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0章冰河時期風做主靈魂無助自抱團

()第150章冰河時期風做主

靈魂無助自抱團

這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世界被冰凍起來,死板一塊,冰塊與冰塊間嚴密地凝固著,,沒有可以利用的絲毫縫隙,如同鋼筋與水泥的建築,地表之上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滑冰場。那樣的光滑,那樣單調,那樣的死氣沉沉,只有不屈的靈魂,成了游魂野鬼,在到處飄蕩。

在這寒冷的世界,即使是成群的妖魔鬼怪也無處落身,在觸及到冰面的瞬間,都會如同被峰蟄了一樣,馬上收縮自身的體積,又回到天空,因為他們也是生命啊!

高空的太陽毒辣辣地照射在地表上,馬上被光滑的地表反射了出去,陽光被無情地拒絕了。陽光那樣孤獨無助,它想在地面上找到一個立足點,然後,再把光芒注射進去,為地球注入能量,可是,大地上鐵板一塊,沒有可以利用的空隙!

其實地表多麼需要陽光的能量,但是地表的特征,又拒絕著太陽的慈愛。這種拒絕比造物主來到地球之前的開天闢地時期有過之而不及。

此時最美麗的當屬天空了,到處都是潔淨的空氣,萬里無雲,視野可達千里之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擋視線了。五光十色的光線,無所阻攔的照射下來,經過各種冰層的不同深度的反射,各種光芒從身邊擦過,如同在夢幻之中。感覺距離太陽這麼近,好像伸手都可以抓到。如果此時地面上出現一個生命,他肯定會感到,自己如同站在天空中,而不是站在陸地上。

五彩光芒讓靈魂眩暈,無法體會到陽光的溫暖,只有時時的寒意,這是最豪華的水晶宮,是地造天成的大自然最純潔的時空!

面對地球的拒絕,太陽仍然沒有氣餒,她始終把地球當成自己的孩子,願意為了孩子的固執、冷淡而無償地奉獻著,而且,越是地表的拒絕,太陽越是對地表充滿著同情,越是願意把更多的光芒奉獻出來。

慢慢地,在正午時分,一望無際的冰河表面,飽含的冰珠,像地表的一個個眼楮,感謝著陽光的滋潤,那是一汪清水,流露著渴望的神情,希望得到更多的陽光。隨著光線的傾斜,一汪清水如同曇花一現一般短暫,自己的生命漸漸地被下邊的冰層,重新回到冰的懷抱。冰與水如同與太陽在捉迷藏,太陽一無所獲。

更加恐怖的是,位于昆侖山南麓的靈魂識別系統已經被冰川徹底覆蓋了,奈何橋上更是被沉重的冰雪積壓,曾經與生命朝夕相處的靈魂,帶著眾多生命行為軌跡,記憶著生命密碼的靈魂,大都被冰凍在奈何橋的周圍,正在痛苦地掙扎。

這些生命的經歷,正經受著磨難,這是看不到邊際的苦難,只有依靠意識與自身的執著,才能夠面對嚴寒的侵襲。這是埋在冰雪中的生命,如同埋在土壤中的蟬,呼喚著春天的到來!

不過,對絕大多數的靈魂來說,已經無法等到春天的到來,因為,無法得到生命給養的靈魂,長時間中斷了能量的來源,無論如何也難得以行生命的延續,無論是高級生命還是低級生命,無論是上天堂的還是下地獄的,無論是參與輪回的還是無法參與輪回的。

自然就是這麼無情,生命只有默默承受!

比冰封的靈魂更加不幸的是游蕩在空中的孤魂野鬼,還有靈魂進化而成的妖魔鬼怪,在萬里烏雲的天空之下,沒有一些塵埃,靈魂寄托軀體的地方都沒有。他們只有在天空游蕩,困了,累了,也只是在天空休息。實在支撐不住,只有落到冰雪地的地面,但是,這里不是他們的地盤。一旦觸踫到冰面,只會經歷徹骨的寒冷,在揪心的喊聲下,只好重新升騰到空中,繼續著生命的煎熬。

在狂風的呼嘯中,他們一起悲鳴,哀傷與無奈,而那些無力飛起來的靈魂,經過短暫的掙扎,終于無法掙扎出來,只有長眠于冰石之上!玉米粒一樣大小的靈魂,此時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他們在死亡的瞬間,如同鴿子從空中灑下的一顆顆鳥糞,流出青色的液體。

