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6章 腹黑周乾

最近朝堂上的風向有些不對。等蕭明瑜察覺的時候,朝堂的情勢早就越演越烈。

起因是都察院彈劾戶部的幾位官員,都是一些低品級的,最高不過四品。本來應該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動靜,不知景福帝怎麼想的,竟然破天荒的讓大理寺介入,查這幾位被彈劾官員。大理寺接到旨意,不敢馬虎,更不敢敷衍了事。于是大理寺傾盡全力的去查,豈有查不出來的道理。

哪里想到,這些官員官職不大,牽連卻甚廣。本來簡單的一個彈劾,發展到後來,竟然成了貪腐窩案。盜賣庫糧,貪墨賑災糧食和銀錢,其中還牽涉到工部這幾年主持的幾次水利修繕。說是工程款子也被貪墨了不少。

皇帝震怒,要求嚴查,查到一個是一個。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全都介入進來。一個小小的彈劾,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貪腐大案,還是窩案。

一開始很多人都被這個大案給打蒙了,有些反應不過來,只當是皇帝想要肅清朝堂。可是看到後面,就有人看了出來,這次倒下去的官員,竟然多半都是太子一派的人手。媽呀,這是有人借機發揮,針對太子,還是從一開始,就是劍指太子。這一切是不是只是一個陰謀,就是為了打壓太子,剪除太子的勢力。

那景福帝知道這一切嗎?若是知道,為何還要推波助瀾,難道景福帝對太子也心生不滿了嗎?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人都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事實。一時間太子的處境顯得格外的艱難,幾乎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當有人在早朝上彈劾太子妃的父親,定國公的時候,這種情況達到了頂峰。

太子就站在龍椅下面,眾臣之前。一直低著頭,不曾吭聲。

景福帝深深的看了眼太子殿下,示意御史繼續說下去。御史說完,定國公出面為自己辯解,指責御史聞風奏事,分明是無稽之談。沒有真憑實據,就敢攀咬一等國公爺,真是大膽包天。總之兩方人馬你來我往,打嘴仗。嘴仗打得不過癮,干脆赤膊上陣。

此刻景福帝終于發話,御史聞風奏事,這是朝廷法度,沒有錯。不過隨意攀咬就很不好,這一點都察院要自查。至于定國公,各種傳聞太多了,為了洗清定國公的罪名,還請定國公到大理寺走一趟,將某些問題交代清楚。

定國公如喪考妣,巴巴的望著太子殿下,盼著太子殿下能夠替他說幾句好話。

景福帝也給了定國公這個機會,于是問太子殿下,對于定國公的事情有什麼看法。

太子殿下內心格外的糾結,他若是站出來維護定國公,皇帝會不會覺著他是非不分,不知好歹。若是不替定國公說話,那皇帝會不會覺著他薄情寡義。太子的猶豫糾結全都落在了景福帝的眼里,景福帝掩飾不住的失望。不過景福帝還是強硬的詢問,一定要太子表態。

太子殿下無奈,只能出列,說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兒臣認為,定國公有必要去大理寺將問題交代清楚。若是沒有過錯,相信大理寺的同僚定會還定國公一個清白。若是真有什麼過錯,還請皇上小懲大誡,給定國公一個改過的機會。」

定國公很失望,沒想到盼來盼去,盼來的竟然是這樣。

景福帝也很失望,失望于太子的觀望和猶豫。若是在彈劾一開始的時候,太子就做出這個表態,那麼景福帝會很滿意。不失為君的公正,同樣也不失為人的情義。可是太子殿下偏偏在事情扯皮完了,皇帝都在表態了,三催四請的才肯站出來,說了這麼一番話。話說的漂亮,其用心卻一點都不漂亮,反倒是讓人反感。

