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北非 第十七章 危機2

丘吉爾暗暗決定決不能讓埃及和蘇伊士運河有失,必須加大對埃及和蘇伊士的控制。丘吉爾緊急調派他的海軍嫡系‘坎寧安’到北非,任尼羅河集團軍的司令官。另外還給坎寧安從各個殖民地調集了很多軍隊,並大量補充坦克和飛機。

坎寧安全名是安德魯、布朗、坎寧安,出生于愛爾蘭。由于他名字的開頭分別是英文字母abc。所以人們在談論他的時候都習慣的把他稱為ABC。當年丘吉爾擔任海軍大臣的時候,就認識了坎寧安,那時的坎寧安還是一艘戰列艦上普通軍官。由于丘吉爾對這個年輕軍官非常的賞識,加上丘吉爾也在培養親信,所以對坎寧安的軍餃得到飛快的提升。

好景不長,因為一次大戰丘吉爾批準的海軍的達達尼爾海峽中,皇家海軍付出啦沉重的代價也沒能攻下該海峽。丘吉爾就成為英國保守黨的猛烈攻擊對象。無奈之下,當時已經決定要與保守黨合作的阿斯奎斯首相只好免去丘吉爾海軍大臣的職務。而坎寧安也受到海軍內部別的派系的排擠。日子過的是相當的不順利。

不過作為丘吉爾的親信,坎寧安還是在20年里一點一點的爬到了艦隊司令的位置上。其中丘吉爾的政治資源還是給了坎寧安很大的幫助的。

這次來到北非,坎寧安可以說是肩負重任。雖然坎寧安是海軍將領,但是坎寧安控制陸軍部隊的能力也是很強的。坎寧安到任以後,首先整頓軍紀,很是撤換掉了一批軍官。然後加強了部隊訓練,最後坎寧安又對情報部門進行了徹底的改編。牢牢的控制住了尼羅河集團軍。

幾把火燒過以後,英軍的士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也沒有人提撤出埃及的事情了。

坎寧安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他的目標不是死守著埃及的邊境,而是率領部隊打敗隆美爾,奪回以前失去的地盤。于是一場規模龐大的進攻戰開始了,坎寧安的進攻像一把匕首一樣正好插在隆美爾的軟肋上。隆美爾那時手里只有2個正規的德國師,其他的都是一些多國部隊。其中大部分是意大利軍隊,還有一小部分是法國投降政府派遣軍。

隆美爾知道自己的情況,擔憂意大利人根本頂不住進攻。

于是一場千里大撤退上演了。隆美爾帶頭領著精銳的德**隊一退再退,而後面意大利人卻在撤退中不斷的遭受英國人追趕。德意聯軍一撤退就是將近1000公里,不但德意聯軍圍困了242天的托卜魯克馬上要被英國人解救,就連昔蘭尼加(利比亞東部)也給完全丟失了。

這時的坎寧安可謂意氣風發,洋洋得意。可是這卻遭到所有的陸軍將領的一致不滿。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啊,你一個海軍將領在海上打勝仗再多也不會有人反對的,可是你跑陸軍來不但不打敗仗,還打這麼大的勝仗。這不是抽所以的陸軍將領的臉嗎。

這下可熱鬧了,不管前方還是後方,挑坎寧安毛病的人多了去了。而陸軍所擁有的政治實力也是很強的,每天都會有幾個代表陸軍的議員給丘吉爾打電話,不是說坎寧安違反軍規,就是說他在埃及時手腳不干淨。(其實每個將領在埃及手腳都不干淨)

丘吉爾根本就沒往心里去,還是很堅定的支持著坎寧安。可是風暴愈演愈烈,開始有小報報道了一些坎寧安年青時的風liu韻事,說的有眉毛有眼楮。後來就連政府的喉舌倫敦時報都報道了埃及軍團的違規行為。還在最後惡狠狠的點明說指揮官應負的責任。

而坎寧安打了大勝仗的消息只是在報紙的戰時簡訊中簡單的幾個字。「我方今日收復埃及一些戰線,戰果還在統計當中。」

因為坎寧安得罪的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得罪了整個的陸軍。就連遠在印度的陸軍將領都開玩笑似的在電報中對丘吉爾說到「請求掉坎寧安將軍來擔任印度支那最高指揮官,只有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才能擋住日軍的進攻。」

丘吉爾不厭其煩,可是也沒有辦法。迫于壓力只好撤掉坎寧安尼羅河集團軍(第8集團軍)司令的職務。于是二戰中坎寧安成了一個打了勝仗被撤換的將領。接任坎寧安的是當時的陸軍中將里奇將軍。于是所有的榮譽都給冠到里奇的頭上,什麼‘偉大的解救者’、‘北非之戰神’‘托卜魯克王子’之類的,最搞笑的英國的一個打獵協會給的‘沙漠狐獵手’的稱號。而英國的電台,報紙也開始輪番轟炸起了北非軍團的消息。

