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與魔共舞歐羅巴 第十卷 劍斷法蘭西 第十四章 通向宇宙之路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劉七的精神好了許多,雖然這些瀑布飛彈和新式戰斗機都要到四四年九月才會真正的形成戰斗力,但是這總是給了人很大的希望。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支撐人堅持下去的動力,不管形式再困難,環境再險惡,只要有了希望,人都是可以克服的。

不過接下來讓劉七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又得到了一份‘大禮’。當初劉七投資到V3A2的五十噸黃金被布萊恩挪用到A-A-10的上,而AA9卻在劉七昏迷的時間里開花並且結果了。

1943年9月,進行火箭研究的馮-布勞恩和多恩伯格正式向德國航空部(RLM)提交了A-A-10運載火箭項目,並附帶了火箭的軍事價值,其中,打動了德國航空部RLM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衛星。

按照A-A-10火箭研究小組的設想,可以使用A-A-10攜帶一些執行特定任務的器材,例如高精度照相機,將其部署在外太空,對目標進行偵查,也可以攜帶先進的無線電導航系統或無線電通訊系統,架設安全性極高的通訊網絡和導航網絡。這洲際導彈這種稀罕玩意還並未進入到大家的眼球之中,就連德國航空部(RLM)對A-A-10的想法也僅僅是用在偵查和通訊方面。這能在天上時時刻刻監視著盟軍的行動,這似乎想想就會讓德國航空部(RLM)的大佬們開心,不過要是這些大佬們知道A-A-10只要改動一下,就可以成為洲際導彈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話,那德國航空部(RLM)的大佬們非的激動的連睡覺都笑的合不攏嘴才行。

一切都是德國急需的︰一個月前,盟軍轟炸行動再次開始了,在行動中他們使用了新電子干擾手段,現有的雷達通訊設備均無法對其免疫,對防空指揮和攔截導航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只能用電話和變頻的方式來避免干擾,而已有的可自動變頻的電子通訊設備數量又之又少,電話無法鋪到飛機上,使德國空軍最高司令部的人傷透了腦筋。因此,A-A-10運載火箭項目很快就通過了審核,編號不變。

當然這時1943年10

月3日夜,A-A-10聳立在高大的發射架上,新的A-A-10和歷史上的有了很大的不同,A-10級火箭變得更大更高,但是更瘦,裝載的燃料更多,引擎也換成了桑格博士研究的新型發動機,推力更加的巨大。而A-9級則更像是一架航天飛機,極度後掠的邊條翼,三個機月復的起落架艙蓋,還有隱藏在駕駛艙兩側的被整流板覆蓋的進氣口,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A-A-10能夠在返回時飛回基地而不是落入大海或撞上地面,因為這個項目是機密。

19:33,煤油和硝酸被送入了A-10火箭底部的燃燒室內,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高溫高壓的氣體,以超過音速的速度從其底部的噴口噴射而出,巨大的煙霧淹沒了整個發射平台,緊接著,一個物體沖破了煙霧的阻擋,向上空飛去,頓時,控制中心里一片歡呼聲。

發射運載火箭和導彈攻擊並不相同,導彈攻擊需要做的差不多就是計算一個拋物線,然後就什麼也不用管了,而運載火箭不一樣,他不是光打上去就完事了,他們還需要計算,在多高的高度以多快的速度運行才能讓火箭不落回地面,而且還不能被離心力拋到宇宙里,還要考慮失去聯絡後的無制導飛行階段,為此,研究人員們不得不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精確計算,也多虧了柏林的那台計算機的協助,不然的話兩個月也不可能完成計算。

A-A-10點火發射成功了,但這才剛剛開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向太空發射火箭,他們沒有任何經驗,只能靠自己模索。所有的人在經過短暫的歡呼後,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監視著不斷變化的數據。在多個分布在挪威,德國,法國的地面站的監控下,她按照著預定航向攀升著,而地面控制中心在分布在大海里的德國潛艇和地面站的配合下,測量著飛行數據,不斷的矯正著微小誤差,而設置在她駕駛艙內的攝像機則通過無線電,將她所看到的一切,發送到地面控制中心並顯示在大屏幕上。她尾部的尾焰逐漸變小,最後變得只有一個棒球大小,但是卻十分明亮,甚至連遠在柏林的居民也可以清楚她尾部那巨大而又明亮的尾焰。

1分13秒,A-A-10爬升到了47km的高度,一級火箭發動機關閉,連接艙緩緩的打開,緊接著,巨大的煙霧從連接艙內沖了出來︰第二級火箭A-9點火了。巨大的推力推動著A-9繼續向上飛行,而巨大的作用力則將A-10往地面推去,她會通過降落傘落在北海,由德國海軍在海上回收,執行下一次任務,因為,德國的稀金實在是太缺乏了。

