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卻說,楊志上山後見了楊再興,兩人同屬楊家後人,自然分外親切。楊家自楊老令公楊業之後,傳到如今已經一百多年,分支無數。兩人按照族譜排了輩分,卻是同輩,便已兄弟相稱。這兩人同屬馬上強將,每每切磋,感情自是日益深厚。

再說,林沖一方面設了演武堂培養軍官,另一方面兵士的訓練也在緊密鑼鼓地進行著,特別是虎魄特種兵,更是在林沖的嚴抓下,進行著超強度訓練,如今,不到一月時間,原來的四十名虎魄新兵如今只剩下三十五名,那五人俱是由于無法適應這超強度訓練而被迫退出。

這日,午時三刻,林沖剛剛訓練完虎魄兵士,出了一身臭汗,雖然已經到了九月,秋老虎依然發著余威,天氣炎熱難當。

正當林沖準備去沐浴時,卻見吳用匆匆趕來,施禮道︰「大哥,自八月至今不見有雨,山下禾苗已有部分枯黃,今年秋收怕是要大大減產呀。梁山別園眾莊戶這一年怕是難熬了。」

卻是吳用得了山下朱貴報告,特來稟告林沖。

林沖道︰「梁山四面環水,這些日子不見下雨亦不顯得干燥,卻未曾注意山下情形,你且將情況慢慢道來。」

當即,吳用將朱貴在山下所聞所見,逐一詳細敘述。原來這些日子,朱貴經營梁山美酒在北方的銷售,時常外出,便見了這山東及河北多地旱情。

林沖听後,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唉!黃河水患剛過,卻又偏逢大旱,如果朝廷不減免賦稅,這山東及河北眾多農戶,怕是難以生活。」

吳用道︰「朝廷那班官老爺又哪管百姓死活,想要朝廷減免賦稅絕無可能。前些年,河北恩州等地大旱,顆粒無收,朝廷不僅不減免賦稅,反而增派酷吏逐戶逼稅,弄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前番黃河水患,朝廷僅僅是撥了十萬兩賑災款,二十萬石賑災糧,而這些銀子和救命糧真正發放到受災百姓手中的尚不到十成之一,博州、齊州境內已有大部分災民饑餓而死,只有咱們東平府因為大哥的義舉才沒有死那麼多人,此番若是再鬧干旱饑荒,百姓無以為活,必出禍亂。」

林沖一邊听著吳用分析,一邊在腦海苦苦思索,印象中恍惚記著這個時期,河北、山東等地好像爆發了十數股農民起義,只是這些起義都沒形成規模,沒多久都被朝廷派了官兵一一剿滅。

林沖道︰「天下亂象已生,只是要苦了這黎民百姓。學究,你且下山去梁山別園巡查一番,別的地方咱們幫不上,但是這別園中的莊戶咱們卻必須拉上一把。這近萬莊戶可是咱們的根基。」

吳用領命,做了一番裝束後,下山而去。

得了這麼一個消息,林沖接連幾日心情低落,不過幾日後,卻連著得了兩個好消息,讓林沖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原來,在那日與凌氏兄弟討論過鐵鑄火炮的可行性後,林沖便留意起煉鐵人才,自然而然便想起了祖上幾代以打造軍器為生的‘金錢豹子’湯隆,當即按照記憶,命人去薊州尋訪。如今,那探子不僅尋訪到湯隆而且許以厚利成功邀之上山。林沖得了消息自是大喜過望。當即親迎湯隆上山,熱情款待,隨後命其負責水泊山莊兵器建造所,為水泊山莊打造一應兵器,並且許以重金厚利,鼓勵其改進煉鐵事宜。

第二個好消息卻是在兩日後得到,林沖在編制梁山軍隊之初,就因山上無弓箭手而遺憾萬分。在這個冷兵器作戰時代,弓箭手,無論是步射還是騎射,作為遠程兵種,其威力超乎想象,無可替代。

恰山上又無善射之人,林沖自然便打起了水滸中兩個有名射手‘小李廣’花榮和‘小養由基’龐萬春的主意。這二人俱是百發百中的名射手,若能召來自然可為梁山訓練出一批弓箭手。

‘小李廣’花榮就在清風寨擔任武知寨,十分好尋,但是在如今的情況下想要邀其上山,卻幾乎沒有可能。而對待花榮這樣武藝超群的好漢,自然無法如同對待凌氏兄弟一般直接搶上梁山,是以,林沖只能放下招募‘小李廣’的念頭。將主意打在‘小養由基’龐萬春身上。

不過,龐萬春的身世來歷,水滸中語焉不詳,林沖只能確定其是江南人士,大致生活在池州、宣州、歙()州及其周邊地區。于是,在兩個月前,他便派了數名探子前去江南打探。幸好‘小養由基’的名號在江南綠林小有名氣,探子花了兩個來月的時間,終于打探出龐萬春的身世來歷,雖未邀請成功,卻也足以讓林沖高興不已。

龐萬春,歙州祁門縣人氏,本是祁山上獵戶之子,自幼天賦出眾,臂力驚人,十五歲時,被一游方至此的道人看中,遂傳以絕世箭術,授藝三年,龐萬春盡得其真傳之後,無名道人飄然遠處,不見蹤跡。

其後,龐萬春憑借一手絕世箭術,在歙州創下不小名氣。因歙州地處春秋時期楚國境內,而楚國史上曾出過一名天下聞名的射手養由基,傳說他能‘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于是,龐萬春就憑這手絕世箭術被綠林中人冠以‘小養由基’的美名。

如今,龐萬春年近三十,一身箭術,更是出神入化,神鬼莫測,比之‘小李廣’花榮亦不遑多讓。

想到這里,林沖心道︰剛剛見識了‘小李廣’的箭術,如今正可去見識一番這‘小養由基’的箭術,卻也幸甚!