景福帝暗自失望一嘆,揮揮手,讓太子退下。太子殿下一眼看去,看到了景福帝眼中的失望之色,頓時神色大動,他做錯了嗎?這一次又做錯了嗎?他不該猶豫的,太子後悔起來。

景福帝已經沒心思繼續早朝,將定國公的事情定了後,就匆匆的下了早朝。

太子巴巴的想要跟到暖閣,同景福帝說話,剖白心跡,可是卻被總管太監給攔了下來,「殿下還是回去吧,皇上累了,這會誰來都不見。太子若是有事情稟報,不如晚一點再來。屆時奴才一定會進去通報的。」

太子殿下無法,只能黯然退下。太子妃找到太子殿下,哭訴一通。自己的老子被彈劾,還要去大理寺交代問題,作為女婿的太子竟然無動于衷,連句求情的話都不肯說。太子妃如何不失望,如何不生氣。這些年來,定國公府對太子的幫助,是有目共睹。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就差掏心窩子了。結果了,卻得了這麼一個結果。難道在太子看來,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嗎?有沒有一點感恩的心。太子妃嗚嗚的哭著,話里話外,都是在指責太子的不是。

話中含義,太子豈能听不懂。大吼一聲,「夠了,要哭回你房里哭去。孤有正事要做,不要打擾孤。」

太子妃格外的失望,哭著跑了。找太子沒用,太子妃段氏就找到蘇皇後訴苦。蘇皇後嘆氣,安慰太子妃,「太子也很不容易。那樣的情況下,太子說什麼都是錯。替你父親說話,就是對皇上不忠。站在朝廷的立場上說話,就是對你父親不義。太子不得已站出來說話,已經是格外艱難,你就不要再心生抱怨。如今要緊的是,好生打點一番大理寺,讓你父親能夠早日回府。這個時候光哭可是不頂用的。听話,不要讓本宮失望。」

太子妃不得已,只能止住了哭聲。想想這些年來,所經歷的事情,蘇皇後認為,之前那麼多年,太子同太子妃都走的太順暢了。如今遇到一點挫折,一個哭哭啼啼,一個愁眉苦臉,都是沒經過事情的表現。

蘇皇後大皺眉頭,這一方面要開解太子妃同太子,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處境,不要再做出任何錯誤的判斷。另外一方面,朝中的風向很不對,分明有人在借機生事,每一件都是朝著太子來的。究竟是誰在暗中攪風攪雨?查出來後,她非得好好教訓一下對方不可。再有就是皇帝的態度,曖昧不明,似乎是要坐視朝臣打壓太子的勢力。難道這就是皇帝願意看到的嗎?打壓太子的勢力,讓別的人坐大,這樣真的好嗎?對于景福帝的心思,蘇皇後一時間也猜不透。

要說景福帝對太子不滿,想要教訓太子,卻也不像。對于這一點,蘇皇後還是有把握的。太子近半年來,不敢說多好,至少是中規中矩,不曾犯錯,也不曾主動同朝臣們聯系。至于那些投機的,以維護正統為己任的,或者想要從龍之功的,從而主動投靠在太子這邊的官員,這些人太子一人管不了,也管不過來。太子就是不讓他們往前湊,那些人也會拼命的往前湊。還有就是,這其中有不少急功近利的人,這些人無事都要生出三分是非來,對于這些人,即便是站在太子這邊,蘇皇後都情願他們離著太子遠遠的,千萬別以太子一派的人自居,更別說什麼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太子好。太子不缺他們的那點好。

皇後深思一番,難道是皇帝也看清楚了這個情況,所以想要借此機會,敲打一番那些不安分的官員,幫助太子肅清周圍用心不純的人嗎。要說景福帝有沒有這麼好,蘇皇後可以斬釘截鐵的說沒有。景福帝不打壓自己的兒子就算不錯了,怎麼可能這麼好心的幫太子肅清周圍不安定的因素。就好比周乾,那麼多皇子中,最像景福帝的一個,景福帝對周乾也是真心喜愛。可是一旦周乾做了什麼事情,景福帝同樣是冷酷無情。要說景福帝有沒有對某個兒子特別的偏愛,不忍斥責,到目前為止蘇皇後還沒發現。要是真有這麼一個人存在的話,蘇皇後早就動手弄死那人了。

