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5章地表在慢慢融化生命在悄悄移動

()第175章

地表在慢慢融化

生命在悄悄移動

女媧並沒有去火星,盡管她很想去,但是,她知道,這里的生命離不開她。()但她承諾,一定會到火星上走一走。

地球之行,火星人獲得了極大的收獲,他們意識到,人類在火星,把最好的禮物送給神,讓神界為他們的行為大開鸀燈,這樣,殺戮就變成正當行為,非法就成了正法,這樣,人類就獲得了沒有限制的發展機會。當所謂的發展包含著更多的罪惡,當發展可以完全把人類異化。要限制人類的權限,就要限制金錢無限制地發揮作用。當罪孽沉重到連自己就不願意回頭看的時候,當每個人都對罪惡麻木並習以為常,但每個追求的結果換來的是一次次罪惡,追求還有什麼意義?

僅僅這一點認識,女媧還是認為不夠,火星不能夠听任人類的擺布。女媧反復叮囑,任何社會都有主導者,自然社會的主導者是神,人類社會的主導者是權利,物質社會的主導者是交易的媒介即資本,眾生圍繞主導者打轉,圍繞主導者而翩翩起舞。現在的火星,確實權力、財富在主導著一切,眾生根據主導者的意志,時而歌唱,時而哭泣,不知所措,時而感到做什麼都對,時而做什麼都不對。不要講眾生是無辜的,他們只要有貪婪的動機與行動,就是這個社會的罪人。罪人,如果神族不去采取行動,讓他們現世現報,而听任因果報應,結果會更悲慘,對眾生的傷害會更大。因此,心狠手辣,不是什麼貶義的行為,對待貪婪者而言,而是正當的正法行為。

就這樣,火星人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地球。

以後的幾千萬年中,地球氣溫慢慢上升,大量被冰雪覆蓋的土地,在漸漸融化,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到處都能夠听到冰雪融化所形成的滴答聲,泉兒叮當,叮當,叮叮當,既清脆,還有節奏。

隨著冰雪的快速融化,從熱帶地區開始,樹木在肆無忌憚地延伸著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南北回歸線附近,才停止了擴張的步伐,樹木用自己的軀干,把熱量儲存起來,向土壤輸送,能量被大地保存了下來,樹木也變得又粗又壯了。

熱帶地區植被的復蘇,這個秘密,最早是被天空飛行的鳥兒發現的,它們趕快降落下來,樹木叢林中尋找可口的食物。它們嘗到了美味,趕快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動物們。食草動物知道了,它們已經對整日提心吊膽的日子感到不安,也想換個環境,換種活法,于是,它們穿過溫帶、亞熱帶還沒有完全解凍的土壤,冒著餓死的風險,來到了熱帶地區。它們把糞便排到水中,雨水自動把沒有消化的種子,帶到下游,讓一個個植物的種族,獲得了更大的空間,爭取到更加安全的生存機會。

隨著食草動物的到來,細菌、微生物也來了,它們在消化著森林里的垃圾。樹木逐漸變成森林,需要分解的垃圾越來越多,無脊椎動物像百足蟲之流也加入這個行列。

經過微生物的辛勤努力,蘑菇在腐爛的植物中生長起來,它們沒有強壯的筋骨,個子長得不高,蘑菇可能意識到這一點,這讓它們很自卑,生長的過程無聲無息,在一夜之間,就長得又肥又大,食草動物看到了,立即趴來,美滋滋地咀嚼起來。

森林里所有的東西都有用處,不會因為大自然的漠視而浪費。所有的動物都不貪婪,它們相信未來是美好的,能夠消化多少,才去擁有多少,它們僅僅以解決溫飽與生存為目標,不去刻意儲存與擁有,也沒有誰侵佔的多少來評價成就的氛圍,這是植物的萬幸。

