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8章繼絕王侮辱仙人獨角仙發出詛咒

()第228章繼絕王侮辱仙人

獨角仙發出詛咒

就在眾蛇想方設法的時候,諸神也在爭論不休。

命運女神在反問︰「哪個母親竟然這樣殘忍,對可愛的兒子,卻這樣詛咒︰讓祭火燒死?」

辯才女神嘲笑道︰「這個毀滅族群的詛咒,還能夠得到生命的締造者的批準?」

吉祥天女感嘆道︰「生命奇跡啊!地下生存者(蛇),經受火的洗禮,只能夠變成肥料!諸神啊,連自己的同類都不能保護,枉為宇宙之主!」

天庭,常常是諸神聚會的地方,這里,相當于民主國家的參議院或者眾議院,包羅萬象的世間百態,無不受到諸神的議論,每一個神,都可以像精神病患者一樣,或謳歌贊頌,把美好的捧在天上,或極力貶低,把低下的踩在腳下。只有真正的統治者,卻躲在幕後,殫精極慮的策劃著各種陰謀!

在一間密室內,濕婆在追問道︰「和平的維護者啊,為什麼你不能阻止仇恨,讓相互憎恨在世間蔓延?」

大梵天反問道︰「是嗎?我只是滿足了一個母親的願望。」

「可是,你知道嗎?眾蛇已經驚恐萬狀,他們有什麼罪過,要承受生命的代價?他們整日默默無聞地生活在地下的世界,夾著尾巴生活,難道不值得同情與珍愛的眷顧?」濕婆恨恨地盯著維護者,「難道你不怕輿論的譴責?難道你忘記了自己的來源?」

「這是一場必要的犧牲!只有犧牲,才能換取清淨的未來!」大梵天吼道︰「難道我不覺得痛心嗎?」

毗濕奴待大梵天安靜下來,試圖緩解緊張的氣憤,說道︰「我們在天庭之上,其實已經夠清淨了,何以陷于世間的是是非非呢?」

「你說的很輕松,我們神界,一直奉行無為而治的方針。逆來順受,在黃金紀,待人類集結了強大的力量,圍攻樂園,在白銀紀,人類又一次聯合起來,在消滅了一個對手之後了,他們之間,也成了彼此的敵人,造成世界的毀滅,我們吃虧上當的一個個經歷,難道不從中吸取一點教訓?先下手為強,這就是我的方針!把一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是我做事的原則!」

濕婆理智地分析道︰「說句實話,在眾生中,人類是最爭氣的,他們的佼佼者,以苦行勵其心志,以愛心善待眾生,不參與糾紛,在嚴格的自我約束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們是世間的出類拔萃者,難道,我們不能夠給予他們機會?」

大梵天冷冷地說道︰「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人類的野心,不是你這個破壞者所能夠理解的,你不會理解人類!」

正在此時,因陀羅帶著迦得盧進來了,她在簡單的客氣之後,就痛恨地指責自己的狹隘與自私,並祈求大梵天的同情與諒解。

不等她說完,大梵天就說道;「你沒有錯。你的願望,我將幫助你實現。」

看著迦得盧吃驚的而眼神,大梵天解釋道︰「隨著人類幾何數字的增長,他們如同火舌一樣,向世界各地蔓延,腳下的每一寸土地,他們都要爭奪,萬物生長的每一片領地,他們都理所當然地視為自己的固有財富,平原、山林、丘陵、湖泊、一切適于居住的地方,他們都要去搶佔,即使大海,他們也不會放過,他們像蝗蟲一樣,啃蝕一切樹木禾苗,讓一個個森林變成不毛之地,然後,他們放棄這些,然後,再與同類進行爭奪。這些不知道珍惜者,在同類相殘的爭奪中,再次帶來巨大的破壞與毀滅,這就是人類的歷程。這就是他們的輝煌,他們一旦擁有工具,就以主人的態,爭奪一切不屬于他們的權利!這是我們真正的對手,因為,他們擁有無盡的破壞能力!」

