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卷 第二百三十章 隆冬臘月

轉眼又是寒冬臘月,一年中被白雪所覆蓋的季節,今年的雪下的格外的早。洛陽城中大街小巷都被披上了一層晶瑩的白色外衣,雖然這一層外衣並不會給大地帶來溫暖,可足以讓明年的農民們有個好收成,正所謂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雖然夸張,但也不為過。

洛陽的疫情已經因為即使的處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消減,外面很多流民已經開始被迫或者心甘情願加入到附近的采木場和農耕中。

因為董卓死的關系,洛陽這段日子以來一直很平靜,平靜的讓人感到有些奇怪了。袁術少了進攻的借口,導致了他暫時選擇放過洛陽王城,而楊奉願意奉詔,並且順利的接納了招安,並達成口頭協議,若是周圍有人威脅洛陽,那麼楊奉會奉旨組織他,劉協還賜給了楊奉一個特殊的詔書和一把欽賜的寶劍,若是周邊有對洛陽進行騷擾的勢力,楊奉可自主對其進行征討。這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恩典,從一個不是軍閥的軍閥到一個有冊封的奮威將軍名牌將軍,楊奉成功的從山賊過度到一方大員,可以說,自從王匡死後,河內境內所有的事宜都是要看楊奉的臉色,現在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劉協相信,雖然楊奉也有自己的算盤,但是從之前他肯于黑山結盟這一點上,楊奉的為人還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劉協的角度,整個大漢的所有山賊和黃巾軍雖然是以造反的名義,可是想當皇帝的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心中以漢為根基的念頭還沒斷。現在最有威脅的就是袁紹和袁術兩人,不在于兩人心地陰險或者是能力方面的緣故,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野心太大,而且這野心來的不是時候。

一年一度的年節轉眼要到來,這時候皇帝一向是需要做登山祭祖之類的事,同樣劉協也是應該如此,不過劉協已經在祖宗祠堂里待了六個月了,這六個月來只邀請了幾個人見面,其余的時間都是在祖宗祠堂,雖然這孝心可嘉,可是多少讓大臣們有點納悶。

這半年來,朝廷也出現了不少的新貴,畢竟現在董卓死了,洛陽的局勢穩定,並無瘟疫,又吾饑荒,赫然一派欣欣向榮,雖然各方諸侯很少有奉詔的情況,但相對而言,算是好的。各地的文士也有不少心系大漢會洛陽的。

士人大會之後,沒過兩個月,何就掛了,估計有一半原因是劉協氣的,陳留的不少才人都有了各自的著落,也有到洛陽朝廷來的,畢竟這漢朝的名號才是廣招賢才的金字招牌。

劉協也發出了詔書,向各地太受再次伸出橄欖枝。可是基本上冀兗豫三地都是看袁紹袁老大臉色的,都等著袁紹的態度,若是袁紹奉詔,那他們奉詔也無可厚非,若是袁紹不奉詔,他們奉詔也于事無補,至于袁老2袁術自從手中拿了孫堅的玉璽之後,就越發的專橫跋扈,自高自大起來。竟然開始籌建宮殿,並且等待時機「以匡天下」

九月份的時候,袁紹派兵打了廬江,兵不多,兩三萬大部分是騎兵,畢竟在北邊打公孫瓚的戰場上,騎兵的用處是不多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以騎兵取勝,若是袁紹也用騎兵硬踫硬絕對是不明智之舉,袁老大也因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戰局暫時焦灼,畢竟袁紹身邊的謀士還算給力,顏良雖然死了,還有文丑等新招募的悍將支撐。

只不過,從汝南繞道,入了廬江境內想要奇襲的袁紹騎兵大軍,卻如入泥沼之中再也沒什麼消息。本來袁術也想在這件事上插一杠子,可是還沒等他伸出他那帶毛的小腿。廬江就以完美的姿態繼續屹立在中原月復地的肥沃平原上。而負責攻擊廬江的袁家三公子袁尚和軍師眾將,都被活捉了送了回來,倒是沒有損傷,只是軍隊沒有了。

雖然在這點上田豐和郭嘉算是給了袁老大的面子,袁紹還是為此大怒,只不過光打雷不下雨,倒是沒有繼續在犯廬江的想法,畢竟他與公孫瓚已經開始了全面的大戰,無暇在分兵廬江。

經過袁尚的描述,他們本來攻破了安豐的壁壘,幾乎攻入了六安縣城,眾人並未太過慶功,只是夜間略微喝了點酒,可是不知怎麼一夜之間,到第二天清晨醒來的時候,大帳中就已經空無一人,結果他們被反撲的皖城縣令田豐抓到,最後听說是被廬江太守伯和說情給放回來了。