只有那些能夠相擁在一起知道抱團取暖的靈魂,依靠相互的力量,相互的支撐力,在苦苦掙扎,在借助外力的同時,自己的消耗才能減少,才能挨過災難的時期,才能完成造物主托付的使命!他們才是真正的生命,沒有哀怨,沒有責罵。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晝夜不停地記錄著,不在乎外界的環境,也不責罵事業的單調,也不在意宿主的品行高尚與低劣,只是更多的記錄著生命的訊息,直到使命的完成。她們期待著新的使命,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她們如同默默無聞的造物主一樣,在眾生不願意承受的領域,承擔著生命的重負,不祈求回報,沒有索取,只是依靠意志與精神,承擔著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那些體積更大的妖魔鬼鬼,常常成了眾多單個靈魂的依附的對象,在無法承載靈魂的世界之中,靈魂已經受到大面積的傷害,妖魔鬼怪只是靈魂的變種與異化,是靈魂存在的另一種形式。在現實的條件下,只有妖魔鬼怪才能夠為靈魂提供暫時的棲息的空間,他們可以傷害嬌女敕的靈魂,但妖魔鬼怪不會這麼做!

現在,它們是靈魂的載體,是靈魂的安家之地,是靈魂的宿主!它們不願讓靈魂受到侵害,大小都是同類,這已經足夠了。生命的相遇都是偶然的,是巧合,也是緣分。靈魂盡管沒有雌雄之分,沒有敵友之別,大家都以微薄的身軀,支撐著。

在靈魂的祈禱中,在瑟瑟發抖中,相互之間,只有以各自的身體去體會別的生命的溫暖,沒有交流,沒有抱怨,沒有迷失,沒有悵憫,如同災難也是自身使命的一部分!他們對造物主心存感激了,能夠來到這個世界,經歷了一輪輪生命的輪回,欣賞生命的喜怒哀樂,辛酸,悲苦,這已經足夠了,生命的輝煌,曾經的過去,這已經很滿意了,盡管也期待美好的生活與舒適的環境,但是,自己的一個個宿主卻已經死去,自己還依然能夠活下來,這難道不體現了造物主更多的關愛嗎?

其實,地球最後的造物主,唯一的造物主,女媧,此時也很郁悶,無盡的冬天,何時是盡頭,自己曾創造的生命,在嚴寒的天氣之下,還能夠持續多久?他們是否還有足夠的意志力,來支撐這個看不到頭的困難?自己創造的價值,正在被價值本身摧毀,這些滿山遍野的以固體形態存在的水分,已經成為壓倒自己的最後砝碼!難道正應驗了造物主們的普遍爭論的——文明是摧毀文明的手段,是啊,水是最高級的產品,現在,成為困擾生命的最大難題!生命的財富,已經成為生命的最大負擔!無法推翻,難以超越。

女媧多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邊的世界,但是,她不敢面對外邊的一個個無力抗爭的靈魂。外邊的世界,即使是不用觀察,就已經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除了比這里更加寒冷,已經沒有什麼更大的生機。自己曾經喜歡的熱鬧,愛好的繁華,現在都一去不復返了。自己在眾生面前,被認為無所不能,其實,失去了外力的幫助,造物主什麼也不是了!女媧呢喃著,心中充滿著悲傷。

此時,他還想到遠在遠處的親人,曾經給自己帶來的無限歡樂的伏羲。自己的孩子,你們在螢火星上生活得可好?你們那里的環境,能否適合生命生存嗎?你們,是否知道地球的狀況呢?如果你們成功了,就是我最大的心願。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失敗了,我們開天闢地的工程,都是失敗的結果!

女媧不敢細想了。他多想利用留存下來的飛行器與外部的世界進行聯系。但是,在冰封的世界里,飛行器在哪里?自己無法掀開旁邊厚厚的冰蓋,其他生命,都無法協助自己完成這一任務。此時,除了期待,什麼都是妄想,盡管期待的結果是一事無成,沒有絲毫希望,但除了期待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什麼都無法進行!

但是,太陽沒有氣餒,每天仍在持之以恆地勤勞的轉動著,對大地,仍然不依不饒地呵護著。愛,終于有了回抱,有了結晶。

這個結晶就是慢慢地從冰層上俘獲一些水蒸氣,水蒸氣慢慢升騰,飛向空中,形成烏雲。有了烏雲,就有彩虹,有了彩虹就有降雨,降雨落下來,不是雨水,而是雪花。這是相愛的真正結晶。

有了愛的結晶並不完全是好事,雲層,雪層堆積在地表之上。阻擋了陽光照在地面之上。地表,能夠吸收的太陽光愈來愈少了,地球,真正進入了冬天!有了結晶,而並不完全是壞事,能夠到達地表的陽光,就無法月兌離臭氧層了。盡管是冬天慢長的,可是,是暖冬呀!

