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事實上,闕老夫人之所以將闕府的庫房鑰匙和賬簿交出來給衛嫦,實與衛嫦有關。最新更新:苦丁香書屋

前日早膳前,衛嫦依著早就想好的思路,對主屋里的丫鬟婆子做了分工。

陪嫁來的丫鬟婆子好做安排,難的是闕老夫人撥下來的人。

梁嬤嬤不必說,因懂膳食調理,自是負責飲食這一塊。

喬月和喬溪兩個丫鬟,開朗直爽的喬月,被衛嫦留在了主屋,與沅墨一道在書房、廳堂等地伺候。內斂穩重的喬溪則被安排到了庫房,協助沅娟打理出入庫等事宜。

給丫鬟、婆子做了粗略的分工後,她坐著軟轎去東園給闕老夫人敬早茶時,順帶提了這個事,並不卑不亢地闡述了之所以如此安排的緣由。

與其事後經旁人的嘴傳達至老夫人的耳,倒不如她親口說。

闕老夫人听後,欣慰不已。

關于婆媳之間的紛爭,她雖未有幸經歷,道听途說的也不少。特別是婆婆撥給媳婦的人,基于面子,或許會留她們在主屋,卻多是在廳堂伺候,絕少會安排在書房、內室,更別說是在媳婦的嫁妝重地——庫房當差了。

沒想到她這個媳婦如此給面子,不僅听從她的建議——讓懂膳食調理的梁嬤嬤負責飲食一塊,還把她撥去的兩個丫鬟,分別安排到了主屋書房和庫房。雖說不是**當差,可在她看來,也屬不易。

是故,闕老夫人發話︰今後,將軍府的當家主母,不再是她了,而是新過門的媳婦季寧歌了。只是礙于媳婦有孕在身,除了庫房鑰匙和一干賬本。一律送至西園由主母過目外,需做決策的大小瑣事,在主母出月子之前依舊由各方管事向她這個老夫人匯報。

闕府的庫房鑰匙和賬本。前日午膳前,就由闕老夫人跟前的大丫鬟珊瑚送來了。

衛嫦略略翻了幾頁疊成厚厚一摞的賬簿。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闕府的人丁不多,產業倒不少。光看著賬簿就頭疼死了,哪還吃得消親力親為地打理啊。

她自己的陪嫁房產和田莊等產業,還都是丟給下面的主管負責的呢,只一年兩次年中年底定期來向她做匯報就好了。其余時候,基本就是放羊吃草。產出多少、收入幾何,她也只能依附帳面上的數據。實際是不是這樣,目前的她,無暇管,也沒那個精力管。

可不管怎麼說。那些總歸是陪嫁,房產、田莊里的管事,也都是便宜娘信得過的人,只要能養活得了莊子里的人,自己每年能得多少進項。實無所謂。除非哪一天,她被闕聿宸給休了,不得不靠這些產業謀生……

啊呸呸呸!真是個烏鴉嘴!

衛嫦暗罵了自己一句,拍了拍臉頰起身︰「既如此,今兒就不出門了。」

「小姐想做什麼消遣?」

沅玉以為主子會答看書、繪畫。誰知,衛嫦偏著頭想了想,眼前一亮︰

「不如,動手做些有趣的糕點吧。好吃的話,給老夫人也送一些去。」

有趣的糕點?