這種描述,幾乎讓袁紹為之癲狂,一夜之間萬員鐵騎說沒就沒了,這像話麼?這廬江也太讓人感到詭異了,這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

其實回來的人還有一點沒有說全,就是他們被抓的時候事實上是被扒光了的。

事實上,田豐和郭嘉也並沒有用什麼特別的計策,而且未動刀槍。只是放袁術他們進來,讓他們以為打了勝仗,再物盡其用,以特種兵的優勢,潛入軍營,在每個軍營里,點上一支劉協和華佗共同研制的強烈迷香,打通了大路後,大部隊再潛入,全綁住帶走,來了個人、馬並獲罷了。

也多虧了劉協提前的訊息,讓田豐和郭嘉有了充足的布置時間。同時靠著信息的完全和周密的布置,讓簡單的計劃發揮出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這也就是劉協所追求的軍人的素質,也是為什麼貴精不貴多的道理。

雖然如今是冷兵器時代,但是戰爭有時候並不是靠數量獲勝的。何為軍人?何為精英?其實精英與普通軍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們訓練的幾乎一樣,也是每日出操,練習戰陣,研習兵法。可是為什麼有人被稱作精英就在于他們訓練的時候,將普通軍人所丟棄的一點點認真和細節拿了起來,袁紹等部隊所沒有的保衛家園匡扶天下的熱情,劉協的軍隊有同樣是訓練,袁紹等諸侯的部隊雖然訓練的戰陣和戰法可沒得到精髓,但劉協的軍隊少而奮進,得以特殊的講解和指導;別人的軍隊在訓練的時候可能松懈而馬虎,但是,劉協的軍隊在訓練的時候也不允許半點的偷懶,就如同在戰場上一樣,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這樣教育「若是你松懈一分,在戰場上就代表著你的命運的終結,多一份認真就多一份活路」士兵們渴望活著,並熱愛生命,才能創造更多的奇跡。而不是報著趕鴨子上架,活一天是一天的心理。

這就如同杜夔當初跟劉協探討音樂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差不多,「樂之理也,在于入微。與情共舞者,為大成,善秋毫,其次,奏者,再次之。」

按劉協自己的理解便是︰「有些樂曲能打動人,可有些不能,略通一二的人和精通樂曲的人,業余之人和專業之人的不同就在于,同一首曲譜,精通音樂的人,將這首曲譜最動人的地方都表現出來了,每一個細節都拿起來了因而能夠展現一首樂曲的靈魂。而忽略了的那些人,就成為了業余的,就是這麼簡單」

這句話,劉協覺得很有道理,所以記了下了,同時他也是這麼做的,並且特種部隊的訓練方法也確實不是吃素的,就連劉協的騎兵隊也漸漸開始引用了這種方式,等將來有一天科技達到標準的時候,想要組織現代化的部隊便不那麼困難了,至少這個過度,劉協已經做足了。

袁老2見袁老大對付廬江絲毫沒有成效,心里也暗自尋思,一方面繼續準備拉攏劉協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著手準備對付的提防,畢竟一個小小的廬江,他若全力進攻,還是絕對有拿下的把握,只杜夔不過現在情況來看有些得不償失罷了,並且朝廷還在,多多少少會有所顧忌。

洛陽已經徹底的變成了袁術心中的眼中釘,若是洛陽不除滅,恐怕他的野心也無法真正實現。

洛陽,年節時格外喧囂,由于劉協的政策,讓人人家中掛彩燈,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洛陽的大大小小的酒家也是客滿人潮,文人才子們又多了些用武之地,其中還包括不少劉協在廬江見過的才子,也因為董卓的離去,政治相對清名而搬回洛陽來。在這派熱鬧的景觀之下,一通黑色的馬車駛入了洛陽,在洛陽最大的酒家停了下來,車內一人拂袖揭開車窗簾子對旁邊清雅一笑,聲音如清脆的鈴鐺,讓人心中舒坦,略帶歡喜道︰「都說洛陽繁華,好玩的地方甚多,今日一見倒還算像樣」

「什麼叫還算像樣?洛陽繁華似錦,名不虛傳天下第一當之無愧」另外一青年對他的言辭有些不滿。

「小子,再多嘴就割了你的舌頭」

那青年一听,頓時默不作聲。

旁邊一人也是看了看車窗外︰「不成想,離去這些日子洛陽倒是熱鬧了不少值得期待……」。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