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廣撒種子,歡迎投資

()厚厚一摞,多達數百張照片,就好像一幕無聲劇,將軍分區的變化活生生地展現在他們面前,讓所有人都為之失聲。

新城小區只是一個局部縮影,在這些照片中,還有那唯一一棟自選超市。

僅是從外表看,這座超市就絕對不輸于香港任何一座商場︰高大、美觀!超市外表大量使用了玻璃牆面,在白天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高坡上反射的陽光,被分離為赤橙黃綠青藍紫,猶如彩虹一般絢爛奪目。

而夜景中,超市外面環繞著各式霓虹燈,又有射燈劃破黑夜,將那周邊照得燈火通明。

其內部裝飾,更是絲毫不亞于香港的高檔商場,自動扶梯、鍍鉻欄桿  發亮,處處顯出的都是一座時尚與現代化。要不是里面售賣的商品,種類還顯得比較單調,檔次也比較低,潘美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超市完全不比紐約、巴黎等發達都市差!

如果說小區表現的是軍分區新城居民現在的居住環境,超市表現的是時尚,那麼新建成的理工大,則表現的是軍分區的人文氣質與科學教育水準。

理工大是軍分區所建的第一棟大學,從大門開始,就設立了許多深具科技內涵的雕塑。國內也有不少與科技相關的雕塑,但通常都比較呆板,而且程式化嚴重,常常用衛星啦、齒輪啦之類具體的東西,來表達其中的科技主題。

但關飛有數百年經驗借鑒,所有這些科技內涵的塑像,都是他自認比較美觀,而且很有創意的作品。

潘美鳳自認也算是很有審美眼光了,在看過這些充滿了科幻色彩的雕像,同樣大受沖擊。

同時理工大內優美的環境,由一座保留下來的小丘陵構成的觀景山,讓這里不像是一所學校,而更像是一座公園。

周小山等人更關心的是他們那些老戰友。

當他們看到莊嚴肅穆的軍營樓房時,所有人都受到了一次感官洗禮。印象中,他們還殘留著當初那一座座低矮潮濕的簡陋窩棚,突然間看到這些有著紅星標志的軍營,錯愕之感,讓他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他們在享受著花花世界,以為戰友們還在吃苦的時候,實際上他們的那些老戰友們,已經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軍營,擁有了各種齊全的訓練設施。

照片中,一些他們熟悉或陌生的戰友,在足球場左沖右突,在乒乓球台揮拍奮戰,在大會議室看著各種軍教片、娛樂電影,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

時光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印象而停滯不前,恰恰相反,而是在以他們來不及反應的速度,飛速前進。

他們看到了在一門門粗壯炮管的大炮前,奔跑訓練的戰士;看到了坐在雙聯座高射機槍座椅上,听從指揮員口令進行防空演戲的戰士;看到了在各種他們說不出名字、搞不懂功用的設施上,進行各種戰術動作訓練的戰士;看到了身穿偽裝服,面涂偽裝油彩,進行特種作戰訓練的戰士……

甚至,他們還看到了一群隨著兩輛當初他們繳獲的美式裝甲車,進行步坦協同作戰的合成演練!

不同了,完全不同了!

他們感到自己,已經被軍分區的飛速前進,遠遠地甩到了身後,思維簡直跟不上發展。

這哪里還是他們印象中那只叫花子軍隊,根本就和正規軍不相上下!

要說,也就是武器稍微差點,重裝備少一點。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想不到軍分區的變化這麼大,大到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記憶。

數百張照片,向所有人活生生展示出了這一年來,軍分區那天翻地覆一般的變化。

潘美鳳之前暗藏著的那點點小小優越感,被這些照片沖刷得一干二淨。

如果不是一張張照片,明明確確記錄了軍分區從大格局,到局部細節的每一個變化,她絕對不相信,前後照片,表現的都是同一個地方!

