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二百十五十九章“巴黎陰謀“(三)

第二百十五十九章「巴黎陰謀「(三)

至從朝鮮的「三一起義」被鎮壓後,李承哲等朝鮮流亡分子在日本建立了朝鮮自由黨。中國政府多次要求日本取締朝鮮的自由黨,但日本政府均不以理睬。

1910年2月份的前後,在日本的朝鮮自由黨發起針對中國的示威大游行。游行的隊伍聚集在中國駐日本的公使館前進行抗議,要求中國軍隊撤出朝鮮,釋放朝鮮國王,朝鮮的自由黨看起來就更像是一個朝鮮的流亡政府,而李承哲也更像一個朝鮮的「國王」。就在1910年的2月4日,在日本舉行的慶祝朝鮮國王李熙的誕辰和抗議中國軟禁朝鮮國王的游行中,朝鮮在日本的人擁向李承哲的座車,為的就是哪怕模一模車門把手或是車的腳踏板,或抓住他的雨衣或親他的手。這種場面,向來只是在朝鮮,當國王出行時才會出現。

很顯然,在日本的朝鮮自由黨和李承哲是把日本作為朝鮮人的保護者,而拋棄了對中國的認同。同時,在朝鮮人面前,則又把自己打扮成朝鮮國家的衛士,並繼而提出了朝鮮自治的要求。這一點正好和日本的敵對中國的政策合拍,為日本擾亂中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劉飛揚需要一個契機在即將征服了朝鮮之後,將目光對準了日本。但劉飛揚需要一個借口,由日本人自己發端的契機來執行自己的計劃。

1910年2月8日,日本駐華公使渡邊高一被召到中南海,劉飛揚接見了他,就在這次會見中,劉飛揚告誡日本政府不要支持朝鮮的反華行為。劉飛揚說,日本人現在必須認識到朝鮮人正在融入中華民族當中,四萬萬中華民族人不能容忍所謂朝鮮自由黨繼續對中國挑釁。因此,日本政府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且也要做好自己的角色。日本政府應該取締朝鮮自由黨,限制朝鮮人在日本的對華不當行為。

憂心勿勿的渡邊高一回到公使館後,馬上向日本政府匯報了劉飛揚對日本政府的警告。

對于劉飛揚來說,這些「合理要求」日本是應該必需接受的,但依據日本的民族性格他們是不可能放棄對中國攪亂,而是會不斷的給中國制造麻煩。讓日本繼續支持朝鮮自由黨,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一旦日本政府拒絕這些要求,他就成功了。中國就可以以「圍護朝鮮的利益」的身份出現,也就可以達到對日開戰既定目標。

對于日本來說,它是無法同意劉飛揚這樣的要求的,哪怕是作為弱國的一方,日本也不會正視自己的處境。所以,對于渡邊高一向日本政府的報告,日本政府並不把它當作一回事。

日本在朝鮮自由黨的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不斷刺激著中國,這是劉飛揚早已預料到了的。何況他的野心也決不僅限于朝鮮上。因此,在2月朝鮮自由黨的問題首次冒出來之後,中國就一直沒有放棄對日本的施壓,並且進行戰爭的準備和決心。

從3月以後,劉飛揚在朝鮮和山東集結軍隊的意圖和行動都日益明顯和加強,中日的局勢緊張起來。

而此時,歐洲也傳來英法俄三國準備犧牲日本來換取,中國與俄國簽訂和平條約,而且使中國能夠對協約國進行支持

日本在亞洲也是工業相對發達的國家,但面對強鄰中國,由于第二次中日戰爭的限制,其並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自我保護。只好把國家的安全寄托在列強國家之上。為此,日本的明治天皇和首相山縣有朋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嘔心瀝血,精心籌劃,為日本在第二次中日戰後安全體制中尋找最佳的立足點。通過一系列「條約」為國家構築安全的堡壘。

日本與俄國簽訂了針對中國的軍事聯盟,由于俄國又是協約國,所以日本和協約國綁在了一起。

日本與俄國簽訂的軍事聯盟條約,根據條約當日本或俄國當中的一國受到中國的攻擊時,另一國全力援助,在軍事上應以其百分五十以上的兵力來攻擊中國。

而俄國是協約國的成員國,根據協約國公約第16條的規定,當協約一國在受到武力威脅時,無論威脅來自何方,都將得到協約國及其成員國全面、充分援助的保證。其中包括英國和法國。

但是,客觀地說,正是在日本寄予厚望的協約國的幫助下,劉飛揚、中國埋葬了日本。

面對中國的威脅,日本還是有所預見並作了大量的防御性工作和一系列安全保障相餃接。在靠近中國的東南部地區,他們的防御工事就搞得很出色。在那里,他們在法國人的幫助下,修築了一條沿海的防御線。日本的參謀部深信,借助這一縱深的防御工事,他們裝備精良的八個師團能頂住中國的登陸進攻至少可達十個星期之久。他們希望到那個時候,俄國可以依照軍事條約的規定在中國東北面和西北面發起進攻。並且為協約國也加入對中國的戰爭爭取足夠的時間。

遺憾的是無論軍事條約還是協約國都沒有給日本真正帶來安全保障。沒有一個國家在認真準備在中國對日本戰爭事件發生時會給日本以應有的援助,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一個小國的利益大動干戈。

在2月末的時候,當中國緊張的進行戰爭準備時,俄國和英法兩國政府之間就對此進行了磋商。三國的態度是一致的。

當然,俄國在理論上表示他們準備軍事動員以示尊重他們的條約義務。

但是,在實際上他們卻根本沒有作好應戰的準備。這一點是俄國總參謀部明確指出來的。他們曾經嚴肅地警告說,俄軍的主要力量和多數資源都放在沿俄國西線和西南線。它並不具備在遠東自己的國境之外進行一場戰爭的條件。

英法兩國不像法國人,他們和日本之間沒有明確的條約義務。而且,他們也根本不想打仗,不想在遠東地區為了一個遙遠小國的利益打仗。英國首相菲利浦斯反對一切可能不由英國政府自主作出的參戰決定,對可能將英國拖入戰爭的遠東動蕩局勢甚為恐懼,所以,當他和法國總統魯伯及其同僚們進行磋商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了。

這就是為中俄和平條約談判尋求解決的方法,為此不惜采取犧牲日本的政策。

1910年3月,菲利浦斯前往法國與俄國談判代表奧查金磋商。菲利浦斯對奧查金說,英國是不會為日本作戰的,並勸俄國也這樣做。

菲利浦斯和魯伯對奧查金說什麼劉飛揚的全部要求,只不過是為了一個朝鮮而已。菲利浦斯還說︰「劉飛揚要求的是朝鮮,而不是征服日本」。

第二百十五十九章「巴黎陰謀「(三)

第二百十五十九章「巴黎陰謀「(三,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