一時間北非陸軍成了英國所有陸軍的象征和驕傲,人們到處都在談論著里奇將軍的消息,倫敦也第一次有了過節一樣的氣氛。到處的酒吧里人滿為患,就連人們踫杯是也不忘調侃的說一句「願上帝保佑可憐的隆美爾,因為我們的‘沙漠狐獵手’要抓他給太太做一件披肩。」

隆美爾一退就退到了剛進入北非時的出發點卜雷加港。而里奇將軍早已經被各種各樣的獎勵給捧得暈頭轉向,早已經忘記了德軍的可怕。宛如那些勝仗真的是自己打的一樣,加上部下的刻意吹捧,把自己當成了不敗戰神。

而這時在東線戰場上由于大雪紛飛,天氣寒冷根本就不利于機械化部隊的大規模作戰。再加上德國情報部門從倫敦傳來丘吉爾活力四射的消息,希特勒不禁有些氣惱。于是大筆一揮一個師的步兵,加上大量坦克,還有2000噸燃油,直接從調往東線的戰場計劃單上撥到了隆美爾的手里。

而隆美爾為了不讓這些東西讓英國人看到可謂是煞費苦心。最後終于成功的瞞過了英國人的情報部門,把部隊和給養給弄到了北非。而希特勒也密令戈林和鄧尼茨,秘密調集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加強對地中海的控制。同時還加封隆美爾為陸軍上將,升格他的北非軍團為非洲裝甲集團軍。

看來希特勒對待自己的親信還是很夠意思的。雖然隆美爾打了敗仗,不但沒受到處罰還給生了軍餃。

隆美爾當然精神大振,立即就跑到前線去連夜的部署進攻計劃。就像小孩子有了新玩具一定要拿出來讓大家羨慕一樣,隆美爾這一次把全部家底都給亮了出來。

1942年1月21號上午8點30分,隆美爾的進攻開始了。像所有經典的德國式的進攻一樣,隆美爾的閃電戰術瞬間擊破了第8集團軍的防線,德國人的坦克的轟鳴成了第8集團軍士兵心中的噩夢。

而這時里奇才大夢初醒,連忙調兵遣將。四處圍堵隆美爾,這時其實兩方的軍事實力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德軍軍官士兵的高素質在這時顯現出來。德軍將坦克排成一字長蛇陣,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的炮彈基本與士兵的腳步一同前進,兩個步兵團則乘坐卡車緊跟在坦克後面。德軍坦克、大炮、步兵一齊向英軍迎面撲去,英軍的炮彈和子彈呼嘯著從他們頭頂上掠過,坦克遭到重創後只要還能動就會仍拼命往前沖,步兵指揮官則筆直地站在卡車上以鼓舞士氣,當指揮官被擊中後馬上由下一級軍官接替。最可歌可泣的是其中一個團在戰役結束後僅剩一名上尉軍官在指揮戰斗,其他高級軍官全部陣亡或負傷。

英軍被這種無謂的氣勢給嚇住了,士氣開始低落下來。防線的裂口開始越來越大。里奇中將只好選擇撤退。在退了一陣以後,忽然接到陸軍總部的電報。電報中對里奇將軍是百般的嚴厲,要求里奇必須守住防線,不能讓海軍的人看了笑話。

里奇無奈只好集結部隊,對隆美爾進行反擊。隆美爾這老狐狸不愧是個戰術專家,一邊假意攻打‘邁基利城’,一邊將自己的部隊的主力運動到了別的地方。里奇果然上當,調集英軍主力增援‘邁基利城’。英軍主力剛解了邁基利城的圍困,里奇中將就接到隆美爾的裝甲集團出現在英軍重要的補給基地‘班加西’的消息。

噩耗傳來,里奇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慌忙中里奇想調集英軍主力去救援‘班加西’。可是遠水畢竟解不了近渴,就算英軍能趕到‘班加西’也會疲憊不堪。根本就不會再有力氣去作戰。再說隆美爾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不到一天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就拿下了‘班加西’。面對成山的英軍的軍用補給隆美爾笑的嘴都合不起來。最重要的是‘班加西’里那停放的1300卡車。還有無數的汽油。一下子讓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成了真正的機械化軍團。

里奇中將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了‘邁基利城’退到‘賈扎拉防線’進行防守。在以後的三個月的時間里兩軍都在賈扎拉防線上駐防。

希特勒也從別的國家又給隆美爾抽調了2個德國師的兵力,同時又補充大量的坦克以及燃料。

而里奇這邊由于小日本在美國的珍珠港扔下了炸彈,重創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美國被迫參戰。羅斯福做的兩邊發財的美夢也化為了泡影。雖然美國還沒有坐好出兵非洲與歐洲戰場的準備,但是在提供武器裝備上卻從不吝嗇。因為可以賺錢嗎,德國人的錢賺不到了,那只好更加倍的賺英國人的了。于是400輛美國原裝的格蘭特式坦克,在陸軍部的直接干預下直接撥給了里奇。再加上里奇原來也有400多輛英國原裝坦克,就使英國的坦克數量上是隆美爾的2倍。

激烈的大戰是愈演愈烈

————————————————————————————————————————

第三更送上。明日休假,穩定三更。

16977.com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