這才一年時間,軍分區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她無法想象,再給關飛幾年、十幾年時間,他能將那里,建設為怎樣一座令人稱羨的地方,或許,就像他一直以來宣稱的那樣,最終會建成一座高科技宜居都市吧……

周小山他們更在深思。

從照片上看,許多曾經和他們一樣的普通戰士,已經先後走上指揮員崗位,成為了排長、連長,甚至是營長!

他們在享受香港的繁華,安于享受的時候,也失去了許多東西,那就是隨同部隊一起成長,逐漸邁上更高台階的機會!可以看出,這一年來戰友們都很辛苦,泥里水里,模爬滾打,每個人臉上皮膚都是那麼的黝黑,但他們收獲了成功!

如果說之前看到關飛默默支撐291旅,讓他們感到愧疚、心痛,再後來看到戰友們走上中高級指揮員職位,他們心中,還泛起了點點可以稱之為後悔的情緒。

在他們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一些值得珍藏的寶貴記憶……

潘美鳳沒有他們那麼多的想法,她畢竟只是因為太宇科技,才會逐漸進入到這個集體。而且由于她從未去過軍分區,對那邊的人和事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感慨。

她只是看到新城如此快速地發展,在本地濃厚商業氛圍燻陶出來的敏銳嗅覺,察覺到了一絲商機,目光閃動,琢磨了一會兒,遂笑著問道︰「司令,你們軍區的政策,是和內地一樣的嗎?」

她的情緒表現太強烈了,關飛一看,馬上明白了她的真實想法。

「你是說商業投資吧?」

「對對對!我知道內地我們是去不了的,不過我看軍分區建設這麼快,不知道是否允許我們前去投資?」潘美鳳對關飛的洞察力簡直是太佩服了,連忙問道。

看過了軍分區一年來的建設成果,她在面對關飛時,再也沒有一絲一毫面對山區土包子的優越感。能夠帶領手下,建起如此宏圖大業的人,必然是胸有丘壑,而且見識不凡。人在嘲笑弱者的同時,也會崇拜強者,面對這樣一個可稱至純至強之人,她不敢有一點點怠慢。這種感覺,不僅僅是源于他們家企業還要靠太宇科技吃飯,那麼簡單而已。

「我暫時不認為你們去投資是個好想法。」關飛想了想,搖頭拒絕道,「如果是以出口為目的,從軍分區到這里,路途遙遠,中間還有很長一段路必須陸路運輸,成本太高。也只有像我們這種,高附加值產品,才能從中獲利。而如果你們試圖滿足當地需要,那我勸你們隔兩年再說。

誠然,從外表看,新城已經有了一個現代化城市的雛形,但,這也僅僅還只是雛形!

工廠還沒建成,工人也不多,目前我們給他們發放的工資其實還是很少,並不足以支撐起一個繁榮的市場。起碼在五六年內,能夠滿足你們需要的購買力市場還不存在,所以說去了也是白費勁。」

「那麼我們不圖賺錢,只是過去幫助司令完善市場怎麼樣?比如說,我看當地老百姓穿著還很差。我們可以運送大量廉價的紗錠去軍分區,然後開一間織布廠,最後將成衣銷售給當地百姓,讓他們有更好的衣服穿……」潘美鳳興奮地說道。

商人也不都是短視,該投入的時候,他們也敢大膽下注。

經過太宇科技的崛起,並逐漸站穩腳跟,已經證明了關飛的商業管理能力,不是一個「起也勃然,衰也快速」的流星。而今天看到的軍分區現實發展,她更對軍分區——實際上是關飛,有著充分的信心,相信軍分區的未來一定會非常值得期待。

她受老爹教育這麼多年,又被諄諄教導多多拉近家族與軍分區的關系。既然軍分區老百姓生活還不太好,那麼她完全可以不以賺錢為目的,只求幫助軍分區做點貢獻,關飛自然會記得他們家為軍分區做出的付出,以後必然能得到更多回報。

