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二章到宛地人類安家為防寒象皮建屋

()第九十二章到宛地人類安家

為防寒象皮建屋

兩個人抬著象皮離開象冢,這是一個沉甸甸的感覺。大象臨死前的那種平靜,讓他們震撼。他們對于死亡,沒有恐懼,沒有悲傷,只有接受。每一頭大象,在這個世上,走了多少路程,他們不得而知,但是,每一個大象,都維護了生命的尊嚴。即使在死亡面前,它們還顯得異常高貴。

生命的死亡,並不代表生命的終結。大象身上的一切,經過禿鷲的能力,然後,還給了大自然,生命曾經的所有者,已經袒露著胸懷,不再廝守,沒有抗爭,好像一切都與自己無關。最後,自然界的生命,各取所需,一個魁梧高大的生命,就這樣被肢解了。

現在,自己得到了象皮,用來抵御嚴寒。想想在象冢里被風吹得凌亂堆放的象皮,這是生命都挑揀剩下的物質,今後,將伴隨著自己,繼續守護著生命,延續著大象的存在。

看來,自己的存在,只能夠是在自然的鏈條中尋找合適的定位,大自然給了自己一切,需要一雙慧眼去發現。人類,作為造物主最後的產品,只能夠撿拾其它生命棄之不用的物質,這或許就是自己的角色。

自己不能夠像其它生命一樣,參與對尸體的瓜分,那是凶殘者的作為,自己不是凶殘者,也不喜歡那樣的物質,待它們完成了一切,自己出來打掃戰場,這就是自己的角色。

這樣看來,自己在自然界,並不是多余者!即使不參加爭奪,也是拾荒者。

人類的祖先,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心里輕松了下來。

不遠的地方,他們听到了一陣嗚嗚的聲音,聲音不大,時斷時續的。

他們干脆把抬著的象皮放下,順便抹一下汗,站在那里休息一下。阿夏仔細傾听,聲音卻沒有了。正當他們拾著象皮要走的時候,聲音又傳了過來,他們循著聲音,輕盈地走過去,越往前,聲音越清晰。

待走近一看,一個純白色的毛絨絨的小動物,在水塘邊上掙扎,試圖向岸上游去,由于那水中的枝條,掛住了它的毛發,怎麼用力,也無法掙月兌。

阿華走過去,跳到了水中,把那小動物抱起,連帶樹枝一起扯出了水面。這種動物叫狗,以前他們從來沒有見過。

原來,這只狗的毛打結了,打結的地方,正好與樹枝的分叉處掛在了一起,難怪它無法掙月兌掉。阿華取下樹枝後,把小狗放在了地下。小狗抖了幾抖,試圖把身上的水全部抖掉。然後,哼哼嚀嚀幾句,好像在表示感謝。待這些動作完成,撒開腿,向前邊快活地跑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視線之外。

看著小狗的離去,兩個人心里熱烘烘的,感到能夠為別的生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這些,都是造物主無暇顧及的事務,心中充滿了成就——自己不僅僅是個寵物,也是一個有用的生命。不僅僅是個旁觀者,也有存在的理由與價值。諸神啊!我們將以自己的行動證明,我們不是破壞者!讓一切預言,都見鬼吧!

我們盡管是生命界的能力低下者,但是,我們與其它的生命相比,多了一份責任,這是所有的生病,都不曾擁有的。

生命界就是這麼神奇,越是弱小的生命,卻背負著更大的義務。弱小者之所以弱小,可能與自己背負的義務太多所造成的。

他們繼續抬著象皮,艱難地向前走著。北風在嗚嗚地刮著,他們迎著風,尋找著樹木稀疏的地方,希望找到一個安家的地方。但周圍,要不就是雜草太茂密無法清除不能居住;要不是樹干太稠密,遮擋著光線,而不適宜居住,最後都被放棄。

唉,這麼大的地球,竟沒有自己的休息之地。他們左瞧瞧,右看看,尋找著自己的立足之地。時而走走,時而停停,大概有半天時間,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地方。

這里,比周圍的地方都高,北邊還有一片樹林,南邊是相對空曠的地方,地面上植被不是很茂盛,左右兩邊也很開闊。選擇這里,既可以獲得南邊的太陽光,又可以讓北邊的樹木阻擋住狂風,左右兩邊的空曠,可以避免火災給自己帶來的傷害。這是他們在蛇王那里學到的生存技能。

在無意識之中,他們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往北上百公里,就是伏牛山,盡管當時還不是很高,但是,已經能夠緩解西北風肆無忌憚地入侵了。與樂園相比較,具有同樣的地理特征。

這樣確定以後,他們把一大塊相對完整的象皮鋪在了地上,然後,撿到了幾根細長的樹木枯枝,插入地下,把撿到的象皮在四周圍起來,還把上邊鋪了一張,相當于房頂。這樣,人類最早的房地產項目終于完工了。

盡管象皮不是很完整,許多地方,有著一個個小洞。象皮上,還帶著一塊塊禿鷲吃剩下的肉,經過風干,成了干肉,留在了象皮上邊,讓象皮看起來凹凸不平。

鑽進小屋,里邊立即溫暖起來,這里,能夠防風擋雨了!經過自己的勞動,終于有了自己的一個家了。至今,印度人為什麼很崇拜大象,簡直是奉若神明,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象曾經在人類的生命歷程中,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看到這里的家,阿夏就想起了樂園里的愛舍,比起樂園的家,總想尋找其中的差別,從中找出心中的平衡。那是用藤條,花朵編制而成的。這里卻是動物的皮毛。最關鍵的一點,二者的位置不同,氣候差異很大。這里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熱。樂園里,卻是永遠都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里。

做完這一切,他們徹底累了。他們躺在橡皮上,不是被勞累擊倒的,而是被幸福擊倒的。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經過雙手的勞動,就能夠獲得自己不曾擁有的感覺!幸福,太容易獲得了!他們很慶幸,自己所擁有的雙手,除了能夠債果實,能夠給其它生命搓背,捉跳蚤,還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原來還不知道雙手有這麼多用處,現在,終于看到了造物主的任何設計,都是有用的!

