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三九章改稅

()「我還想說稅收的事,現在我們收稅是十稅收一,這樣的稅率太高,我想把稅收比例降下來,改為二十稅一……」黃尚龍接著道。

金曹監事喬進寶馬上反對道︰「大人,您要是把稅率降得這麼低,稅收會大幅下降,我們軍隊的軍餉,官員的俸祿,武器的更新和維護,還有剛才說的城牆、街路維護修補靠什麼來支撐啊?大人,我們稅收比例和別的地方一樣,在整個冀州,這是通用的做法,大人,您千萬要慎重啊!」

「提高關稅的辦法不過是殺雞取卵,只有讓商人們長久的留在這里才是一只‘下金蛋的雞’!」我顯得自信滿滿。

「可不收稅還不是什麼都得不到嗎?!」金曹監事問道。

「可是商人被吸引過來了,總量上去了,稅就會多起來。市場繁榮起來,我們需要的糧食、食鹽可以進來,鐵器、布匹可以賣掉,商人多了,吃飯、喝酒、住店和娛樂都要花錢。」這是黃尚龍早規劃好的,就想現代旅游業一樣減免門票,靠游客消費賺錢。淶陽和廣昌將來應該成為商業中心城市。要吸引不多的商人,只好采取減免門票、吸引人流的措施。

「我們還可以改收交易稅!」黃尚龍終于點出了主題。「交易稅就是根據商人們的交易量收稅。如果他們不交稅,我們就不提供保護,這樣他們出了事,比如錢款糾紛就無處說理。剛開始可能少點,但長期實行下去,由于減少了商人風險,一定會受到歡迎的;最後還可以低利貸款給商人,扶持部分和我們利益相關的商人!」

「借……錢給商人麼?」大家傻了眼,都有些猶豫。

「我們可以要求他們作抵押!」我繼續勸說到。「這樣不但可以增加軍費,還能鼓勵商人們在淶陽落戶安家。就算將來別人也實行我們的政策,他們也不會輕易的離開了!一旦這里商業繁榮起來,貨棧、酒肆、客店和各種匠人將蜂擁而至。淶陽又豈能不興旺發達!」

「另外,向各地商人發出消息,通知我們將轉讓需山,並降低稅率,發財機會就在眼前!」

「大人,需山不能買啊!鹽鐵官營,淶陽財源十有**就靠鐵需啊!這是殺雞取卵。」金曹監事喬進寶馬上反對道。

「我自有主張!」黃尚龍才懶得解釋他的想法︰他要通過招商引資金,最短時間開發出淶陽來;現代人都知道官營競爭不過民營,需山在民間老板手中能發揮更大效率,況且他也沒有精力去管理越來越多的資產。現在大批的官員正在鎮國堡接受培訓,很快就能接蘀這些思想僵化的淶陽官員。不光需山要賣了?將來就是軍事物資也不是不能承包給商人。

不過在現在環境下,黃尚龍也明白商業還不可能成為經濟支柱。畢竟這是個處于亂世的農業社會,沒有統一的市場、沒有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光靠低買高賣只能賺小錢,難以創造財富。這也是自古以來重農抑商政策的由來!但是商人是活躍的,是能促進發展的,黃尚龍需要培養這些生產力的催化劑,這些商人在得到利益後,會投資更大獲取更大的利益!這和小農社會的固步自封是不可同日而語,說不定可以擺月兌中華民族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

(中國歷史很有意思︰如果從秦朝開始來看,總是一個短命王朝「秦、隋、元」滅亡後,一個較長期王朝「漢、唐、明」興起,其中大多經歷翻天覆地變化「漢有東漢三國、唐有動亂、明朝是筆糊涂帳」然後是個東晉、宋、清這樣的收拾殘局——夕陽王朝,最後是天下徹底四分五裂——「五胡亂華到南北朝、五代十國、清末民初的軍閥混戰」,再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人收拾舊山河!基本就是三個圈子;而如果將中華民國看成兩世而亡的秦、隋,那麼當今的我們確實是在向漢、唐盛世邁進!而且漢、唐盛世都是建國百年後,「振長策以御宇內」。漢武北擊匈奴、唐皇宣國威于西域,都是在第三、四代人的手上實現!真心的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永遠富強!這個圈子以秦始,以清終。)

這些是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就是通過吸引商人,引進更多資源,並通過市場合理配置資源。如賣出鐵需,獲取急需的食鹽、藥材、糧食、布匹、馬匹等物資。而這要通過我們去買賣,勢必佔用人手,還可能影響情報收集等大事,實在浪費巨大。商人為了獲取利潤自然會組織商品進口、擴大生產出口,當然這在開始需要監管。而北略府的商隊馬上就要到了,有了他們做榜樣,相信很多商人會削尖腦袋擠進來!等到時候看到用馬、皮毛換到大量鐵器、布匹的北略商隊滿載著回到草原,大批商人會瘋狂地為了利潤涌入淶陽,那時源源不斷的海鹽將從靜海郡、海河郡流來,糧食、藥材會從東邊的範陽、燕山運來,恐怕這里的需工翻一番都不夠產量了。哪象現在會為了食鹽頭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