蘇皇後很疲憊,還有蘇家那邊,得讓人提醒一句,謹慎安分,這個時候可千萬別跳出來。那根本就是找死的節奏。

蘇皇後疲憊的揉揉眉心,吩咐下去,讓人將太子殿下請來,她有話要說。

母子二人關起門來說話,蘇皇後很關系太子殿下最近的動靜,尤其關心太子的想法。

太子有些煩悶,「母後,朝中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那些人全是沖著孤來的。今日是定國公,說不定改日就直接彈劾孤。」

「你怕了嗎?慌了嗎,急了嗎?母後曾經怎麼同你說的,遇到事情的時候絕對不能慌,更不能怕。因為你一慌亂,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鑄下大錯。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宮里最不缺的就是這方面的教訓。就算現在遇到了事情,就算那些朝臣被人蠱惑,全都將矛頭對準了你,那又如何。難道你就不是太子了嗎,難道你父皇就要廢了你嗎?你是太子,只要你父皇沒有發話,你就無需緊張。憑那幾個人,還動搖不了你的地位。至于這一次,不過是損失一點人手。那點人手,損失就損失了。反正都是蛀蟲,這些年來也見到做幾件有意義的事情。將身邊亂七八糟的人員全都肅清,你也就可以做一個純粹的太子。你易地而處的想想,身為帝王,最恐懼的是什麼,恐懼的就是朝中有兩個朝廷。一個是皇上的,一個是太子的。任何帝王都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你是太子,你也是你父皇的兒子,如今你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孝順的兒子。至于太子,那不過是個身份而已。在你登上那個座位之前,太子的身份永遠是小于兒子的身份,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蘇皇後苦口婆心,不得不說,蘇皇後是一個睿智的人。她這番話說的極有道理。可以說已經說到了關鍵處。也搔中了帝王的癢處。

太子殿下心服口服,只是心里頭還是有些不甘心。

蘇皇後笑笑,「這有什麼不甘心的。本宮向來都認為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你需要做的不是爭一日之長短,而是要穩住你在你父皇心目中的形象,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沒有父母不喜歡孝順孝順的孩子。帝王依舊如此。太子,本宮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所以本宮所說的話,全都是真心實意的為你好。希望你能听進去,並且照著本宮說的去做。即便不能讓你父皇滿意,也不要太害怕。因為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有缺點是極為正常的事情。你父皇他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太子皺眉,「母後,今日在朝堂上……」太子將自己的猶豫不決同景福帝眼中的失望之色都說了。「母後,兒子該怎麼辦?」

蘇皇後有些失望,不得不說景福帝的失望太有道理了。不過蘇皇後還是笑著安慰太子殿下,「放心吧,你父皇只是暫時的失望。只要後面你表現得好,這點小事你父皇遲早會忘記的。」

太子殿下冷靜了下來,也放心下來。母後說的話總是對的,無數次的事實證明了母後的眼光格外的老辣獨到。這一次,太子選擇相信蘇皇後,按照蘇皇後的吩咐,去做一個孝順的兒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景福帝對太子殿下的不滿,不是一日形成的。同樣,太子殿下想要做一個孝順的兒子,想要在景福帝面前刷好感度,也不是一日之功。這件事情需要恆心需要毅力,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沉得住氣。太子殿下自認為自己不缺乏這些品質,唯獨缺乏的是景福帝給他的機會。

即便機會少,太子殿下也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此事辦成。于是太子殿下很誠懇的同太子妃談了一次,要求太子妃配合他。如果太子妃做不到的話,那以後就不要出太子東宮。這就是太子對太子妃段氏的態度。

