。周乾從里間走出來,「這小子還算不糊涂,你說的,他都听進去了吧。」

蕭明瑜點點頭,「皇上也听見了,壯壯只是一時間胡思亂想,心里頭藏了心事。如今將話說開,他也就明白過來。皇上放心吧,壯壯不是糊涂的孩子,更不會輕易的被人蠱惑。不過這次的事情也提醒了我,看來壯壯身邊,得安排幾個得力的人手。嘴太多的不行,愛傳播小道消息的也不行。穩重又不失機靈,有忠心,卻也知道勸解,這樣的人可不好找。」

周乾摟著蕭明瑜,「偌大的皇宮,還怕找不出合用的人?慢慢找吧,總能找到的。」

蕭明瑜點頭,「皇上說的是,倒是我太過杞人憂天。」

周乾又問起另外一件事情,「听聞魏家在母後耳邊嘮叨了一些不中听的話。」

蕭明瑜白了周乾一眼,「皇上都知道了,還問?不就是老生常談,說我是妖精變的,將皇上給迷惑住了。所以才能獨霸後宮,獲得皇上的獨寵。」

周乾得意的笑了起來,「這話很混賬,卻也說對了一件事情。朕的皇後的確是妖精,尤其是在床上,將朕迷得五迷三道,找不到東南西北了。」

蕭明瑜哈哈大笑起來,「這話千萬不能傳出去,不然我是妖精的流言可就被坐實了。」

「朕喜歡你這妖精,又好看,又聰明,還有錢,還能替朕出謀劃策。這麼好的妖精哪里去找,朕只要你一個,別的人連你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

蕭明瑜望著周乾,抬手輕撫周乾的面容,「好久不曾听到皇上的情話,猛然一听,臣妾的心都要融化了。皇上可要記得今日說過的話,不能忘了。」

「放心,朕就是忘了自己,忘了國事,也不會忘了對你的承諾。」

蕭明瑜感慨,感情悶騷的人,說起情話來,也是極為驚人的。效果也是極好的。

馬忠同韓家的效率都很高,沒幾天,馬忠就將蕭明瑜需要的各類資料送來了。蕭明瑜一頁一頁的翻看。不出所料,那天宮宴上,讓周乾選秀和立太子的人,除了遵從道統幾個老頑固外,跳的最厲害的人,都是世家子弟。這些人同宮里或多或少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想要送女兒進宮,想要立下太子,這兩件事情都同他們休戚相關,都能從中謀取到相應的利益。

韓家派人送來的資料很詳細,不光是介紹了這些人的出身背景,朝中的利益關系,還介紹了家族情況,讓蕭明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蕭明瑜笑笑,老虎不發威,當她是病貓。看來上一次沈民有的動作,並沒有讓太多人得到教訓。而這一次,蕭明瑜將不會再手下留情,將給這些人家一個致命的打擊。

至于那些世家閨秀們,情況都相差不多。容貌才情出身皆出眾,相信這些人家都是想送女兒進宮,攀高枝的。

蕭明瑜淡然一笑,對于這些閨秀,可以晚點動作。但是對于世家的打擊,蕭明瑜打算,從正月就開始。這一次不光是從經濟上,更是要從政治上打擊。經濟上的事情,交給沈民有和馮長根,政治上的事情就交給韓閣老。不過在發動之前,蕭明瑜還要派人制造一點意外和話題出來,如此韓閣老才能理所當然的介入。

廣明元年的正月,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個月。先是吏部尚書家里鬧賊,結果發現兒子同自己的小妾私通,當場將吏部尚書氣了個倒仰。更可怕的是,此事竟然被傳了出去,還傳的大街小巷都是。接著又是都察院某位大人,在外養外室,結果被原配知道了。正月里頭,原配就帶著人浩浩蕩蕩的殺到外室那里,鬧出好大的風波來,一時間也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再有就是戶部某位大人,家中小妾的娘家人出手闊綽,其中竟然還有御賜的東西。一時間全城嘩然。