沅玉和沅珠面面相覷,繼而齊齊看向衛嫦。

衛嫦莞爾一笑︰「忘了我出嫁前讓人打造的那套模具了?」

「小姐是說……那套大小不一、形狀不同、又雕刻著各種花草魚蟲的木盒子?」

「嗯。」

衛嫦點點頭,笑眯眯地說︰「可別小瞧了它們哦!我保證,你們會愛上它們的!」

這可是甜點良器哪。

她琢磨了好久,才設計出的這麼一套糕餅甜點趣味模具。

把和好的米面粉團,塞好餡兒後,填入模具里,一壓,出來的就是各種形狀、各種大小、上頭還刻印著各種圖案的糕餅果子了。

若是米面粉團和上顏色,譬如綠色的蔬菜汁、橘色的胡蘿卜汁,抑或其他顏色的水果汁,就更好看了。

衛嫦想到就做。

至于賬簿什麼的,就放午覺後拿來打發時間吧。實在不想一大清早,就逼著一干腦細胞投入到無盡的數字海洋里去。

于是,她讓沅珠去廚房通知梁嬤嬤,說待會兒要做各色米糕,讓她先將所需的材料準備起來。自己則帶著沅玉去庫房拿模具了。

嫁來後,還沒正兒八經地參觀過安置著她嫁妝的庫房呢。

西園的庫房鑰匙,共有兩把,衛嫦手里有一把,另一把由沅娟保管。

自己手上的這把,她與一干銀票、貴重首飾等一起收在隨身妝奩盒里,放在拔步床內側的隱屜里。除非貼身丫鬟起異心,一般人是沒機會踫到的。

除了這個小金庫,還有西園的主院庫房,收納著她的嫁妝,也算是她的金庫之一。

沅娟、喬溪兩丫鬟前日開始接管庫房,這兩日一直在庫房忙活,一則盤庫,二則檢查有無踫壞的或是缺漏的物品。

看到衛嫦出現在庫房,倆丫鬟齊齊一愣,還道主子有什麼緊要事,需要親臨庫房。

「小姐?」

「夫人?」

衛嫦擺擺手,示意她們無需多禮,「你們忙你們的,我就來看看,順道取件東西。」

听主子這麼說,沅娟取出登記造冊好的庫房賬本,呈給衛嫦,繼續和喬溪在內庫檢查。

衛嫦在庫房外室的茶桌旁坐下,一頁一頁認真翻看著,嘴里贊道︰「看不出來,娟兒那丫頭還真挺有本事的。」

「那是小姐教導的好!不然,奴婢們哪里知道用這個法子來登帳。」

沅玉替她斟了一杯茶,笑吟吟地接道。同時,拿出隨身所帶的團扇,輕輕慢慢地扇著風,免得庫房里太過悶熱。

衛嫦听沅玉這麼說,唇角輕揚。

出入庫並存于同一賬簿里的記賬方式,的確是她教給沅娟的。教的時候,不止沅娟、喬溪,其他得閑的丫鬟婆子也在場。都听得津津有味。

她知道,高門大戶里的丫鬟、婆子,平時都分工有序。負責哪一塊、精通哪一塊,哪有機會觸及旁的知識?

是以。教一個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反正初來乍到的,也沒那麼多事,索性就讓她們坐在下首一道听她講解了。

這會兒看著自己辛苦半日教出來的成果,衛嫦不由得百感交集。

其他人她沒把握,可手上這兩本賬簿的造冊者——沅娟,她敢打包票。假若擱在現代,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學霸人選。

清爽的賬面、清秀的字跡,將庫房里的所有物品,通過文字、數字。詳細有序地羅列于她眼前。

兩本賬簿,一本登載著她的嫁妝,另一本,目前還空著,準備用來登記衛嫦經手的闕府往來物件。

翻閱嫁妝賬簿。每件入庫嫁妝的後頭,用小一號的數字標注著的,是放置該物件的陳列架或是箱籠櫃屜的序列號。同樣的,在陳列架和箱籠櫃屜的顯眼處,也能找到這個數字。

這一招。是參照現代圖書館的圖書管理模式。既然圖書能用這樣的管理方式,沒道理庫房里的嫁妝不能。雖然因為形狀、大小、貴賤等各方面的差異,難度要比圖書大得多,可只要前期基礎打好了,後期的管理也就方便快捷了。

于是,她將這一理念,融入了庫房的記賬方式,原本還想著沅娟他她們未必能理解,哪曉得,不僅理解了,還登記得非常準確詳盡。

「奴婢曾听人講過,說是娟兒的父親原是個秀才,趕考途中不幸跌落山崖死了,家里窮得實在掀不開鍋,就把娟兒賣給了牙婆子……不過娟兒性子內斂,鮮少與我們聊這些,也就沒在意,如今想來,該是真的了。瞧她寫的這些字兒,多秀氣!比我和珠兒的好看不知多少倍。我倆寫的那字,哪像字啊,活像毛蟲亂爬似的……」

衛嫦听了沅玉這番說辭,感慨地點點頭︰「原來如此……這就難怪了!」

「小姐,物品全都規整過了,與賬簿上羅列的序號一致,且無任何破損。」這時,沅娟與喬溪滿頭大汗地從內庫房出來了。

衛嫦笑著點點頭︰「好。我這就進去看看。瞧你倆熱的,先喝口水歇歇,可別中暑了。這幾日辛苦你們了,如今賬簿都已核對準確,日後只需出入庫時進來看看就行了,要不然,內庫房里四面無窗的,天熱起來,像個火炕,很容易中暑。」