太子妃段氏嗚嗚的哭了起來,很傷心。先是父親出事,接著相公對他也是這個態度,連個道歉都沒有,只讓她做這做那,達不到要如何。這讓一向高傲的太子妃段氏如何受得了。偏偏太子殿下這次是下定了決心,不容任何人破壞他的行動,太子妃更不行。不僅太子妃不行,太子妃還是太子主要防備的對象。誰讓太子妃愛私下里弄些小動作。

且不說太子夫妻二人如何,蕭明瑜走進書房,就見到周乾一臉嚴肅的坐在書桌前,動也不動一下。書本半擺在眼前,卻連封面都沒翻開。蕭明瑜上前,將桌面上的書本都收拾起來,然後將茶點擺上。「殿下喝茶。」

周乾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讓蕭明瑜自便。

蕭明瑜嘆了口氣,從背後抱著周乾,親吻周乾的頭,他的發,他的耳,「是遇到什麼難事嗎?」

周乾笑了起來,笑的張狂而得意,轉瞬間又收斂了笑容,「你誤會了,並沒有遇到什麼難事。朝中的情況,你多少也知道一些,如今太子焦頭爛額,本王自然該高興。」

蕭明瑜狐疑的看著周乾,手指輕輕的滑過周乾的眉眼,問道,「那些事情,是長康你一手促使的嗎?」

周乾笑了起來,「明瑜多心了,本王哪有那麼厲害的本事,這是太子自己做事,惹了人,所以才會有人要收拾太子,讓太子長點記性。」

這話蕭明瑜是相信的,但是蕭明瑜更相信太子惹到的人就是周乾本人。在朝中風暴爆發之前,周乾的行蹤有些詭異,還有他身邊的人,也是行蹤成謎。期間周乾還見了不少面孔陌生的人。要說太子這事,同周乾沒關,蕭明瑜是不相信的。

不過很顯然,周乾不想深談此事。

蕭明瑜輕輕的模著周乾的心口,「新年那天,我們遇刺,此事我一直都記在心里,也一直想知道是誰處心積慮的想要弄死我們。現在,王爺有答案了嗎?」

周乾含笑看著蕭明瑜,「明瑜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為何還要問本王。」

蕭明瑜笑著搖頭,「不,我並沒有什麼答案。真要說我有什麼答案的話,我只知道這件事情同宮里某些人有些關系。至于是不是宮里的人做的,這個卻無法確定。」

周乾摟著蕭明瑜,「你放心,刺殺我們的人都已經死了,就連那個逃出京城的頭領,也被斬殺。至于幕後主使者,雖然還沒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本王絕對不會放過她。所以你可以放心,目前我們是安全的。」

蕭明瑜靠在周乾身上,「那朝中現在的風風雨雨,王爺要利用嗎?」

周乾笑著搖頭,「不用。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若是本王這個時候跳出來,只會適得其反,讓父皇以為我要落井下石。在父皇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就糟糕了。本王不僅不會落井下石,必要的時候,本王還會幫太子殿下說話。不管怎麼說,我同他都是兄弟。」

蕭明瑜笑著,這話說的可虛偽。不過朝政就是如此,真實的人又怎麼能夠在朝堂中呼風喚雨,他們又怎麼能夠報仇了。蕭明瑜點點頭,「王爺需要做什麼,盡管去做吧。需要我幫忙的時候,也請王爺盡管說一聲。你該明白的,我總是站在王爺你這一邊的。」

周乾笑了起來,笑的很得意,「本王知道,這一切本王全都知道。本王能夠娶到你,是本王妃的福氣。」周乾用力的摟緊了蕭明瑜,蕭明瑜只覺著周乾手上的力道越來越重,似乎是想將所有的力氣都用在手上一樣。

蕭明瑜有些不安的看著周乾,周乾這是怎麼呢?

