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分第八十二章黃金紀新生

()本章導讀

人類離開樂園以後,會到達哪里?他們能不能到達預定的地方?那里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他們在那里如何生活?人類是如何在這里立足並站立起來?人類是真的可以萬歲嗎?人類的第一個孩子是誰?人類依靠什麼生命來繁衍種族?他們能夠得到諸神的幫助嗎?

我們的祖先,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們的後代,是如何布滿地球的?人類之間有爭斗嗎?面對爭斗,諸神是如何處置的?據說,地球上的石油,都是由人類和動物的尸體演化而來,這麼多的尸體,是怎麼造成的?

女媧會選擇哪個神靈作為自己的伴侶?女媧的後代是誰?諸神是如何繁衍後代的?諸神為什麼要離開地球,到火星上生活?火星上有人類嗎?諸神離開之後,地球有守護者嗎?

最早的火是普羅米修斯送來的嗎?火的禁忌在哪里?

神仙是一個什麼生命族群?生命界有神仙的嗎?神與仙有什麼區別?神仙的生活方式是什麼?神仙有什麼特權?造物主為什麼要在神與人之間安插這個階層?神仙能不能婚配?最早的仙人是誰?為什麼最有智慧的宗教——道教要向往神仙的境界?

黃金紀是如何結束的?為什麼說黃金紀是人類最幸福的歲月?

月亮是怎樣形成的?大西洲是怎樣來的?為什麼說月球就是太平洋上邊的陸地?

在災難面前,人類還能不能延續?妖魔鬼怪是怎樣誕生的••••••

在諸多的為什麼面前,讓我們用七十個章節,逐一講述。

第八十二章阿華阿夏離開樂園

共生共榮感慨萬千

夕陽墜入地平線,西天燃燒著鮮紅的霞光,一片寧靜輕輕落在了大地上,晚風的吹拂也遲緩起來。一種震撼和博大的美,充溢在心間,以前,從沒有這種感覺,一種司空見慣的事物,此時,顯得那麼美好,是留戀,還是難舍,只有這次挫折,才知道以往存在的意義。

此時此刻,黃昏在慢慢地延伸著,延伸著,融入混沌狀態,白天與黑夜,已經失去了界限。此時,不費一點力氣,他們已經見到了宇宙美妙的形象,宇宙的擁有者,親自把完整的美捧到出來︰無垠的暮空,繁星間飛馳著火焰的風暴,一個個像調皮的頑童,在忽閃著眼楮,玩著難以看懂的游戲,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飛馳閃過,把星星嚇了一跳,企圖赽快躲過,此時,星星已失去了光芒,那種像蛋黃顏色的光芒,白色的彗星光芒,那樣刺眼,那樣迅捷,還沒有看出是什麼形狀,已經飛快地滑到了天際,此時,星星已經拂去濺落在身上的水珠,栩栩生輝起來。

在星空下,一株態優美的斜倚星空的大樹,借著星光,依然能夠看到許多脈絡,許多虯曲,樹皮層層皺褶,枝干的某些干枯、腐爛,成了蟲子的巢穴。寄居其上的不知名的小鳥,在輕快地鳴叫著,好象在歡迎游人的到來。多麼純潔的鳥啊,聲音清脆純正,好像在說別走了,與我們做伴吧!

于是,阿華與阿夏,就躺在在了大樹的軀桿旁邊,相擁著,彼此給予對方溫暖,此時,白天的熱鬧氣氛已經成為了過去,那送行者的各種表情、各種動作,各種問候,很快又浮現在自己的眼前,每個生命,都那麼純潔,每個生命,又那麼可愛,他們在惋惜中,在依依惜別中,與自己盡情地擁抱,但思緒沒有走多遠,臉上的困意,已經襲來,最初是意志,然後是四肢,四肢已經垂了下來,即使是雙方擁抱的雙手,此刻,也月兌離了意志的支配,最後,是自己的眼皮,像錐了鉛皮,怎麼也掙不開,意志也放棄了努力,任由睡意的侵襲,那睡意像電流,是一種力量,擺平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各個功能,讓周身上下平舒下來,徹底地伸展開來,把自己的美麗的軀體,交給了大自然,任憑風兒撫模,星光灑落,大地擁抱。

今天,他們見到了大市面,大場面,而且,已經成了主人翁,今後他們仍將像今天這樣坦率、純潔,進入更加自然的狀態。盡管,自己的主角角色不是正面形象出現,而是一個由于違背信用而被拋棄的負面形象面世,但是,大家都沒有更多的計較,都在盡力表達一種良好的氛圍。這已經是很好的結局,沒有比這更好了。

