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田豐來信

車馬一路行駛,轉眼就快到了劉協大營,周瑜對前面駕馬的典韋道︰「典韋將軍,為何只見你不見伯和公子?」

典韋听得是周瑜的聲音便道︰「公子昨夜已經到了大營,于是就立刻派我帶人來迎接二位!公子說了,你們不用擔心小姑娘,他已經被公子在昨夜殺另外一人的時候找到了。只是,他當時也是身在險境,沒辦法告訴兩位。」

周瑜和孫策聞此點點頭,算是完全放心下來。待得車馬駛入大營,劉協早已在大營門口迎接,兩人看到劉協後,劉協也不多說,立刻熱情接待兩位進入大營,然後,將那些治傷和梳洗的物品一一準備完全。

而劉協此時身邊除了陳四之外,不由的又多了個跟班,那鄭燎已經決定一直跟隨劉協,如今又見劉協受到如此的擁戴,更是堅定了跟隨劉協的信心,因為劉協可要比他們家的那一點點勢力要大無數倍,周瑜和孫策整理了身上的傷口,並且穿上新衣之後又靜養了幾日。同時也與楊亦珊見了兩面,不過並沒有說其他的,孫策這方面因為自己臉上受傷,不願現在見楊亦珊。而楊亦珊則是因為一心放在劉協身上。

直到第三日兩人才上了午間的宴席,見兩個本來英俊的少年臉上此時卻多了幾道小的鞭傷,眾人不由多了幾分遺憾的表情,不過卻都驚訝于劉協和兩人的關系似乎變好了很多。

估計得治一兩個月才能好,劉協安慰了兩人一番,同時,劉協有妙手神醫華佗這樣的後盾,自然讓周瑜和孫策不用擔心身上的傷勢,而且劉協還送了周瑜和孫策一記大禮,正是那縣尉的項上人頭!

當孫策看到那人頭的時候,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躥騰上來,直接沖上前去一腳將那頭顱踢到大帳之外,正巧在這時,有一人從外走入,乃是傳令兵陳紹,只見那頭顱飛來,以為是暗器,頓時從旁躲開,由于特種營的職業病,導致陳紹立刻警惕起來。

這時,卻听見劉協的聲音從里面傳出道︰「別躲了,進來吧!」

陳紹听是劉協的聲音,這才敢進屋來,見眾人都坐在席上,劉協舉起酒杯,與眾位祝謝了,便對陳紹道︰「你一來,想必是元皓先生又來消息了,有什麼事,說吧!」

陳紹恭敬扣禮,對劉協道︰「大人所料不錯,托我來的正是元皓先生,元皓先生已經得到了你平安的消息,只是叫我來帶給大人一封書信。」

「書信?」劉協心中不由疑惑這個老田豐又有什麼事。劉協接過書信,讓眾人先自己飲酒,而自己拆開來看。

待讀完書信之後,劉協不由皺起了眉頭,一旁的周瑜見劉協如此不由問道︰「不知是何事讓伯和兄如此?」

劉協將書信放在桌子上道︰「曹操擬定討賊檄文,要吾等諸侯各郡,協同征討那如今在洛陽行暴政的董卓。」劉協此話一出,在做各位听到後,立刻皆不言聲,中央慶賀劉協回歸的歌舞也停止。劉協擺了擺手,讓舞姬們先下去。劉協不由疑惑,之前得到了荀彧的消息說曹操會在三月才分發討賊檄文,如今才二月初,怎生來的這麼快,本來劉協還想讓荀攸回洛陽都城再添一把火,如今一看,估計荀攸是趕不上了。只是曹操如此心急提前近一個月,不知是為何?難道是荀彧出事了?

