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三零章 影史留名?

「當然,只有實踐才能得出真理!」羅陌笑道︰「現在我們當然不能提前做出一個肯定……而是要等這個裝置真的做出來之後才能下結論說做得好不好——」「你說得對。」約翰尼搓搓手,有點迫不及待地道︰「現在就讓我過去看看,我得先看看這個大家伙,然後再看看我們應該怎麼在上面布光。」「為了這個事情,我們研究了很久的太空和宇宙。」約翰尼說︰「我們甚至在天文局待了十多天,oh,老天,你可真該去看看,那是一個怎樣枯燥乏味的地方!不過宇宙又很漂亮!」

「謝謝。」羅陌微笑道︰「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

「哈哈,那我們現在的刀可是磨得可以切斷鐵塊了!」

在約翰尼旁邊,還有一位特效工作人員,叫黃煒豪,英文名字弗蘭克,是一個華裔。

其實如果到美國一看,很多特效工作室里工作著特別多的華裔……其實華裔在美國出色的人還是特別多的,就說在電影圈里,也有很多驚才絕艷的人物……李安自不用多說,學貫中西的超級人物,日後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其他的也有《電鋸驚魂》的溫子仁,《電鋸驚魂》第一部被他拍得蕩氣回腸,劇情人物復雜而合乎情理,十分經典,結果到他不執導之後,《電鋸驚魂》才變成了一部純粹地血漿電影。《死神來了》的命運也差不多,第一部也是由華裔導演黃毅瑜導演,所以在第一部《死神來了》之中,劇情復雜,構思輕巧,而且其中有一種獨特的中國宿命論的味道,結果到第二部第三部乃至第四部,黃毅瑜不再執導,就全部又成了對其血漿的電影,當然這家伙也因為一部《七龍珠》惡評如潮,悲劇迄今,但再大的導演也有馬失前蹄的一天。

華裔在美國,底層人員備受歧視,地位不如黑人,但精英階層,卻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和社會成就。

此時,黃煒豪卻微微一皺眉頭,對羅陌用漢語說︰「羅導……可這個……說實話,如果真用你的計劃來做,我們的工作量可要加大不少,相信你也知道,在綠幕里摳圖和在很多圖像里摳圖,那絕對是不一樣的……」

「那就只有辛苦你們了。」比起約翰尼,羅陌畢竟還是對黃煒豪更有親近感一些,畢竟,不管大家國籍如何,但都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炎黃子孫。

「嗯……」黃煒豪抬頭一笑︰「不過,羅導,不得不說你這真是一個開創性的成就……以後那些想拍太空片的家伙,可算是站在你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啦。」……巨大裝置很快就做完了,這是一個長方體,高五米左右,地面面積大約是十四平米。在巨大的裝置里面,四壁全部由led屏幕構成,播放著模擬周圍環境的視頻或者圖片,用機械臂控制的鏡頭就在這個空間里靈活地旋轉。到時候,視效團隊在led屏幕上打出虛擬場景的圖案,匹配演員的主觀視角。這樣led屏幕上顯示的畫面就會照亮演員,讓演員置身于環境中,這就像是太空在圍著演員轉一樣。這個燈箱裝置解決的是兩大難題——第一大難題是布光問題,《地心引力》大量的cg制作帶來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讓實拍畫面與cg環境合成得天衣無縫。畢竟,在實景拍攝的情況下,演員的打光通常都跟cg環境不同,但燈光不對的話,合成後的效果看上去便會不自然,這要求必須尋找到匹配實拍光照與cg環境光照的辦法。之前用機械臂打光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夠用,很難模擬出太空光線,而現在,有了這個led的巨大燈箱,演員在里面就會有通過特效團隊控制的led屏來徹底地解決打光問題。例如說,要拍攝一個宇航員在太空中旋轉的鏡頭,在綠幕條件下布燈就會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但在燈箱中,只需要調整led屏幕上的內容即可。led屏幕的每一個像素都是一盞燈,大概有180萬個,每盞都能夠單獨控制。當然,一百八十萬個燈泡也不是開玩笑的,這個巨大led燈箱的制作成本高達一千萬。第二大難題是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演員的表演問題……《地心引力》的女主角一定要是一個演技特別好的女演員……這是很容易得出來的結論,一般的拍戲,總會有人幫助你入戲。例如說拍一部古裝片,古裝戰爭片,本來現代人演古代人是有些問題,但看到周邊大家都在穿著盔甲,束著頭發的話,那自己也會被帶入到那個環境之中。但《地心引力》就不一樣了,這部電影的太空景象全部都需要用cg制作,在演員拍攝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攝像機那些東西,全部需要用想象來讓自己入戲……有了燈箱之後,可以依靠led燈箱里的一些播放控制,來讓演員調整心態,更好地融入到周邊的環境里,入戲也會更快許多。