周乾笑笑,放松了手上的力道,示意蕭明瑜不用擔心,他一切都很好。蕭明瑜暗自嘆口氣,她怎麼可能不擔心。瞧瞧周乾這模樣,就知道又在醞釀著什麼大事。這個樣子的周乾,很迷人,卻也格外的危險。蕭明瑜發覺,自己得多挖掘周乾的各種表情,如此才能準確的把握周乾的內心。

定國公在大理寺被關了三天,太子殿下在早朝替定國公求情,這很正常,畢竟定國公是太子妃的父親,太子的岳父大人。讓朝臣們意外的是,寧王竟然也站了出來,替定國公求情,還斥責超車娘們無中生有,有人用心險惡,看似是針對朝中貪墨的官員,實則是劍指太子。指著御史的鼻子大罵,罵他是不是想要青史留名想瘋了,竟然想要動搖國本。國本是什麼,就是君君臣臣,就是嫡長子身為太子,這個是不能被動搖的。

太子殿下同樣很意外,低著頭,眼中精光閃爍,周乾這番用心,哼哼,別人會上當,他卻是絕對不會上當的。不過面子上的功夫要做足,所以太子面上還是很感激周乾的仗義執言,那眼淚花都差點落下來。果然是兄友弟恭,天家兄弟也是很有愛的。

對于這一幕,景福帝很滿意。他希望兒子們去爭搶,可是又不希望兒子們跟仇人一樣。最好又能兄友弟恭,又能有所競爭。如今這一幕,自然搔中了景福帝的癢處。可是景福帝也會犯蠢,他自己也不想想,既然要爭搶,時不時還要見血,又怎麼可能做到心無芥蒂的兄友弟恭。景福帝自個也不想想當年他是怎麼爭位的,那真是恨不得弄死每一個兄弟。秦王的下場就說明了一切,將人家過繼出去,失去了繼承權還不甘心。還要將人逼反,將人囚禁在眼皮子底下才會放心。這皇帝的心思啊,果然是變態的。就如無數的父母一樣,自己做不到的,或者達不到的高度,不能實現的夢想,總要寄托在子女身上,強迫子女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是一種病,得治。

太子殿下痛哭流涕,同周乾抱在一起,好兄弟。暗地里咬牙切齒,這演戲的功夫不錯啊,將父皇都騙過了。

周乾咧嘴一笑,彼此彼此,太子殿下也不遑多讓,咱們都是父皇的兒子,有遺傳了父皇的優良品質,演戲不過是最基本的休養。

太子皮笑肉不笑,哥哥謝謝你啊,謝謝你的情深厚誼,他日定會回報。

哪里,哪里,不過是信手拈來,心軟舍不得太子哥哥受苦,所以就站出來了。太子哥哥千萬別客氣,千萬別回報了。你就算是回報,本王也不會感激的。

太子笑著,不需要你感激,只需你收下孤的回報就行。反正我們是兄友弟恭,弟弟都做出了表示,做兄長得又怎麼會落于人前。這不好,不能給大家做表率。所以弟弟千萬別推辭。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堅持,那弟弟就卻之不恭了。兩人一番似真似假的演出,博得了不少人的好感。看看吧,太子殿下同寧王多好啊,太子殿下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並不是之前說的那般一無是處。

躲在角落里的二王爺看著牙酸,這兩個賤人,要不要這麼肉麻。假惺惺的,做給誰看啊。二王爺看著都想要吐了,這是不給人留活路的節奏嗎。他怎麼會有這麼賤的兩個兄弟,偏偏一個是太子,一個是皇帝親封的寧王,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走到哪里都避不開。二王爺頓時有種生活沒奔頭,一直深陷苦逼狀態的感覺。二王爺甚至想著,要不要趁機提出病假,干脆休他個一年兩年,這兩個賤人,眼不見心不煩,如此一來,他也能躲個清靜。二王爺越想越覺著這個主意極好。也只有天才,才能想出這麼妙的主意。