A-9火箭繼續攀升,由于已經被第一級火箭A-10帶到了47km的高度,因此她能達到的高度會更高,足夠達到最低衛星投放高度。此時,在她的貨艙內正靜靜地安放著一個球狀體,上面有著四根天線。這便是德國的第一顆衛星,他被命名為「宇宙1號」,使用蓄電池作為能量來源,其重量只有77千克,與設計中的A-A-10有效載重相比實在是太輕了,可以在太空中工作9天,這顆衛星會在太空中收集太空環境的數據,同時還可以監控火箭的飛行狀態,並傳輸給地面控制中心。

不過,必須要等到火箭圍繞地球飛行一圈後才可以釋放出來。而由于參與監控的潛艇和地面站無法覆蓋火箭的全程飛行,因此會有一個十分危險的無導航飛行階段,在這一階段,A-9火箭完全依靠失去聯絡前的數據和飛行姿態控制他自己,如果數據計算有誤極有可能導致A-9火箭誤入大氣層或被拋進太空,成為一枚真正的太空火箭,這對地面控制人員的計算能力是一種挑戰。

22:12,所有人都在緊張地盯著屏幕,檢查著數據,尋找著每一個可能是A-9火箭的雷達反射訊號。在過七分鐘,就是A-9火箭再次出現在地平面,可以進行聯絡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突然間,雷達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亮點,所有的天線都再次對準了那個目標,不斷的發射著信號。很快,信號得到了回應,雪花已久的顯示屏上再次顯示出了A-9的駕駛艙的畫面。「是A-9火箭!」控制員們再次歡呼了起來,無導航飛行階段成功了!雖然有著極大的偏差,但是依然在可接受範圍內,至少,他們的努力沒白費。

在地面控制中心的遠程遙控下,距離地面443km的A-9火箭開始了她這次飛行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任務︰打開彈倉投放衛星。由于A-9在再入大氣層時會發生劇烈的摩擦,因此全身都覆蓋著隔熱材料,所以彈倉並不是設在月復部的,而是設置在背部的。彈倉緩緩地打開,一顆衛星慢慢的飄出了A-9的彈倉,向著預定的航向飛去,從這時開始,A-9火箭將會繼續環繞地球,在第三圈後開始返回大氣層。而衛星在環繞地球一圈後,系統會啟動,協助監控火箭姿態並將數據發回地面控制中心,因此後面的階段與之前相比會相對更容易一些。

次日凌晨2:44分,地面控制中心在多個地面站和大洋里潛艇的配合下,再次聯絡到了A-9火箭,返回階段開始了。A-9火箭開始翻滾,減速,降低高度,地面站開始對其進行嚴密的監控,監視其每一個哪怕只有0.1度的姿態變動。漸漸的,A-9火箭開始以大傾角的狀態下向下降落。當高度下降到93000米的時候,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一切聯絡,就連雷達屏幕上,顯示A-9的亮點也徹底消失了,此時,A-9進入了黑障區。在發射前,研究小組就已經預測到,在這個高度上極有可能導致失去聯絡,雷達無法接受到反射信號的情況,除此之外,他還要飛躍半個地球才能將落到地面。這一階段里,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在這一階段,唯一能夠為A-9火箭提供數據的,只不過是三組陀螺儀而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所有人都安靜的等待著,期望A-9能夠安全的返回地面。但是預定的沒有等到,觀測站的清晰的語音通過無線電傳送到了「這里是第132號觀察站,目標已經通過我們的上空,不過我們有個不好的消息……」似乎是為了驗證這個壞消息,無線電里清楚的傳來了一聲爆炸聲,雖然並不是很刺耳但卻十分清晰,如同一支重錘狠狠的砸在了所有的實驗人員的心上。「目標剛剛發生了爆炸,航向74,高度30200,目標分成了三個部分,碎片若干,預計會落在基爾港西偏北的海域……」

「立刻通知德國海軍,向基爾港西偏北方向搜索,發現漂浮物後立刻封鎖那一片海域並進行打撈……」

整個地面控制室內除了任務控制主管在安排著回收火箭殘骸的工作外,幾乎不再有任何聲音了。他們看著自己最後收集到的數據,發呆。沒錯,是發呆,突如其來的失敗對他們的打擊太大了,尤其是在一切都看上去那麼正常的情況下。對他們來說,火箭應該安全的返回地面而不是爆炸!