「小姐放心,奴婢兩人都有數,真熱得受不了了,會即刻出來的。」沅娟、喬溪相視一笑。

衛嫦就讓她們倆先在外室喝茶休息,等身子涼下來了,再進內庫房取她所需的模具。自己帶著沅玉先進內庫房參觀起來。

庫房內,經過沅娟、喬溪兩人的規整,一應嫁妝放置得井然有序。

貼著東、北兩面牆的,是一架架齊梁高的陳列櫃。櫃格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根據體積大小,里頭一一放置著古董瓷器、珍貴擺件,以及秦雍從東渡國帶來送嫁的新奇玩意兒。和抬來時一樣,都被完好無損地收在相應的禮盒、木箱里。

貼著南牆,是一摞疊放齊整的箱籠櫃屜。將外頭標識的數字,與手里的賬簿對照,得知里頭收著的,是卷軸書畫、筆墨硯台、香爐焚鼎等一應書房里的擺件物品。

沿著西牆安放的,是一箱箱的珠寶首飾。大箱子里頭,還套著分門別類的小箱子,小箱子里還有套件式的首飾盒。標識數字深入到最小單位的首飾盒,與賬簿上登記的物品一一對應。

衛嫦隨手抽了幾個最小單位的首飾盒,打開後,與賬簿上登記的首飾加以對照,兩相核對,毫無差錯,不禁對沅娟暗贊有加。

庫房居中,是一座四面均可羅列、查看的陳列架。

架旁放著一架梯子,高處的物品,可通過梯子上下取放。

沅玉爬上去,挑了最高處的某個匣子,取下來給衛嫦看。

衛嫦與賬簿做了比對,確認無差,滿意地點點頭。

「藥材一類的可是存放在地窖?」

闕老夫人將闕府的庫房鑰匙和賬簿交予她時,與她提過,說是闕府東西兩園的主院庫房,各附一座小型地窖。一側歸于庫房,用于存放珍貴藥材;另一側歸廚房使用,平時用來存放昂貴的食材,冬季來臨前,也用來屯庫,免得風雪封道時,無法采辦米糧菜蔬。

「是。奴婢這就領夫人下去。」

沅娟與喬溪在外頭休息了片刻,這會兒也已進來了。听衛嫦這麼問,忙應道。

同時,開啟了通往地窖的入口。

衛嫦這才驚訝地發現︰地窖的入口,原來就是居中這座陳列架的底座。

陳列架東面向的下方櫃門,就是地窖的入口門。

櫃門打開後,一道石砌的台階出現在眾人跟前。

「小姐小心!下方有些暗,石階又有些不平整。」

沅娟走在前,舉高了手里提著的燭燈。

沅玉緊隨衛嫦走在其後,不時扶她幾下,生怕她被凹凸不平的石階表面絆倒。

喬溪走在最後,手里也高舉著一盞燭燈。

可饒是如此,沿階而下的這一路上,還是挺幽暗的。

衛嫦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走眼踏錯了台階。越是往下,越是涼快,整個人比在上頭內庫時舒坦多了。

「小姐,下頭涼,奴婢帶了披肩下來,還是罩上吧。免得受涼。」

身後的喬溪,一手提著燭燈,一手拿著件春秋薄披風。

衛嫦贊了她一句「有心」,便讓沅玉給她披上了。現下不覺得冷,甚至還覺得涼快舒坦,可待久了也怕真受涼。五六月的天氣本就悶燥,又懷著孩子,若真患上了感冒,也夠嗆。

衛嫦數了數,石階只有十六級,可見地窖並不深。

下到地窖後,沅娟和喬溪將燭燈分別掛上相對兩面牆上的燭燈架上。

衛嫦也能適應地窖里幽暗的光線了。

約莫五六十方大的地窖內,貼牆擺放著一圈共二十四只大木箱子,每只箱子蓋上都貼著一張信箋,信箋上羅列著該箱里收著的藥材名稱和數量。

衛嫦抽看了其中兩只箱子,並與賬簿里的一一做了對應,核對無誤。數量上也分毫不差。

「你倆做的很好!」衛嫦毫不吝嗇地加以稱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