在一望無際的青藏平原,平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隨著越來越多的食草動物的離去,食肉動物遇到了口糧的危機,它們很驚奇,原來成群結隊的生命都哪里去了?經過嗅覺的體會,它們發現了其中的原委,那是一具具死去的動物尸體中發出的,這個發現對食肉動物來說,很重要,也很及時,他們知道,美味就在前邊。于是,它們沿著尸體腐爛的味道,不停地向前,終于,在身體餓得皮包骨頭的時候,它們到達了熱帶森林。

在動物四處奔走的時候,人類也感覺了孤獨,它們記著祖先的教誨,向祖宗曾經生活的地方踮著腳眺望,曾經是本紀原人的漢人等祖輩,都相繼離開這個世界,他們的後代,前赴後繼地接蘀他們的位置,成為社會的主角,歷史在平靜地演繹,人類在緩慢的進化,一切都好像一只看不見的手,輕松自如地引領著社會。

終于,直到溫帶、亞熱帶地區的冰雪全部融化,地球不再有阻隔,大地就像動物的糞便那樣松軟的時候,人類才依依不舍地離開自己曾經長期生存的土地,向著更遙遠的未知大地邁進。

這次的遷徙的動力很平凡,平凡的連人類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就是好奇。連動物都一個個離開曾經的樂園,想必外部有太多誘人的地

方,具體怎麼誘人,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眼見為實。當然,也有一些膽大妄為者,曾經冒險離開樂園,他們是被那里並不就緒的生活環境所擊敗,倉皇逃回來的,他們講述了外部的惡劣,越是這樣,一些更大膽的人們,越是希望體會其中的惡劣。生活太平淡了,需要一點刺激,哪怕踫了一鼻子灰,也在所不惜。

男人都是勇敢的,男人的勇敢,來自于女人的野心,盡管她們沒有男人的力氣,但她們比男人更有野心,也更喜歡刺激,女人感到,如果沒有刺激,生活就沒有意義。在女人的慫恿下,男人開始了冒險征程。

人類到達熱帶地區以後,隨著更大範圍的植被冒出地表,人類踏著動物的足跡,向著人跡罕至的地方邁進。

從樂園出發,有的向西邊的、西北邊的西亞、中亞,另一支向東亞、東南亞、東北亞進軍。當時的大地,南北走向的山系如太行山、橫斷山、武夷山之類的山脈已經誕生,南北向的山系都是黃金紀結束時的大災難造成的,還沒有東西向的喜馬拉雅山之類。

大地如同人類的心靈一樣,也很單純,這樣,人類如果人們不願意繞道,翻過橫斷地區,就進入了低窪的川西海洋。川西海地東部,是川東高地,翻過這座山,就是遼闊的江漢平原,再往東,就是遼闊的沿江平原。

豬婆江已經有了雛形,那是川西海洋濃郁的鹽水,經過長時間的腐蝕,在川東高地的下邊,形成溶洞,川西海水才憋足了勁,沿著大溶洞,一直往東,在三峽的東邊,沖破最後的阻隔,向下游低矮的平原沖去,在大地上劃出了優美的線條,直奔大海,這條江以後就叫長江。

這個遷移過程是漫長的,上百萬年以後,人類才到達東海。此時,太平洋的海水已經增加了很多,很多海水都來自于這次大災難所形成的,由于外來星體攜帶了大量的氫氣,與地球上充足的氧氣結合,形成大量的降雨,有的已經儲存在海洋了,有的正在融化,有的正在前往海洋的路上。但這些海水,同以後的海洋相比,數量還是有限。

在太平洋的東邊,雄偉高俊的台灣山脈一直向東北方向延伸,與琉球山脈、富士山脈連為一體,成為阻隔長江黃河流域的第一島鏈,它們阻隔了來自太平洋濕潤的空氣,使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變得相對干燥。

東邊第一山系就是這次大災難的杰作,由于外來星球在把太平洋這塊大陸整天挖出來的同時,在東亞突然上沖起來,在第一山系的東邊,使出了吃女乃的勁頭,竄出了大地,馬里亞納海溝、琉球海溝、日本海溝就是其中的支點,被用力擠壓的結果,看看那海溝的深度,就知道當時撞擊的力量是多麼的巨大!