一整天可是什麼也沒吃到,也干了以前從來沒有這麼累的活,要不是這麼新鮮的工作,這麼有挑戰的事,他們早都趴下不動了。這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勞動,是一種游戲般的新項目開發,他們很願意干。經過一陣勞作,身上熱乎乎的。躺了一會,身上的汗,漸漸地消失了,身子也輕松下來。

倒在自己建設的房地產項目中,更加顯得溫暖,這要是在平常,肯定會凍感冒不可。但現在,由于皮膚上涂上了大象的油脂,阻擋了體內溫度的揮發。他們進入了香甜的夢鄉,呼呼地睡著。

饑餓,不時過來打擾,終于把他們從睡夢中拽了出來。

回到了真實的世界,這里,家徒四壁,但已是幸福的港灣︰可以以此為終點尋找歸宿,無論走到哪里,這里,就會像一盞明亮的燈塔,指引著行動的路線。同時,他們可以在這里規劃著自己的生活,享受著天倫之樂,回顧著人生的歷程。這里,可以寄托希望,無論有多少喜悅,苦悶,憂傷,都可以往這里裝,讓喜悅在這里生根發芽,讓憂傷與苦悶在這里化解。這里,可以承載成果,無論怎樣的收獲,裝在里面,看著心里踏實。

同時,房間還是一個度量衡,他們可以把這里當做一個尺度,只要屋里有空蕩蕩的地方,就說明這里還需要擺放東西。能夠看到屋里還缺什麼,少什麼,通過以後的勤勞,把不足補上,把成果充實。

這就是家,能夠寄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方!所有記憶可以在這里閃現,所有的希望可以在這里寄托。自從有了家,人就有了寄托,有了動力,有了奮斗的目標,更增添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家,更是一個平台,自己的愛心,可以在這里釋放,所有來到這里的生命,都能夠接受愛的洗禮,所有的生命,可以在這里,利用這個平台,展示愛的技能。有了這個平台,空洞的愛,就有了比試的尺度與標準了。

今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早些。在傍晚時分,那嗚嗚的北風已已經呼呼大叫了,自己的建築項目,經過北風的質量檢驗證明是不合格產品。要知道,大自然的監理工作,一絲不苟,嚴格認真,盡管不要一分工資。但比那監理公司可盡職盡責多了。而且,大自然沒有老板,沒有上司,但是,它們擁有檢驗一切質量的能力。在自然面前,想去投機取巧,都沒有門道。

就在他們準備動身要到後邊的樹林里去撿拾樹上掉落下來的食物的時候,一陣刺骨的風,把這個房屋給吹倒了,沒有人員傷亡,沒有財產損失,除了幾根支撐的枯木之外。

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已經靜靜地倒在了地上,他們沒有驚恐,也沒有氣餒,希望已經在這里播種,什麼困難,也不會把希望摧毀。

他們相視一笑,對這一切,沒有理會,而是愉快地走向了樹林。

此時,能吃飽肚子,比什麼都重要。

這里,大自然已經把水果改變了原來的外形,他們本來就分不清水果,也叫不上水果的名字,現在,水果,正在變成干果,就更難區分哪種干果是干什麼的。不知道沒問題,只要軟的,撿起來,不用清洗,只顧往嘴里送。干果皺巴巴的,上邊,布滿著灰塵。有的里邊藏滿了蟻蟲,可能已經吃飽喝足,正躲在里邊睡大覺。在人們把他們撿起來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是風在搗亂呢!依然懶洋洋躺著,沒精打采地睜開雙眼,看見人類,也是懶得動彈,外邊太冷了。

看到這種情形,他們都會把干果輕輕地放下,既不去驚擾人家,也不願吃那殘羹冷炙。

地上的干果很多,但可以食用的不多,軟的,大多已被蟻蟲佔據。干的,硬的,他們卻咬不動,因此,忙乎了一陣,也沒有吃到多少東西。

此時,一個穿山甲拖著肥胖的身體,晃悠悠地向前走著。一邊走,一邊把踫到的硬果用牙齒咬開,再用長長的舌頭舌忝食,待穿山甲走過之後,他們撿起食用過的果殼,里邊還有沒有被食用完的果實,用手摳出來,放在嘴中品嘗,硬硬的,香香的,比那軟的水果還好吃。這個發現,讓他們又產生了驚喜。

在黑暗徹底降臨的時候,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家里的房屋已經倒塌,干癟地躺在大地上,他們可以鑽進去,如同鑽進被窩里一樣。

在倒塌的房屋面前,他們什麼也不怕了!因為,這里是自己的家,這里是屬于自己付出汗水的地方。他們已經找到了戰勝一切困難的辦法,這種感覺,十分美妙!房屋倒了,可以重建!現在,沒有什麼更大的困難,能夠難倒自己了!

就在他們剛剛鑽進一半的時候,有一種軟綿綿的感覺,那肯定不是象皮,應該是一個什麼小動物,在他們離開的時候,趁機佔領了他們的領地。他們把小動物抓了出來,憑感覺,應該是昨天天遇到的那只白色的小狗。

小狗也不驚恐,也不掙扎,任憑人們的擺布。是這二人救了它的命,它知道,他們不會傷害它。在他們把狗放下的時候,小狗爬到他們的身上,隨意地舌忝食,尾巴還不停地搖擺,好像要把感激全部表達出來。這可是人類走出樂園後,遇到的第一個粉絲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