周乾不等出了正月,當即就命人徹查,並且奪了戶部這位大人的官職。竟然敢將御賜的物件給小妾,還被小妾拿給娘家人充場面,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大不敬。不查不知道,這一查可不得了。竟然從戶部尚書家里查出好多逾制的東西,還查出完全不符合戶部尚書家世的財物來源。不用說,十有**是貪墨來的。

周乾當著朝臣的面,摔了兩次茶杯,一次硯台。只有一個意思,無論是誰,嚴查,一定要嚴查到底。誰敢替這位官員說話,那就視為同謀。同時,吏部尚書同都察院那位大人,一個家風不嚴,一個私德不修,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吏部尚書閉門思過,整頓家風。都察院的大人則是被罷官。自己道德上都有問題,還敢任都察院的官職,還敢整天彈劾別人,當真是豈有此理。

正月還沒出,朝臣們已經個個提心吊帶。瞧著廣明帝這行動,典型的來者不善啊。有人就聯想到大年三十的宮宴,莫非皇帝是在打擊報復。這也太過分了吧。百官本就有提醒皇帝,監督皇帝的責任。要是沒人監督,皇帝想干嘛就干嘛,這國家豈不是要亂套了。

私下里就有人在串聯,要不大家一起上書,打個擦邊球,好讓皇帝知道民意不可違。結果這些朝臣們還沒動作,京城又出事了。好幾家錢莊都發生了擠兌潮,一時間京城是人心惶惶。就連朝臣們也無心辦公。難道是出事了嗎?怎麼會發生擠兌潮,為何朝廷一點消息都沒有。

緊接著,又發生了幾起商業案件,不過這些冰沒有引起朝臣們的注意。等到大家回過神來的時候,好幾個世家,都陷入了財務危機,不得不借債度日,要麼就是典當度日,這讓很多人都大跌眼鏡。據朝臣們了解,這些世家可都是富甲一方,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眾人搖頭,別提了,不知被誰盯上了,生意上接連出事,好幾個商鋪都落到了別人的手里。而且對方來頭貌似很大,這些世家聯合起來,也不能拿對方如何。

有精明的人就聯想到去年有段時間,仿佛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不過那一次沒有這一次嚴重。緊接著就有人聯想到蕭明瑜身上,心頭在問,莫非這一次是皇後娘娘的手筆。

先是皇帝來陰的,接著皇後又緊隨其後,同樣也來陰的,這兩口子是要逼死人嗎?偏偏朝臣們是有苦說不出,只因為韓閣老配合著周乾蕭明瑜,又發動了一起更為猛烈地風暴。這一次不再局限于某幾個世家,朝臣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被牽連進去。地方上,尤其是江南和兩湖的官員,有不少人也牽連了進去。這就是史書上大寫特寫的廣明元年戶部貪墨案。因為一個小小的案子,最後發展成一個窩案,一個大案,也難怪會在史書上大寫特寫。而這一次,也進一步的鞏固了周乾的地位,同時,不少年輕人趁機上位,其中有部分人在將來都成為朝廷棟梁,名動天下。

當然這是將來的事情,暫且不表。

周乾抓住這一次機會,開展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反貪風暴,這反貪的火焰是越燒越旺,大有燒遍全國的的趨勢。

周乾也是干勁十足,他早就看某些人不順眼了。要是沒牽連進去也就罷了,周乾也沒打算因私廢公,挾私報復。不過一旦牽連進去了,周乾是絕對要將這些礙眼的人都給干掉,免得整日里唧唧歪歪,整日里干涉他這個做皇帝的,什麼時候選秀什麼時候立太子,就連什麼時候同蕭明瑜上床,都有人要嗦兩句。真是氣煞人也。哼,如今這些人自己將把柄送來,周乾豈能放過。

蕭明瑜見周乾這麼投入,也不打攪。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其中最要緊的就是將那些世家閨秀們給解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