然而關飛還是拒絕了她。

「抱歉!新城的人口容納上限,估計也只有二十到三十萬。其中我規劃了一千多個廠,這些廠每個都在我藍圖中有著重要意義,不是隨便劃分的。整個城市的未來定位,就是一座高科技研發城市,其產出的科技附加值,不是其他行業可比的。有限的土地和人口,不能被紡織、服裝等輕工業所佔據。所有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我們都主要將依靠外來輸入,目前看來,主要將是國內。所以對不起,你去新城開辦服裝廠的設想,我們不能批準。」

「是這樣啊……」潘美鳳一腔熱誠,卻被潑了一頭冷水,顯得很尷尬,勉強笑了笑,卻不好再說什麼。

「其實如果你們願意做其他行業的話,我們也不是不同意。」關飛看她有些沮喪,不想太過打擊她的熱情,想了想說道,「城市人口規劃,其中百分之四十將是高科技產業工人,而剩下那百分之六十,則是城市管理人員,以及為城市居民服務的服務行業人員。這個你可以做一做,像餐飲啊、商業銷售啊、娛樂啊這些非要害行業,我們並不準備全部國營,而是打算交由民間自己經營,以市場為導向,自動達到資源均衡配置,避免政府過多干預。這個,你可以回去和你父親,以及其他對此感興趣的投資商們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值得去做……」

「我懂了!」

潘美鳳得他提點,恍然大悟,感激地連連點頭。所以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就是這個道理。投資不是做官,但有軍分區最高首長親自為她解釋政策,那比什麼小道消息都來得可靠,更加快速。

「那麼哪些行業是我們不能涉足的呢?」她低段,謙虛地向關飛請教道。

「通訊、金融、宣傳、醫療衛生,這幾塊關系到我們的生存命脈,是不可能交給商人來做的。其他違反制度的,像黃賭毒這些行業,我們也是堅決禁止!……」

關飛沒有因為她只是一個女子而有所輕視,很有耐心,就軍分區的投資政策進行詳細說明,對每行每業的投資可行性、近遠期價值、利弊都做了詳盡分析。

他其實很需要一些投資商,前往軍分區投資。

城市的繁榮,絕不只是建些工廠、大學、商場、居民小區就算完了。一個城市的職能是多方面的,工作、教育是一方面,生活則是另一方面,各有側重,但又都不可缺。

他一直認為,服務行業最好不要由軍分區來做。

軍分區現在就等于一個小政府,未來建成的事業單位人員,在內心也多半會把自己當做一個官、而不是一個服務人員來看。以這樣高高在上的心態和做派,很難做好服務工作,最終敗壞的是軍分區的形象。

與其自己做不好強撐,還不如將這些不涉及到軍分區生死命脈的行業,交給商人來做。他不相信商人所謂的良心,但他相信自己的良心。有他看著,政府能夠做好監督工作,並且由于不涉及自身利益,對那些奸商打起板子來,也下得去手。

這樣一來,城市的職能才會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勃勃生機。

這里只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軍分區實在是太遠、太閉塞了。交通不便,購買力有限、不,不只是購買力有限,而是窮得可以!這個窮,他還沒有法在短期內加以扭轉,甚至為了新城建設,降低建設成本,他還會有意壓低收入增長速度。

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投資軍分區絕對賺不到錢!

如此一來,還有多少人會對投資軍分區感興趣?恐怕百中無一吧,所以潘美鳳表示出了興趣,盡管知道可行性很低,他還是津津樂道地為她講解了很久。

不過他也沒抱太大希望。

在他看來,這些行業大概最終還是會交給軍分區那些普通群眾來做。只有生于斯、長于斯的本地人,才對發展本地經濟充滿熱誠,而且對于利益的計算尺度也不一樣,預期值,更是遠低于本港那些見過大世面的外來商人。

反正就當閑聊,說說也無妨,說不定哪個傻子,就跑去軍分區投資,那也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多撒點種子,總是沒錯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