那兩個賤人還在矯情著,二王爺已經不忍直視。干脆縮到後面,當柱子去。卻不想景福帝不肯給他這個福利,哼,這大殿的柱子太多了,二王爺這麼金光閃閃的人物,怎麼能夠淪落到柱子的地步。所以必須站出來。景福帝就問二王爺,「你可有看法?」

二王爺張口結舌,定國公的事情關他屁事啊,他能有什麼看法。可是老子都在問話了,二王爺豈敢不從。只能麻溜的滾出來,「啟稟皇上,定國公為國征戰多年,留下一身的的傷痕。兒臣听說,一到陰雨天氣,定國公渾身都痛,如遭受酷刑一般。對待這樣的有功之臣,兒臣以為凡事點到為止即刻,既能小懲大誡,又能不寒了老臣的心。」

太子要哭,好弟弟啊,你們都是孤的好弟弟。

二王爺表情僵硬,太子賤人,能不能不要這麼矯情。矯情就算了,忍忍也行。可是能不能不要朝本王身上撲。本王不是美女,你撲來本王也不會感動的,只想狠狠的踹你一腳。當真是演戲演上癮了,不能出戲,是嗎?

景福帝卻很滿意,他的兒子就敢如此。不要一天到晚的冷酷到像是要殺了所有人才甘心一樣。對于二王爺的說法,景福帝也很滿意。說的有理有據,果然是個好孩子。于是景福帝拍板,讓大理寺將定國公放出來,以後有什麼話要問,需得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總之景福帝在位一天,就不能真正的寒了老臣的心,尤其是對景福帝上位有幫助的人。當然,弄權的文臣不在此列。沒流血沒動刀,就動動嘴皮子,動動腦瓜子,還想同真槍真刀拼出來的人享受一個待遇,美得你。這世上能有這麼好的事情,他景福帝都不要做皇帝了。

文臣不服,景福帝這是什麼意思嘛,是要打壓文臣的節奏嗎?

景福帝眼一瞪,不服來站,朕還會怕你們這些只會噴唾沫星子的人嗎?真是笑話。你們這些人真是太小看朕了。小心那天將朕惹怒了,朕就要殺他個血流成河。文臣們都是人精,知道皇帝的毛要順著捋,所以這個時候不宜同皇帝起沖突。皇帝不舍得老臣受苦,那就這樣吧。先將定國公放出來。放出來後,不代表以後不能再抓進去。反正段家做的惡心事不少,隨便找一件出來,就能做成一篇文章。不少人深覺有理,還是韓閣老老謀深算,模準了景福帝的脈搏。

韓閣老笑笑,你們知道就好。所以等首輔大人退下來後,你們都該知道怎麼辦吧。

當然,當然。內閣首輔,舍韓閣老,別的都不行。韓閣老是當之無愧的首輔大人人選。

韓閣老冷哼一聲,他才不相信這些人的廢話,個個牆頭草,指望著這些人幫忙,還不如指望自己來的更有保證一點。韓閣老望著皇帝遠去的方向,心道,這輩子還剩下一個願望,就是終有一天,要坐上首輔的位置。至于如今的首輔大人,人老眼花,是時候退下去了。

內閣首輔大人表示,韓閣老別做百日夢了。老夫的確是人老眼花,可是老夫就算是熬,也要將你熬死。你不死,老夫就不死。老夫就是不讓位,你能奈何老夫嗎?

對此,韓閣老只有一句話,老匹夫,不得好死。

首輔大人表示,彼此彼此。

一個大的風暴,貌似在一日之類,就漸漸消停了。周乾神清氣爽,精神頭很好。尤其是在床上的表現,越發的勇猛,仿佛是吃了小藥丸似得。蕭明瑜察覺,最近周乾同太子殿下貌似走的有點近,這個節奏不對啊。這是要兄友弟恭一輩子嗎?