當即,林沖將虎魄的訓練交由武松、穆弘和史進三人負責,並將山上一應事務安排妥當後,帶著李逵,兩人簡裝快馬,直奔歙州。

至于此行為何帶上李逵,卻是有兩點原因,一來山寨其他人都有訓練任務,李逵這廝沖鋒起來可以作為一員先鋒猛將,但是讓他訓練兵士卻有些強人所難,這黑廝根本沒有半分訓練兵士的天賦,跟在魯智深身邊常常幫的都是倒忙;二來李逵曾在江州待了許久,歙州距離江州不遠,李逵必然熟悉當地環境。

二人策馬奔行,李逵這黑廝騎術不行,與楊志比起來,差之遠矣,因而林沖為了照顧李逵,無法御馬飛奔,這趕路的速度自然慢了許多。

一路之上,逢山遇林,只是免不了踫到強人劫匪,不用林沖出手,俱被李逵一一打發。

這日,林沖二人過了宣州太平縣,便遠遠看到一片巍峨大山,但見蒼山蔥翠,奇峰疊嶂,雲凝碧漢,氣冠群山。林沖一見,便被眼前壯美山景吸引,當下快馬加鞭,直奔山中而去。

來到山腳,二人尋了一家山戶略作打听,便知此山名為黟(yi)山,地處宣州與歙州交界之處。山中有迷人景色,古木靈藥,名花異果,瀑水飛瀉,湯泉香溫,正是仙境一般的所在。

末了那山戶提醒道︰「山上雖有迷人美景,卻也有害人賊寇,官人還是繞行它道吧,否則一入山中,丟了盤纏事小,沒了性命事大。」這山戶見林沖衣著不凡,談吐不俗,便以官人稱之。

李逵聞言,頓時哈哈大笑道︰「俺鐵牛何曾怕過誰人?他們若敢搶俺們盤纏,俺的兩柄板斧便砍了他們頭顱,要了他們性命。」

那山戶見李逵生的粗魯,不禁有些害怕,但依然勸解道︰「好漢切莫逞強,听聞這山上的司大頭領,十分凶惡,有徒手搏熊之力,號稱‘千人敵’,便是官府也奈他不得,好漢若是遇上他怕也要吃虧,。」

李逵聞言,不由氣哼哼道︰「俺李逵兩板斧下去,便是十頭熊也能殺了。」

林沖見這山戶心善,便留下五兩碎銀,隨後與李逵牽著馬匹便要沿著山路而去。那山戶接了銀子不住道謝,兀自跟在林沖二人身後,勸解道︰「官人還是另尋他路吧,莫要在這山上白白折了性命。」

林沖道︰「這卻無妨,我二人尚有自保之力。」

那山戶還待再勸,卻被李逵牛眼一睜,怒斥道︰「再敢嗦,小心俺一板斧砍了你的腦袋。」那山戶這才嚇得不敢多言,只得連連搖頭,自行回家去了。

李逵邊走邊氣呼呼道︰「俺就不信,這山上的鳥大頭領真的那麼厲害,見了他定然讓他吃俺鐵牛兩板斧。」

林沖聞言,不由莞爾一笑。

越往前走,山路愈發崎嶇,山中景色卻是愈加迷人。奇花異木,怪石險峰,處處可見,更有飛瀑流泉,珍禽異獸,目不暇接。就連李逵這等粗人也漸漸忘了氣憤,看得痴了。

正當二人痴迷山中美景之時,卻見不遠處的奇石後跳出十數名大漢,個個拿著刀槍兵刃,口中怪笑著,道︰「你們這兩個漢子,識相的,留下馬匹盤纏,尚可讓你們自行離去,否則連人帶馬,大爺們都收下了。」

聞言,李逵不由怪叫一聲,道︰「你們這群鳥漢子,俺鐵牛等你們好久了,現在方才出來,真是氣煞人也!」

言畢,李逵提著板斧,便向那十數個強人沖去。這十數個強人,听到李逵言語,不由愣住了,這時見李逵沖來,俱都怪叫道︰「你這黑漢子活得不耐煩了,便讓大爺們取了你的狗命。」

這十數名大漢叫得凶殘,但是手上卻沒幾分功夫,李逵沖了過去,手中板斧耍地飛轉,不一會,便將這十幾名漢子砍的死的死傷的傷,大都趴在了地上,申吟慘叫,獨留下一人,毫發無傷,卻被李逵的凶狠模樣,嚇得目瞪口呆,便是手中的兵器也拿不穩了,‘ 啷’一聲,掉在了地上。

李逵道︰「滾!回去叫你家狗屁的大頭領出來,俺李逵要讓他知曉誰才是真正的好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