在造物主挖掘的30個洞窟中,有五個是專門安置人類的,其余25個用于存放其它生命。災難中,其中三分之一都毀壞了,人類依舊有三個洞窟保持下來了,其它生命有17個完好無損。女媧希望利用自己的力量,把人類的這些洞窟打通,讓它們連接起來,讓18個童男童女終于可以在地下自由往來。但在行動之前,女媧決定,要改變自己老態龍鐘的形象,要創造一個青春朝氣的形象,然後,把靈魂從原來的軀殼中抽月兌出來,進入新的宿主。

她視察了一遍所有的生命,洞窟里每一個生命,都在靜靜地躺著,進入了長時間的夢境,如同冬眠的蛇。現在,他們的夢中,是無盡的思念還是憂傷?是激動還是感慨?女媧不願意去了解。現在面對已經失去的黃金紀,那是人類曾經轟轟烈烈地輝煌的過去,沒有人願意提起,也沒有人敢提起。那是光輝燦爛的歲月,是人類在神的精心培育下,依靠無欲無求,實現了生命的奇跡,但又每個生命心中的創傷。創傷的原因就在于那時的美好、快樂、幸福、無憂無慮,與現實已經形成了天壤之別,越是回憶之前的美好,越是刺痛現在的神經。

很多時候,幸福感都是在比較中形成于產生的,一旦有了比較,有了參照物,很多事情的結果就出來了。現在的不幸福

,這不是已經擺著的嗎?這完全是環境造成的,是眼前到處冰天雪地的大自然造成的,也是巨大的外來星球撞擊地球所形成!

這是存活下來的所有的生命都心知肚明的,但是即使知道了,明了了,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怨氣,這是天命,天命難違呀!

居然也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大家能夠存活下來,不是已經違背了天命了嗎?大量的神仙,不是在造物主的帶領下,利用運載工具擺月兌了自然的約束,逃月兌了厄運了嗎?有這種想法,也是對事實的尊重。盡管大家沒有把這種思想表達出來,因為這也只是思想中的一個一閃而過的火花,就像螢火蟲飛過一樣。

表面上冰天雪地的世界,依然充滿著活力,風卷著這純潔的白雪,在有節奏,有規律地起舞。到處霧蒙蒙的,那是風與雪玩耍以後留下的印記。此時,風就是世界的主人,就是統治者!不知什麼時候,一旦風心血來潮,就會在後邊同伴的推動下,把失去根基的雪帶走,然後肆意地拋向空中,讓雪的肌與肉徹底月兌離連接,然後,在空中失去魂魄般的徹底拋開,雪松散地敞開了,待風過去,白雪飄飄灑灑,降落下來,與下邊的冰雪結合起來,讓風再也抓不到把柄。

因此,地表上的活力,仍然是來自己自然界的元素,是自然元素之間的有趣的搭配與組合,其他所有的物質都在回避,都蟄伏起來,沒有自己的聲音,沒有自己的表演舞台,沒有自己的表達機會。盡管地球上曾經有無盡的生機,即使現在,也墊付著眾多的生命,但是在白色的恐怖統治之下,自然界只需要風聲,不需要生命的聲音。

風可以以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論、觀念、思想,無論怎樣表達,都能夠自圓其說,都能夠頭頭是道,都能夠強迫自然界的接受,因為這個思想只有一種聲音,或者叫自然之音,或者叫令生命恐懼的靜音,或者被稱為主旋律——白色音樂。

由于沒有不同的聲音,這個聲音永遠都是對的。永遠都是自己在解釋,永遠都在慷慨激昂著。但這個單調的聲音久了,自己也覺得無聊、沒趣,太陽出來的時候,自己也不想說了。因為沒什麼新意,沒有變換,沒有听眾。風就會百無聊賴地靜靜的躺在雪中,假裝死去,其實,風活著或者死去,對風來說,沒有什麼區別。你躺在雪上或者雪躺在風上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好像世界就這兩種元素,他們早就已經玩累了,玩煩了。既然失去了樂趣了,玩的都不想玩了,活著與死去之間,已經沒有什麼追究的必要了?/di<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