周乾哈哈大笑,「本王同太子殿下兄友弟恭,難道不好嗎?」

蕭明瑜撇嘴,明顯的不屑和鄙視,「長康何必說這樣的話來蒙騙我,就連長康自己都不相信,難道還能指望別人相信嗎。我可不是傻子。」

周乾笑道,「我家娘子自然不是傻子,不過父皇喜歡我們這樣,那就滿足父皇一點點小小的心願吧。而且太子殿下也很配合,若是我不演的話,太子殿下豈不是很寂寞。作為兄弟,本王自然要急人之所急,而且也不能讓太子殿下專美于前,你說對嗎?」

蕭明瑜大笑起來,「殿下可真壞,太子殿下估計快要恨死殿下了。」

「哈哈,他要恨,就讓他恨去。他想要做孝子,想要在父皇面前掙表現,這樣好的事情,豈能讓他一個人獨享。兄弟就該懂得分享。」周乾得意的說道。

蕭明瑜抿唇一笑,「做兄弟的的確該懂得分享。不過在分享之外,我有些小問題想要問問殿下。」

「你問。」

蕭明瑜有些羞于啟齒,「殿下龍精虎猛,請問是吃了什麼藥丸嗎?」

周乾先是一愣,接著又是一怒,然後笑了起來,「怎麼,娘子受不住了嗎?怎麼辦,本王精力還很充沛,還能再來幾次,娘子一定要撐住啊。」

蕭明瑜狠狠的掐了把周乾,「你就愛取笑我,我是認真的。我是擔心殿下的身體,畢竟這麼年輕,若是就需要那玩意的話,那將來四五十歲的時候怎麼辦。你我二人將來的日子還長著了,我可不想殿下折在這上面。」

周乾哈哈大笑起來,「你啊,就是愛操心,愛懷疑。你放心,本王知道分寸,那什麼藥丸,本王是絕對沒有用,就連補藥也不曾用過。這一點,你可以去問文海,他整日里同本王在一起,對此最清楚不過。還有,本王如此龍精虎猛,那全是靠真功夫。對此,娘子不敢獎賞獎賞嗎?」

蕭明瑜心情放松了下來,媚眼橫生,嗔怪道︰「那殿下想要什麼獎賞?」

「今晚大戰三百回合,如何?說不定今晚再來幾次,你這肚子里就有了我們的孩子。」

蕭明瑜伸手勾住周乾,「王爺說要來大戰三百回合,這可是王爺親口說的,那今日本王妃可是要親眼體驗三百回合的大戰是如何模樣。」

周乾干脆壓在蕭明瑜身上,溫熱的氣息噴灑在耳邊,「你放心,本王說是大戰三百回合,就絕對不會打一絲半點的折扣。」

拉燈睡覺。

夫妻二人濃情蜜意,真正是羨煞旁人。轉眼韓氏出了月子,劉長卿要為一雙兒女擺滿月酒,大撒請帖,勢要將滿月酒擺出氣勢來。咱們劉家也是底蘊深厚的人家,如今他劉長卿有後了,還一次得了兩,這慶賀的事情,也要雙倍的來。所以送禮的人,你們懂得,要記得送雙份啊。

蕭明瑜同周乾一起來到劉家,來的時候時辰還早,賓客都還沒到。女乃娘將兩個孩子抱了出來,讓蕭明瑜同周乾看望孩子,主要還是讓周乾看看他的小舅子找什麼樣子。

周乾頭一次見到如此弱小的嬰兒,很是好奇。「他們怎麼這麼小?」

蕭明瑜笑道,「同剛出生的時候相比,已經長了很多了。因為是雙胎,生下來的時候就比單胎的小孩要小,每個小家伙都只有三斤左右重要。這一個多月已經長了兩三斤,如今都接近六斤重,已經很能長了。不過看個頭的話,同別的剛出生沒幾天的小孩相差不多。等將來,這差距會越來越小的。」