擔任任務控制主管的馮-布萊恩在安排完火箭殘骸回收工作後,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很清楚這件事對他們的打擊有點大,但是……

「各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馮-布萊恩的身上「我們這次的任務失敗了,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的工作有問題。我們成功的將火箭送入了軌道,成功的做到了無導航太空飛行,我們也成功的將一顆衛星送入了軌道。盡管火箭在再入大氣層時被燒毀了,但我們也不應該放棄!我們應該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找出原因,改正錯誤,爭取下一次成功!」

當劉七看到第一次試驗是以失敗告終之後也是不盡一陣的感慨,人類自從擁有了思想後就沒有一天不夢想飛上太空的,而夜晚中閃爍的星星和月亮也被也被人們想象成了天堂一般的所在。可是這地球母親的懷抱那里是那麼好掙月兌的,失敗就像是一種魔咒一般會時刻盯著這些想創造夢想的人們,只要稍有疏忽,就會給人致命的一擊。

不過劉七還是對這些懷揣著航天夢想的佩內明德的科學家充滿了敬意,偷偷模模的把那些用來研制殺人武器的資金用在了為人類未來的探索方面。當然政客們是不會這樣想的,他們所見到的只是那一顆一顆能夠刺探敵國情報的千里眼危險,還有那些能夠肆無忌憚的從太空中可以攻擊敵國目標的洲際導彈。這些政客是不會去想什麼全人類的利益,他們所想是怎麼干掉他們眼中的敵人。

盡管A-9火箭沒有成功返回,但是其他的都成功了,衛星成功的入軌了,技術也得到驗證了,更重要的是有經驗了。馮-布勞恩的話使大家感覺好了一些,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都是場面話,但是他說得很對,失敗了不應該放棄,而是去嘗試做得更好。帶著這樣的心情,所有人再次開始了工作,他們開始收集所有的數據,匯總,並一一進行分析,找到哪里出問題了。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A-A-10經過數次改進,終于算是完美了所有方面的缺陷,在一九四三年的最後一天再一次進行了發射。不過這次發射與第一次發射不同,這次發射是載人飛行,也就是說人類終于到第一次踏入太空了。並且這次載人飛行還要在太空中釋放兩枚地球軌道衛星。這兩枚衛星與第一次試驗用的衛星不同,是兩枚真正意義上的實用衛星。這種衛星使用的西門子公司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這可以使衛星工作整整三年。而佩內明德的科研小組已經設計多次的生命維持系統和為航天員所準備的全密封式的飛行服和頭盔也正式派上了用處。

德國空軍殲擊機王牌飛行員漢斯-約阿西姆-馬爾塞尤上尉有幸成為了人類踏入太空的第一人。過硬的心理素質最終讓漢斯-約阿西姆-馬爾塞尤從十五名王牌飛行員之中被挑選出來。不過話有說回來德國的王牌飛行員還真是不少,這讓佩內明德火箭基地可以有大把的人選可以用。

這次的發射十分的順利,當漢斯-約阿西姆-馬爾塞尤上尉真正的體驗到了太空失重的感覺後,也僅僅只能用一句︰「我的上帝,這種感覺真是棒極了!」來掩飾自己的激動的心情。

不過讓劉七沒有想到的是佩內明德的科學家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第一顆衛星的釋放居然要在北美的大陸上。在劉七的印象中只有美國會在別人頭上放衛星,而現在這第一顆實用通訊衛星竟然放到了美國的頭上,這似乎有點大反轉的味道。當然還有一點挑釁的成份。劉七不知道佩內明德的科學家是故意這樣做還是飛行軌道的需要,但是不管怎麼說,劉七的心里是感覺到十分的痛快。就是讓劉七有些稍感遺憾的是,這顆衛星只是一枚通訊衛星,而且還做不到與地球自轉同步那麼先進,而且就算是偵察衛星的照相機的清晰度也達不到能偷看夢露在家里洗澡那種效果,這無疑是讓劉七內心那點齷齪的念頭很有些得不到滿足。

至于衛星的安全上劉七倒是不怎麼擔心,美國人還沒有開發出可以檢測到200km以上的航天器的極高頻雷達,因此,美國人就像是被人盜了號打電話給官方,官方卻對你不理不睬這般可憐。劉七都有些想知道美國人在天文望遠鏡在看到天空中飛過的東西上的德國鐵十字徽標到底是個什麼表情。

搭載著人類第一位航天員的A-9在德國上空釋放了第二顆衛星後,于一九四四年一月一日成功的返回了佩內明德基地。至此人類的第一次太空之旅完美落幕。不過這並不算完結,在從一月到四月中德國的A-A-10又進行了數次發射。一共在天空中釋放了五顆通訊衛星和三顆導航偵查衛星。只是由于技術原因,有兩枚通訊衛星和一枚導航偵查已經墜毀。

劉七在指揮中心的控制室中了解完了所有的情況後,心里是要多開心就有多開心。劉七找來一份大比例的英吉利海峽的地圖後對著多恩伯格和布萊恩說道︰「我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日夜不停的給我盯著英國和英吉利海峽,哪怕就是丘吉爾就是要跳海你們也要實現通知我一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