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羽民人快樂生活雛鳥鼎力相助

()第九十章

羽民人快樂生活

雛鳥鼎力相助

阿華與阿夏商量的結果,向伏牛山的方向出發。()這在人類的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確立了行動的方向,今後,就少走彎路了。

今後的目標就是要向東北方向前進。只有東邊,才能離樂園的距離更遠一些,因為,樂園目前正在自己的西邊。只有遠離造物主,才是真正離開了樂園。也只有這個方向,才是女媧指定的目標方向。這是驗證自己生存能力,尊重造物主意願所必須的。除了向東方前進之外,還要往偏北方向,這是已經經過實踐檢驗過的,南方蚊蟲太多,不適合人類生存。原來,造物主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當時,盡管降雨很多,沒有什麼大江大河,主要是由于比表都是平平的,沒有五湖四海、七大洲五大洋的地貌特征,也沒有太平洋、大西洋這麼深的低窪地帶。地勢的平坦,水的流動就沒有更大的動力,只能靠後邊的推力,一旦發現有地勢較低的地方,水流就會在哪里迅速匯集,形成沼澤或池塘。更重要的是,那時植被覆蓋率也很高,降下來的雨水,首先滿足了樹木的需要,同時,利用樹木,花草的根系,把大量的水份輸送到地表深處,很大一部分水被就地儲藏了起來。只有少部分水,能夠匯集起來,形成河流的水源。最關鍵的一點,當時,地球上的水分沒有現在多。另外,那里沒有人類活動,沒有進行土地的平整與開墾,也沒有化肥的過量使用造成土壤的板結,水的流動都是很自然的。既沒有高大的河堤限制,也沒有高山的阻隔,水流不受限制地自然性的,這就難以成就大江與大河。長江,在那時,還是個孩子,叫豬婆江,發源于伏牛山,江水不是自西向東方向流動,而是自東向西注入川海。因此,我們的祖先,要向東北方向行進,你就不用擔心長江黃河這個問題了。他們走在東行的路上,就像在內蒙古高原上行走,只是,前者比後者有更多的植被。

另外,路途也沒有很高大的山脈或者山系,更沒有現在的大涼山、大婁山、十萬大山什麼的,要相信作者,當時的地勢很平坦。至于以後這些山脈怎麼形成,在以後的章節都會逐步揭開。

沒有大江大河,只有湖泊沼澤,只有樹木森林。行走起來,少了一份艱辛,少了一點無奈,但不會有此改變命運。此時,他們多麼羨慕那自由飛翔的小鳥,翅膀上下閃動,把天空當做自己的路,那翅膀就像自己的兩條腿,兩只腳。想去哪里,不怕高山阻隔,不怕河流擋道,不怕樹木攔截,沖上天空,就是一條路。鳥啊,在空中的勢多麼優美,成雙結對,三五成群,嘰嘰喳喳,既無危險的擔憂,還有同伴的愛護。

他們也羨慕在樹木中自由穿梭的猴子,它們把手臂當做交通工具。上邊抓住一個枝條,可以迅速地攀附到另一個枝條,樹枝,就是他們的交通道路。

還有那水中的各種魚兒,只要有水,就是自己的道路,水流行駛的區域,就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而這些,卻是阻斷人類前進的天塹。對任何動物便利的地方,對人類,都是那麼艱難!

他們間歇性地思考這些問題。路上的各種障礙不時地打斷自己的思緒,對行動限制的自然環境,對腳步刺痛的砂石,對自己不時干擾的各種微小動物,都不得不停下來,不時地停下來。尋找路途和行動方式,讓他們時斷時續地思考和討論。

他們通過討論,把自己誕生以來的各種經歷能夠回顧一下,串了起來。感到生命就是這麼平凡,生活就是這麼重復,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既沒有悲觀,也沒有樂觀,既不憤世,也不嫉俗,既客觀,又公正地把自己放在大自然的面前,成為自然的真正一份子。就好像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剛開始什麼也不會,什麼也看不順眼,什麼崗位也不適應,待工作一段時間以後,才感到陽光還是那麼燦爛,社會還是那麼美好,一切都是合理的(黑格爾語錄︰現存的就是合理的)。

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端正了思想,放棄了自大、嬌羞,敞開了四肢、胸膛,真心實意地投入到自然中去。在這里,成為真正的元素,真正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樣,自己徹底領悟了,他們不再埋怨命運的不公,不再對自己的笨拙感到羞恥,也不再羨慕其它生命的適應能力,而是高傲地,志高氣揚地邁著踏實的步伐,尋找適合自己立足的地方。

在相當于現在遵義地區的地方,有一個小山頭,山頭被森林覆蓋,林中的樹木大多是桃樹、梨樹、梅樹、杏樹等果樹,在中秋時分,完全就是一個大果園。在果園里,生長著一些寓木,或稱為宛童木,這種植物是一種寄生樹。它又分兩種,一種葉子是圓的,還有一種葉子像麻黃的葉子。前者是雄性,後者是雌性。由于這種樹木是寄寓在其他樹木上生長的,就像鳥站在樹上,所以被阿夏稱為寓木。由于它們往往纏繞在別的樹上生長,顯得十分親密,因此又被阿夏視為愛情的象征。

在這里,他們還遇到奇特的人類。只見他們長著長長的腦袋,全身生滿羽毛,白色的頭發,紅色的眼楮,鳥的尖嘴,背上還生長有一對翅膀,能夠飛行,但飛行的距離很短。看到這對奇特的生命,二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在樂園里見到的會飛的人類,這種人類,肯定就是羽民人了。原來,他們比自己更早地來到了樂園之外!