清晨,他們被拂曉時陽光的紫外線點擊,還有鳥的字正腔圓、擲地有聲的東西打動,毫不費力地坐了起來,舒展一下被自己身體壓得發麻的肢節,站了起來,此時,後腰脊梁以及,已經像那剛初升的太陽顏色,不均勻地露出紅色,他們相互進行了挫揉,試圖讓紅色消逝,但毫無效果,相反,越是揉挫,紅的地方越多,他們不再理會,只是站那里地笑著,那紅色的印記,不久,都已經消失了。

他們不用去洗臉,也不用去洗澡,身體上的露珠,已經為他們干完了這一切,他們只需用雙手,輕輕的拂去,就取得了洗刷的效果。甚至,連拂去的動作也省了,陽光,也會幫助他們把這些免費干完,他們,也不用操心是否有灰塵,這里的天空,是一塵不染的,他們只用撿起落在地上的用花草編織的帽子,重新戴在頭上,手牽著手,繼續向未知的世界邁進。

他們仍像環游第一甸園時的那樣遨游在這片地上,無需為吃飯發愁,空氣中的濃濃的負離子,已經為他均勻地調制好了營養,不費吹灰之力,已經獲得身體所需的各種養份,如果確實解決口饞的問題,只需要彎一下腰,撿起不時地從樹上掉落的各種水果,那是自然長熟的,富含著成熟、寄托了花與枝條的期望,投進大地懷抱、埋藏種子的希望。他們只需吃掉,不會破壞種子的價值,相反,由于有了人的,生出的小苗,會產生更多的愛心,愛意、二位即將離去的人哪,盡情地吃吧!即使把種子吃下肚子,經過肚子的溫暖,排泄以後,還會成為更優良的種子!還可以把種子帶到更遠的地方,讓那里長出更多的幼苗。就像飛翔的鳥兒,散播著種子的本能。

他們牽著手,愉快地向前走著,突然,傳業了哈哈的笑聲,四周一看,沒有發笑的人,甚至連什麼動物也沒有,仔細傾听,才知道這笑聲來自于一種小喬木,有七八米高,樹是深褐色,葉子為橢圓形。每個枝杈間,都長有一個皮果,形狀很像玲鐺。皮果之內,生有很多小滾珠似的皮蕊,能在皮果里自由滾動。皮果的殼上長滿了斑點似的小孔,當微風吹來,皮果就會迎風搖動。由于皮果的殼既薄又脆,皮蕊在里邊滾動,就會發出哈哈的笑聲,與人的笑聲很近,當他們了解了這笑樹的笑聲原理之後,不由得也笑得前仰後合,是啊,多一點笑聲,讓生活更加美好起來。盡管此時顯得孤獨,但有笑聲相伴,可以趕走任何不快的感覺。

再往前走,看到成群的羚羊,斑馬在悠閑地吃草,上面都落著黑色的鷺鳥。這些小鳥時而用尖尖的小嘴叼去大型動物身上的小蟲,時而自由地從上面跳下來,在地上撿拾著地面上的昆蟲、羚羊與斑馬好像在故意給小鳥幫忙,不時地揮動著四蹄,上蹄下落,下蹄上拉的四蹄,都能把地面的昆蟲驚起,黑鷺鳥能夠很快地撿到所需的食物,從它們的行為看,黑鷺可以依靠大型動物的幫助獲得食物,大型動物則借助黑鷺的幫助,減輕了昆蟲制造的皮膚瘙癢之苦,這種同存共生的現象,也讓人感到動物之間有友愛,這種相互幫助的友愛,既解除了寂寞與孤獨,也讓自己獲益匪淺,只要有愛,還怕什麼艱難困苦?