濕婆問道︰「難道因為他們不光彩的歷史,就不能饒恕他們?」

大梵天說道︰「是的,萬物都遵循自然的發則,才保持平衡,草類與樹木,成為食草類動物的營養來源。食肉類動物,為了自己的鸀茵與鸀地,吃掉食草動物,減少食草動物的破壞。食肉動物又被更強大的食肉動物吃掉,更強大的食肉動物由于食物來源都來自于肉食,他們會因為消化不良,或由于疾病,他們具有更低下的抵抗力,常常過早的死亡。然後微生物寄居于他們的體內,進行分解,成為植物的肥料。正常情況下,世界就處于這種正常的平衡之中。只有人類企圖逃月兌自然的法則之外,他們不想被任何生命戰勝,卻要謀求統治地位,他們要成為自然界的異類,用草與肉混合搭配,既享受自然遵循的益處,又逃避了自然遵循的原則。與此同時,躲避在陰暗處的蛇類,由于受到天神的庇護,由于他們在自然法則的漏洞之中找到機會,也在快速地繁衍,他們的速度會遠遠超過人類。在這種情況下,人與蛇爭奪領地與空間的矛盾無法化解,相互之間,你死我活的斗爭,不可避免,這是一場有你沒我,你死我活,不可能兩全的斗爭,斗爭的原因安全來自于人類的貪婪,為了蛇類,就只有最大程度的消滅人類!」

迦得盧關切地問道;「消滅人類,對大神來講,易如反掌,既可以利用天災,也可以利用瘟疫,主動權都在你手中,何必要犧牲蛇類呢?」

大梵天講到︰「無論天災,還是瘟疫,都會帶來大面積的傷害,都會傷及更多的無辜。即使是利用其他生命去消滅人類,但人類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們已經擁有知識,擁有感化其他生命的手段、辦法。狗,不是被他們利用了嗎?還對他們忠心耿耿!之所以讓蛇做出犧牲,就是要激起人類的野性,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丑陋,讓他們之間相互仇恨,讓他們自相殘殺!沒有蛇類的犧牲,就無法達到這個目標,因此,迦得盧!我的兒媳,我們以自己的子孫去承擔這個使命,難道你還不高興嗎?」

迦得盧講;「大神啊,無論如何,我覺得還是太殘忍了!每當想到我們蛇類在大火中全部死去,我就心里難過,難道,我們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

大梵天安慰道︰「犧牲掉而只是蛇類的極少數,對蛇類來講,也有一個機緣,將會有一個名叫阿斯諦迦的,他是閻羅迦盧的兒子,會結束並終止這場悲劇,蛇類以此解月兌。」

迦得盧講︰「命運的爭斗者,只要我的孩子能夠擺月兌苦難,就是我最高的心願!」

濕婆講︰「偉大者常與渺小相伴,就在于偉大者有著太多的陰謀。命運之所以不可捉模,無不在于偉大者的陰謀之中,偉大者之所以偉大,就在于能夠意識到未來的奉獻,偉大者之所以渺小,就在于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不敢把化解風險的手段與方法公之于眾。」

大梵天講︰「修行者與仙人,已經參悟了眾生的未來,意識到了人類的風險所在,人類的統治者也知道,地球的承受能力,但他們依然不顧這些,極力提出改善人類的福祉為口號,不是我們不去講清這些未來的奉獻,而是他們的野心太大,與其讓他們的野心一直膨脹下去,倒不如設下一些絆腳石,讓他們發展慢一些,對眾生來講,未嘗不是一個福音。」

迦得盧講道︰「你們講得這麼復雜,這麼抽象,難道我必須承擔毀滅眾生的罪責?我隨口一句話,就成為了罪魁禍首?」

因陀羅安慰道︰「風險就是因果,是一環一環緊緊相扣的,命運設計者是把各種風險的成因與各種可能的結果,羅列出來,並把一個個結果作為新的成因,推算出最終的結果,這個必然的結果就是眾生的共同命運。眾生的言行,只是其中一個參數,為了改變最終結果,就必須由命運設計者修改其中的參數,你看看吧,人間的一個個導火索正在點燃,正在成就這個結果,因此,不要自責。」

在俱盧這個地方,有一位叫繼絕的國王,在俱盧王族中誕生了。他發育良好,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慢慢地,他成了大地上最優秀的射手。他打獵成習,這位國王出沒于林野,經常獵獲了許多鹿和野豬,射殺了許多狼和野牛。他把眾多的食肉動物作為敵人,把食草動物從危險中解放出來,然後,成為人類自己的口糧。動物們提到它,嚇得渾身哆嗦,而他,卻受到人類的稱贊。他要用手中的弓箭,繼續為自己揚名,要把那些嚇得藏身于山林之中的野獸,消滅干淨。