羽民人很友好,對新來的具有寵物作用的新人類十分友善,熱情地打招呼,還給他們摘水果,並帶他們到處轉悠。據他們介紹,他們與禽鳥一樣,也是從蛋里孵出來的。二人听了,感到很羨慕,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像他們一樣,能夠產下蛋,自己也能夠孵出小生命。

這里還有很多鸞鳥,羽民人經常以鸞鳥的蛋為食物來源。但他們從來不會送給外來者,不然,會引起鸞鳥的憤怒。

羽民人生活的安逸舒適,他們一有閑暇時間,就聚在一起,圍成一個大圓圈,載歌載舞,歌頌大自然,歌頌造物主,歌頌太陽。這里的姑娘的雙腿都很細,這樣,身上的線條,就自然凸顯出來。

他們總是選擇在晚上舉辦歌舞活動,男的會主動尋找女的,只要對上眼,女的就跟著男的,離開了隊伍,尋找屬于自己的空間。

在這個美麗如畫的地方,居住十來天,他們決定離開。離開這里的主要原因,是這里已經有了生命居住,他們不想與原住民爭奪食物資源。同時,那個公的羽民人,一直對赤身**的阿夏十分好奇,不停地色迷迷地盯住胸前兩個飽滿的胸脯看個不停,恨不得與阿夏馬上擁抱在一起。阿華看不下去,覺得還是離開這里安全一些。

另外,晚上,已經有了濃濃的涼意,他們希望在冬天到來之前,能夠尋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于是,在一個早上,他們就悄悄離開了這里。

再往前,既有驚喜,有美景,也有很多不順心的地方。而且恐怖、侵害,在不時地伴隨,好像已成為生活的必須品和重要的組成部分。

前邊,矗立著兩株巨大的樟樹,它們的軀干龐大,直徑足有6米多,其中一株,由于生長日期較長,樹的底部已經腐爛,露出一個比他們身體還要大的空洞。

看到樟樹擋住了去路。他們決定轉身退回,可就在此時,一股巨大的力量自樹中發出,準確地講,從那棵樹的樹洞里發了出來,這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不容他們拒絕,也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二人的身體輕飄飄的,向樹洞飛去,盡管前邊還有一棵小樹擋著,但這股吸引力,讓他們自小樹頂上越過,繼續著飛向了洞口。

他們無力地抵抗著,終于進了洞口附近,要不是身體橫著堵在入口,想必一定早早進入了樹洞。樹洞正在排除一股有毒的氣體,企圖要先殺死他們,然後,再拖入體內,把他們消滅掉。

無論怎麼掙扎,也無法阻擋他們進入樹洞的力量。在洞口,他們渾身癱軟,正在失去了抵抗的力量。

就在這時,那對雛鳥出現了,它們像箭一樣,直飛入洞口。其中一個,用自己龐大的身軀,把洞口堵住,另一只,在外面,用自己的喙,啄著阿華的手臂,用力地拉了出去,還有阿夏,也用同樣的方法,從樹木的拉扯中給奪了回來。

但堵在樹洞入口處的那只雛,盡管身體用力地阻擋著身體的進入。那展開的翅膀,已經無法阻擋樟樹的拉力,只見雛鳥腳下的利爪,用力地向下抓著,也無法阻擋進入樹洞。

雛鳥難受積累,它有力用不上,它是用自己的弱項與樟樹的強項在比拼。幾乎每向樹洞里前進一點點,那利爪就能把下邊的樹根掀起。四周的樹根已經被掀起,樹根上面的泥土一堆堆往上滾。

外邊的雛,看著干著急,有勁用不上,只好利用自己的飛翔,飛到樹的半腰,用翅膀抽打樹干,用嘴喙啄食樟樹的主干。每一次進攻,飛起的雛都尖叫一聲,都顯得十分痛苦的樣子,但仍沒有完全阻止洞口的那一只同伴緩緩進入的速度。

當然,每一次進攻,樹洞對雛的吸引力就會減低一點。

驚醒起來的二人,看到了樹與禽的搏斗,而且鳥完全是為了自己,他們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撿起石塊,狠狠地向樟樹砸去,一次,兩次……終于,惡毒的樟樹,渾身也感到巨大的疼痛,企圖殘害生命的嘴巴,不得不收縮起來,這給了雛鳥喘息的機會,雛鳥不再向樹洞里滑動。阿華與阿夏趕快扯著雛鳥的兩只翅膀,把雛鳥拉了出來。他們依靠集體的力量,戰勝了吃人的樟樹。

雛鳥無力地躺在了樟樹的旁邊,他們又一起抬著鶵的翅膀,忘記了自身的傷痛,十分吃力地走出了危險地帶。

他們一起,像打了勝仗的士兵,離開了吃人樹,走到了安全的地面。這里,無論那顆吃人樹怎麼用力,也不會再次把他們拖過去了。

但他們,都在地上無力地申吟著,陣陣疼痛,不時襲來。

現實太殘酷了,就連樹木,也有自己凶殘的面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