周乾不敢踫小孩,怕自己手上沒輕沒重的,一踫就將孩子給踫壞了。不過周乾看著小孩的眼神都在發光,很顯然周乾從本心上來說,是很喜歡小孩子的。要是蕭明瑜能夠早早的為他生一個孩子,那他就更喜歡了。別說雙眼發光,就是雙眼出金元寶,他也能變出來。

看過了孩子,周乾就去外院找劉長卿好好聊聊。蕭明瑜則是近了臥房,找韓氏說話。

天氣漸熱,韓氏卻還穿著稍顯厚重的衣衫。將兩個孩子並排放在一起,滿臉的幸福感。蕭明瑜關心的問道,「娘帶著兩個弟弟,定是很累吧。」

韓氏搖頭,「不累,有女乃娘們幫忙,有你劉叔幫忙,只有我做閑,只需帶著兩個孩子玩耍就行了。」

兩個孩子都在睡覺,蕭明瑜問道,「孩子們的名字都取好了嗎?」

韓氏點頭,「已經取好了,大的這個單名一個紹,小的單名一個纘。」

劉紹,劉纘。蕭明瑜在心頭默念了一遍,笑道︰「都是極好的名字,看來劉叔對兩位弟弟都是寄予了厚望。」

中年得子,期望自然會大一些。說罷,韓氏又是一嘆。「我這些日子總在想,我同你劉叔將日子過好了,可是卻委屈了你同明成兩個孩子。現在有了紹哥兒和纘哥兒,對明成的關心都少呆鵝很多。哎,我不是個稱職的母親。」

「娘說這個做什麼。總不能因為我們,娘就要一輩子守寡吧。而且劉叔這樣的男人,錯過了可就再沒有了。而且女兒同明成也沒覺著受到委屈,反倒是娘,經歷生育之苦,可是將女兒嚇壞了。女兒當時真的很怕,怕娘有個三長兩短。好在娘同兩位弟弟都是平平安安。女兒真替娘高興。」

韓氏深深的看著蕭明瑜,「明瑜,你同娘說實話,你真的不怨娘嗎?因為娘改嫁,你不得不到大房出嫁,也因為娘改嫁,明成只能住在劉家要麼是韓家。哎,有時候想想,娘真的太自私了。」

蕭明瑜笑道,「娘,女兒要說多少次,娘才肯相信呢?女兒同明成都沒有怨恨,娘也bush自私。娘嫁給了劉叔,但是並沒有不關心我同明成,不是嗎?在哪里出嫁也不是關鍵的問題,關鍵在于女兒嫁了一個什麼樣的人。還有明成,他如今最要緊的是有好夫子教導他的功課。在韓家,明成能夠得到全天下最好的教育,難道這不是為他好嗎?住在韓家,也是為了起居方便,而且有外祖母看著,明成不會受委屈的。」

韓氏被蕭明瑜說服了,「听你這麼一說,看來是我多心了。娘也只是不想讓你們受到委屈。」

「沒人給我們委屈受。倒是娘,要好好保重身體,看著明成娶妻生子,將來還需要娘幫忙教導明成的孩子。」

韓氏頓時笑了起來,「明成娶妻生子,還有十來年,這還是最快的。等他真正娶妻生子的時候,娘都不知道老成什麼樣子了。」

「娘就算老了,也是最美的老太太,也是女兒的娘。」

韓氏抱著蕭明瑜,拍拍她的背,「好孩子,別人都說娘是苦盡甘來,卻不知有你們幾個孩子在身邊,娘一直覺著自己的生活過的很好,從來就沒苦過。就算是你爹最糊涂的事情,娘也不覺著苦。因為有你們在身邊陪著。」

因為對蕭茂楊沒有感情,所以才不覺著苦嗎?蕭明瑜轉眼又是一笑,現在何必去計較這些。蕭茂楊都過世好幾年了,如今說起這些又有什麼意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