「討伐董卓?」周瑜不禁思索起來,這時劉協笑著對孫策道︰「恐怕伯符兄的父親孫堅此時也會得到這討賊的檄文。如今董卓在朝野暴政逆施,又威脅皇上,自稱尚父,行駛皇權,挾天子而令諸侯,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只是如今未有口實征討其罪而已,可是現在曹操給了眾諸侯這個名目!」

「伯和此言何解?」孫策轉來問道。

劉協道︰「昔日曹操和袁紹因為十常侍之亂保護天子出城,董卓曾不顧皇上的安慰,強攻洛陽行宮,試圖弒君,滅絕了曹操和袁紹,只是曹操和袁紹卻逃了出來。董卓此計不成,所以不得不另立新策,才變成如今這番光景。」

典韋也對此是第一次听說,頓時怒火填胸道︰「竟有此事?這董卓吃了豹子膽,竟敢弒我大漢君主?」

劉協道︰「吾也不知這事是否屬實,此事還要看那袁將軍作何回應再說。」

周瑜點了點頭對孫策道︰「以伯符看如何?」

孫策思索一陣便道︰「若是此事為真,想必以父親的脾氣,必定怒火冉冉征討那董卓,昔日的時候,父親就一直想要殺董卓,曾以此勸諫過張溫張司空。可是並未得到張溫的許可,後來想要殺董卓,可是怕董卓沒有殺成,反而被當做亂臣賊子。一直隱忍到現在。若是我父起兵,恐怕就不能在伯和這里待下去,就得立刻回去陪我父征戰了!」

劉協點頭又轉向周瑜道︰「那不知公瑾作何想法?」

周瑜不由搖頭道︰「吾能如何,別忘了,我如今可是還在游學之中呢!不像伯和這般年紀就已經做上了一郡之長,真是慚愧的很。我本看好南陽袁術,想要再過段日子投靠他,在他那邊先歷練一段時日。可是如今一看,在南陽倒不如在我本家廬江跟伯和一起學習的好。若是能跟伯符一同陪著堅伯父一同征討董卓,那就更妙了。只是恐怕我母和堅伯父定不許我去。我母親和父親都是老來得我這個子嗣,如今年邁時常染病,我還想再多陪他們些日子。」

劉協道︰「周郎這份孝心,真是讓我伯和羞愧,不過我想此事還未定,兩人大可不必為此先做什麼打算。不如在我廬江再住些時日。兩人有傷在身,如今華佗神醫就在我廬江外,我可請他來為二位醫治痊愈,孫周二郎那英俊相貌可是我廬江一美談,我可不想讓那無數的房門閨秀在床頭哭泣這世間有少了兩位英拔的少年英雄。況且就算討賊之事真成,我想待孫將軍北上,伯符再跟上也不遲。」

周瑜和孫策見劉協此番取笑,不由都搖頭苦笑道︰「伯和可羞要再夸我二人,不然會以此羞愧至死。」

不過周瑜此時,倒是想到一點,不由問劉協道︰「光听伯和問我和伯符,若是真有這討賊一事,不知伯和該如何是好?」

周瑜看了看劉協,似還是想要試試劉協該怎麼辦,卻見劉協舉杯一飲而盡笑道︰「聲援而不出兵,舉兵而不出力!」

周瑜一听頓時皺了眉頭,就連下面听的眾將也是頗為不解,尤其是典韋,乃是嫉惡如仇之人,恨不得劉協一聲令下,他就帶著人殺將過去。將董卓的人頭拿下,可是如今听劉協的意思,似乎不打算動手打董卓似地,立刻有微微的不悅,只是他知道他一向是無法理解自己這個古靈精怪公子的想法的。

可是他又怎麼知道,劉協若是打了董卓,跟打打自己沒什麼區別,又為何要打。

周瑜這時不由說道︰「此事,我不好多言,按照一個廬江之民的角度,我確實不希望伯和出兵,勞民傷財。可是站在天下的角度,董卓如此奸賊,吾等作為有志之士都應該奮起征討才是,如今伯和有這個能力,為何不做?」

劉協笑道︰「怎麼,公瑾是想勸吾征討董卓麼?」

周瑜道︰「吾並不是想勸伯和征討董卓,而是想問伯和,這天下大義與這一地偏安而比,孰輕孰重?」

劉協聞此舉杯笑而贊道︰「公瑾啊公瑾!不愧是公瑾,我豈能不知這天下大義重要。我也知道,這董卓雖強,可是若是各路諸侯都奮起征討,全力除賊,他也必堅立不住。我等做此事,可揚名天下,成就千秋萬古之不世功名!那可是人想得都得不到的美事!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能夠萬古流芳麼。可是,我卻不去得這天下人都夢寐以求的東西,于傻瓜無疑,為何?」

劉協看著眾人不解又舉起酒杯舉向大帳前方道︰「因為……我敢在此斷言,就算此次討伐之事為真,那此次征討也……必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