一天,繼絕王已經射殺了不少野獸,準備打道回府,此時,一只三色鹿進入了他的視野,他拉開大弓,眼看已經射中,就奔跑過去,企圖把最後的戰利品,收入囊中,他向三色鹿奔去,眼看就要追上,三色鹿已經從驚恐中站了起來,帶著箭向前奔去,鮮血灑向大地,三色鹿仍在不停地奔走,國王被引入森林更深處,他感到三色鹿已經很近了,卻始終無法抓住。

他疲憊不堪,口渴難忍,他多想找到湖泊或者河流,但偌大的森林,空空蕩蕩,既沒有動物的痕跡,也沒有人類的氣息。就在他瞎轉亂撞的時候,他看到一位仙人,那位仙人坐在牛欄里,有幾頭牛犢正在吃女乃,一些泡沫從牛犢口中流下,那仙人正在舌忝食泡沫。

不可一世的國王迅速地奔向嚴格守誡的仙人,他十分勞累,舉弓向仙人問道︰「喂,喂,婆羅門,我是國王繼絕,我射中的一頭三色鹿不見了,你看到沒有。」

看著他不說話,繼絕王把手中的死蛇,仍在了仙人的肩上。

那位仙人瞥了他一眼,由于正在嚴守禁語之戒,對國王的問題沒有理睬。

繼斷王從仙人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恐慌與不安,于是,丟下仙人,返回自己的象城去了。

仙人有個年輕的兒子,神光比人,大有苦行法力,名叫獨角。他脾氣暴烈。性格直爽,當听說父親受到俱盧王的侮辱之後,義憤填膺,胸中怒火熊熊燃燒。他想到老邁年高的父親,一位德高望重的仙人,竟然受此奇恥大辱,不由得怒從膽邊生,恨從心中起,詛咒自他口中發生︰「蛇王多剎迦,你如果有種,就要在其七天之內,要把那個對婆羅門不敬的家伙,那個給俱盧族丟臉的東西,帶到閻摩的領地去!」

憤怒的獨角這樣詛咒過國王,來到父親身邊,父親依然端坐在那里。父親身上依舊馱著那具死蛇的尸體,不由得潸然淚下。「父親,這個十惡不赦的家伙,對您所做的一切,我已經知道,我對那個家伙,活該受到我最嚴厲的詛咒,七天之內,必將死于非命。」

此時,沙彌迦仙人已經完成了禁語之戒,慈祥地看著兒子,說道︰「孩子,國王作為百姓的代表,不應清理他的過失,也不必嘲笑他的無能,更不該詛咒他過早的死亡。他是百姓的代表,是大家共同利益的實現者,社會矛盾的化解者!他為了百姓謀福利,為眾生求解月兌的神聖責任,倘若沒有他的保護,我們就會遭受磨難,正義就難以倡導,正法就沒人弘揚,倘若他受到傷害,任何淺層次的矛盾,都會被極大地放大,生命也會受到輕視,我們珍視國王,其實是在珍惜自己,珍視國王,乃我們的正法。」

獨角講︰「我的詛咒,也許魯莽,也許錯誤,你或許不喜歡,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結局將難以改變。」

沙彌迦教誨兒子︰「我們的法力,可以言出為實,這是我們苦行者所修的正果。修行者要珍惜自己的法力,要與平和緊密相連,清除嗔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寬容之心善待萬事萬物。任何悲苦都是修行者的財富,在悲苦中,勵其心志。我們所受到的苦難,只是眾生的一個縮影,我們要以代人承過之力,尋找眾生解月兌之路,我們的法力,不是為自己的愛好與興趣服務,而是為了眾生的未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普世的價值,你今天的所為,已經違背了修行者的正法。」

看到兒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沙彌迦派出一名徒弟前往象城,這位循規蹈矩、忠心耿耿的徒兒名叫白淨臉,接到師傅的命令,很快就奔赴在俱盧之野上。到象城以後,受到國王恭敬的拜見,他略做休息之後,便在眾位大臣的面前,把師傅的顧慮,一字不漏地報告了國王。並警告國王,做好防備。

听罷以上可怕的詛咒,俱盧之王對自己的魯莽之舉深表惋惜,他感受到了沙彌迦仙人的慈悲,在危機面前,他所采取的危機攻關的策略就是,待白淨臉走後,立即在皇宮附近修建一座嚴加防守的宮殿,里邊安排最好的醫生和防止毒蛇的物品。他試圖改變命運,讓苦行者的詛咒,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