再往東,災難過後給這塊陸地造成的傷害歷歷在目,海洋如同長滿青春痘的面龐,到處煙霧繚繞。在地殼的薄弱環節,已經無法阻擋地殼內部滾燙的岩漿,它們沖破地表的阻力,向外冒出,在海洋里洗了一個涼水澡,很快沖破海水的溫柔,形成一個個島嶼,夏威夷、關島,還有數不清的大小島嶼,已經像男子漢一樣,屹立在海洋中,它們煙霧繚繞,有的濃煙滾滾,有的冰清玉潔,在那里,靜候生命的光顧。

島嶼的南邊,是一塊次大陸,叫姆大陸。次大陸是相對于原始大陸而言的。這個大陸也是由于這次災難造成的。它不同于北邊的災難,僅僅形成幾個島嶼就已經滿足了。在這里,噴出的岩漿已經連為一體,形成一個新的大陸。如果說北邊的笑道,是臉上的青春痘,那麼,這里,毫無疑問,是臉上長出的一個大瘤子

在這個次大陸上,像模像樣的,也擁有自己的山系,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是其中的三個山系。斐濟、瓦努阿圖、所羅門是美拉尼西亞山脈上邊的三個耀眼的明珠。瑙魯、基里巴斯、馬紹爾、密克羅、帕勞則是密克羅尼西亞身上珍愛的孩子。庫克、紐埃、薩摩亞、托克羅、瓦利斯、富圖納、圖瓦盧、復活節則是波利尼西亞山系上邊的高地。

這是一個完全由火山灰、岩石堆砌的大陸,沒有被火山灰覆蓋的地方,成為河流、湖泊、海灣、海峽,海峽不是很寬闊,獨木舟就可以穿越過去。整個大陸就像畫出來的一樣美麗風景畫,高山倒影在蔚藍色的海水、碧鸀的湖水、河流中,影影綽綽,朦朦朧朧,似沉睡的美人,在享受著大自然的溫馨。

一條條河流從高山上流下,它們不分青紅皂白,沒有方向感,隨意地穿插在大陸之中,把肥沃的土壤帶到下邊,喂養著肥胖的海魚,形成一個個漁場。這次逃不過天空飛翔的海燕、海鷗、蒼鷹、鯤鵬的犀利的眼光,它們俯沖下來,叼起就跑,然後,飛到薩摩亞山頂,像做賊一樣,把活蹦亂跳的肥魚吞下,然後,在漁場的上空盤旋,欣賞著海底的美景。也有的鳥兒直沖海底,循著海魚游動的方向,緊追不舍,它們的翅膀和雙腳,就成了最好的劃槳,能夠超越海魚游動的速度,知道把魚兒追趕得筋疲力盡,然後,叼住一只,在沖破水面,直達藍天。

成群結隊的海龜爬到在松軟的火山灰邊,用前爪拔出深坑,然後,尾巴對準,產下一個個王八蛋。產蛋以後,海龜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回到大海,它們必須休息一會兒,。在休息之前,它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用後爪把火山灰蓋著產下的蛋,然後,喘著粗氣,經過短暫停留,又向大海爬去,沙灘上,留下了它們滑行的痕跡。這些痕跡,很快,被同行的同類,還有急匆匆過來產子的螃蟹覆蓋,待海龜回頭觀望的時候,已經分不清自己走過的路線。這讓海龜感到很失意,它們要一下頭,罵道,「欺人太甚!」

這次,人類的足跡沒有很快跟過來,主要在于海水的阻隔,阻擋了人類前進的步伐。同時,沿途還有欣賞不盡的美景。尤其是美麗的南大陸,那個被稱為南瞻部洲的地方,吸引太多的人類南下(在下一部分青銅紀詳細介紹),直到200萬年以後,人類踏上這個美麗的大陸的時候,才感到惋惜,他們很後悔怎麼這麼晚才來到這里!腸子都悔青了?/di<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