……「羅導,咱們準備開始吧!」約翰尼和黃煒豪現在都帶著幾分迫不及待。「好。」羅陌知道這兩個家伙,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這個耗費了無數心血的led燈箱的最終效果呢。「機械臂準備!」一個人被送到了led燈箱里,他不是周訊也不是羅陌,而是一個過來代替的工作人員……沒有辦法,為了避免危險,就只能讓人先來試用一下,這倒不是說誰貴誰賤,而是在劇組里誰更重要,誰更不重要的問題。

羅陌和約翰尼和黃煒豪都在緊張地看著監視器的屏幕……模擬了幾種燈光,屏幕上看感覺都很不錯,讓那家伙從燈箱里出來之後,羅陌他們立刻開始看回放……一看回放,這效果真心不錯!

布光在演員的頭盔和整個宇航服的上面打落,呈現出一片柔和的色彩。

「嘿!成功了!真棒!太棒了!」約翰尼比較容易激動,一下子伸出右掌,和同樣伸出手掌的黃煒豪擊掌,接著他對羅陌大聲道︰「真棒!不可思議!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布光問題,恭喜你呀羅導演,你將會在電影史上留下名字的!」

在電影史上留下名字,這還真是一件很讓人覺得神奇的事情,就好像是告訴古代的文人,你能青史留名一樣……當然,羅陌也知道這只是他一時激動才那麼說的,名字留在電影史上哪有那麼簡單。

不過,現在這件事情做成了,的確讓現場的所有人都高興而吃驚。

《地心引力》本來就是一部需要精益求精的電影,而現在正在進行的就是高精度的事情。而且最關鍵的是還完成得相當不錯,這個燈箱的創意,在他們看來真是贊爆了。

不過,黃煒豪在大家高興的同時,也說︰「不過這樣一來我們摳圖的確就麻煩很多了啊。」

的確是這樣……摳圖的原理就是利用兩個地方的色差來進行,例如一個人站在一塊藍色的幕布面前,還有一個人站在復雜的山丘面前照相,那把山丘的人摳出來,絕對要比站在藍色幕布錢的人摳出來要難得多。

這也正是拍電影需要綠幕的原理——綠幕是純色的,後期制作相對而言比較容易一些,很多時候只要擦除了鋼絲就成。但現在,他們要摳出的是更加復雜的圖像——燈箱!燈箱只是用來布光的,而不是用來模擬太空場景——號稱兩億美金大投資的電影如果用led屏幕來模擬太空的話,那絕對要成為影史上的經典笑話。

這樣一來,在後期制作之中,燈箱的畫面是要被扣除的……那樣一來,摳圖的難度就要提升許多許多。

這些都是特效人員的事情……

最開始羅陌他們預算《地心引力》的特效成本應該是5000萬美金左右,但經過一番談判,在幾大工作室的合力之下,《地心引力》的特效成本被壓縮到4000萬美金左右,現在估計加上摳圖成本,可能要四千伍百萬美金左右。沒辦法,特效是一種費時費力而且越來越不討好的工作,每一幀畫面背後都是好盡心血的努力制作。用約翰尼的話來說,《地心引力》目前為止計劃需要的cg工作量,龐大到無法想象……他特意打了一個比方︰「《地心引力》的cg工作,如果用一台單核cpu進行渲染的話,需要從中國的炎黃二帝的上古時代,一直做到2013年才能夠做得完……」這樣的比方的確讓人十分吃驚……當然,特效公司不可能只有一台單核cpu電腦那麼遜,他們的電腦配制會更高,電腦也更多……而且幾台電腦加起來並不是1+1等于2那麼簡單,而是乘法……所以《地心引力》的cg制作應該要持續半年多。

有了燈箱之後,接下來拍攝的效率也就高了很多。

拍攝了半個月,《地心引力》的實拍鏡頭已經完成了不少,這半個多月,對劇組里的所有人,乃至對演員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以前大家可都是從來沒有拍過太空片的,最科幻的《盜夢空間》不過也只是涉及到一個失重鏡頭罷了……不過這也讓羅陌他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加微信"和閱讀",悅讀有驚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