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五章 援台

馬尾海戰後,法軍艦隊駛往香港進行了短暫的休息、補給後再次返回台海威脅台灣並企圖佔領台灣,想把台灣變為它的殖民地。1884年9月初法國艦隊副司令利士比率兵艦5艘逼近基隆,炮轟基隆炮台並派兵登陸。當時基隆守兵僅800人,只有5門固定方向的大炮,而且還只能正面守,無法側向攻。劉銘傳親率其銘字營急急增援,在基隆苦苦抵抗數日見基隆防線設在海岸灘頭都在法軍軍艦射程之內,數日苦戰清軍炮台連同火藥庫都被摧毀,清軍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在抵抗中清軍傷亡慘重因此劉銘傳不得已下令全軍後退讓出沿海防線退守山地避開法軍的戰艦的炮擊。

法軍受到清軍的多日後見清軍退出防線,其乘勢佔了基隆沿海防線後以為清軍已無力抵抗,便揮師肆無忌憚向基隆內地猛進。劉銘傳見法軍陸戰隊快速挺進漸漸遠離其艦隊,于是就率其淮軍銘字營在山中埋伏,法軍大搖大擺的入得伏擊圈後,槍炮齊發,一時間法軍倒了一片被迫急急後退。清軍綠營和土著又從道路兩旁殺出,把法軍逼退回基隆海邊,法軍軍艦趕忙開炮阻擊使得法軍得已在灘頭喘息。

劉銘傳見法軍固守灘頭,法軍軍艦也不時的開炮為其掩護,如果強攻灘頭法軍將損失太大而且也不定能攻下灘頭所以也就下令清軍後退避開法軍軍艦的炮擊,此一役打死法軍一百多人,傷者三百多人。

此後法軍不斷從水手中抽調人手增加陸隊的兵力,又數次進攻基隆內陸,劉銘傳率軍死守甚至多次與法軍白刃血戰擊退法軍。清軍死守基隆兵力日見匱乏更重要是彈藥奇缺,不得已只好向閩浙總督左宗棠求援。

自從數日前夜里和劉飛揚相談後,左宗棠就對他刮目相看。雖然原也想劉飛揚資質不錯,可沒到他居然有如此見地,劉飛揚對中法戰爭的分析自己也有所不及也。因此此後大堂之上劉飛揚不僅僅是在學而且左宗棠也常常征詢他的意見。

這日劉銘傳的求援公文抵達總督府,左宗棠召集諸將、幕僚商議,劉飛揚也跟在一旁旁听。

左宗棠詢問幕下諸人對劉銘傳的求援如何處置,一個新來不久的幕僚想表現一下搶先道︰「大人,這劉銘傳乃是李鴻章麾下之人,淮軍重要的將領,但淮軍多于我湘軍不合。李鴻章更是屢屢與大人做對,如今大人的一片心血福建水師慘敗,而淮軍正看笑話于大人,現在大人怎麼能助劉銘傳漲淮軍的威風。」

左宗棠听後不表任何意見,只是淡淡的說一句︰「劉飛揚,你可有何話要說。」

劉飛揚知道這是左宗棠要考較自己,他想了一下道︰「老師,我認為不但要應了劉銘傳的彈藥支援,而且也要派兵增援。雖說劉大人在台重創法軍但想來自己也定然損失不小,只是他不好意思開口而已。如此國難當頭之際,還談什麼湘軍淮軍,大家都是我大清國的軍隊,此乃國戰如何還能存什麼門戶之見。老師與李鴻章大人不合只是政見不一此是家事,如今外人入寇此時當兄弟同心共御外辱,望老師能盡快救援劉大人、救援台灣。」

左宗棠環視了一下眾人說︰「兄弟同心共御外辱,這句話說的好,國難當頭之際還談什麼個人恩怨、門戶之見。」

左宗棠站起身大聲道︰「本帥令,劉洪恩你率洪字營即刻準備渡海增援劉銘傳。劉飛揚,你也收拾一下跟劉洪恩一起去台灣。你們到台灣不但要听從劉銘傳的軍令而且也要告知台灣的劉璈,當此危難之際不要有成見分什麼淮軍湘軍,共同抵御法軍才是頭等大事。」

洪恩和劉飛揚一起領命。

夜里左宗棠把劉飛揚叫來,一見他就問到︰「知道為何叫你去台灣嗎?