在行走中,他們還看到了烏鴉與水牛之間,也存在著這種密切關系,烏鴉捕食著水牛毛皮的虱子為生,水牛被叮咬的時候,身上的虱子在被烏鴉啄去之時,能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興奮,烏鴉與水牛形影不離,即使是水牛交配時,以及烏鴉與同類的求愛、交配行為,都是在水牛身上進行。水牛身上,完全成了烏鴉的巢穴。

他們還看到了一種行鳥與鱷魚之間的合作,外表凶惡的鱷魚,對行鳥十分友善,可以說言听計從,看到行鳥到來,鱷魚趕快張開嘴巴,不是去吃行鳥,百是愜意地享受著鑽入嘴巴中的行鳥,有節奏地清理塞在牙縫中的食物屑,這種既方便別人,又便利著自己的行為,看著舒心,給人力量。

他們還看到了更小動物之間的合作共生現象,那是螞蟻與蚜獅之間的合作,蚜獅靠吸食植物汁液為生,在吸食汁液的時候,會留下蜜露的粘性物質,而這種物質卻是螞蟻的最愛美食。因此,在樹干的上邊,是蚜獅在快樂地享受著汁液,下邊是螞蟻在興奮地品嘗著身上而下流下的粘液,螞蟻的隊伍長長的,一直排到地面上,只要有粘液的地方,就有螞蟻的隊伍。頂端的螞蟻為了讓蚜獅多生產一些蜜露,就不停地用觸須輕拂蚜獅,舒服的感覺令蚜獅即使是吃飽了,也要去停地工作,為的是更多地接受螞蟻的撫愛。

這一幕幕場景,讓阿華與阿夏感動不已,決心像這些動物一樣,成為一個對其它生命有用的人,成為能夠贏得其它生命尊重的人。試想,多年以來,對于眼前的世界,自己不曾付出,沒有奉獻,只是一味地享受,對于這個世界的貢獻實在太少了。這種想法,幫助他們驅趕了莫名的騷動與孤獨,能夠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地回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

路上,他們盡量不去思考失樂園的整個經過,那是自己的痛,自己的傷疤,一旦回想起來,就感到是自己莫大的恥辱。他們願意把傷疤隱藏起來,成為自己永久的秘密,讓這個傷心的故事,永遠成為過去。但是,無論如何,這個不愉快的過去,就像還沒有熄滅的火焰,不時地傳出來,燒得心里發痛。

想當初,如果能夠再堅強一點,蛇的引誘就會失去誘惑力,自己就不會去偷吃禁果,現在依然會呆在愛的小屋,就不用現在一路顛簸,尋找未知的世界。小屋呀,我們離去以後,你的命運會是怎樣?是被一群小鳥佔領,抑或被野蠻的大型動物隨意拆遷,還是依然孤獨地屹立在那里?你可知道,小屋,已經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在你那枝條中輸送的營養中,也在流淌著我們的血液!

想到這些,一種莫名的惆悵,突然襲來,迅速佔領身體、感覺的各個空間,剛開始的鎮靜、優雅,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孤獨、惆悵,此時,悲哀已經籠罩全身和各種感覺,似乎沒有一點反抗的力量。

但是,他們沒有停止悲哀的步伐,在惆悵中,孤獨的身影依然艱難地向前邁進。這是命運的安排,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結局,只有勇敢地面對,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從此,他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幸福不是免費的午餐,是需要精心培育、加倍珍惜的事情,不然,就像現在,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又赤條條離開這個世界,能夠帶走的,只是一肚子遺憾、悔恨。

一路十分平坦,只有一些低矮的丘陵點綴在第一甸園,走起來也不費力氣,他們沒有行程計劃,也沒有什麼目的,累了,困了,就休息,在這氧氣充足的地方,很少有饑餓的感覺,即使是有那一點點,也有取之不盡的食物,直到此時,才知道什麼叫難舍難分。因此,旅途有了思想作伴,就不再孤單,這種感覺,他們在以前是不曾有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了辯證的思索,旅途反而是愉快的,不知走了幾天,終于可以看到第一甸園東門了。

九頭神獸依然在守著東門,,還像以往一樣,與他們說個不停。他們本希望從九頭神獸那里了解更多的樂園以外的知識,但是,從神獸那里流露出的同情的眼神,讓他們欲言又止了,毅然決然地與神獸訣別。

盡管腳步那樣沉重,不想向前挪動半步,但是,理智提醒他們,這里不是自己的世界,這里的一切,都已經與自己無關,多消耗一段時間,只會讓自己更加傷感。

于是,他們毅然決然,甚至相互之間連商量一下的意思都買有,他們就離開了樂園。

這一邊,那樣輕松,輕松得就好像不是自己的。

這一步,又這麼沉重,沉重得在歷史的印痕中,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這一步,是一條永遠都不可能重復的不歸路。

這一步,發出擲地有聲的音符。

這一步,讓造物主認識了人類的堅強不屈。

這一步,將開創一個新的紀元。

失去了地位,換來了自由。

走出這一步,人類獲得了新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