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四章 造船

()黃尚龍和安德羅夫決定全力趕建那條已造好龍骨的龍船。和地球上華人的龍舟不一樣,龍船不用于競賽,主要作為首領的座駕。龍船主要因為船頭尾雕有古老傳說中龍的形象。和普通長船不同,龍骨通常由兩條巨木拼合而成,長度可以達到35米,寬度3.9米,吃水0.9米,可以乘坐120人。但雄心勃勃的斯特甘諾夫要建的是「國王的龍船」,已建成的龍骨由一根參天巨樹制成,達42米,估計建成後的龍船將長50米,寬5米,吃水1.5米,可想而知這是什麼樣的工程量?這麼雄偉的龍船,誰不想擁有?「藍牙」會視而不見嗎?

龍船彎曲的頭尾單獨加工,然後用鐵釘固定到龍骨的兩端。時間緊急就沒有j ng做了,現在主要的工作是在龍骨上架好橫梁,完成了整條船的輪廓。然後沿著輪廓在船的兩側鋪上蒙板。這種整條的木板層層相楔,上面一層剛好覆蓋住下面一層的邊緣。最上層的蒙板開鑿了若干小孔,七米長的木槳從孔中伸出。最後鋪上地板,架上桅桿,在桅桿頂上裝上金屬制的風向標。櫓則安裝在船體後部的右側。船帆的兩側掛上麻繩編制的網,防止船帆在強風中被撕裂。不過即使再大的龍船也裝不下數百匹馬,黃尚龍傷透了腦筋,最後終于決定,把兩艘長船連在一起,做成雙體船,上面的木板養馬,實在不行,就讓部分騎兵沿河岸追逐船隊。這樣經過一個冬天的努力,終于建起了近三十艘雙體船,勉強把700多匹馬裝上。

羅蘭人果然是c o船的好手,4月初從開凍的碎河出發,在漫長的旅途中,船是他們移動的家。桅桿可以放倒,蒙上船帆就是很好的帳篷,大家隨身帶著一個小箱子,裝著衣物和武器。劃槳的時候就坐在上面,但他們很少劃槳,都是c o帆的好手。每艘船的首尾都有一個艙室存放食物,儲藏著黃油,n i酪,啤酒,淡水,肉食和堅果。此外還有各種炊具,帆具和上岸用的帳篷。穿著毛皮大衣,就在船上和衣而睡。船上還能生火做飯,用一個裝滿沙子的盒子做爐灶。雷烈斯等人也和黃尚龍一起南下,讓羅蘭人很驚奇,好在大家都不排斥,畢竟他們的敵人也是威蘭德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黃尚龍是這樣解釋的!

一路順流而下倒也順利,黃尚龍依照歷史的記載對這種民族遷徙中的巨大損失早做好心理準備,但不知道是一路暢通還是羅蘭人的身體強健,又或者雙體船的出s 表現,居然難以置信的完成這次千里遷徙,雖然歷盡艱辛,但卻為北庭帶來近2000人口,其中一大半都是強悍的戰士。終于在五月過後回到了草原,我們離開s 稜格河踏上草原時,不時遇到匈奴騎兵,這里已經戰雲密布︰呼律齊已死,各部都準備為單于寶座展開撕殺了。葉速海的騎兵已經出現在盛樂附近,據說者勒布吉退到代郡,已經在聯合東邊茲勒搖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