劉飛揚道︰「老師想讓學生學學行軍打戰之道。」

左宗棠點點頭說︰「天下多事之時,軍權重于政權,這點你當銘記于心。除此之外,我也希望你能和劉銘傳多交往,此人乃是如今大清朝有數的猛將智將,你要跟他多學學多想想這將對你受益匪淺。」

劉飛揚對劉銘傳大名也是如雷貫耳,他知道劉銘傳在後世最大的名聲就是中法戰爭中的台灣保衛戰和建台之功。而自己要是能在此戰中跟著此人學習那將得益非淺,這即能學了東西說不定還能撈了一些戰功。因此他對左宗棠能讓自己去台灣滿心歡喜,他信心滿滿的說到︰「老師,學生去台灣一定好好學習也定不負老師的威名。」

左宗棠點點頭說︰「好了,你一路小心,早些休息吧明日就要出兵了。」劉飛揚恭敬的退出書房。

次日,左宗棠親自送劉洪恩和他洪字營三千人起兵赴台。此時劉飛揚跟在劉洪恩身邊,隨著隊伍漸行漸遠。劉飛揚回望眼,那左宗棠顫顫巍巍的身影在風中就像要被隨時吹倒一般。劉飛揚眼中一片迷蒙,雖然到現在左宗棠收他為徒還是如夢如幻,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左宗棠這樣的大人物是不會對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有什麼圖謀的。在此分別之際,劉飛揚對于左宗棠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軍從福州出發傍晚時抵達馬尾港,為了避開法國人的耳目,軍隊不在軍港里登船而是從漁港中偷偷上船。要說這三千洪字營是左宗棠十多年前當任閩浙總督時從福建等地補征的軍士。左宗棠在福建時準備開建福州船政局所以讓洪字營練了一些水陸工夫以護衛船政局和福建水師。不想軍士練成後還沒保衛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師就隨左宗棠奔赴陝甘準備入疆作戰,洪字營練的是海的功夫卻去沙漠里打戰,洪字營的官兵包括劉洪恩原想自己是白練那一身的水上功夫,不想十多年後這身工夫終于派上了用場。

左宗棠派洪字營去台灣就是看中他們起碼還能坐船不暈,入台即能戰也是正好否則派何軍去倒是難了。諾是其它軍士上島之後還要休息兩三天那不耽誤事嗎。

話說洪字營從漁港偷乘民船偷渡台海因為福建水師幾乎覆沒無力護衛但大軍渡海豈能好無護衛。福建水師勉強拼湊了幾條炮艇、魚雷艦跟在民船周圍,了勝于無。

在民船上的劉飛揚看見林德風和李尚高也在炮艇上,雖然相隔甚遠但還是能隱約瞧見。本就有同生死的情誼,這次又同赴台灣協手再戰,兩船相隔甚遠雖不能見互慰衷腸但一個遠望、一次揮手卻也是心意相通。

援台船只夜里偷偷出海,寂靜的海上除了濤聲依舊就是幾條戰船的機器轟鳴。劉飛揚在甲板上看著橫渡台灣海峽的大軍,心潮澎湃意氣風發,心中對左宗棠能放下成見的胸懷又敬佩幾分。昨日劉銘傳的求援信到,第二天大軍就能出海,說明左宗棠對赴台增援早有準備否則大軍出動豈是如此簡單。

劉飛揚正憑欄遐想,劉洪恩走到他的身旁問道︰「怎麼沒去休息啊?」

這劉洪恩對于劉飛揚也算有緣,就是這劉洪恩從獄中接他們出去本就有幾分感激,這時兩人又能同船而渡,同赴疆場或要共渡生死又多生了幾分親切。但劉洪恩畢竟是他的上官這禮不可廢,劉飛揚忙要參見。

劉洪恩一把拉住他道︰「都是一起上戰場的人還講這虛禮做什麼。」

劉洪恩武將出生,他臂力其是劉飛揚對的了的,劉飛揚已跪不下去,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做作,爽快答到︰「晚睡慣了,太早睡不著。」

劉洪恩拍了拍他肩膀說︰「左帥臨行時向我叮囑凡事要多听听劉銘傳和你的話。劉大人我就不說了,你年紀輕輕卻能受大帥如此垂青後生可畏啊。」

劉飛揚一听,不好意思,自己一個十六歲的小人物哪敢對久經沙場的劉洪恩說三道四。慌忙道︰「小人就是在劉將軍身邊學學,哪有什麼本事能對將軍謀畫的。」

劉洪恩笑笑說︰「飛揚,你敢炮擊法艦我是欽佩的但說你真能對大軍行軍作戰能有什麼建議我還真是不信。」

劉飛揚正要點頭稱是,劉洪恩阻住他說︰「雖然我不知你有何本事但左帥既然說了多听听你的話,那就說明你定非凡。我也十多歲就跟左帥,如今已二十多年了,左帥識人用人之明在我大清朝那是無人能及。左帥既然說你行那你一定行,你出不謙虛以後大軍之事你有什麼提意盡可跟我說,切不可藏心里。」

劉飛揚听著心里一感動,不僅是謝左宗棠而且也要這個心胸寬大的劉洪恩。

「多謝劉將軍,以後也要將軍多多提點小子。」

劉洪恩點點頭,又和他聊了幾句後讓他早點休息,明日早上大軍就到抵台。

第五章援台

第五章援台,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